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913/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Chen Jian 标题: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一86经 长寿王品说处经第十五-- 时间: Thu Mar 23 23:51:33 2017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一86经 长寿王品说处经第十五-- 可以让自己在迈向解脱的道路上,能够身心安住与有力守戒的五种方法 谢谢狮子吼读书会的学友们 Yun Ling Kang 邱大刚 (David Chiou) 陈正哲 ( Murphy Chen) Helen Wan Chakwos Liu 郑玉如的讨论,也谢谢 蔡忏摩 直接提出这 经方便我能够找到引用 谢谢 @Kevin Hsu师兄的指正,让我能修改文章较为精确些。2017/3/26 在使用下列五种方法前,修行的比丘、比丘尼皆已先听闻过佛法,再依照下列方法择 一精进,五种方法分别为: 1.从佛陀与有智梵行者听闻佛法,并知法解义 2.目前没听闻佛法,但自己诵习之前听过的佛法并广泛阅读 3.目前没听闻与没诵读,但为他人广说之前自己听过的 4.目前没听闻、没诵读也没有为他人广说,但随著曾听闻过、曾诵读过的佛法,进行 思惟 5.目前没听闻、没诵读、没为他人广说也没对曾学过的佛法进行思惟,直接依照之前 所听过的佛法受持三昧 上面五个方法都能达到 了解=>欢悦=>修定=>如实知=>证悟 的过程,如下详细列出: ...(略)... 便知法解义,彼因知法解义故,便得欢悦; 因欢悦故,便得欢喜; 因欢喜故,便得止身; 因止身故,便得觉乐; 因觉乐故,便得心定。 阿难!比丘、比丘尼因心定故,便得见如实、知如真; 因见如实、知如真故,便得厌; 因厌故,便得无欲; 因无欲故,便得解脱; 因解脱故,便得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略)... 持续的听闻、自己复习、为他人说、自己思惟与禅定,都是自己能够持续精进佛法的 方法。 > -------------------------------------------------------------------------- < From: Kevin Hsu Time: Sun Mar 26 00:41:30 2017 佛陀说五解脱处是依序而说,弟子与後人应如何修习即循「前项不得,再求其次」而 行。但均有前提是:【或亲闻、或听闻佛陀教法,而依教(法)奉行】;修习方法除 第一种直接受持於佛陀或诸智梵行者外,再就是,广泛深入胜解法义;或向他人宣说 佛陀教法;或对法如理思惟、忆持;或修各种定相。 想是师兄简略而说无心之误,将前一条件的【不】具足,无意缩写为「未听闻、 未XX…」,特提供参考。 五解脱处: 1·世尊为比丘、比丘尼说法,诸智梵行者亦为比丘、比丘尼说法。 2·世尊、诸智梵行者不为比丘、比丘尼说法,但如本所闻、所诵习法而广读之。 3·若不广读本所闻、所诵习法者,但随本所闻、所诵习法为他广说。 4·若不为他广说本所闻、所诵习法者,但随本所闻、所诵习法心思惟分别。 5·若心不思惟分别本所闻、所诵习法者,但善受持诸三昧相。 > -------------------------------------------------------------------------- < From: Chen Jian Time: Sun Mar 26 19:14:46 2017 是的,非常感谢师兄您的提醒,确实这五种方法,都有 经文中我没看到的前提:「 比丘、比丘尼皆已听闻过佛法。」 所以,我的文句上确实有些地方要调整,感想也是,谢谢师兄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913/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