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学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
阅读文章: 第 2170/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Ado (阿斗) 标题: Re: 学佛1年多的感想 时间: 2003年 8月31日 19:59:11 星期日 ※ 引述《NMAMTF (花莲人)》之铭言: > 学佛1年多的感想 > 1.四大道场鲜少往来、互动性太差 这倒是真的,应该多交流同举办活动,让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互补一下. > 2.结缘法宝各个道场结缘自己的法宝、经典方面印量最多的是阿弥陀经、普门 品、 > 药师经、金刚经、地藏经,而且美编、字体只会守旧不知创新,封面难以吸引社 会 > 大众注意,各个道场经费资源分配不均,有钱可以办许多活动,没钱只能拜忏、 超 > 度 ,只会超度死人不如去医院学学基督徒去关怀病人 常看到善书结缘品处满满的普门品,弥陀经,地藏经...等就是那几部经典, 印刷不精美的摆到发黄了也没人要,这样实在可惜,还不如将此经费斋僧济贫布施 来得有功德. 即使要印经书,也要配合印刷术的进步及阅读习惯,印刷得好看一点, 让一般人看了就想请回家,才有效果. > 3.各地佛教会形同虚设 会吗?? > 4.为年轻人设计的活动太少尽是中年人的活动,反观基督教...我不想多说 或许应说许多的年轻人还□会不到「人生无常」的道理,对佛法还不了解, 要他们念经拜佛,并无法静下心来.基督教只要「祷告」就好,仪式较简单, 圣经经文又是白话,也较看得懂. 中老年人人生阅历多了,心中感触深了,因而才会更想亲近佛教. 所以中老年人皈依三宝的比「悔改信主」的人多得多吧, 真金不怕火□,路遥知马力,这是好现象啊! > 5.佛菩萨圣像缺少西画作品 西画是指「油画」吗?这应该不是什麽问题吧! > 6.许多道场建在山上,不行菩萨道,破坏水土保持、破坏原有众生的家园, 有哪几间道场造成土石流或地层下陷,危害到附近居民的吗? > 7.现代著述大多是冷冰冰的论文,欠缺感性的文学作品 有些修行人也有写书,写出自己的心得感应,而且还是结缘品,不用钱. > 8.某些居士行为模式很古代,影响现代佛教的弘传 不明其意?? > 9.佛教道教建□很类似,只有正信佛教徒分的出来,请问现在是什麽时代了? 是不是正式的佛教道场,进去看看出家众有无及供奉的是何方神圣就知道了, 这并不难分辨. > 10佛诞节各道场办自己的浴佛,庆祝味道低迷,反观道教的妈祖绕境,供奉妈祖 的 > 庙宇热闹非凡,唉,整个台湾佛教如同一盘散沙,山头云起,团结性不佳 法会目的又不是要「热闹」才是功德圆满,难不成放□口时也要冲天炮,鞭炮 助兴,然後再宰一头神猪才够看吗?? > 总之,佛教没办法跳脱中国文化的框架与国际接轨,,大多数年轻人很少能对佛 教 台湾的佛教,当然要配合「台湾文化」才能让人信仰(这也是基督教无法普传原因 之一).若在西方世界,佛教面貌就要稍为配合西方文化(当然教义原则是不能变的), 如此才能让西方人士来亲近佛法. > 产生兴趣,灭法越来越近,不能提出有效的办法解决,佛教,等死吧! > 我心急如焚,想要振兴佛教,无奈生病 我倒觉得佛教已传到了西方世界并扎下根基,已是了不起的成就, 没那麽悲观吧. -- 诸方无云翳 四面皆清明 微风吹香气 众山静无声 当下大欢喜 舍却危脆身 无嗔亦无忧 宁不当欣庆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东森宽频 |
阅读文章: 第 2170/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