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16552/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E作者: grace (善护念) 看板: BudaHelp 标题: Re: 禅修一问 时间: Sun Jun 13 01:58:20 2010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引述《grace (善护念)》之铭言: > > 我只是有一点经验和见闻而已,一直不好意思写,以下野人献曝一下。 > 我也差不多, 都是看来听来的, 参考参考而已. ^^ Heaven真谦虚! 其实您提供的资料都很有帮助。 > 既然道心果心与初禅心相符, 而道心果心是在 "智见清净" 的阶段, > 所以这里是我找到纯观行者有禅那的证明资料. 这里我看的方式不一样,所以产生歧异。 我是用禅那程度来对应七清净的阶段, 加上纯观理论也有相似四禅可以对应七清净, 才会产生初禅为何会跳到智见清净的疑问。 > 有初禅就不算是纯观行者了...除非你的初禅是指接近初禅的 "近行定". > > 此外,由上面的叙述也可以间接看出,慧解脱只是慧解脱,离初果还有距离。 > 这里我不知道是如何看的? 既然能证到智见清净, 初果道心及初果果心生起, > 就是初果圣者了. 现在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我误解了纯观理论的相似四禅的含意。 那麽回过来看,若依《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的观点, 没有禅那也能达到智见清净的话, 纯观理论就算不安立相似四禅去对应七清净,一样可以证果。 > 这里我觉得有一些问题. > 禅相是入定前的所缘, 例如修安般者, 会生起安般禅相, 行者再将所缘由呼吸转向禅相, > 直到初禅心生起, 这才算是证得初禅. 但若只出现禅相, 并不等於证得禅那. > 同理, 若修十六观智, 最後应该会出生出随顺心, 种性心, 道心, 果心... > 当这些心依序生起时, 才是真正证入随顺智, 种性智及四果果位. > 而且行者应该有能力自己亲自见到, > 但若只是出现禅相, 似乎还不等於证到. > 不过这只是我自己的推测, 因为我不知道他们的禅相为何, 所以只能用推论的. > 而且最後的省察智, 要省察道, 果, 涅盘及已断和未断的烦恼, 经过这一关, > 应该要能自知自证, 这也是此智的作用. 前面提到纯观者之间的印证方式,是为了回应您这句 "我不懂「是否可由同传承之间可互相印证」是什麽意思?" 总之,写出来让大家知道有人这样作。 此外,於[中华佛学百科全书]的「阿罗汉」一条, 内容有一段引自木村泰贤著.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论》 第三篇第五章(摘录): 「又为罗汉者之通例,虽谓基於自觉,然若为钝根之渐进者, 用须依於其他上位者之证明,始生为罗汉之自觉,亦属不误。」 可见印证方式也是有的。 至於我所说的纯观道场的禅相,是指广义的禅相, 只要是因禅修而引起的现象都算在内。 每个人在禅修中的禅相都不一样,也会随著进展变化, 即使如此,一旦到达某个观智就会有特定的禅相出现, 指导者会用这个特定禅相来印证禅修者已得到某观智, 一直到最後省察智出现也是。 以上,仅供参考。 -- 始从芳草去 又逐落花回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大家来读经板 - 共同深入经藏, 以期智慧如海 BudaDigest ◆ 修改: 10/06/13 2:46:14 <218.162.3.23> ◆ 修改: 10/06/13 6:27:56 <218.162.3.23> |
阅读文章: 第 16552/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