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970/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Kevin Hsu 标题: 杂阿含经论会编(上)-一0七 时间: Fri Aug 25 12:08:47 2017 狮子吼阿含藏的杂阿含(二二○)经 注解 : □ 【似】趣涅盘道迹;依南传相对经判其应为【以】之抄写讹误。 个人表示疑义 。 对照(二一九,二二○)两经,及瑜伽师地论第九十卷[0811b27] 可看出两经的 差异处,仅就个人观点略述於後。 (二一九)[0055a03]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涅盘道迹。云何为涅盘道迹?谓观察眼『无常』, 若色、眼识、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无常。……是名涅盘 道迹。」 (二二□)[0055a10]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似趣涅盘道迹□。云何为似趣涅盘道迹?观察眼『非我』 ,若色、眼识、眼触因缘生受,若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观察无常。…… 是名似趣涅盘道迹。」 在这两经中世尊一开始先告诉诸比丘说法的主题:「我今当说【涅盘道迹】」。 接著分两部份说明:首先是(二一九)经从「观察眼『无常』」下手;接著(二二○ )经另就「观察眼『非我』」论述。先是「世俗谛」的有为法去杂染;後为「胜义谛 」依有为法跳到无为法的趣清净,虽最後的目标是一样,但是方法不一样,所以佛陀 分别而说。 再就字义解: 似:像 <动>;用于比较,表示程度更甚<介>。 所以【有似趣涅盘道迹】就翻成「(另)有相似趣向涅盘道迹(的法)」或是「 (另)有更上趣向涅盘道迹(的法)」,显示两经的差异性。所以印顺导师在杂阿含 经论会编(上) (http://yinshun-edu.org.tw/Master_yinshun/y30_02_107) 就认为(二二○)经中「若色、眼识、眼触因缘生受,若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彼亦观察【无常】」依论及经义看,此处「无常」改为「非我」更符合经文前後法 义。 #瑜伽师地论第九十卷 [0811b27] □?南曰。 道师不同分王国二世间 有为遮身行坚执三空性 [0811c01] 略有二种道不同分。一自性不同分。二行相不同分。若趣苦集行。若趣苦 灭行。是名自性不同分。当知初一能趣杂染。第二能趣清净。是名此中不同分义。即 此趣灭行。或有有为共相行转。或有有为无为共相行转。是名行相不同分。当知此中 若诸有为共相行相。彼望道果名不同分。若有为无为共相行相。彼望道果亦名同分。 何以故。道果涅盘。常无我故。(http://tripitaka.cbeta.org/T30n1579_090) LinkImage: https://external.xx.fbcdn.net/safe_image.php?d=AQBX0nfbWaGsXKCk&w=163&h=163&url=http%3A%2F%2Fyinshun-edu.org.tw%2Fsites%2Fdefault%2Ffiles%2Fzeropoint_logo.jpg&cfs=1&sx=0&sy=0&sw=163&sh=163&_nc_hash=AQC2CDp1BEkiflyY LinkTitle: 杂阿含经论会编(上)-一0七 | 印顺文教基金会推广教育中心 LinkTarget: https://l.facebook.com/l.php?u=http%3A%2F%2Fyinshun-edu.org.tw%2FMaster_yinshun%2Fy30_02_107&h=ATN3lGVyx8Qq2kbCnH7z9EF-ldUdtD2i4JFoedMBtJ6Gzpp07FARj7qSiZ1TSluC_8692f4cfTsaEQaK3Wi1VU8bpTW_CNMA8hSAB9N7FNVC&s=1&enc=AZN5eyi8Z9UgdZK9BYIxll4kRaXokn3P2tQsuVgj62F9AI5WfJJu5S6ffRqITVxZc2MK3RVOIyvQ2LV9dVk21NhWn11i0vqmnPheNzzRZUCw6Q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970/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