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学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
阅读文章: 第 2219/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WhoamI (我是猪头) 看板: BudaFeeling 标题: 心得… 时间: Fri Sep 19 03:18:31 2003 有一个国度,人人都吸毒,有的人毒瘾大,有的人毒瘾小。 这里的人拚命赚钱,为的就是买毒来吸,吸过头的就借钱来买。 如此交互作用下,成就了各种人: 收入>消费(毒瘾)=>富人 收入□消费=>小康 收入<消费=>穷人 奇怪的是,这里每过一天,大家就忘了昨日的种种,但积蓄和负债仍然存在。 所以当富人的积蓄花完,收入<消费,也会变成穷人;反之,穷人则变富人。 大家就在积蓄、负债、毒瘾的消涨下,角色互换,循环不已。 有一天,有个人看清了这个事实,他发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他开始教导别人,尽可能赚钱,让积蓄-负债>0,并戒除毒瘾,进一步把这 个道理散布出去,让更多人自在的生活。 这样虽然没有吸毒那般快乐。但唯有如此,才能换来永□的幸福,才能彻底解决贫苦问题。 这个人对大家说,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後一个觉者。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也有许多人与 他相同。 寓言故事说完了,所谓的积蓄即我们过去无量世积累的善业, 而负债即无量世积累的恶业,毒瘾即贪、□、痴三毒。 富人、小康、穷人,广义来看是指六道的各种果报。 所以法句经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就是佛陀的教导」 然而,业有的可转有的不可转。就好比我们打了人,有的可以赔钱了事,有的 非要你让他海扁一顿不可。可转的就用善行去抵;不可转的当然就得欢喜信受 了(佛说兴起行经),谁叫我们当初去惹这个尘埃呢! 我认知下的解脱 六道快乐吗?我想见人见智,这是个人选择问题。 我觉得有苦有乐,是一体的两面,苦往往是随乐而生的。 就好比一张图画,每个人都能挑出他的美与丑,不会所有人都认为它唯美或唯丑。 所以在六道不可能有永远的快乐。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句话讲得真是漂亮。 为什麽会有我?因为我思,思不单指思考,应推广看作意念。 当整个轮回系统,扣掉业力这个外力以後,应只剩下「我思」这个内在能量了。 所以想要终结这个运动状态,就必须要把「我」或「思」这两个因素抽离。 当把「思」抽掉(即自净其意),就好比一张白纸,上面没有画,我们无法说它是美是丑? 而把「我」抽掉,就连纸都没了,还说什麽?哪还有分别?没乐也没苦即是永□。 如此仅存在时间、空间,我不存在。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心经)。这就是我认知下的解脱。 所以佛说:「诸法无我」 但道理知道再多,不去做也没用。 所谓:「道可道,非常道。」道理不可说,是用来做的。 应把握重点,努力实践要紧。 小小感想,仅供参考,有错误处,还请赐教!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禅与静坐板 - 真心交谈的坐坐板 BudaSitting |
阅读文章: 第 2219/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