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16898/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刚) 看板: BudaHelp 标题: Re: 止与观的差别与关系 时间: Mon May 9 01:07:34 2011 ※ 引述《grace (善护念)》之铭言: > > 《阿□达磨大□婆沙论》卷29:「加行时□乐独处闲居寂静怖畏愦闹见谊杂过 > > □居静室入圣道时,名奢摩他行者。……加行时□乐读诵思惟三藏,於一切法 > > 自相共相数数观察入圣道时,名□钵舍那行者。若系心一缘不分别法相者入圣 > > 道时,名奢摩他行者;若分别法相不系心一缘者入圣道时,名□钵舍那行者。」 > > (CBETA, T27, no. 1545, p. 148, a24-b5) > > 可注意的是像《阿□达磨大□婆沙论》以上这段就有二种不同的分类法, > 我看起来上面两种分类法是一样的,只是描述不同。 谢谢 grace 的指教。原则上我也觉得二种分类法差别不大,不过 若以某种为主,就会有些例外是在另一种分类法不合用的,但在大多数 状况并不会冲突。因此我说这是「二种不同的分类法」,但不代表两者 在大多数状况会冲突啦。 以下 grace 讲得不错。只有点小修正: > 「加行时□乐独处闲居寂静怖畏愦闹见谊杂过□居静室入圣道时,名奢摩他行者。」 > 因为「系心一缘不分别法相」,所以不管是静是吵都能让心安止於一处, > 这种行者名为奢摩他行者。 这段的意思是指要在阿练若寂静处修行练止,而为奢摩他行者。把标点 标上就比较清楚了: 加行时,□乐独处、闲居寂静、怖畏愦闹、见谊杂过、□居静室,入圣道时, 名奢摩他行者。 当然,也会有修观的行者,□乐独处、闲居寂静……的,因此我才说这 是「二种不同的分类法」,这分类法都只是供参考用的。在不同的分类法下, 同样一个修法就可能被归到不同类别,但修法本身并不会因此而有不同。 > 所以不管是落日观、白骨观、不净观,或任何止於一境的观想方法, > 虽然都有观这个字眼却不属於观禅的行法,而是止禅了。 照现在比较常见的南传分类是如此没错,不过既然是分类,也就不是绝 对的啦,像『瑜伽师地论』第30卷就有讲「不净观」的「□钵舍那」如何修 (看来像在由戒生定、依定发慧的次第中)。因此我说切入点可能不同,但 若是佛教的修行者,任何修法要能证道,还是会止观双运。 Have a nice day!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教育板, 关怀教人成人的百年志业 (本站精华区完备欢迎参阅) Education |
阅读文章: 第 16898/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