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17349/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Murphy Chen 标题: 关於「腹式呼吸」... 时间: Fri Aug 02 19:21:47 2013 关於「腹式呼吸」... 想请教「腹式呼吸」是否是经典中建议的方法? 杂阿含经只提到观出入息, 似乎并没 有提到「腹式呼吸」. 之前"不小心"学了「腹式呼吸」, 并养成习惯. 说"不小心"是因为: 1. 「腹式呼吸」有正式, 逆式 - 我两种都练过了, 可能造成混乱. 2. 观出入息时 (在平时或打坐时), 似乎因为「腹式呼吸」以及意念较重, 肚子肌肉 紧张感很明显, 会感到不太舒服. 若「腹式呼吸」不见得是好的作法, 不晓得有没有好方法可以回到正常呼吸? > -------------------------------------------------------------------------- < From: 邱大刚 Time: Fri Aug 02 19:24:22 2013 圣严法师有教一招,可参考,就是在床上平躺时,可观察小腹有没有用力?是没有的 ,记住这没有用力的、放松的小腹状态。而在打坐练放松时,可先留意「眼睛放松、 肩膀放松、小腹放松」。这样小腹就比较不会紧张了,不过还是须要练习。 > -------------------------------------------------------------------------- < From: 邱大刚 Time: Fri Aug 02 19:27:40 2013 至於「腹式呼吸」先让别的大德来回一下,大家多切磋交流,毕竟我以前从不同的法 师也听过不同的看法,但经中倒没写那麽细(我没见过任何经文相关的)。重点是腰 挺直但小腹要放松(眼睛、肩膀也是容易紧张的地方),其它的尽量顺其自然。 > -------------------------------------------------------------------------- < From: 邱大刚 Time: Fri Aug 02 19:29:37 2013 忘了先跟阿哲握手一下,我小时候也练过一堆万七八糟的,常须要砍掉重练 :D > -------------------------------------------------------------------------- < From: 蔡伯峰 Time: Fri Aug 02 19:35:08 2013 因为兴趣(骑单车)的关系所以我呼吸也都是复式 座上修习时末学认为是无影响的 因 为主要是观察出入息还有座上修息一定先定力集中到某一程度後 开始全身放松(大略 20分钟) 入息肚子胀起 可以感受到上肺吸收气体的觉受 (就是有点清凉的感觉) 出 息时则肺部左右两边可觉受热气呼出 末学入定到达某种程度之後 其实肚子呼吸细微 只会感受到下肺部有热觉受 再来就转进受念住 那时身体倒是不会太过紧绷 所以小 弟建议师兄座上修时先别观察 而提定力到某种程度 并且先让身体放松後才开始观察 出入息 从鼻孔觉知再慢慢往下 观察这样 希望对师兄有所帮助 合十 吉祥 > -------------------------------------------------------------------------- < From: Sun Chiou Time: Fri Aug 02 19:44:42 2013 腹部呼吸是要加入更多的意念没错,好处是可以顺便让五脏六腑运动一下,也可立即 暂时性的培养专注力,当觉的因太刻意而不舒服时,可将注意力慢慢移转到鼻孔呼吸 出入的觉知,不要注意呼吸,而是觉知空气在鼻孔中的摩擦,这样比较不会放空,失 去明觉的所缘。 > -------------------------------------------------------------------------- < From: Daniel Liao Time: Fri Aug 02 20:03:09 2013 从武术的角度来看,腹式呼吸在我所学的系统中似乎是不存在的,民国时期一些武术 前辈写的武术书籍似乎也都不会去刻意强调该用什麽方式呼吸,虽然有些运动搭配呼 吸韵律会有帮助,但在我所学中,不会在任何动作上特意要求该怎麽呼吸,反倒是自 然。因为每个人都会呼吸,也都知道怎麽呼吸,所以我的老师的老师都不强调这类的 事,上面提到腹式呼吸要加入意念,武术上倒是有讲到一件事:意守丹田,但实际丹 田在人体上的位置,似乎是核心肌群?所以我的老师的老师他提出一个讲法,人在蹲 桩时如果意念放在脑袋,容易想东想西,於是丹田的位置就好比黑洞,意念放在丹田 这个位置,因为该位置不会思考,就不会想来想去,因我没有坐禅的经验,如果把这 个讲法稍微对应安般的话,是否会有点意思?例如注意出入息~这类的呼吸法是否需 要?我是带点疑问,如果有人打坐需要用到这类呼吸法,那麽此时的意念是放在呼吸 法上?还是注意出入息?这两者是否有相冲突? > -------------------------------------------------------------------------- < From: 蔡伯峰 Time: Fri Aug 02 20:28:08 2013 就像阿含经上没写说要用何种呼吸法意思一样 不是需不需要的问题 这只是习惯 座 上修重点在於内观五蕴 呼吸法 出入息 都是座上修所缘的对象 只是定力专注不同 所以各自观察不同(起先也只观察人中後鼻头与空气的接触缘生缘灭的状况再来慢慢 试著把定力往下观察) 若能提起正念 正知如实观察无自性 所缘生起所缘生灭 所以 说是不会有所冲突的 > -------------------------------------------------------------------------- < From: Hank Wang Time: Fri Aug 02 22:12:37 2013 大愿法师曾回答过相似的问题,提供给大家参考。 (以下不用"腹式呼吸"该名词,以免有即有印象) 1、「松柔明觉」时的呼吸,气吸进来时,肚子自然的胀,像小孩子睡觉时那般。 2、法师也常鼓励大家要「呼吸」,增加□吸的深度、长度、松柔度,使其成习惯。 因为他看过许多开刀住院的法友,开完刀後呼吸器还不能拔掉,就是因为呼吸太浅。 3、老人家或散乱心较强者,一开始可以教他,把手放在肚子上,去感觉呼吸时肚子 的膨胀、收缩。等到能自然的察觉到呼吸时,再回到安般。 4、要延申阅读者,可以参考慈莲寺的学佛释疑383集:「例如我向各位报告,我当初 刻意的呼吸,无论是吸进来把它挡住,慢慢放掉,然後又吸一下…」 http://www.tzulien.org.tw/?p=859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at Aug 03 11:54:30 2013 嗯,我听到的是,一般在佛教不特别强调要不要腹式呼吸,不过比较多的法师认为在 进入状况後,呼吸自然会较深长、有类似腹式呼吸的现象,但不是作意而得的。有的 则建议若呼吸实在习惯於太短浅,则一开始可以试著挺直腰□、用点腹式呼吸,调整 一下气息,但之後还是把心念放在方法上,而不是小腹上,小腹还是放松为要。个人 的经验是,是否会有腹式呼吸的类似现象,跟腰的挺直程度很有关系,有点鸵背的话 几乎不可能腹式呼吸,挺直的话比较自然有类似现象,但也不是制式的。结论:个人 的经验是,在刚入座时以眼睛放松、肩膀放松、小腹放松为指导原则,放松後就专注 在方法上了,腹不腹不重要。仅供参考。 > -------------------------------------------------------------------------- < From: Daniel Liao Time: Sat Aug 03 13:20:43 2013 "一般在佛教不特别强调要不要腹式呼吸,不过比较多的法师认为在进入状况後,呼 吸自然会较深长",我觉得大刚兄这句话很好,重点在「不特别强调」,其实意念就 是一种转移的方式(一特别强调,就很容易的落入「我该怎麽样」的问题,於是本来 只是简单的作法,却因为强调而导致忽略了目的,转移了目标),我想安般中把注意 力放在出入息,是否也是世尊要我们在安般时为了稳定我们脑部,所给的一个法子? 再举个例子好了,以前蹲桩步也有说要让呼吸变长,可是在身体肌肉疲累之下还要稳 定呼吸、呼吸变常对我简直是不可能(现在也没办法啊~)),尔後发现一个重点: 生活正常,当生活不正常时,其实去运动不会有好处,还可能呼吸短促。 > -------------------------------------------------------------------------- < From: Murphy Chen Time: Mon Aug 05 12:20:48 2013 感恩法友的说明. 再观察了一下, 的确和姿势, 放松程度, 甚至衣物有关. (最近刚 买新裤子, 可能稍微合身些, 因此发觉若穿该裤子, 在某些姿势下, 腹部相关肌肉在 呼吸时会受到物理上的一些限制, 而造成肌肉紧张感). > -------------------------------------------------------------------------- < From: Chien-Kai Wang Time: Mon Aug 05 16:27:00 2013 所谓的腹式呼吸,生理上泛指利用腹腔肌肉群连动牵引横膈膜下移,充份扩充胸腔空 间,引导大量空气进入肺部进行呼吸。其实这种呼吸方法是人类的天性,在运动量大 到一定程度时,自然发动以让肺部呼吸功能最大化。但当人类生活活动量随著文明发 展而逐渐减少,身体运动量大减,这种天生的功能也就随之弱化,有时候反而需要稍 微练习才能掌握。 另外,在一些武术中会强调呼吸法,因素之一是藉由进一步锻练整个胸腹肌肉的连动 功能,强化换气的效率,让身体更有耐力与体力去应付动作上的需要,可以说是基本 功的一环。前面有提到意守丹田的部份,就是一个换气动作达到基本要求深度的指标 。丹田位置会有灌气、发热的感觉,主要是因为横膈膜反覆下压整个腹腔内脏群,压 力直达骨盆腔所致。 这样的呼吸法,一方面可以让肺脏处於完全运作状态,让身体供氧充足,一方面平衡 调整到整个胸腹肌肉群,规律地按摩、温和刺激整个腹腔内脏群,对正常人来说是维 持身体运作比较理想的呼吸方式,也是自然的运作方式。如果在掌握这样的呼吸方法 时感到紧张无法放松,那就一定是那里出问题了,通常是身体某一块肌肉特别紧张或 姿势扭曲导致。 从静观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呼吸过程中,由於胸腹肌肉与脏器在呼吸连动中,可以得 到充份的温和刺激,连带引导身体与意志的放松 (或许是透过安定内脏群的自主神经 系统)。而增加每次呼吸的肺脏换气效率,则大幅降低换气频率,对於稳定心跳与相 关的身体紧张也有极大的正面帮助。一般所谓以深呼吸来帮助调节情绪的技巧,其实 就是出自於这个概念。 因此,适当而自然的腹式呼吸法,对於身体与心理的放松有相当大的帮助,可以掌握 这个方式,至少对一般生活会蛮有正面帮助的。 > -------------------------------------------------------------------------- < From: Murphy Chen Time: Mon Aug 05 23:43:57 2013 刚才发现, 食物可能也会影响腹部肌肉的放松. 晚上喝了一瓶黑麦汁, 打坐时, 发觉 腹部肌肉紧张, 把肚子内的空气设法排出後 (按压腹部 + 打嗝), 便较能够放松了.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17349/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