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ood ◎ 健康饮食与养生之道 板主: forjjlu |
阅读文章: 第 969/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confused@Lion (困惑的), 信区: BudaFood 标 题: 怎样吃素最健康? 发信站: 狮子吼站 (Tue Apr 11 09:24:50 2000) 转信站: Lion 怎样吃素最健康? 文/齐若兰、图/黄宜慧 一般人听到吃素,脑海中浮现的就是甘愿受苦,面黄肌瘦的人;或是家族中佝 偻著身子、常伴青灯的长辈。 其实全世界正流行素食,而且素食代表的是一股追求健康的潮流。 根据《素食革命》(The Vegetarin Revolution)一书,1982年美国大约有 900万人吃素,现在已经增加至1千 4百万人。 「素食」(vegetarin)的字源来自拉丁文的vegetus,意思是「完整的、新鲜的 、生气蓬勃的」,素食宣示著一种 有益身心健康新时代的开始。连餐厅也不得不重视这股素食风。由美国全国餐饮协会 (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 委托盖洛普所做的调查发现,所有外食的美国人有20%「可能会找供应素食的餐厅 」,而其中的三分之一可能会点素食, 此结果让协会建议旗下15万家会员餐厅推出素食主菜来。 而且素食者遍布各行各业 ,很多社会名流都吃素。包括影星达斯 汀.霍夫曼、职棒大联盟全垒打王汉克.阿伦、披头四主唱保罗.麦卡尼、苏格拉底 、达文西、爱迪生、爱因斯坦、萧伯 纳、史怀哲都吃素。 国内则因为宗教因素,一直有固定的素食人口。1997年的「国民营养健康变迁调 查」发现,国内19~44岁人口中, 每10个人中,就有1个长年吃全素。 随著吃素风气日盛,社会名流纷纷吃素。如戏剧学者汪其楣、荒野保护协会创 始人徐仁修、营养师谢宜芳、专栏 作家黄怡、演员陈丽丽、歌手范晓萱都是吃素一族。连基督教医院台安医院也从 1997年从美国威玛健康促进中心 (Weimer Institute)引进新起点(New start)健康生活计划,推广素食,且对在医 院生产的产妇提供素食。 除了传统素食,生机饮食、自然食(强调用最简单的方式烹煮自然的食物)、印 度瑜珈素食(强调食物与身心灵 合一)等不同主张的饮食观念,也都不约而同提倡素食的好处。 给我吃素的理由 他们为什麽吃素?有人为了宗教,有人为了道德,有人为了环保。总之,他们为 每天的饮食做出抉择。 ■环保 「世界各地的森林都被砍伐来种草养牛。单单在1960~1985年间,就有40%的中 南美洲雨林被砍伐,改以放牧肉 牛。」专栏作家黄怡缓缓说完这些数字,才表明自己吃素是不想对生态造成太大压力 。她认为,吃只是生物觅食、□养的 性质,饱了就够了,可是现代人太把吃当作一回事了,「嘴巴饱了,眼睛却没有饱 ,」她不太劝人吃素,但劝人不要在食 物花那麽多时间、精神去烹调,吃得简单就好,「生命还有很多事可做,」她说。 ■尊重生命 陈清狄在27岁那年,还是满脑子风花雪月的年纪,一位文学同好颜面肿瘤住院,她每 星期去探病。去探病时,看到附近病 床的重病病人有时用氧气罩急救,有时喷了一地的血,或是「不见了」,当天就无法 吃下任何一点肉,至今她已经吃素12 年。她吃素以後,对素食被视为次等饮食相当不服气,想要创造出一种兼具口味、自 然与健康的素食餐厅,现在她开了一 家「法式」的素食餐厅。 ■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有人认为吃素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开始清楚自己吃什麽,不再迷迷糊糊地吃 。振兴医院骨科主任敖曼冠吃素已 经9年多,他认为吃素是对自己的一举一动负责的开始,把身体当作实验室,一点一滴 塑造自己的身体。有些人觉得吃素好 可怜、了无生趣,他反而觉得,吃素只是不吃肉而已,还有好多种食物如蔬菜、水果 、五谷类、坚果类可吃,「已经太多 选择了,」他强调。 ■健康 更多人是因为健康。戏剧学者汪其楣在15年前,因为长期的气喘,惊觉自己对药 物依赖过深,想要透过健康的生活 方式,改善宿疾,於是练气、运动、做瑜珈,并吃素。她自己做豆浆、做面包,青菜 烫一下,滴一点橄榄油,就可以吃到 蔬菜原本的滋味,她觉得,「简单清淡就很有味道了。」振兴医院营养师谢宜芳也是 因为小孩气喘和过敏性皮肤炎,配合 小孩开始吃素,成为一位吃素的营养师。 吃素的好处何在? 素食逐渐成为世界性潮流,成为注重健康的饮食选择後,素食的相关研究也就愈 丰富。由这些结果显示,只要注意 营养的均衡,素食不但不会影响健康,反而可以防止许多致命的疾病发生。 ■吃素可抗癌 美国国家癌症中心(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在「营养与防癌:食物 选择守则」的宣导品中指出,35%的癌 症与饮食有关。自从科学家开始探索饮食与癌症的关连後,蔬菜、水果就一直被认定 为癌症的解药。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学者布洛克(Gladys Block)和她的同僚重新检视从 1980年以後发表的200篇研究後发 现,食用大量的新鲜蔬菜水果,几乎总是可以降低肝癌、结肠癌、胰脏癌、胃癌、膀 胱癌、子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 癌等癌症的危险。大量食用蔬果的人罹患癌症的危险,只有不常食用的人的一半。 国内的研究也发现相同的结果。国科会生物处处长陈建仁从1984年起,调查国人 生活习惯与癌症发生的关系,结果 发现,每周吃蔬菜14次以上者,比起每周吃两次以下的人,肺癌发生率少了75%、肝 癌少了60%、结肠、直肠癌少了40% 。为此,台湾癌症基金会定公元2000年为全民防癌宣导年,提醒国人改变大量肉食的 习惯,提倡每天至少吃5种新鲜蔬果。 ■吃素对心脏有益 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可以降低心脏病发和中风的机率,即使你曾经心脏病发也一 样。根据哈佛大学的研究指出,每 天多吃一根胡萝卜或半粒蕃茄(富含β胡萝卜素的食物)的妇女,可以减少22%心脏病 发和40~70%中风的机会。在心脏 病发之後,蔬菜水果也是一帖良药。美国白宫健康医疗顾问欧宁胥(Dean Ornish)曾 长期做过一项心脏病研究,结果发现 心脏病人如要成功恢复健康,就要全面改变饮食,即停止吃肉食、改吃素食。同时加 上适当的运动和沟通感情。他自己也 是素食者。他说:「我生长在德州,爱极了肉食的味道。但是坦白说,我更喜欢舒服 又健康的感觉。」 ■吃素增强免疫力 英国畅销书《健康百分百(100% Health)》书中指出,要增强免疫力,有太多 事可做,第一件要做的是就是「吃 对的食物」。书中第一个建议就是:每天至少吃5种蔬菜水果。而素食更有免疫优势 。根据德国癌症研究中心(German Cancer Research Center)发表的研究结果发现,男性素食者的白血球对抗肿瘤细胞 的力量,比男性肉食者强两倍。也就是 说,素食者只要肉食者一半的白血球,就有相同的免疫功能。 ■吃素减轻更年期不适 对女性同胞来说,这真是大好消息。妇女进入更年期,不再分泌雌激素时,有时 会出现难以启齿的易怒、性欲减低、潮热 等问题。根据纽约市哥伦比亚长老教会医学中心附设妇女健康中心(Center for Women's Health atColumbia-Presbyterian Medical Center)更年期研究部门与预防杂志(Prevention)合作了一份关於更年期 的问卷,发现不少妇女有更年期问题, 而吃素的妇女却出现较少的更年期不适。 国内的研究也呼应这个结果。成大医院营养部主任彭巧珍所做的全台素食调查发 现,女性吃素者停经後,雌激素竟 然随吃素年数增加,而显著上升。她推测,摄取黄豆制品所增加的雌激素,可以「节 约」身体原本的雌激素流失的量。 ■吃素比较长寿 许多研究都显示,素食者比较长寿。这不仅是因为饮食,而是素食可以引导出更 健康的生活型态。德州州立大学奥 斯汀分校询问素食者与非素食者的生活形态後发现,素食者比荤食者不容易住院,而 且吃素者比较少抽菸、喝酒,并保持 愉悦心情等。除此之外,高纤、低脂的饮食对大部份的文明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都有 预防的效果。 吃素营养够吗? 素食者选择的不仅仅是食物,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素食者必须自觉地致力於良好 均衡的饮食,因此了解植物性食物 容易缺乏的营养素,才不会让吃素变成有勇无谋。 ■三大营养素无虞 基本上,蛋白质、脂肪和醣类这三大营养素是比较不用担心缺乏的。但是总有人 一旦知道你吃素,就会马上问你, 「如何摄取蛋白质」?事实上,豆类、谷类、坚果类都含有蛋白质根本不须担心。美 国营养协会(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更指出:「假如在一天之内,吃进不同的食物,即使是只有植物为蛋白 质来源,也能提供所有氨基酸所需的 适当份量。」过去,营养学者总是对素食者强调一餐要同时吃豆类和谷类,才能维持 蛋白质的含量。那是因为蛋白质中的 甲硫胺基酸及离胺酸,人体无法自行制造,而必须仰赖食物摄取,通常谷类含有丰富 的甲硫胺基酸,大豆含有大量的离胺 酸,彼此可以截长补短。但最新的研究发现,一天内不一定要在同一时间吃进,也能 确保足够的氨基酸。 ■可能会缺乏的维生素与矿物质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仅存在於动物性食物,因此素食者常被警告要摄取足够的维生素 B12。维生素B12是快速成长的细胞形 成时所必须,如骨髓中的红血球、白血球、毛发的毛囊细胞等;而且维生素B12也可以 维护神经系统的运作。彭巧珍主任 建议,素食者乾脆每天补充一颗健素糖(由酵母制成),或早餐吃素食用的玉米脆片 通常都有添加维生素B12。 ◆钙 钙的重要性不断被提起,因为钙不仅形成骨骼、牙齿,也是肌肉(包括心肌)收 缩所必须。但因为纤维、植酸和 草酸会降低钙的吸收,所以素食者容易缺乏钙。彭巧珍的研究也证明这一点。台湾的 素食者骨密度低,而且不论男女吃素 愈久,骨密度愈低。彭巧珍说:「素食者真是长期缺钙的一群。」蛋奶素的人则比较 不需担心,但对於全素者,振兴医院 营养师谢宜芳建议,每天吃一碗黑芝麻糊、每天至少吃一次深绿色叶菜,每餐都要有 一种豆制品,就可以比荤食者更不用 担心钙不足的问题。 ◆铁 铁是形成红血球中的血红素所必须,也是肌肉中氧的储藏所。因为人体比较容易 吸收肉类的铁质,所以吃素的人容 易缺铁。彭巧珍的研究也发现,国内素食者的血铁质比荤食者低很多,「素食者是铁 慢性缺乏的高危险群,」她说。谢宜 芳营养师建议,可多吃苋菜、红凤菜、菠菜、青江菜等高铁蔬菜;而且维生素C可以帮 助植物性铁的吸收,和富含维生素C 的食物一起吃效果更好。 ◆维生素D 因为维生素D来自牛奶、乳酪,纯素者比较容易缺乏。维生素D可以提高饮食中钙 的吸收能力;也有助於骨骼牙齿的 形成。还好人体可以自行制造维生素D,只要每天在清晨或黄昏晒晒小腿(或其他不怕 晒黑的地方)15分钟,就能获得充足 的维生素D。 ◆锌 因为肉类、肝脏、蛋、海产是锌的主要来源,所以素食者对锌的摄取量会比荤食 者吃得少。但是锌是人体成长和制 造能量所需的A之一。为了弥补这项缺失,素食者可以吃未精制的五谷杂粮类、南瓜子 、小麦胚芽、燕麦片等。 国内吃素 的陷阱在国外,吃素指自然、简单、粗糙的食物,但国内传统的素食充斥著精致仿荤 的素菜,再加上不正确的烹调方式, 让大家在追求健康的路途中,存在许多陷阱。 ■过油 传统的观念认为素食没有肉容易饿,所以食材大多先炸过再调味,但油吃多了 ,一样会胖,一样会引起心脏血管疾 病。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某知名法师吃素一辈子,不但身材圆滚福泰,心脏也开过好几 次刀。 ■过甜 素菜的饭後甜点常见红豆糕、地瓜丸、芝麻球或马蹄条,过多的糖份会刺激血中 的三酸甘油脂上升,形成高血脂 症。就算不是因为甜点,彭巧珍主任的研究中也发现,有些出家师父因为蔬菜吃得少 ,就以水果代替,长期下来也造成血 脂居高不下。 ■过咸 很多阿公、阿嬷所吃的素早餐不外是酱瓜、面筋、稀饭,这些不仅营养价值低 ,而且过咸,容易引起高血压。 ■加工品过多 台湾的食品加工业发达,素虾仁、素火腿、素腰花、素鱿鱼、素肠等应有尽有 ,这些仿荤的素食原料,大多是□ □、香菇头和大豆蛋白。这些食材热量极低,加上为了口感与荤食接近,又必须添加 品质改良剂,这些食品添加剂对身体 的影响是日积月累。身为一个吃素的营养师,谢宜芳在自己的书上,也不禁发发牢骚 。有一次在医院的尾牙聚餐中,荤菜 桌每出一道菜,包括龙虾、鲍鱼、生鱼片等,素菜桌就出几可乱真的素菜来,让她大 摇其头。 ■营养不均衡 谢宜芳营养师曾经分析某家素菜馆五菜一汤的套餐内容:铁板猴菇、糖醋素排 、罗汉斋、麻油炒素腰花、冬瓜汤 和白饭。这些表面看来丰盛的菜肴,实际上蛋白质极少,营养集中在醣类、矿物质 、维生素和纤维。更有些人因为环境不 便,例如在山里修行,造成饮食过分简单。 自然作家徐仁修长年吃素,但在野外饮食不便,常常是一个馒头和一盘青菜解决 一餐。长期下来他发现自己容易感 冒,甚至开始过敏。医生告诉他,可能是蛋白质太少,建议他一星期至少吃一次深海 鱼类。他才吃鱼两个星期,疾病就不 药而愈。 怎样健康吃素? 均衡的营养是任何健康饮食的关键,素食也不例外。美国营养协会(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对素食者提出 几项健康素食建议: ■种类多样化 不论是主食(米饭面包、五谷杂粮、豆类)、蔬菜、水果、奶蛋类、油脂类,所 含的营养都有差异,而且彼此不 能互相取代,因此餐桌上应该经常变化菜色。汪其楣吃素没有特别注意的方法,就是 要记住:「每餐都要五颜六色,」 她说。 ■多选择新鲜、未精制的食物 吃素者最好能养成选择新鲜豆类和五谷杂粮,取代素鸡、素鸭的习惯。谢宜芳营 养师大力推荐黄豆与糙米约一比 三的黄豆糙米饭,她计算过蛋白质与醣类的比例正好。煮之前黄豆需先泡2~3小时 、糙米泡1小时(夏天要放进冰箱泡, 以免发酸),再放入电锅,如一般煮饭的方法即可。 ■少油、少盐、少糖的基本饮食原则 花莲慈济医院营养组组长江月贞以长期供素膳的经验建议,减少油炸,尽量以清 蒸、水煮、凉拌或生菜沙拉方式, 保持食物原味。少吃酱瓜、酱菜、豆腐乳等高盐食物;少碰饭後的各种中、西式糕点 。 ■有意识地多补充素食者可能会缺乏的营养素维生素 B12:每天吃一颗健素维生素 D:每天晒15分钟的太阳 钙:蛋奶素的人每天喝1~2杯的牛奶;全素者每 天吃一碗黑芝麻糊、每天至少吃一次深绿色 叶菜,每餐都要有一种豆制品。 铁:吃苋菜、红凤菜、菠菜、青江菜等高铁蔬 菜;最好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起吃。 锌:未精制的五谷杂粮类、南瓜子、小麦胚芽、 燕麦片等。 如何跨出第一步?每天一餐吃素 我真的应该吃素吗?不少注重饮食保健的上班族,走在自助餐长长的队伍里,老 是告诉自己最好全点青菜,却又 觉得工作那麽辛苦,似乎需要吃点肉来支援身体。要不要吃素的决定有那麽难?需要 每天挣扎吗? 著有《自然的医药、自然的健康》(Natural Medicine, Natural Health)的安 德鲁.威尔博士的说法或许可做个参 考。他认为,饮食是你唯一可以完全控制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你可以决定要不要吃 某种食物,却不能控制你周围环境 如噪音及空气污染,如果你不能好好把握住这个影响自己健康的机会,那就太可惜了 。 成大医院营养部主任彭巧珍建议,就算无法做到完全素食,可以一天选一餐吃素 做为开始,哪一餐都可以,而她 自己也是这麽做。这不仅可以控制体重,也可以降低胆固醇,又可以抗癌。换言之 ,这是强迫自己摄取足量蔬菜水果的好 方法。 戏剧学者汪其楣开始吃素後,发现台湾真是吃素的好环境。第一,新鲜的蔬菜 、水果多,不像国外常常只有蕃茄 、马铃薯;第二,整个社会基本上是尊重这件事,不会强迫你改变。她因为公演常到 大城小镇,一到高速公路的休息站, 问有没有吃素的地方,当地人马上说:「阿弥陀佛,有有有,」带她到素菜馆。 不过需先提醒,刚开始吃素的人常遇到一件事就是,还不到吃饭时间就饿得发慌 ,甚至手脚发冷。彭巧珍主任解 释,那是血糖过低所致。因为素食的热量比低於荤食,吃下同样的份量,热量却是低 的。解决之道可以在肚子饿的时候吃 一些醣类(如苏打饼乾、全麦吐司等)补充热量。 「you are what you eat」,素食所呈现的,不仅是不吃肉,而是对饮食的规划 、营养成分的了解,及对我们身体的 观照与爱惜。素食者通常比较长寿,这不仅是因为饮食,而是素食可以引导出更健康 的生活型态。心念一转,你就不用再 挣扎考虑了,这一餐就吃素。 -- 这世界怎麽看你,确实如同你看这个世界啊! 刘墉 Ξ 狮子吼站 版面介绍: cbs.ntu.edu.tw ⊙ 学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 释放心灵的尘埃 BudaFeeling |
阅读文章: 第 969/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