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ood ◎ 健康饮食与养生之道 板主: forjjlu |
阅读文章: 第 2776/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刚) 看板: BudaFood 标题: 小岛国古巴度过能源危机的故事 时间: Sun Feb 1 20:18:20 2009 有机农业可能取代现代农业吗? 分类:有机生活 ——小岛国古巴度过能源危机的故事 作者/周妙妃 现代农业运作依赖石油、化学肥料和杀□剂。如果石油耗尽,机器无法使用;没有化学肥料 施肥;也没有杀□剂除□害,农耕还可以运作吗?人民还有足够粮食吗?古巴这个位於美国 南边的小岛国已经证明,没有了石油、化学肥料和杀□剂,将带来能源危机,民生问题首当 其冲,但国家还是可以蓬勃发展,人民会更健康快乐。 第二次世界大战後,苏联与美国二大强试图成为世界老大,在各方面竞赛角力,双方冷战持 续了几十年。苏联为政治联合许多国家,古巴选择靠拢。美国因而抵制古巴,禁止对古巴的 一切通商往来。古巴自一九六○年代开始只能对苏联出口蔗糖交换石油;食物、医药、及 99%的石油皆依赖苏联进口。 一九九一年,苏联解体,美国对古巴的抵制加剧,并禁止它国与之贸易。几乎一夜之间,价 值 7 亿 5000 万的食物、医药输入受阻,古巴瓦解了。经济上的冲击让古巴失去了 80%进 口和出口、国内生产毛额骤降 34%、石油进口由每年 1400 万吨减至 4吨、全国顿时百业 萧条,交通运输瘫痪、钢铁用尽、工厂关门,畜牧业和农业也无法运作,全岛陷入粮食短缺 状态。古巴面临社会动乱、政府瓦解、□民遍野的绝境。古巴人民必须携手合作,使用现有 资源,才能生存下来。 古巴政府因应方式先是开始大规模的食物配给(主要为稻米、玉米、豆类)应付燃眉之急的民 生问题。但是经济、农业、交通运输、社会、文化等都急需转型应对。困难之际,等班巴士 要 3 个小时;没有石油产电,一天断电常持续 16 个小时以上;位处热带,没有电力,食 物无法冷藏,不能使用冷气和电风扇。缺乏水泥和工具,建设修缮无法进行;私家轿车非常 少见,大家都走路、骑脚踏车(国内自制 50 万台,向中国购买 120 万台)、搭便车去上学 打工;改装卡车、马或骡的拖车成了公共巴士。能源使用极端节约,食物才是生存的优先考 量。当时的食物配给,人们每日饮食只能减至以前的五分之一。虽然没有□荒,但古巴人民 经验了每日挨饿的窘境,几星期内,就出现 5 岁以下孩童营养不良,孕妇贫血,新生儿体 重不足的状况。一九九二~一九九六年刚开始最困难的几年,古巴人体重平均减少了 10 公 斤。 当时澳洲及其它有机农耕工作者开始提供协助。没有汽油和零件,9 万架以上苏联时代的曳 引机和收割机无法使用,所以应用人力和动物;没有化学肥料和杀□剂,只有自给自足的有 机农作技术足以应对。古巴人民为补充食物的不足,开始清理空地,学习在阳台、屋顶、公 园各角落种植自己的食物。这种农作方式很快就得到政府认同,取代了旧有的工业农作方式 。用糖交换石油已经不需要了,国有甘蔗种植用地改用来种植各种蔬菜水果;农场不须大, 所以许多公有土地分割转变为集体耕种的社区农场,人们共同出钱购买种子、租用农具;政 府也提供土地,在乡镇郊区建造房舍,并提供耕地以鼓励家庭迁入,自力耕生,就地生产农 产品。这些土地都是免费租用,条件是种植耕作,充份利用。逐渐的,古巴熬过了最困难的 十年,历史上称为「特别阶段special period」。 能源危机改变了古巴人所有的生活层面,农耕方式改变最大。在 90 年代的「特别阶段」之 前,古巴土地的利用跟世界上所有国家一样:森林被清除、农地过度使用;大部份土壤缺乏 矿物质,变成沙地。其杀□剂使用量超过美国、是拉丁美洲最工业化的国家。在经济最好的 时候,出口蔗糖、咖啡、烟草等;再进口基本粮食,包括 55%的稻米、50%的食用油。当 时的现代农业方式产量似乎较高,但人民基本需求并未得到满足。 「特别阶段」时,一九九三年澳洲及其它有机农耕工作者开始协助建立有机农业,以堆肥、 绿肥植物、动物粪肥等有机肥及轮耕、兼植等技术改良土壤;用生物性的肥料和有机杀□剂 取代化学品,花了 3~5 年才恢复土壤活性。其它农业上的转型还包括:不用机器,改以人 为劳力及不伤土质的方式;放弃以前工业化农作的曳引机和其它大型机械,改以人力和牲畜 耕作。老农民指导年轻人豢养和驾驭耕牛的技巧,再增加耕牛帮助农作;花费人力,减少对 石油的依赖。以及在各个社区成立农民市集(farmer's market),农民可直接贩售农获,当 地人民则可就地购买新鲜粮食,省去远程运送,减少能源浪费。 今日的古巴,80%农产品为有机产物,农夫是高收入行业之一,有机肥料和有机杀□剂可以 外销中美洲。农地绝大部分(12~15%)是由个人耕作,也是平均生产力最高的农地;集体耕 种农场面积占第二;剩下为公有农地种植出口贸易的农产品。最令人惊讶的是,拥有 250 万人口的首都哈瓦那,有 1000 个以上农民市集,市民的粮食有一半是在市内就近社区种植 生产;在郊区则高达 80~100%。转变为社区性有机农场的最大获益就是人民健康改善了, 所食用改变为高纤维、植物性的生鲜产品、脂肪摄取量低;步行、脚踏车也减少了糖尿病、 心脏病和中风病例。 古巴在这段能源危机的因应措施还有许多值得赞叹与学习的地方。通常国家遭遇经济危机时 ,首先会缩减社会福利。但古巴不然。教育方面,古巴原本只有 3 所大学,学费全免。「 特别阶段」时,大学增多至 50 所,散布在全国各市镇,以降低交通能源,学费依旧全免。 没有石油,取代能源取自於大自然:太阳、风、水力和生物。社区 2000 所学校、医院、社 区活动中心及一些住宅装上了太阳板;生物能源则来自制糖工厂的残渣废弃物。住宅设计遮 阳、通风以降低室内温度。古巴平均每人使用能源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所用能源有 30% 为生物能源,并计划逐渐增加自然能源的使用率。 现今,古巴生活水平还不及一九九一年之前,年平均收入仅$3500 美元。但古巴人平均寿命 比美国高,婴儿存活率比美国高,人民识字率比美国高,还有免费教育。 那段「特别阶段」期间迫使古巴由耗费自然资源者(依赖外来石油),转变为自给自足的国家 ,其成功的原因可归纳为三:运用天然资源,社区化和人民同心协力。大自然其实提供了充 足的资源:太阳,风,水,土地,动、植、微生物,以及人力,顺应自然则资源循环不息。 古巴人民应用太阳、风及有机耕作方式证明了自然资源的丰富。智慧运用天然资源,也须整 合庞大的群众团结、分工。不管是都市或乡村,古巴发展社区化,让人们就近有学校、工作 和休□场所,以减少交通运输,因而增加社区内人跟人之间往来,居民互相照顾,农夫常赠 送新鲜农产品给老人、托儿所、学校、孕妇等,增强了人民凝聚力。最重要的,乃因为古巴 人民吃苦耐劳,共同合作、妥协、和牺牲,才能携手度过难关。 古巴最困难的十年已经过去,因为此段缺乏石油的危机乃是由於苏联解体和美国的抵制,所 以称为人为的石油危机(Artificial peak oil)。但是现今人类将面临的是真正的全球性的 *石油危机(peak oil),所以许多国家都以古巴为学习对象,希望能顺利转型,从容应对。 因为古巴人深深了解能源的宝贵:在资源有限的岛国领土内,政治独立则经济要先独立;经 济要独立,则能源使用要能自主独立。但能源不等於石油,**太阳和地球能养育生命百万年 ,如果我们无法靠其生存,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出了问题。减少消耗,回馈资源,我们可以让 地球更美丽! 注*:石油危机(peak oil):是地质物理学家M King Hubbert所提出的推论,因地球石油存 量有限,所以产量将达到顶点,然後逐渐耗尽。预估顶点时间就是最近这几年。 注**:美国前副总统高尔卸任後,多年尽力於地球环境保护工作,对於全球暖化的现象与严 重性提出许多令人忧心的数据,并在二○○七年获颁诺贝尔和平奖。7 月 17 日,他在美国 华盛顿D.A.R Constitutional Hall 发表演讲,吁请美国政府放弃对石油的依赖,在十年内 ,完全改用太阳能、风力和地热产生电力。文中提到 40 分钟的太阳能量就足够全球一年使 用。 (资料来源:摘自周妙妃「有机农业可能取代现代农业吗」,琉璃光网站) [以上转贴若有不当请即告知当速删除] -- 悠哉贤故友, 抱道乐林泉, 坐到无疑地, 参穷有象天. 胸中消块垒, 笔底走云烟, 更笑忘机鸟, 常窥定後禅. ~访古月师.娥嵋道人 ☆欢迎光临: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学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 释放心灵的尘埃 BudaFeeling |
阅读文章: 第 2776/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