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学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
阅读文章: 第 1174/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kftseng.bbs@bbs.iyard.org (矜羯□), 信区: BudaFeeling 标 题: 山城岁月散文集28:完整的身教 发信站: [鹿苑]五明学馆 (Mon Mar 4 16:07:21 2002) 转信站: Lion!news.nsysu!VIDY 来 源: kftseng.bbs@bbs.iyard.org http://kftseng.iyard.org/article/withdraw-31.html 发表日期:2002年3月4日 在慈济卅五周年展览室里面,静静的陈列出一些人过往的档案,最令人印 象深刻的是李鹤振先生在过世之前所说的那句话:「宁愿在我身上划错千百刀, 也不愿意你们在病人的身上划错一刀」。这是一位首开「头目脑髓悉施於人」 风气的大舍菩萨的独白。 人在一生当中,想要的东西有很多,想要拥有的东西也不少,但是,总有 一件超乎寻常认知当中的重要性的,却往往被遗忘。 由迷惘当中解脱,看到什麽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之後,接下来又该如何? 离开展览场地,回到静思精舍,因缘聚会,站在知客室外抬头仰望,和深 藏智慧与慈悲於一身的法师,进行了短暂的交谈。法师亲切的询问现在的工作 场所、工作内容,听过简单的报告之後,法师轻轻的说了一句:「参加慈诚队 吧!」回答,预计明年。法师说:「今年吧!」 这是一种被了解的祝福,法师所说的,并非基於这个团体需要人才,而是 给了这一位漂泊的游子一个「家」,一个属於心灵可以安住的家。这个家并不 存在於世间上的任何地方,只存在法师与游子之间的一种心灵上的互动。轻轻 的话语,不若一般人说的责任或是回馈,但是,却给予了游子回家的理由。 九二一之後,桃芝风灾之後,阿富汗战争之後,在无数的「天灾、人祸」 接二连三之後,法师依然挺立在那里,没有被这些灾难需要救助的对象过多而 吓倒,只是想也不想的就此一肩挑起这些灾难。 或许有人说,佛教是苦难者的宗教,那是只看到表面,其实,佛教是一种 喜乐的宗教,但是这样的喜乐,不在於「灾难就度的成就感」,不在「修行正 果目标的达道」,也并非「感动或是力行熟是熟非的辩论」。 佛教的喜乐来自於认真面对於无常,勇敢接受无常的试炼,达到心灵上的 解脱的喜乐。 灾难的救度,是基於喜乐的分享;修行的过程,是与众生同在的方式;感 动则是启发心灵,力行是陪伴。在豁然开解之後,就可以体会到,为何法师总 能够在正确的时间的时後出现在需要的众生面前,倾听、接受、安慰、关怀。 静下来好好的思考,这样的身教,已经完整的证明、解释了一切,而讲经 论道,理论辩证,在这方寸之间,已显得多馀。 在游荡了多年之後,阳光,已经穿越迷蒙的森林与浓雾,来到这方寸。其 实,人生最重要的实践,就只是要将「爱」给落实,而且「觉有情」… -- 观■□■□■□■观■□■□■□■□■□■□■□■□■□■□■观■□■□■□■观 身 法本法无法 受 既然清净 何必有网 譬如大日 遍照不爽 心 今付无法时 法 不 无法法亦法 是 上下十方 无为自在 因陀罗手 去曼达碍 无 法法何曾法 无 净□■□■□■□苦□■□■□■□■□■□■□■□■□■□■□常□■□■□■□我 梵网经典: http://www.iyard.org/buda Email 信箱: kimkara@iyard.org 中华电子佛典: http://cbeta.iyard.org [鹿苑]五明学馆: bbs.iyard.org Ξ Origin: [鹿苑]五明学馆 <bbs.iyard.org> [FROM: 163.29.30.3] |
阅读文章: 第 1174/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