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学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
阅读文章: 第 1134/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kftseng.bbs@bbs.iyard.org (矜羯□), 信区: BudaFeeling 标 题: 山城岁月散文集20:寻找一个未知 发信站: [鹿苑]五明学馆 (Mon Feb 11 13:37:43 2002) 转信站: Lion!news.nsysu!VIDY 来 源: kftseng.bbs@bbs.iyard.org http://kftseng.iyard.org/article/withdraw-22.html 发表日期:2002/2/11 突然间,跳离开世俗规□的大道,舍弃一切教育上所教导的做作的礼仪, 也将一切的道德是非判断,对於众人所依循的标准视而不顾。 狂奔在树林当中,跳跃过一丛又一丛的矮灌,闪避迎面冲上来的树木,迂 回绕过一些蚊□杂生的积水塘。像个发狂的人一样,在这片就算日正当中,阳 光也照射不进来的密林当中狂奔。 如此的不顾一切,不管会不会在当中迷路,也不论前方式否有任何不可知 的危险,只知道蛮横的横冲直撞,森林中所有的危险彷佛都无法构成威胁一般。 都会丛林,人心险恶,可是却也隐约的含藏著许多希望,希望的种子,在 晦色幽暗的心里,裹著坚厚的外壳,披著一身刺绒,静静的沈睡。 比创世纪的大水还要大的水灾,也没有能够让这颗种子润湿,种子所披著 的绒衣,巧妙的让种子可以浮在水面上,就算沈入水中,绒衣所含藏的空气, 也足够将水给隔绝在外,完全无法沾湿种子半毫。 曾经也有天使,拿了上帝无所不催的大捶子,用尽天赋的蛮力,想要摧毁 这样的一颗种子,用尽所有的方式,甚至用火烧,用雷劈,但种子身上所有的 坚壳,却丝毫未损,何况是如何又能够伤害到这希望的种子一分一毫呢? 传说,这颗种子,在第三纪元的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是一株无 论清晨或是黑夜,都会闪耀著银白色的光芒的树所结下的种子。就算白天的太 阳在如何的炙烈,也掩盖不了银白圣树所发出的光芒。在黑夜里面,这样的光 芒却也柔和的一点也不刺眼。当人们伤心、失落的时後,只要来到树边,轻轻 的触摸银白圣树的树干,圣树就会低下那无暇的枝干,轻轻抚摸这个人的头、 胸、背、乃至於全身,在这个人离去之前,所有的烦恼都会消失,心中所有的 只是一片的清凉。 在第三纪元将要结束之前,圣树突然在一夜之前枯萎,结了这唯一的一颗 种子。当时最伟大的神官在临死前做了个预告,当再找到这一颗种子的时後, 就是人类重新繁衍昌盛、世界太平的时後。当神官被火焰化为灰烬,群魔当道 的时後,魔王为了控制、奴隶人类的心,所以将这颗无论是谁都摧毁不了的希 望种子,抛入大海。 很快的,第四纪元过去,魔王的时代终结,但是在第五世纪来临的时後, 人们的心并没有因为第四纪的终结而获得解放,许多有野心的人,想了各种方 式,假托神权,自立为王,继续奴役著平凡的人类。 在第六纪元来临的时後,政客蜂涌而起,藉著自己的学识地位,创立各种 科学、学说,玩弄政治,操纵权谋,甚至於伪善的传授许多「厚黑理论」,蒙 蔽人们的心。於是,在第三纪将结束前,银白圣树所结下的希望种子,虽然已 经历经地壳变动,由浩瀚的大海升到了陆地上,甚至到了高山峻岭当中,也没 有人会想去寻找,就这样,只有前三纪的人类,能够蒙受圣树的保护,而在四、 五、六这三纪所出现的人类,却完全忘记要去寻找栽培圣树。 有一个人,翻阅古代的典籍,凭藉著转世之前的记忆,能够读懂这些连叱 吒第六纪元的历史学家都无法理解的文字,发现有这麽一颗种子还流落在外, 於是变卖所有的家产,一个人,也没携带什麽行里,就往希望种子可能出现的 地方找去。 突然,在心中有股激动,和希望种子的脉动互相呼应,於是闯入人们传说 是死亡禁地的森林当中。旅人在读过的典籍得知,这颗希望的种子,只能够在 圣泉所在的地方发芽,除此之外,就只能在人们的心中才能够发芽。 圣泉,早在第三纪末就已经被魔王摧毁,所以,若要能够让希望的种子发 芽,只剩下最後一个方式,用种子所包覆的绒刺,剖开自己的胸膛,将这颗种 子,埋入心脏当中,如此,才能够破解魔王所下的咒语,倘若用的是别人的心 脏,那禁锢希望种子的咒语,依然有效。 当咒语破解,温热的血液,浸润那任何坚利的武器都无法破坏的外壳,当 赤诚的血渗入种子当中,希望种子才能够开始发芽。 寻找希望的过程,已经是伤痕累累,原本粗厚的外衣,已经被荆棘给割破 成为破布悬在身上,手上、脚上、胸膛、脸上都已经布满了血的痕迹,但是旅 人依然勇往直前,旅人知道,这将是最後一趟旅程,而这个旅程的终点,将会 给即将兴起的第七纪元人类,带来永恒的幸福与快乐。 而,这个旅人的名字,却没有人任何知道… -- 观■□■□■□■观■□■□■□■□■□■□■□■□■□■□■观■□■□■□■观 身 法本法无法 受 既然清净 何必有网 譬如大日 遍照不爽 心 今付无法时 法 不 无法法亦法 是 上下十方 无为自在 因陀罗手 去曼达碍 无 法法何曾法 无 净□■□■□■□苦□■□■□■□■□■□■□■□■□■□■□常□■□■□■□我 梵网经典: http://www.iyard.org/buda Email 信箱: kimkara@iyard.org 中华电子佛典: http://cbeta.iyard.org [鹿苑]五明学馆: bbs.iyard.org Ξ Origin: [鹿苑]五明学馆 <bbs.iyard.org> [FROM: 163.29.30.3] |
阅读文章: 第 1134/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