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16564/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看板: BudaHelp 标题: Re: 禅修一问 时间: Mon Jun 14 13:26:29 2010 ※ 引述《yggdrasils (尤克特拉西尔)》之铭言: > grace法友 > 查[中华佛学百科全书]的「九无学」一条: > ==================== > (一)就声闻、缘觉、佛而立的九种阿罗汉∶ > 《俱舍论》卷二十五将阿罗汉分为六种,即 > (1) 退法阿罗汉∶已得阿罗汉果,然遭恶缘时易退失者。 > (2) 思法阿罗汉∶谓畏惧退失而自杀者。 > (3) 护法阿罗汉∶谓防护令不退失者。 > (4) 安住法阿罗汉∶谓不退失,亦不思进者。 > (5) 堪达法阿罗汉∶谓堪达不动法阿罗汉者。 > (6)不动法阿罗汉∶谓全然不退失者。 > ==================== > 以部派佛教的观点来检视阿罗汉的种类,不知是否会有失公允? > 譬如(1)对退法阿罗汉的定义∶已得阿罗汉果,然遭恶缘时易退失者。 > 佛光大辞典第三版名相释文 > 退法阿罗汉 > 退法,梵语 parih牨臿-dharman。六种阿罗汉之一,九无学之一。乃证得阿罗汉果中,最 > 钝根之罗汉,彼等逢疾病等恶缘即退失所证之果。〔俱舍论卷二十五〕(参阅「九无学」 > 147)p4334 我查了一下俱舍论原文,不是很好懂,不过的确有部是认为阿罗汉会退至有学。 而且不只是退法阿罗汉,前五种阿罗汉都有可能退成有学位。 《阿□达磨俱舍论》卷25〈6 分别贤圣品〉: 「不动种性必无退理。前之五种皆有退义。於中後四有从性退。退法一种无退性理。 由此种性最居下故。五种皆有从果退义。」 (CBETA, T29, no. 1558, p. 129, c3-6) 不过虽然阿罗汉会退,但至少初果是不退的。 《阿□达磨俱舍论》卷25〈6 分别贤圣品〉: 「二先位中住思等性必亦无退此所得果。唯先退法有退果义。又亦无退先所得果。 後所得果容有退义。是故定无退预流果。」 (CBETA, T29, no. 1558, p. 129, c11-14) 不过俱舍论虽是世亲依说一切有部的《阿□达磨大□婆沙论》而说,但也会依经量部 的观点来评论,底下则是提到经部的观点,经部是认为阿罗汉果是不退的,会退的只 是现法乐住,应该就是指禅定而言。 《阿□达磨俱舍论》卷25〈6 分别贤圣品〉: 「经部师说。从阿罗汉亦无退义。彼说应理。云何知然。由教理故。知何由教。 经言。□刍圣慧断惑名为实断。又契经言。我说有学应不放逸。非阿罗汉。 虽有经言佛告庆喜。我说利养等亦障阿罗汉而不说退阿罗汉果。但说退失现法乐住。 ......... 诸阿罗汉果性解脱□随逐故不应名时。更不欣求故不名爱若应果性容有退者。 如何世尊但说所证现法乐住有可退理。由此证知。诸阿罗汉果性解脱必是不动。 然由利等扰乱过失有於所得现法乐住退去自在。 (CBETA, T29, no. 1558, p. 130, a16-b6) 至於南传上座部我没看到那麽细的讨论,不过目前所学的也是阿罗汉不退, 甚至四果皆不退。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教育板, 关怀教人成人的百年志业 (本站精华区完备欢迎参阅) Education |
阅读文章: 第 16564/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