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801/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刚 标题: 第566经的哑谜 时间: Mon Oct 31 14:24:55 2016 「第566经的哑谜」 卷二十一第566经中,那伽达多尊者请质多罗长者解读一个偈子,有点像是哑谜: 「枝青以白覆,一辐转之车,离结观察来,断流不复缚。」 质多罗长者想了想,就把哑谜解开了。既然是哑谜,就不是有系统的正式说法,也不 一定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而需要靠意义的联想或是相似的字音、字形,才能解出。但 是这哑谜毕竟是用佛世时的俗语讲的,既不是梵文、也不是巴利文、更非中文,翻译 成中文後自然更不容易解,就像中文的哑谜翻成英文後许多就无法解了,因此中文的 读者看不懂也不必太在意。 「枝青以白覆」,质多罗长者解为「枝青」代表「戒」,「白覆」代表「解脱」。意 义上,没有戒就没有解脱。 从中文看不出来为什麽「枝青」解为「戒」,巴利本则不是作「枝青」,而是作「各 部分无缺陷的」,比较容易联想,虽然比较难视觉化。 「一辐转之车」,质多罗长者解「一辐」为「身念住」。「辐」是轮子中间衔接轮轴 和轮圈的板条,一般的轮子有五、六个甚至更多个辐,时至今日的轿车轮胎上也可见 到轮辐。《杂阿含经》卷十六第432经将轮回五道比喻为「五辐车轮」,所谓「轮转 五道,暂无休息」地快速轮回,人的起心动念也是随时陷入五道之间而轮回,要在这 轮回中收摄心念,就要靠「身念住」,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1171经所说的以身 念处来立桩、收摄心念。因此从凡夫轮转五道的五辐,收摄为身念住的一辐,就是日 常生活间的修行法。 《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711经表示以念觉支为基础,可以渐次完成七觉支,也就是 完成止观的修习,因此「车」可解为「止观」。相当的南传经文则是将「一辐」解为 「念」、「车」解为「身」,一辐的车即是「念身」,和北传经文整体的意义类似但 拆解方法不同。 「离结观察来、断流不复缚」则是讲阿罗汉的状态。「结」是结使、烦恼,把绑著的 结解开了,就能解脱、见到了解脱;「流」是贪爱之流、生死之流,断了这流,不被 束缚,就是阿罗汉。 四句一起看,第一句讲「戒」和「解脱」,第二句在讲身念住以得到「止、观」或是 「定、慧」,第三、四句讲阿罗汉的「解脱」及「解脱知见」,这四句含摄了佛陀及 阿罗汉所证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和前一经(第 565经)相通。 > -------------------------------------------------------------------------- < From: 邱大刚 Time: Mon Oct 31 14:25:10 2016 原经文见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4%BA%8C%E5%8D%81%E4%B8%80#五六六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801/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