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5123/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标题: 杂阿含(1346)经 时间: Mon Aug 27 23:24:32 2018 杂阿含(1346)经 林相应前半部记录著比丘与林中住止天神间的互动对话。这些天神真心护持阿练 若比丘,稍有懈怠、放逸,即予督促、引导,最终比丘都能成就阿罗汉。本经这位比 丘如同(1332)那位比丘一样,因身体疲累致坐著坐著就躺下睡死了,天神看不下去 就叫醒他: 「可起 起 比丘,何故著睡眠?睡眠有何义?修禅莫睡眠。」 起来比丘!你可以起来了,为什麽睡得如此死?睡眠对你的修行有甚麽利益?修 习禅定就不要受睡眠盖障碍。 比丘被吵醒睡眼惺忪地说: 「不肯当云何!懈怠少方便,缘[#因也]尽四体羸[#疲困],夜则著睡眠。」 我也知道不能懈怠、不努力啊!但因为全身疲累撑不住而睡著了。 天神看得出他真的疲累不堪,但修行就要能突破此困境才可成就,於是用柔和、 同理的语调说: 「且[#但]汝当执守,勿声而大呼,汝已得修闲*,莫令其退没。」 虽然你人很累,但还是要坚持守护,不放任自己呼呼大睡;你已得难得的修习佛 法机缘,不能听令它日渐退失沉没啊!」 (* 闲,习也《尔雅.释诂》。修闲,修习〈佛法〉也。『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彼比丘来到此林间阿练若,不正说明已得修习佛法的机缘,故天神劝说不应轻率放 弃。) 这时比丘清醒了,感受天神的诚意、恳切,所以下定决心说: 「我当用汝语,精勤修方便,不为彼睡眠,数数覆其心。」 我一定照你的话精进努力的修习,不再放逸、懈怠,使修行屡屡被睡眠盖障碍。 从而专精思惟,精进不懈;而天神也时时护持,彼稍有松懈即予提点。直到比丘成就 阿罗汉。 彼比丘成就了,彼此的压力随之舒缓,在轻松氛围下,天神就亏比丘: 「汝岂能自起,专精勤方便,不为众魔军,厌汝令睡眠。」 不是我,你那能自己生起精勤努力的强固意志,还不是被魔王大军所抑制而昏昏 睡著了。 比丘回言:那是,不然 「从今当七夜*,常坐正思惟,其身生喜乐,无一处不满。初夜观宿命,中夜天眼净 ,後夜除无明。见众生苦乐,上中下形类,善色及恶色,知何业因缘,而受斯果报, 若士夫所作,所作还自见,善者见其善,恶者自见恶。」 你说没有你我坐不住?好,我把现在当成修习证果的「七夜」,入定,思惟法义 ,直到全身无处不充满法喜。在初夜修得宿命明;中夜修得天眼明;後夜证得漏尽明 ,能见不管是上、中、下何等类众生的苦乐、善恶,知其是何宿业因,而受如是的果 报 。凡夫一切所做所为,善的,恶的,终究会报应在自身上,善的有善报,恶者有 恶报。 (*「#从今当七夜」说的是彼比丘要把当下当成「七夜」((#特指证道的整个过程; 乃以佛陀证道期程七夜名之。)) 佛陀在未成道时在菩提树下静坐思惟,发愿不成正觉永不起身;直到第七天的 晚上近破晓时分,瞻望明星而悟道。--《北传》;在《南传》说法,则如中阿含( 157)经:佛陀循序入四禅定、得三明,现观四谛、十二缘起而成正等正觉。 所以再演练一遍自己是如何证得阿罗汉的过程。未成就前依序而修,需要长时间 的修习努力才得有成,一旦证悟,要再走它一遍就简单快速了。) 当下天神说出心中的秘密-为什麽要如此积极的觉悟彼比丘? 「我知先一切,比丘十四人,皆是须陀洹,悉得禅正受,来到此林中,当得阿罗汉。 见汝一懈怠,仰卧著睡眠,莫令住凡夫,故方便觉悟。」 天神很清楚知道这片树林的辉煌历史,在过去有已证初果比丘十四位,来到此林 中继续修行而证得阿罗汉果。而你当初甚麽果都没得,还大剌剌的睡觉,如果我听令 你这样下去,必然退失为凡夫;为了不坏了此林的优良传统,才不断地督促你。 听得人家一片真心,怎能不诚挚礼谢: 「善哉汝天神,以义安慰我,至诚见开觉,令我尽诸漏。」 天神啊!你真是大善人,经常以义饶益我、安顿我;看到我放逸时即真诚警醒我 ,使我得漏尽解脱,成就阿罗汉。 天神的观念中,既然要出家就是该追求究极解脱之道,不达目标永不松懈;而亦 自以维护此林声誉为职志。 「比丘应如是,信非家出家,抱愚而出家,逮得见清净。我今摄受*[#资助、护持 ]汝,当尽寿命思[#行],若汝疾病时,我当与良药」 比丘本来就该如此,既然是因对佛有净信心才离开原生家庭当个游行僧,就得从 对佛法完全懵懂无知者,依法奉行,精勤修习,直到证得阿罗汉果。我在这里资助你 ,就是护持正法(因比丘是正法的传承者),且尽形寿依法发起种种别供事行*:假 使你生病了,我就布施医药,好让你得痊愈…等等。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三十七》 地二十一摄受二、玄一与作依止 摄受者:谓无染心,以亲教师及轨□师道理方便,无有颠倒与作依止。 玄二起供事行 又即於彼发起种种别供事行。谓看病行,给施如法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 医药资生具行,除遣忧愁及恶作,除遣烦恼、随烦恼行。如是等类,当知皆名【别供 事行】。……如是若为□恚、□沈睡眠、掉举恶作、疑缠所苦有情,开解令离疑缠等 苦。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Wed Aug 29 19:08:14 2018 可以见得,说大乘神神鬼鬼不在个人修习上用功的批评是可以不必太认真理会,有诸 天护持佛法之说,在阿含本就有,不独是大乘後凭空捏造还是附和印度教等等的乳水 说法。 当然现在经忏太过,还是希望能回到人用的佛教,现实还是可以寄望的,不用都只能 指望来生。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5123/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