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914/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Murphy Chen 标题: [读经笔记] 增壹阿含经 劝请品第十九 时间: Sat Mar 25 16:06:39 2017 增壹阿含经 劝请品第十九 第 1 经 本经说明世尊得道後,原本认为悟得之法相当深奥,人们并无法理解,因此没有必要 说法。梵天知道世尊的心念後,劝请世尊说法。因而世尊才决定要说法。 反思: 梵天在色界天还在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 之内,而世尊已超越了三界,梵天的 智慧难道高於世尊,使得世尊原本不明白人类的根器及说法的效用,而听了梵天的劝 请之後,才明白人类的根器及说法的效用,而决定开始说法? 比较合理的情况推测是世尊原本就有慈悲心,也了解人类的根器,在得道後,原本就 会为众生说法,并不需要等待梵天的劝请。 经文提到梵天的劝请,可能是为了契合当时的宗教信仰,以收纳信仰梵天的信徒。 闻如是: 一时,佛在摩竭国道场树下。 尔时,世尊得道未久,便生是念:「我今甚深之法难晓难了,难可觉知,不可思惟, 休息微妙,智者所觉知,能分别义理,习之不厌,即得欢喜。设吾与人说妙法者,人 不信受,亦不奉行者,唐有其劳,则有所损。我今宜可默然,何须说法!」 尔时,梵天在梵天上,遥知如来所念,犹如士夫屈伸臂顷,从梵天上没不现,来至世 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 尔时,梵天白世尊曰:「此阎浮提必当坏败,三界丧目。 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於世,应演法宝,然今复不畅演法味,唯愿如来普为众生广 说深法! 又此众生根原易度。若不闻者,永失法眼。 此应为法之遗子,犹如优?莲华、拘牟头华、分陀利华,虽出於地,未出水上,亦未 开敷。是时,彼华渐渐欲生,故未出水,或时此华以出水上,或时此华不为水所著。 此众生类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所见逼促,诸根应熟,然不闻法而便丧者,不 亦苦哉!今正是时,唯愿世尊当为说法。」 尔时,世尊知梵天心中所念,又慈愍一切众生故,说此偈曰: 「梵天今来劝,如来开法门; 闻者得笃信,分别深法要。 犹在高山顶,普观众生类; 我今有此法,升堂现法眼。」 尔时,梵天便作是念:「如来必为众生说深妙法。」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头面礼足 已,即还天上。 尔时,梵天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LinkImage: https://fbexternal-a.akamaihd.net/safe_image.php?d=AQD3wwFXEGSIP60a&w=720&h=720&url=https%3A%2F%2Fresources.blogblog.com%2Fimg%2Ficon18_edit_allbkg.gif&cfs=1&_nc_hash=AQBnKUPSvlt7IAw1 LinkTitle: [读经笔记] 增壹阿含经 劝请品第十九 LinkDescription: 佛法之探究与实践. LinkTarget: https://l.facebook.com/l.php?u=http%3A%2F%2Fbuddhanote.blogspot.tw%2F2017%2F03%2Fagama.19.html&h=ATPhiqA9vsNbyaGaxwL4XLpSPRYwouC4WTnoPXUUF5Nw2MNBRmQ1WWJawJHTxcszIySHlEqzyYDnAaGk3QgZbDuNgyfoewcBS3li5LE&s=1&enc=AZN3ahnoD-hU0VcXnZvRoYZHCY_ovAa5d1BWyEjg3UwYg_f8Jg7PCEUH9re4gPpgWHtdWknDNjSXzvkhCC4LtIZ-XLYmdZGopunsVbOBCANnrA > -------------------------------------------------------------------------- < From: Chen Jian Time: Sat Mar 25 16:26:42 2017 这一经,记得是 苏锦坤老师有说过,如果解释的不好,原本是想要赞佛,却可能变 成谤佛。 > -------------------------------------------------------------------------- < From: 周靖山 Time: Sat Mar 25 20:01:36 2017 关於增壹阿含经 劝请品第十九 第 1 经内,为何世尊得道後,原本认为悟得之法相 当深奥,人们并无法理解,因此没有必要说法。而要梵天劝请世尊说法,世尊才决定 要说法? 其原因可参考如下: A.一般我们都知佛有三不能 1. 不能灭定业. 2. 不能化导无缘. 3. 不能尽众生界. 因此如无人祈请说法即表示此世佛无说法因缘,便是符合2. 不能化导无缘.。幸有梵 天劝请世尊说法,使吾等有此听受佛教法因缘 B.【大智度论】中说: 复次,有诸佛无人请者,便入涅盘而不说法。如《法华经》中多宝世尊,无人请故便 入涅盘。 後化佛身及七宝塔,证说《法华经》故,一时出现。 亦如须扇多佛,弟子本行未熟,便舍入涅盘,留化佛一劫以度众生。今是释迦文尼佛 ,得道後五十七日寂不说法;自言:「我法甚深,难解难知!一切众生缚著世法,无 能解者;不如默然入涅盘乐。」是时,诸菩萨及释提桓因、梵天王诸天合掌敬礼,请 佛为诸众生初转法轮。佛时默然受请,後到波罗[木*柰]鹿林中转法轮。如是,云何 言请无所益? 复次,佛法等观众生,无贵无贱,无轻无重;有人请者,为其请故便为说法。虽众生 不面请佛,佛常见其心亦闻彼请;假令诸佛不闻不见,请佛亦有福德,何况佛悉闻见 而无所益? 问曰:既知请佛有益,何以正以二事请? 答曰:馀不须请,此二事要必须请;若不请而说,有外道辈言:「体道常定,何以著 法,多言多事?」以是故,须请而说。若有人言:「若知诸法相,不应贪寿,久住世 间而不早入涅盘。」以是故须请。若不请而说,人当谓佛爱著於法;欲令人知,以是 故,要待人请而转法轮。诸外道辈自著於法,若请、若不请而自为人说;佛於诸法不 著不爱,为怜愍众生故,有请佛说者佛便为说,诸佛不以无请而初转法轮。如偈说: 「诸佛说何实?何者是不实? 实之与不实,二事不可得。 如是真实相,不戏於诸法。 怜愍众生故,方便转法轮。」 复次,佛若无请而自说法者,是为自显自执法,应必答十四难。今诸天请佛说法,但 为断老病死无戏论处,是故不答十四难无咎。以是因缘故,须请而转法轮。 复次,佛在人中生,用大人法故,虽有大悲,不请不说;若不请而说,外道所讥。以 是故,初要须请。又复外道宗事梵天,梵天自请,则外道心伏。 由此知,诸佛若无人请法,佛便入涅盘而不说法,如《法华经》中多宝世尊,因 无人请法,便进入涅盘。亦如须扇多佛因弟子因缘未成熟,无人请法,所以留化身佛 一劫以度众生。 弟子问:既然知道请佛转法是为了利益众生,那又为何要以二事请法(1.佛初成道时 请法,2.诸佛欲入涅盘时请法)? 而另外二事:1.因为不请而说,外道便讥讽:大道真理恒常存在,何以执著这些法理 ,多生事端?所以说佛初成道,需有人请法才说。2.又人说:佛陀是宇宙觉者知晓诸 法实相,不应贪著世寿久住世间,而不早入涅盘。所以需请,若不请而说,人们以为 佛陀爱著於法欲另人知,以是故要待有人请法而转法轮。佛陀於诸法理不执著也没有 爱染,佛陀若无人请而自说法,好像显示自己执著於法,那麽就应回答众生提出的十 四种问难。今诸天请佛说法,是为断众生老、病、死之苦恼,言语无有戏论,所以不 答十四种问难无有过失,以此因缘所以说请佛转法。 C. 在(藏传佛教之五部大论中的《戒律。根本颂》)中说:“若未?请则不应当宣说 。”因为说法目的是欲令闻者生起善根,故须闻法者於法生起恭敬与信心。佛法本无 勉强传授之理,若闻法者不?请,於法不具敬信心,勉强传授亦无何利益。对学者而 言,若欲闻法,亦有?请之必要,因佛法极其稀有珍贵,且具无上利益,若无敬信心 ,则不可能得受,故应以恭敬心?请。 以上虽然是属大乘经论,我想值得参考。 > -------------------------------------------------------------------------- < From: Chen Jian Time: Sun Mar 26 21:17:56 2017 附上之前有师兄转贴的,我觉得受用很多,关於梵天请法的文章归类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6/11/203.html > -------------------------------------------------------------------------- < From: Kevin Hsu Time: Sun Mar 26 23:20:02 2017 我以为佛陀是人,於菩提树下悟道成等正觉者,自忖所悟之法甚深微妙,世人能否接 受、了解?有此思虑是正常(或许也在思考从何下手),尤其是刚成佛不久;所以梵 天的劝请强化佛陀决心,不表示佛陀依其所言才去传法,因已有了定见。 杂阿含(1188)经佛陀刚成等正觉时,也犹疑所证悟的法在整个人、天、魔、梵 之中真的是第一、最上、最尊、最胜的吗?没有人比自己更厉害了吗?这是谦卑,怕 一时不察而失之於慢;及再深思检视後确定自己发现这至高无上的法,信心确立。梵 天为「神」,心善性急,见明明都已证悟了还在犹豫什麽,而急急忙忙下到世间向佛 进言,其实不必他说结果也是一样。 因此吾人在研读此经文时,若能更全面性考虑经文资料、背景,当无谤佛之虑, 免得把佛陀太神格化了!类似情节在杂阿含(982)经,佛陀也是有「我能於法略说 、广说,但知者难。」的想法,还不是舍利弗进言:「唯愿世尊略说、广说法说,於 法实有解知者。」所以佛陀才接著说法的。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914/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