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16549/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grace (善护念) 看板: BudaHelp 标题: Re: 禅修一问 时间: Fri Jun 11 02:16:23 2010 ※ 引述《hank (hank)》之铭言: > > > 但遇到境界现前时,他们的情绪控制和一般人比起来没有差很多, > > > 这可能显示了一件事---没有禅那而无法真正镇伏五盖。 > > ^^^^^^^^^^^^^^^^^^^^^^^^^^^^^^6 > 我想这里讨论的是一个关键点:是否有观察「集、灭」, > 就会有世间与出世间正定的差别。 > 读经版: [世间与出世间八正道] <杂阿含、二十八、七八五> > (世间正定) > 心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三昧、一心。 > (出世间正定) > 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住】, > 不乱、不散、摄受、寂止、三昧、一心。 > 世间一般的定,可以非常专注在一个所缘,进入很深的定境, > 不过一旦离开所缘,烦恼就来了。一般定只是石头压草,非究竟。 > 若是加入了观察 集(我、我所有所产生的贪爱执取)与灭,接著观察味患离。 > 有解脱的智慧了,即使离开定境,也能自在无烦恼。这就是佛教的特色:四圣谛, > 也成了世间与出世间的差别关键。 世间正定也包括色界和无色界, 例如那些禅定功夫一流的佛陀老师们还是没能解脱。 能解脱的是出世间正定, 所以前面经文所列的出世间正定包含观禅, 观禅就是观「集、灭」用的。 前面提到的情绪控制, 是我把纯观行者拿来跟北传修行者比较的结果, 先修止禅且有相当功夫的人似乎情绪比较稳定。 不过这都是就外在行为来看,不能一概而论, 例如纯观者大师们也是充满智慧、威仪十足, 否则怎能让徒子徒孙们尊敬不已。 (不知为何我的bbs断断续续,打一行字要等n分钟,暂时讨论到这里。) -- 始从芳草去 又逐落花回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佛法求助哇啦啦 - 您的问题就是大家的问题! BudaHelp |
阅读文章: 第 16549/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