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阅读文章: 第 16591/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看板: BudaHelp
标题: Re: 禅修一问
时间: Wed Jun 16 19:04:44 2010

※ 引述《grace (善护念)》之铭言:
>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是的, 所以 "四十业处" 都是止禅, 念佛, 念法, 等十念法门,
> > 或是十遍, 安般, 四梵住... 全都是止禅.
> > 不过像四界分别观在一开始也是止禅, 而 "□婆舍那" 的定义可能比较严格,
> > 它的对象是究竟法(名法与色法), 并观照其无常, 苦, 无我的真实相.
> > 这是我补充我所知道的部份.
>    我前面写四界分别观时也有点犹豫,
>    因为它的观法跟□婆舍那很像,
>    在《清净道论》第十八品「名色的观察 」也提到:
>    「纯毗钵舍那(观)的行者或奢摩他的行者,即以在界差别(的解释)(18-007)
>      中所说的诸界的把握门中的任何一门而简略或详细的把握四界。」
>    因为这里纯观行者也修四界分别,所以我以为是刹那定的一种而不是奢摩他。
>    不过,我没修过四界分别,但我相信前人将之归类为止禅是对的。

其实, 我想说止说观都可以, 就是所缘的差别.
一开始是观察四界, 所缘是概念法, 目标是色法, 此时是修止,
也就是以色界禅定为目标前进.

当定力到一个程度, 能看出概念法中的真实法 (名, 色),
目标所缘转向究竟法, 并能一一分辨出诸色法,
此时就转入观, 因此止法与观法皆有四界分别的方法.
这样应该就比较不会有误解.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佛法求助哇啦啦 - 您的问题就是大家的问题!                         BudaHelp
阅读文章: 第 16591/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