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16807/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chakwos (五五) 看板: BudaHelp 标题: Re: 再谈外道是否也修「住四念处」及世尊与外道的四无量心有何差异? 时间: Mon Dec 6 10:02:53 2010 ※ 引述《golzen (果任)》之铭言: > 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 > 应解释为修习悲心,要以能与修空入处的心相应才是最殊胜的。 感谢师兄提供的想法,不好意思,因为前几天在忙,这次回覆得比较晚。 :Q 在此的「最胜」师兄认为是「最殊胜的」,若从字面上的解释来看,这样是 没有问题的,而我参考张西镇先生所译的《杂阿含经》,也有些类似的味道 ,他译成的是「最胜处」。 不过,无论解释成「最胜处」或「最殊胜」,结果都会与我之前所提的「最 大的好处」一样,有些不适合的地方,这个地方只要对照到同经异译,便会 发现。 底下「+」所引的经文是《杂阿含经》卷 27(七四三),而「-」所引的经文 则是它的同经异译:《相应部尼科耶》〈46 觉支相应〉No.54 慈 先来对照「为何所胜」的差异: +++++++++++++++++++++++++++++++++++++++++++++++++++++++++ 如彼外道出家所说,汝等应问:『修习慈心,为何所胜? 修习悲、喜、舍心,为何所胜?』 如是问时,彼诸外道出家,心则骇散,或说外异事,或□慢、 毁□、违背、不忍,或默然萎熟,低头失辩,思惟而住。 +++++++++++++++++++++++++++++++++++++++++++++++++++++++++ --------------------------------------------------------- 诸比丘,异学修行者若如是说,则宜作如是言: 『友等,云何修习慈心解脱? 若修习者,则趣於何、以何为最胜、以何为果、究竟於何耶? 友等,云何修习悲心解脱? 若修习者,则趣於何、以何为最胜、以何为果、究竟於何耶? 友等,云何修习喜心解脱? 若修习者,则趣於何、以何为最胜、以何为果、究竟於何耶? 友等,云何修习舍心解脱? 若修习者,则趣於何、以何为最胜、以何为果、究竟於何耶?』 诸比丘,如是问之,异学修行者,将困惑不能作答。 --------------------------------------------------------- 由此对照的结果,我知道之前把「为何所胜」解释成「对什麽有所帮助」很 不恰当,参考同经异译後可知该句有「究竟於何」的意思。 那麽当世尊问外道「究竟於何」时,外道却答不出来的话,世尊的「究竟於 何」所指的是什麽呢? 底下是以悲心为例来进行两部经文的对读。 对照时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在《杂阿含经》只用一行带过,而《相应部尼科 耶》则写得很细,分成四个段落来说明。 +++++++++++++++++++++++++++++++++++++++++++++++++++++++++ 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 +++++++++++++++++++++++++++++++++++++++++++++++++++++++++ --------------------------------------------------------- <1> 诸比丘,云何修习悲心解脱? 若修习者,则趣於何、以何为最胜、以何为果、究竟於何耶? <2> 诸比丘,於此有比丘,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於舍, 以修习悲俱行之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 …定觉支]…以修习悲俱行之舍觉支。 <3> 彼若欲於非违逆,以违逆想而住者,则以违逆想而住。 若欲於违逆,以非违逆想而住者,则以非违逆想而住。 若欲於非违逆与违逆,以违逆想而住者,则以违逆想而住。 若欲於违逆与非违逆,以非违逆想而住者,则以非违逆想而住。 若欲俱遮非违逆与违逆,以舍正念、正知而住者,则住於舍正念、 正知、或偏超色想,由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则虚空为无边, 俱足虚空无边处而住。 <4> 诸比丘,悲心解脱,是以虚空无边处为其最胜, 此比丘未通达更上解脱,而有此之慧。 --------------------------------------------------------- 在《相应部尼科耶》中的四个段落主旨分述如下: <1> 问题复述 世尊再次复述问题。 <2> 方法说明 在此世尊便说明修习四无量心时要「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於 舍」,此外还要将四无量心与七觉支结合。( PS:这一段可对应到《杂 阿含经》卷 27(七四四) ) <3> 修法细节 这一段原经文因为有用…略去一些之前提过的片段,为了让大家易读, 在此我是将…的部分补齐。虽然这一段与後来的论述无关,但其实这一 段我读不太懂,希望读通的师兄可以帮忙补充 :) <4> 修法成就 这一段便是我觉得用「最胜处」、「最殊胜」或「最大的好处」来解释都有 些不适合之处。首先,我们知道修四无量心可至阿那含,所以我觉得世尊不 会认为空入处、识入处及无所有入处等是最胜处或最大好处之类的。 修四无量心怎麽得阿那含,可参考底下《中阿含经》所提的。 ◇ 《中阿含经》卷三(一五)业相应品思经第五 ^^^^^^^^^^^^^^^^^^^^^^^^^^^^^^^^^^^^^^^^^^^^^^^^^^^^^^^^^ 若彼男女在家、出家修慈心解脱者,不持此身往至彼世,但随心去此。 比丘应作是念:『我本放逸,作不善业,是一切今可受报,终不後世。』 若有如是行慈心解脱无量善修者,必得阿那含,或复上得。 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 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彼作是念:『我本此心少不善修,我今此心无量善修。』 多闻圣弟子其心如是无量善修,若本因恶知识,为放逸行,作不善业, 彼不能将去,不能秽污,不复相随。 … 是以男女在家、出家,常当勤修舍心解脱。 若彼男女在家、出家修舍心解脱者,不持此身往至彼世,但随心去此。 比丘应作是念:『我本放逸,作不善业,是一切今可受报,终不後世。』 若有如是行舍心解脱无量善修者,必得阿那含,或复上得。 ^^^^^^^^^^^^^^^^^^^^^^^^^^^^^^^^^^^^^^^^^^^^^^^^^^^^^^^^^ 因此在《相应部尼科耶》中,除了说「悲心解脱,是以虚空无边处为其最胜 」外,又附带说「此比丘未通达更上解脱」,如此一来,虽然经文有写虚空 无边处为其最胜,但读到这一段便不会这麽觉得了,因为还有「更上解脱」。 不过《杂阿含经》却少了《相应部尼科耶》所附带的说明,因此我觉得若把 「最胜」解为「最胜处」、「最殊胜」或「最大的好处」的话,会失去经文 的原意,且有些误导的嫌疑,会让人觉得仅止於此,而忘了其实还可以证阿 那含,到五不还天中。 由上引用的《中阿含》可知,无论是空入处、识入处及无所有入处,都不是 最好的,证阿那含才有机会解脱,才是最好的。但为什麽在这一经中世尊不 直接教如何由四无量心证得阿那含的方法,反而导向空入处、识入处及无所 有入处?我曾为此感到疑惑过。 後来在猜,也许是因为听众的程度还没到,也或许是想看看听众会不会追问 什麽是最上解脱,对最上解脱有没有兴趣的关系,所以先不提了。 只是不确定还有没有其它可能? ^^" -- 任何微细行,若为智慧者,当有所谴责,皆应不犯过。 但愿诸众生,快乐且安稳,愿一切众生,心中常喜乐。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佛法求助哇啦啦 - 您的问题就是大家的问题! BudaHelp ◆ 修改: 10/12/06 10:19:01 <122.124.160.67> |
阅读文章: 第 16807/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