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学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
阅读文章: 第 1132/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kftseng.bbs@bbs.iyard.org (矜羯□), 信区: BudaFeeling 标 题: 山城岁月散文集18:最伟大的友谊 发信站: [鹿苑]五明学馆 (Thu Feb 7 15:59:01 2002) 转信站: Lion!news.nsysu!VIDY 来 源: kftseng.bbs@bbs.iyard.org http://kftseng.iyard.org/article/withdraw-20.html 发表日期:2002/2/7 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但不论是看到「浮士德」就会想到「小提琴」,或者 是看到「小提琴」就会想到「浮士德」。很奇怪的联想吧! 一般人总是相信「浮士德」是由「歌德」所写的,但是,却也有人提出证 据说应该是「席勒」所写的。文学这种东西,真的拿来用历史考证起来,就真 的大煞风景了! 相传在歌德遇到席勒之前,在创作上已经陷入瓶颈,直到认识了比自己年 幼十岁的席勒之後,才在席勒的身上看到充满生命的爆发力与活力。 歌德是一个贵族,相对的席勒只是一个三餐不继的穷小子。但是歌德对於 席勒的感情却非常的深刻,运用自己的财力、势力,帮席勒在上流社会当中安 排了许多社交活动的机会,安排住所,甚至更直接的给予财力上的接济。像叔 侄一般亲近的友情,在歌德与席勒相遇的那几年(西元1802~1805年)当中, 激□出了「浮士德」这样的作品,成为「少年维特的烦恼」之外,另外一部德 国本土的知名巨著,一直到今日都还在文坛上发光发亮。 席勒虽然比歌德年幼,但是却比歌德早一步迈向永恒的睡眠。当时歌德与 席勒同时感染了严重的感冒,在病床上的歌德还不时抱病前往距离不远的席勒, 探望席勒的病情。当席勒终於还是敌不过病魔的摧残,闻讯的歌德在病床上痛 哭失声。而席勒的丧礼歌德并未能够参加,不知道是因为病重?或者是哀伤过 度?但因为席勒的穷困,所以棺木只能停放在教堂的地下室,而没能够安葬。 事过二十年之後,在歌德也将迈入人生最後一段路之时,歌德终於提起勇 气去面对失去席勒这样一位挚友的伤痛,但是席勒□骨已寒,除了白骨之外, 什麽都不剩,自责甚深的歌德,一个人在教堂的地下室面对一具又一具的棺木 与白骨,无法辨认出那一位才是席勒的白骨,於是双手捧起白骨的头颅,一一 检视的,透过心理对於席勒的那股纯粹的友爱,回忆和席勒在一起相处的总总, 终於找到歌德自己所认为那就是席勒的一具□骨。於是在贵族专用的墓场,亲 自为席勒选了一个视野、展望、空气都很好的地方,将席勒的□骨隆重的下葬! 这之後不久,歌德也与世长辞了。 又过了许多光阴,世界大战起,整理墓园的工作人员的失误,将另外一颗 头颅也误放进席勒的棺木当中。只是这次再也没有一个歌德可以辨认那一个是 真正席勒所拥有过的头颅了! 歌德的存在,对於後代喜爱文学的人,是站在一个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或 许在歌德与席勒彼此的心中,却只为了能够分享彼此心中的那道光芒而存在。 -- 观■□■□■□■观■□■□■□■□■□■□■□■□■□■□■观■□■□■□■观 身 法本法无法 受 既然清净 何必有网 譬如大日 遍照不爽 心 今付无法时 法 不 无法法亦法 是 上下十方 无为自在 因陀罗手 去曼达碍 无 法法何曾法 无 净□■□■□■□苦□■□■□■□■□■□■□■□■□■□■□常□■□■□■□我 梵网经典: http://www.iyard.org/buda Email 信箱: kimkara@iyard.org 中华电子佛典: http://cbeta.iyard.org [鹿苑]五明学馆: bbs.iyard.org Ξ Origin: [鹿苑]五明学馆 <bbs.iyard.org> [FROM: 163.29.30.3] |
阅读文章: 第 1132/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