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学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阅读文章: 第 4/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发信人: wangtom@Lion (王瞳), 信区: BudaFeeling
标  题: Re: 请问逆境□续2
发信站: 狮子吼站 (Fri Oct 15 10:33:58 1999)
转信站: Lion


        楞严经咒之所以归在密部,也就提醒著"深"心的修持,离於言说。
        对於经典前段的七处徵心,乃至根尘对应能真实体会,
        就不会对於之後"空生妙有"的楞严大法,执常作真了。

        修楞严的行者,目标是一路成佛的直荡庄严,不只是敲锣打鼓的欢呼赞叹。
        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的每一分,具实印证楞严境界的不虚,
        成就钜观微观的通达,穿越生死根本,直入菩提;
        乃至过程中,逐步达到诸地菩萨的具实修证,真实平等解脱无别。

        一切法没有绝对的对错,无论对宣化上人或对其他修行人。
        那些都是对应於他们各自生命素材与历程的解证,难免有所阙漏。
        其实,只要是人,立於这个身心因缘,谁不阙漏。
        而只要能深入实际,不见法不见人,总能验证诸法真实。

        特别是陀罗尼门,超诸有地。无从以有为的比较思辨,来加以揣想。
        只有净除心地,精研经典启法微要,而後真实修持,才能了知一二。
        而这一二,也只是对应自身的因缘作用,毋做圣解,毋做他解,
        更毋应认想他人同此共途而思。坠落人法相中。
        至於平等而摄而观诸陀罗尼门,更是修持陀罗尼的最基本的心态,
        倘若还在比谁的作用大小,此咒他咒孰优孰劣,
        那就还在凡夫分别途中,口中哼哈之声而已。
--
------------------------------------------------------------------------------
           稽首观世音  菩萨摩诃萨  发大心  行大愿  苦海驾慈航
           普陀洛伽山  化现千万身  随缘施  无亲疏  拔苦更与乐
              嗡 吗呢叭咪 □  六字真言常持诵 能除无明苦
              嗡 吗呢叭咪  □  恭敬称念观世音  烦恼都成空

Ξ Origin: 狮子吼站 <cbs.ntu.edu.tw>      ◇ 南无金刚护法韦驮尊天菩萨摩诃萨 ◇
阅读文章: 第 4/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