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阅读文章: 第 17031/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hank (hank) 看板: BudaHelp
标题: Re: 如何用五蕴去分析[心;意;识]与[起心动念]??
时间: Thu Sep 27 20:14:00 2012

※ 引述《newgolfwcl (Charlie Wang)》之铭言:
> 关於五蕴与[心;意;识]还有[起心动念]的对照.後学这几天的心得如下:
> 意是指[意识],故[意]<[识].

「识」的问题,若不是要用来写论文的话,只要知道方法,就能
在当下自己清楚的观察到。


◎你若用一般的智识,要来思考「识」的问题,可能会愈想愈复杂,
我告诉你要了解「识」并不困难,最困难就是方法不正确。什麽才正
确呢?先抛弃本来的主观意识,只有如实的在六根对六尘的当下观察
思考、分析体验,你就知道「识」是来自於根触尘,「识」是六种器
官的功能作用,只有这麽单纯,不要将之复杂化了。生死轮回当然不
是在识…(详细内容,请观看讲述)

◎其实佛教的特色不只在禅定、布施、持戒、忍辱,真正佛教的特色
是如实知苦集灭道,实践体验苦集灭道,用较直接来说佛教的特色就
是了解世间有苦,进一步了解苦是出自於无常,苦的集起原因就是因
为见解、观念错误,引起我执,所以有爱取有的渴爱,只要将爱取有
的执著、渴爱断除,那麽我们的苦才能止息。

◎可是要来断除渴爱并不是理论上说说就能断除渴爱,必须一定要有
方法,这条方法称之为道、道迹,就是八正道,这才是佛教的特色,
若是离开了苦集灭道,那麽都不是佛教的特色,无论你持戒、忍辱、
布施,最主要都是要来完成、了解、体会以及自证佛教的特色「苦集
灭道」…(详细内容,请观看讲述)

转录自 http://www.tzulien.org.tw/?p=1239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WWW:                             http://cbs.ntu.edu.tw
阅读文章: 第 17031/1789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