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17604/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杨乐人 标题: 我以前有诅咒过别人 还有那个人的亲人朋友 时间: Wed Dec 09 18:41:19 2015 想跟各位师兄姊请教 我以前有诅咒过别人 还有那个人的亲人朋友 现在我很担心 我身边的亲人或朋友会不会因为报应而被泼及 我希望是报在我一个人身上就好 请问我该怎麽办 因为那一阵子 他有几个朋友 一年走一个 然後过几年我家族一次有三个人过世 不知道是不是报应 2.是不是就算真的应验 相信佛菩萨会带领弟子一步一步去补偿 所以就放下不要想东想西了 > -------------------------------------------------------------------------- < From: Anderson Chang Time: Wed Dec 09 19:10:42 2015 惭愧、忏悔是离苦的第一步。 杂阿含卷十四346、347经: ... 佛告须深:「受汝悔过,汝当具说:『我昔愚痴、不善、无智,於正法、律盗密出家 ,今日悔过,自见罪、自知罪,於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所以者 何?凡人有罪,自见、自知而悔过者,於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 http://goo.gl/XUFhLX > -------------------------------------------------------------------------- < From: Anderson Chang Time: Wed Dec 09 19:14:59 2015 有一篇文章中的一个注解,解释惭愧何以殊胜: 惭(hiri)与愧(ottappa)是二十五美心所之一, 一切美心肯定出现惭与愧两个心所。佛陀称此二法为世间的守护者,因为惭愧心能在 没有佛法存在的世间制止广泛的不道德,免以世间陷入伦理混乱。 > -------------------------------------------------------------------------- < From: 周靖山 Time: Thu Dec 10 10:12:31 2015 忏悔消业 个人吃饭个人饱,罪福自承担,他人无可受,除非随所喜,共业共承担。 念念自忏悔,切勿造新殃,旧业自当渐渐消。广作大福田,稀释前罪愆。 > -------------------------------------------------------------------------- < From: 邱大刚 Time: Fri Dec 11 23:49:41 2015 忏法,供参考: http://buddhaspace.org/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aHelp/1/F00100N1&nu m=1 > -------------------------------------------------------------------------- < From: 周靖山 Time: Sat Dec 12 13:35:05 2015 再将前述整理如下: 个人吃饭个人饱,罪福自承担,他人无可受,除非随所喜,共业共承担。 念念自忏悔,切勿造新殃,旧业自当渐渐消。广作大福田,稀释前罪愆。 1. 一般来讲个人造业是自作自受,但除非我们也随喜他所造的业,那麽我们就与他 成了共业关系。那麽就与他共同承担福报与恶报。 就如:《佛说兴起行经》说佛十宿缘中所言佛患头痛缘。 佛言,过去远世,罗阅□城谷贵人饥,掘百草根,以续微命。时彼城东,有吱越村, 人民众多,村东有多鱼池,故彼村人各将妻子诣止池边,捕鱼食之。时捕鱼人取鱼在 岸而跳,我为小儿,以杖打彼鱼头。时池中有两种鱼,一名麸鱼,一名多舌,自相语 曰:我等不犯人横见苦,我等後世当报。时吱越村人即今释种是。小儿者,则我身是 。麸鱼者,流离王是。多舌鱼者,婆罗门恶舌是。尔时鱼跳,我以小杖打彼鱼头,以 是因缘,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残缘,流离王伐释种时,我即头痛也。 就因为佛在过去世为小孩时,因随喜吱越村人捕鱼,以杖打彼鱼头。而感报释族 被灭,而佛在世时也感患头痛共业缘。 2.而如能诚心忏悔,切勿造新殃则旧业自当渐渐消。 如Anderson Chang师兄所提杂阿含卷十四347经所云: 佛告须深:「受汝悔过,汝当具说:『我昔愚痴、不善、无智,於正法、律盗密出家 ,今日悔过,自见罪、自知罪,於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所以者 何?凡人有罪,自见、自知而悔过者,於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 3.就如大刚师兄所言:忏法其实有很多, 各人随缘所得之法不一, 并无固定之仪轨 ,经云:「罪从心起将心忏」 即是法则之一。只是吾人无能随时自省, 故有日日功课 之前, 先行拜忏, 或於功课大有助益云。 可参考大刚师兄所提修行者可於早或晚课之前忏法如仪忏悔。 〈以上忏悔仪轨仅供参考,可另请明师指导〉 4. 忏悔後就要保持心无嗔悔、害意,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广作福田,稀释前 罪愆。 5.就让: 般若薰无明,日光照於冰,久至必融泮。 能所皆俱空,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 观照启般若,照见五蕴空,销归於自性。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17604/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