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17322/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Perma Sylvester 标题: 什麽是佛法? 时间: Mon Jun 10 14:40:14 2013 什麽是佛法? 佛经里面真的有佛法吗? 难道在经的开头,写著「如果我闻,一时佛在。。。」,就是佛法吗? 难道不用弄清楚每一部佛经是什麽人写的?是何时何地才出现的吗? 有论者指出:《大智度论》把说佛法的人具备的标准降得很低: 「如佛□尼中说:何者是佛法? 佛法有五种人说:一者佛自口说,二者佛弟子说, 三者仙人说,四者诸天说,五者化人说。」(大正廿五) 如此说法,就等於谁都可以随意发挥、随便假托仙人、化人、天神的名义,都可以说 成是佛法,那样又跟道教的扶乩、训文有有何分别? > -------------------------------------------------------------------------- < From: 乔瑟夫 Time: Mon Jun 10 17:21:34 2013 拿佛经自己看阿!! > -------------------------------------------------------------------------- < From: Yap Cheah Shen Time: Mon Jun 10 19:46:08 2013 Svakkhato bhagavata dhammo, sanditthiko, akaliko, ehipassiko, opanayiko, paccattam veditabbo vibbuhi'ti. > -------------------------------------------------------------------------- < From: 乔瑟夫 Time: Mon Jun 10 22:14:47 2013 没人拿著枪逼你来信佛教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55008844645636&set=a.132074653605 723.42620.100004095668897&type=1&theater > -------------------------------------------------------------------------- < From: Andreas Lin Time: Mon Jun 10 22:24:25 2013 虽说能说佛法者不限於佛,但是,要以「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 静为标准,来判定所说是否符合佛法真谛。不可否认,随著时间过去,佛经中必然已 有不少非佛陀所说,那些内容是在历史发展中被杂入了,而因为过去资料的不足,且 印度向来不重视信史纪录,想要详细考证何者才是佛陀所说,现在已不可能。但是透 过三法印的核可,至少佛学的核心,也就是「缘起」论可以获得保障(注)。只要缘 起的观点存在,佛教就绝不会与他教相混的。 一般扶乩等等灵体,所言必是是外道之言,属於常断二见,不可能可以通过三法印的 核可。至於能通过三法印核可者,即使其内容是历代高僧所造,非佛亲自所言,但因 为其所言能与佛法相合,仍然对人生有相当的助益,也是走在佛教的正道上。既是如 此,就不必在乎那到底是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了。如果非要确定哪句是佛陀所言才相信 ,就无法从佛经中获得利益了。 注:关於缘起,我才学浅无法解释,我建议可阅读「佛陀的启示」一书。此书抛开种 种繁琐的佛学名相,直探佛法核心,是我所见写得既清楚,但又深入的书。此书有电 子版,搜寻即得。 > -------------------------------------------------------------------------- < From: Perma Sylvester Time: Tue Jun 11 13:56:04 2013 乔瑟夫,谢谢您的忠告。 拿佛经看了,您怎麽知道手上拿的,真是佛经?还是伪经? > -------------------------------------------------------------------------- < From: Perma Sylvester Time: Tue Jun 11 13:59:20 2013 Andreas Lin ,感谢您的淳淳善诱,「佛陀的启示」已经看过了。 > -------------------------------------------------------------------------- < From: Daniel Liao Time: Tue Jun 11 14:37:01 2013 这张图很有趣,世间生活的满足,是为人的一个需求,他来求佛菩萨求的是世间事, 佛菩萨要不要满足他?可能在各方面来说不见的能满足,可是不能满足有一部份的因 素却是自己,虽然每个人想的都不同,但至少他肯趋前在佛菩萨面前称一声佛名,种 下善根,至少有了未来得度之因了。另一方面是诸佛菩萨的大愿中有的都是要先满足 生为人的基本需求才会开始进入法的部分,释迦牟尼对於在家众也是如此,当然世尊 他可以观察这个人适不适合马上告诉他四圣谛,可能先从生天要道先讲,慢慢越讲越 深入~至少,至少,种下未来得度之因,总比什麽都不知来的好 > -------------------------------------------------------------------------- < From: Daniel Liao Time: Tue Jun 11 14:48:52 2013 另外大智度论那个描述并非是降低标准,重点不在於佛亲口说与否,而是所讲出来的 ,是否契合佛法。有时佛虽不亲口说,但是会赞叹那个说出这个法的人,所以才会有 要印证是否佛说,从三法印下手(不过我还自己是不懂),并非随便假托,当然如果 後人伪造经文的话,那就可能是假拖,但不能因人废言,就要去读他的文字,用三法 印印证,而要去印证,就要多读经、思维、实修,否则到现在还有人说地藏经是伪经 ,那麽古来大德,甚至近代的弘一都赞叹,到底在赞叹什麽?从文字上去深究固然有 其一门专业在,可以佛法不是单纯就文字上去研究的,那种超乎空间以外的、非文字 的,怎麽证明?除了修习再修习才能验证 > -------------------------------------------------------------------------- < From: Perma Sylvester Time: Tue Jun 11 14:54:38 2013 谢谢 Daniel Liao的指教。 言之有理,三法印也听得很多,但是希望您举出例子,如何运用那四句话来□别真假 佛法? 台大毕业的高材生,也出了很多佛教的大师啊,一个姓卢,一个姓崔,说得都符合经 典,为何总是有人说他们并非“符合佛法真谛”?? > -------------------------------------------------------------------------- < From: Daniel Liao Time: Tue Jun 11 15:02:04 2013 三法印怎麽印证,这得请版上的诸位了,我也很想知道怎麽印证。 > -------------------------------------------------------------------------- < From: Cheng Soon Lee Time: Tue Jun 11 16:23:21 2013 全文: 《大智度论》卷2〈1 序品〉:「佛法非但佛口说者是,一切世间真实善语,微妙好 语,皆出佛法中。 如佛□尼中说:「何者是佛法?佛法有五种人说:一者、佛自口说,二者、佛弟子说 ,三者、仙人说,四者、诸天说,五者、化人说。」 复次,如《释提桓因得道经》,佛告□尸迦:「世间真实善语、微妙好语,皆出我法 中。」 如赞佛偈中说: 「诸世善语,皆出佛法,善说无失, 无过佛语。馀处虽有,善无过语, 一切皆是,佛法之馀。诸外道中, 设有好语,如虫食木,偶得成字。 初中下法,自共相破,如铁出金, 谁当信者?如伊兰中,牛头□檀; 如苦种中,甘善美果。设能信者, 是人则信,外经书中,自出好语。 诸好实语,皆从佛出,如□檀香, 出摩梨山,除摩梨山,无出□檀。 如是除佛,无出实语。」」(CBETA, T25, no. 1509, p. 66, b2-20) > -------------------------------------------------------------------------- < From: 乔瑟夫 Time: Tue Jun 11 18:49:21 2013 Perma Sylvester:哪天你有看到真经,Facebook通知我一下...^* > -------------------------------------------------------------------------- < From: Ray Chou Time: Tue Jun 11 20:38:19 2013 > 希望您举出例子,如何运用那四句话来□别真假佛法? 抛砖引玉: 如果《阿弥陀经》说生到西方极乐国土就可以得到永生, 那就违背了三法印之中的「 诸行无常」, 那就不是佛法. > -------------------------------------------------------------------------- < From: 刘运泽 Time: Tue Jun 11 23:03:33 2013 TO Perma Sylvester: 以下转录的是 中道僧团的 随佛法师 的著作, 有关於如何抉 择取舍是否为佛陀教法以及此一判断标准的演变: http://www.arahant.org/blog/2013/01/01/mag18_history/ "南传分别说系铜□部 传诵的《长部》『大般涅盘经』2第四诵品: 「诸比丘!我将宣说四大教法。……若有比丘作如是说:「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 师之教义,我亲从世尊面前听、受。」诸比丘!对此比丘之所说,不应赞叹,亦不应 排拒,不赞叹、不排拒而善理解其辞句,相比较、相对照经、律。若此等相比较、相 对照而不合经、律时,则其结论应为:「此确实非世尊之教言,而是此比丘之误解。 」如是,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若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而彼与经、律相符合一 致者,则其结论应为:「此确实如来之教言,此比丘是善理解。」诸比丘!应受持此 为第一大教法。 复次,诸比丘!若有比丘如是言:「於某处有僧伽长老及多闻和合僧团之耆旧高德, 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言,我亲从僧伽长老面前听、受。」……若有比 丘作如是言:「於某处有多闻、知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之众多长老比丘等居住 ,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言,我亲从其长老比丘等前听、受。」……若有比 丘作如是言:「於某处有多闻通达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之一长老比丘居住,此 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所说,我亲从彼长老面前听、受。」……若此等相比较、 相对照经、律,与经、律相合一致者,则其结论为:「此确实世尊之教言,彼长老之 正解。」诸比丘!应受此第四大教法。诸比丘!当受持此为四大教法。」 另传自大众系汉译《增一阿含》中,可以清楚 见到「典□的改变」。见汉译《增一阿含》『声闻品』第五经18: 「若有比丘从东方来,诵经、持法、奉行禁戒。彼便作是语:我能诵经、持法、奉行 禁戒,博学多闻。正使彼比丘有所说者,不应承受,不足笃信,当取彼比丘而共论议 ,案法共论。所谓案法论者,此四大广演之论,是谓契经、律、阿□昙、戒。……当 向彼比丘说契经、布现律、分别法。正使说契经时、布现律、分别法时。若彼布现, 所谓与契经相应,律、法相应者,便受持之。设不与契经、律相应者,……此非如来 所说,……非正经之本。……以不相应,当问戒行,设不与戒行相应者,当语彼人, 此非如来之藏也!即当发遣使去,此名初演大义之本。若有比丘从南方来……若有比 丘从西方来……若有比丘从北方来……然当向彼比丘问契经、律、阿□昙、戒。共相 应者,便当问义,若复与义相应,便当叹誉彼比丘:善哉!善哉!贤士!此真是如来 所说,义不错乱,尽与契经、律、阿□昙、戒共相应。当以法供养得彼比丘。」 早期僧团尊奉、依循「第一次结集」集成的教法,采行「依经依律」的取舍准则,将 佛灭百年内四种不同来源的新传诵,判择能够相应、契合「第一次结集」集成的教法 者,新增附於古老的经律传诵之後,维持早期佛教的「和合一味」。但是,原本「依 经依律」为标准,抉择四种不同来源传诵(四大教法)的作法,在佛灭後116 年以後 的部派佛教,被优波离系大众部转说是依据「契经、律、阿□昙、戒」等四项标准, 如「案法论者,此四大广演之论,是谓契经、律、阿□昙、戒」,这就是後世所传的 「四大广说」。原来的「经、律」被改说为「契经、律、戒」,另再加上「阿□昙」 ,「阿□昙」又译为「对法」,通称为「论」。原本四种不同来源传诵的「四大教法 」,就从四种来源的传诵,转变成「四大广演之论」的「契经、律、阿□昙、戒」, 变成四种判择传诵真伪的标准了。 汉译《增一阿含》『声闻品』第五经的原来内容,已被增添了部派佛教优波离系僧团 新集出的「阿□昙」,作为勘验佛陀教法的「新标准」。这就是部派佛教时代,部派 宗师将自己的意见及主张,妄作为佛说代表的证据。 由於前面引用的南传《长部》与汉译《增一阿含》,都是「第一次结集」以後的增新 ,正是清楚的证明,佛灭後早期佛教的僧团,并未全然的拒绝「佛陀亲说以外的传诵 」,而是依照「第一次结集」集成的「经与律」为标准,抉择、取舍「第一次结集」 未集入的说法,而不是将「新出的教说」,依照後世个别学者的「诠释法」,辩解成 「等同古说」或「胜於古说」。「依经依律」为准的殊胜处,是在以「忆持」作为主 要学习方法的时代,接受诸方僧团在传布时,可能发生的传诵差异,但又能够依据共 同承认的标准,将佛教诸方僧团的教说与律戒,予以「标准化、统一化」,而目的是 正确的传续 佛陀的教法,同时维护佛教的「和合一味,团结无」。但是,出於後世 的「阿□昙(论)」,被当作抉择法义的标准之一,则是确立「部派」及分化佛教的 作法了。 从南传《长部》与汉译《增一阿含》关於「结集後增附新传」的作法上来看,可以见 到南传分别说系铜□部传诵的巴利《长部》『大般涅盘经』第四诵品,是保持佛灭後 百年内之「根本佛教」的说法,而大众系传诵的汉译《增一阿含》『声闻品』第五经 ,应是佛灭116 年僧团分裂以後之「部派佛教」的传诵形态了,才会将原来以「经」 、「律」为准的说法,改为经、律、戒等三种说法,并增列宣扬部派思想的「阿□昙 (论)」,而成为「四种勘验标准」。如是原是「依经依律」的勘验四种不同来源传 诵之真伪,就被变成「四种勘验标准」的「新四大广说」了。" > -------------------------------------------------------------------------- < From: Cheng Soon Lee Time: Wed Jun 12 16:08:12 2013 印老《以佛法研究佛法》:「这一切佛法,要以什麽去研究,才算以佛法研究佛法? 我以为:所研究的佛法,是佛教的一切内容;作为能研究的方法的佛法,是佛法的根 本法则,普遍法则——也可说最高法则。佛所说的「法性,法住,法界」,就是有本 然性,安定性,普遍性的正法。这是遍一切处,遍一切时,遍一切法的正法。大而器 界,小而微尘,内而身心,一切的一切,都契合於正法,不出於正法,所以说:「无 有一法出法性外」;「一切法皆如也」。这是一切的根本法,普遍法,如依据他,应 用他来研究一切佛法,这才是以佛法来研究佛法。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成果,才不会 是变了质的,违反佛法的佛法。 怎样是「法性」,「法住」,「法界」的正法?从相对而进入绝对界说,法是「空性 」,「真如」,也称为「一实相印」。从绝对一法性而展开於差别界说,那就是缘起 法的三法印——诸行无常性,诸法无我性,涅盘寂静(无生)性。因为无有常性,所 以竖观一切,无非是念念不住,相似相续的生灭过程。因为无有我性,所以横观一切 ,无非是展转相关,相依相住的集散现象。因为无有生性,所以直观一切,无非是法 法无性,不生不灭的寂然法性。龙树论说:三法印即是一法印。如违反一法印,三法 印也就不成其为法印了。不错,真理是不会异样的。这是佛所开示的——一切法的究 竟法,也是展开於时空中的一般法。研究佛法,应该把握这样的法则,随顺这样的法 则来研究!我以为,这才算是以佛法来研究佛法,才能正确地体认不违反佛法的佛法 。然而,我们果曾应用这佛法去研究佛法了吗?」( Y 16p2~4 ) > -------------------------------------------------------------------------- < From: Ming-Hong Bai Time: Wed Jun 12 20:14:16 2013 Perma Sylvester:「有论者指出:《大智度论》把说佛法的人具备的标准降得很低」 这不是大智度论见解,而是《大智度论》引用「□尼」的说法而已。类似的观点在《 成实论》中也有提到「是法根本,皆从佛出。是诸声闻及天神等,皆传佛语。如□尼 中说:佛法名佛所说, 弟子所说,变化所说,诸天所说。」 例如我们在《相应部尼科耶》的「有偈品」中,就可以看到梵天与帝释天等诸天说佛 法。 但这不代表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发挥,如葛拉玛经所说,不管是谁说的佛法,都还是要 经过三法印,四大教法的拣择,要「不违法性」方可信为实。说穿了还是要依法不依 人。并不是仙人、化人、天神说什麽,我们就糊里糊涂的相信。 至於有人喜欢相信扶乩、附身者所说的法,这其实和《 大智度论》这段文字不相干 。 > -------------------------------------------------------------------------- < From: Perma Sylvester Time: Fri Jun 14 01:41:50 2013 RG Shi, 你说的也有道理,你可以不同意大家对经典提出“反对和提问”,但是你自 己呢? 这句话就是你说的:“干嘛浪费生命来反对和提问”. 你的“生命里有太多可以去做的事了,为什麽要来选这一桩?” 你也可以去忙你的事,不必在这里瞎参合。 :p > -------------------------------------------------------------------------- < From: Perma Sylvester Time: Fri Jun 14 01:44:30 2013 很喜欢Ming-Hong Bai 的解说,有理有据,非常受用,值得深思。 > -------------------------------------------------------------------------- < From: Perma Sylvester Time: Fri Jun 14 01:59:36 2013 谢谢工程师Wizer Liu 提供资料,非常详尽,引经据典,具体而微,点出了真经、伪 经的来源,就连阿含经,也不都是佛说的教法》。风趣幽默的乔瑟夫网友,你也快来 仔细看看嗄! :p 《增一阿含》『声闻品』第五经,就是这样偷天换日的例子: 有人将原来以「经」、「律」为准的说法,改为经、律、戒等三种说法,并增列宣扬 部派思想的「阿□昙(论)」,而成为「四种勘验标准」。 三种标准,一下就掺水了,变成四种标准罗!? > -------------------------------------------------------------------------- < From: Ka K Chui Time: Fri Jun 14 02:49:18 2013 请教Ming-Hong Bai, 佛□尼是什麽?为什麽大智度论要引用它的经文? 佛□尼指的不是《佛说决定毗尼经 》吗? > -------------------------------------------------------------------------- < From: Perma Sylvester Time: Fri Jun 14 03:17:47 2013 RG Shi,佩服你志向高远,要当宗教师,我对这个职业陌生,不知道是否指牧师、传 道人、还是以宗教谋生者? RG Shi,是否就是姓释的沙门?难得你说:“我会把自己的时间和脑力和生命,拿来 回覆你的问题”,真是受宠若惊,谢谢。 RG Shi,谢谢你表达自己心中的种种猜想,幸亏你是如此谦虚,还想到自己对我的心 里想法,是可能会猜错的。 坦白说,你的想法显示你是猜疑心重的人,以为提问、质疑的人,都是发心不良、心 存不敬、甚至心谋不轨,网上是有一些“Conspiracy theroist”,经常担心有人踢 馆、害怕摆事实、讲道理,反映出内心的虚弱、没耐性、不敢以理服人。 任何人抱著独自尊大的心理去当老师、法师, 那麽,此人就难逃五毒的缠绕,会很 苦恼、会不快乐,会苦。。。。 :( > -------------------------------------------------------------------------- < From: 叶政和 Time: Fri Jun 21 20:14:23 2013 Perma Sylvester 说得好 加油 > -------------------------------------------------------------------------- < From: 叶政和 Time: Fri Jun 21 20:24:07 2013 求佛 . 求菩萨是没用的!! 因为佛门是不问 . 也不愿意管世事的!! > -------------------------------------------------------------------------- < From: Yamantaka Tan Time: Fri Jul 05 23:35:52 2013 佛法是世间到出世间都能 若是没世间那请问怎出世间呢。。?? > -------------------------------------------------------------------------- < From: 黄森情 Time: Sun Jul 07 00:57:12 2013 求佛 . 求菩萨是没用的!! +1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17322/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