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ood ◎ 健康饮食与养生之道 板主: forjjlu |
阅读文章: 第 563/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forjjlu@Lion (阿竹), 信区: BudaFood 标 题: 红薯 自古即为保健珍品 (转载) 发信站: 狮子吼站 (Sat Sep 19 13:54:30 1998) 转信站: Lion 民生天地 87.09.19 红薯 自古即为保健珍品 宽肠胃、通便秘、去宿瘀脏毒 抗老、防癌、止血、降胆固醇 现代医学证实其效 易俊杰 红薯一向是广受喜爱的粮、菜兼用的大众食品。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红 薯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每五百克红薯约可产生热能六百三十 五千卡(合二六五八.七五千焦耳),含蛋白质十一点五克、糖十四点五 克、脂肪一克、磷一百毫克、钙九十毫克、铁二克、胡萝卜素零点五毫克, 还含有维他命B1、B2、C和尼克酸、亚油酸等。其中,维他命B1、 B2的含量分别比大米高六倍和三倍,维他命C的含量可与柑橘媲美。 红薯还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助长发育,而人们经 常食用的大米和白面中恰好缺乏此一赖氨酸。因此,将红薯与大米或白面 混食,可收互补之效。红薯中的亚油酸等物质,有助於减少和消除血液中 的胆固醇,从而可防止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红薯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 不仅能使胃肠蠕动加强,并在肠内能吸收大量水分,增加粪便的体积,对 解除便秘之效,不亚於用药。故民间俗语云:「芋头屁,红薯屎。」意为 红薯吃多了,大便通畅。其实,古代医籍《本草求原》亦早就说过,红薯 能「宽肠胃,通便秘,去宿瘀脏毒。」故乾隆皇吃红薯意外地治愈了老年 性便秘;从医学角度来说,这当是意料中事,毫不奇怪了。 美国科学家发现,红薯含有一种类似雌激素的成分,对保持人的皮肤细 腻、延缓人的衰老有一定功能。日本专家则发现,红薯中含有一种黏液蛋 白,是蛋白质和黏多糖类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 它不仅能促进胆固醇代谢,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并能 保护消化道、呼吸道、骨关节的黏膜组织,使其免受机械损伤,而收润滑、 消炎之功。同时,还能防止肝、肾器官结缔组织萎缩,减缓人体器官老化 作用,有增强免疫功能。而在红薯的老家、原产地之一的南美巴西,科学 家已培育出一种专门用来治病的红薯新品种「西蒙一号」,对鼻出血、眼 底出血、牙龈出血、胃肠出血、割伤出血等,均有明显的止血功能。 最近,美国生物学还惊喜地发现,红薯中含有一种名叫「去氢表雄酮」 (一译为「脱氢异雄固酮」)的活性物质,可以用来预防结肠癌和乳腺癌。 动物实验显示,小白鼠注射该物质後,寿命比未注射的小白鼠延长三分之 一。日本癌症预防研究所曾对二十六万人的饮食生活与癌的关系进行了调 查,发现生、熟红薯对癌的抑制率分别为94.4%和98.7%,在四 十多种具抗癌蔬菜中,位居榜首,超过了名贵中药人参的抗癌功效。 红薯不但是保健珍品,亦是一味药材。传统医学对於它的药用价值早就 有所认识。《本草纲目拾遗》云:红薯可「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 白皮白肉者,益肺气生津。煮时加生姜一片,调中与姜、枣同功;(同) 红花煮食,可理脾血,使不外泄。」《本草求原》云:红薯可「凉血活血, 宽肠胃,通便秘,去宿瘀脏毒,舒筋络,止血热渴,产妇最宜。和则鱼( 即乌贼)、鳢鱼(亦称「黑鱼」)食,调中补虚。」《随息居饮食谱》认 为,红薯有强身抗病美容的作用:「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 色。」《岭南采药录》载,红薯「煮醋服,治全身肿。」《金薯传习录》 载,番薯煨熟食,可治酒湿入脾因而餮餮泄者。又载,治湿热黄疸,以番 薯煮食,其黄自退。《岭南草药志》载,以白番薯捣烂敷患处,见热即换, 连敷数天,可治愈乳疮。又载,治疗疮毒发炎,可以白番薯洗净磨烂,敷 患处,有消炎、去毒、生肌之效。据《中医秘方验方》记载,以地瓜(红 薯)捣汁灌服,功能益气护胃,清解烟毒,常常用作鸦片急性中毒患者的 急救方。 《中医辞典》 红薯由来 红薯,学名番薯。《闽书》则称朱薯,《群芳谱》称山芋,甘□,《农 政全书》称红山药,《甘薯录》又称金薯,《本草纲目拾遗》称番茹、土 瓜,《闽杂记》称地瓜,《广州植物志》称红苕,《岭南草药药》称白薯。 别名繁多,不一而足。 番薯原产热带美洲。据明代谈迁《枣林杂俎》,徐光启《农政全书》及 清代陈世元《金薯传习录》等载,番薯於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年间,由 吕宋(今属菲律宾)引进。而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则认为,更 具体的时间应在公元一五九三年(即万历二十一年)由华侨、原籍福州人 陈振龙所引进,开始仅在福建沿海种植,後来才遍及全国。至今已有四百 馀年的历史。 -- □ □〉 □□~ * * □ 〉 ● □ □ *│*│□□ 阿竹 □□□□□□□□□□□□□□□□□□□□□□ Ξ Origin: 狮子吼站 <cbs.ntu.edu.tw> [FROM: 140.112.8.72] |
阅读文章: 第 563/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