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16555/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grace (善护念) 看板: BudaHelp 标题: Re: 禅修一问 时间: Sun Jun 13 02:41:59 2010 ※ 引述《magelinus (巫师)》之铭言: > ※ 引述《grace (善护念)》之铭言: > > > 这也是我对乾慧的疑问,没有真正的禅那怎麽会有『在禅定境界确实有惊人 > > ~~~~~~ > > 您似乎很喜欢发明新名词..... > 这是南传禅法的专有名词,原post的连结文章里面就提到。 我是指把"乾"'"慧"这两字组合在一起是新名词啦~ > 无论是修止道或是观道或是止观双运者,都能对治止相和举相者两种修行的障碍。 > 而一向修止道的就是慧解脱,须深所问的那些比丘就是这类解脱者。须深的想法 > 是阿罗汉一定是至少四禅具足,但修四禅其实是『修观道』者擅长的,这种解脱者 > 是直接就证得涅盘境。一向修观道的成就者会有大神通,所以第二种解脱者就是得 > 三明者。 > 而全修生就是俱解脱,这种解脱者通常都是说法度众也行,神通度众也行。 > 而所谓的慧解脱成就者,所修的就是『止诸漏』的法门,例如贪欲重者修不净观 > ,嗔心重者所修的慈心观,像修慈心观的行者所得到的正受就是慈三昧。这种行 > 者也可以得到涅盘。但这种行者就是『正受善,三昧不善』,通常都没有大神通。 补充一下, 止禅、观禅虽然都跟观照有关,但观法不一样。简单讲, 止禅是心缘一境,不管发生什麽变化都守住一个既定的所缘。 以这种方式可以修得四禅八定、发神通。 观禅的所缘则不固定,有什麽变化发生就去观那个变化的生起、消失, 原来的变化消失了就继续观下一个。这种方式无法达到禅那,也不会有神通。 所以慧解脱者不会是一向修止道者。 不净观、慈心观,虽然都有"观", 操作模式却不是观禅而是止禅,可以修到初禅以上。 所以有时候我会写□婆舍那以免观来观去混在一起。 > 无论是那一种行者,共通点都是戒行圆满。 是的 感谢mage不厌其烦找资料:) -- 始从芳草去 又逐落花回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佛法求助哇啦啦 - 别害羞, 尽管问喔! BudaHelp ◆ 修改: 10/06/13 5:53:11 <218.162.3.23> ◆ 修改: 10/06/13 5:57:18 <218.162.3.23> ◆ 修改: 10/06/13 6:49:55 <218.162.3.23> |
阅读文章: 第 16555/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