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ood ◎ 健康饮食与养生之道 板主: forjjlu |
阅读文章: 第 1629/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mail@Lion (传统医学快递), 信区: TradMedicament 标 题: ◆ 姜的妙用 发信站: 狮子吼站 (Sat Jul 27 14:00:08 1996) 转信站: Lion 作者 fancine (芳心) 看板 C_CHIME 标题 姜的妙用 时间 Fri Jul 26 15:25:58 1996 ——————————————————————————————————————— 谈姜的三种风格姜乃人所共知之佐料,金黄的蟹,鲜嫩的鱼,佐上一些生 姜、食醋,则其味无。民间也多用生姜、红糖汤治伤风感冒,然而,姜在中国 医学中的运用确远远不止於此,按其不同的取用方法有生姜、乾姜、炮姜、姜 汁,煨姜、姜皮等。其本源於一物,鲜姜之嫩者为生姜,器姜之乾燥者为乾姜 ,用火炮焦者为炮姜,三者虽曰姜,但取法有异,用效有别,以下各自分述。 生姜.走而不守走者,散也。 生姜,辛温发散,通营助卫,具有解肌发汗,□风散寒之力。《名医别录 》云:「生姜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伤 寒论》组方中,所用生姜达三十馀次,其配伍各异,用之甚广。如桂枝汤用生 姜助桂枝解肌□风;真武汤用生姜助附子温阳□寒,助茯苓温散水气;大柴胡 汤重用生姜五两以佐半夏降逆止呕,吴茱萸汤用生姜温胃散寒,又与大枣相合 调和营卫共奏温中补虚,消阴扶阳之功……。从以上断得,生姜入方之多,但 不外其「温」「散」二字。从外而温散其表寒,从内於温中止呕。咸无己云: 「姜为呕家圣药,盖辛以散之,呕乃气逆不散,此药行阳而散气也」。仲景医 文中亦多有呕者而加生姜的记载。今时所用生姜止呕甚广,塞呕者配半夏;热 呕者配竹茹;虚寒者配人参;妊娠呕吐者配砂仁。 乾姜.能走能守 乾姜,大辛大热,能走能守。走者,曰其温散里寒,守者,曰其入脾胃而 守中,《药品化义》曰:「乾姜,乾久,体质收□,气则走泄,味则含蓄,比 生姜辛热过之,所以止於不行,专散里寒。」乾姜辛热,上入肺而温肺化饮, 治寒饮犯肺,如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类。中入脾胃而温中散寒,治脾胃 虚寒,脘腹冷痛,如理中汤之类。下而配附子破阴回阳而救逆,治阴盛阳衰, 阳之欲脱,如四逆汤类。姜附合用,相得益彰。与生姜相比,两者均为入脾胃 为主,但生姜长於温胃止呕,发散之性较乾姜强,主要用於胃寒呕吐及风寒外 感。乾姜性热,入脾胃以温中散寒,适用於脾胃虚寒之胸腹冷痛,吐痢。其散 不及生姜,而守又不及炮姜。 炮姜.守而不走 炮姜,即乾姜炒至外黑内老黄之制品。其辛散之性大减,苦涩性温,入血 分,守而不走。张元素曰:「乾姜走窜,炮之稍苦,故止而不移。」炮姜用之 ,重在一个「守」字。以温中摄脾,温经止血而取效。常用於吐血,崩漏,便 血。如中焦虚寒,脾阳不运,气滞浊逆而致吐血者,用此与当归、阿胶、蒲黄 、侧柏叶同用温中□寒,益脾摄血。若寒湿损伤胃肠,下痢稀薄,血痢不止者 ,可单用炮姜研末,米饮调服。若脾胃虚寒,冲任不固,崩漏下血,可用之温 经摄血。 炮姜为乾姜之断品,其功在於守,生姜之制品还有煨姜,姜汁及姜皮不同 。将生姜用黄泥或草纸包裹略减,为和中止呕之品,用於胃寒呕吐为主。用生 姜绞汁,名曰生姜汁,乃化痰止呕之品,以治痰浊呕吐为佳。生姜之外皮,曰 生姜皮,其味辛而性凉,以利连消肿为功。主治水肿属皮水者。虽为一物 去皮则热,留皮则冷,用之差矣。 -- ※ 猫空行馆小小猫 fancine... 从 ccserv.cc.nccu.edu.tw 来此打尖休息 ●Origin: 政大资科猫空行馆● <bbs.cs.nccu.edu.tw> [140.119.164.150] -- Ξ Origin: 狮子吼站 <ccbs.ntu.edu.tw> [FROM: 140.112.8.16] |
阅读文章: 第 1629/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