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16580/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grace (善护念) 看板: BudaHelp 标题: Re: 禅修一问 时间: Wed Jun 16 00:30:26 2010 ※ 引述《yggdrasils (尤克特拉西尔)》之铭言: > 以部派佛教的观点来检视阿罗汉的种类,不知是否会有失公允? 我的想法是,既然都是阿罗汉,不会因为部派不同而有差别。 只是不知道「退法阿罗汉」在比例上的多寡。 > ------------------------------------------------------------------------------ > 4.涅盘无有高低之分,不知是否可由(不)同传承之间可互相印证,同证一法。又是否需 > 要修有神通之圣者方可互相印证。 > 真是抱歉这里漏了个字 > 也就是说A传承之阿罗汉与B传承之阿罗汉彼此之间可互相知道对方的程度吗? > ------------------------------------------------------------------------------ 据我所知是可以的,跟传承无关。 但是慧解脱者能不能这样,我就不知道了。 > 如果如法友所说,利根人较适合走慧解脱路线,那麽现在所处之修行环境已大不如2000多年 > 前了,慧解脱的机会不似更微小了吗?名为易行道,实为难行道。 我前面的推论不一定是正确的,那只是和大家互相讨论而已。 > 汉译《阿含经》与阿□达磨论书中的「慧解脱」 > □以《杂阿含.须深经》为中心□ 我也读了几篇引经据典的论文,包括上面所引这一篇。 但是在读了这些论文之後,还是没能解决我想知道的事。 而且不只学术上的争辩, 南传之间也有纯观和止观双修的争论, 关於这一点,有人请教阿姜查禅师,禅师的回答是: 「很多人最近几天一直执著在字面上,称他们的修行是□婆舍那,而贬抑三摩地。 又有人称他们的修行是三摩地,认为它是□婆舍那的基础。凡此皆戏论, 不要在这上面伤脑筋。只要好好用功,自然会明白。」(「当代南传佛教大师」108页) 我觉得这个回答虽然不直接,却是很好的答案。 不知道法友您在读了这些论文又和大家讨论之後,最想知道什麽呢? 如果是为了选择一门可信任的修行法门,慧解脱有没有禅那将不会是重点, 除了多方打听、亲自体验、多加观察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在选择道场上, 不管乾观还是止观双修,两者的观都是从四念处下手,照著修都会有收获。 如果深入了解一段时间觉得有疑惑,大不了换道场。 只是不管到任何道场, 难免会遇到某些喜欢宣称自己法门是最殊胜的人(可能是指导你的人), 最好不要因此对其他法门产生偏见。 最後,提供一点观察经验, 我对马X西(也就是班尊者的老师)发明的乾观最感疑惑的地方是其印证方式, 修这个法门不会没收获,但是其印证方式是否真的达到该观智程度是可疑的。 在这个法门下,很多人在两、三个月内甚至一周内就证入第四个生灭智, 也就是进入七清净的第四个度疑清净,这是很重要的一关。 据清净道论,到了这个观智就能具体体验到无常、苦、无我。 而我观察好几个这种程度的人在智性上并没有什麽特别之处, 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看不出来。 而且听说在缅甸的大本营关个三、五年成就须陀洹的人不少。 话虽如此,我的疑虑只是我个人的观察,不一定就是对的,仅供参考。 希望法友您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方式。 -- 始从芳草去 又逐落花回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佛法求助哇啦啦 - 您的问题就是大家的问题! BudaHelp |
阅读文章: 第 16580/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