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17685/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郑玉如 标题: 「若尔时其心微劣、其心犹豫者 时间: Fri Aug 04 12:35:38 2017 请问《杂阿含经》卷27第714经:「「若尔时其心微劣、其心犹豫者,不应修猗觉分 、定觉分、舍觉分。所以者何?微劣心生、微劣犹豫,以此诸法增其微劣故。 譬如小火,欲令其燃,增以□炭。云何?比丘!非为增炭令火灭耶?」」 (CBETA,T02, no. 99, p. 191, c25-p. 192, a1) 此段在讲若心微劣时,不要修会让心更微劣的方法。 例如有小火,要让火变大,就不要加会灭火的东西。 (全文见附图) - 这几天跟著影片礼拜『占察忏仪』後,梦到"一盆冒暖烟的木炭" (炭很新), 很巧的看到此篇,昨天想发问(问题如附图 )後来没问, 但还是不明白经中说的 「不应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 .. 怕误会意思,还是问一下好了! 请问有白话说明 是在指 修习哪方面吗? 「不应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是指不应修甚麽? 是说不应接触修习禅坐吗?或接触修习阿含经.四念七觉支..等 ? 再看<占察善恶业报经> 和梦参老法师占察轮「不著魔障的修行方法」(如附图) 也像在说上面的意思?地藏菩萨经中说必须要先占察和消减之後..才能修习禅定智慧 ..才不会有障难.. 我跟著影片礼拜 [占察忏仪] 只是因为礼佛很方便, 目的不是用占察轮。 (因为那要很有耐心 XD) 但看了梦参法师开示和占察经中说的:必须要先占察..消减後 等到地藏菩萨轮相显 示可以了 才能接触才不会有障难。。 早上看到整段经文--很抽象。。 不太明白[应修的那些] 指的是甚麽 XD 请问有没有前辈能白话的说明 解说 举例 是指?例如? 十分感谢_()_(如果太麻烦也没关系. .反正都得继续礼忏呀~XD) 《杂阿含经》七一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树给孤独园。 时,有众多比丘……如上说。差别者:「有诸外道出家作如是说者,当复问言:『若 心微劣犹豫者,尔时应修何等觉分?何等为非修时?若复掉心者、掉心犹豫者,尔时 复修何等觉分?何等为非时?』如是问者,彼诸外道心则骇散,说诸异法,心生忿恚 、□慢、毁□、嫌恨、不忍,或默然低头,失辩潜思。所以者何?我不见诸天、魔、 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闻我所说欢喜随喜者,唯除如来及声闻众於此闻者 。 「诸比丘!若尔时其心微劣、其心犹豫者,不应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所以者 何?微劣心生、微劣犹豫,以此诸法增其微劣故。譬如小火,欲令其燃,增以□炭。 云何?比丘!非为增炭令火灭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微劣犹豫,若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者,此则非时,增懈怠故。 若掉心起,若掉心犹豫,尔时不应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所以者何?掉心 起、掉心犹豫,以此诸法能令其增。譬如炽火,欲令其灭,足其乾薪,於意云何?岂 不令火增炽燃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如是掉心生、掉心犹豫,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增其掉心。 诸比丘!若微劣心生、微劣犹豫,是时应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所以者何 ?微劣心生、微劣犹豫,以此诸法示、教、照、喜。譬如小火,欲令其燃,足其乾薪 。云何?比丘!此火宁炽燃不?」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如是微劣心生、微劣犹豫,当於尔时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 示、教、照、喜。若掉心生、掉心犹豫,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所以者何?掉 心生、掉心犹豫,此等诸法,能令内住一心摄持。譬如燃火,欲令其灭,足其□炭, 彼火则灭。如是,比丘!掉心犹豫,修择法觉分、精进、喜,则非时,修猗、定、舍 觉分,自此则非时,此等诸法内住一心摄持。念觉分者,一切兼助。」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LinkImage: https://scontent.xx.fbcdn.net/v/t1.0-0/s130x130/20621247_10207733706140093_6550107990698587215_n.jpg?oh=174a550cce25eb461fcc200f68b74afd&oe=5A2B45E4 LinkTitle: Photos from 郑玉如's post LinkTarget: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pcb.1488691161177350&type=1 > -------------------------------------------------------------------------- < From: 郑玉如 Time: Fri Aug 04 19:26:58 2017 XD 在台大图书馆书架边 看到狮子吼站出来的药师如来法门漫谈 ..然後找到 护身 佛法 和"占察经豆得"整本书.......哈哈 我正在看... 太感谢这里的前辈啦~~ 不好意思太浪费大家时间 XD 我还是先自行努力不用想太多的那种就好ORZ > -------------------------------------------------------------------------- < From: 郑玉如 Time: Sat Aug 05 15:03:47 2017 刚好礼占察忏仪7天了(第一天练习时两次,後来一天只有礼忏1次) 今天刚好第八天, 早上看到有法师示□影片,跟著影片法师一起用了占察轮 XD 後来出现连著三次相应问题的,因出现相应後,我马上又回问确认,因为是连续回应 的,当时感觉是有应 . 143-观所难精进脱 137-观障乱渐得离 84- 观所疑为不实 (这时我是有疑心的又换个方式重问..被地藏菩萨发现了XD ) 接下来就没有相应的了。 突然感觉到耳鸣 四周一阵嗡...的感觉...这样正常吗... 其中“观所难精进脱”出现两次, 有个疑问:我不就是在精进接触时遇到障难的吗?这样矛盾吗?请问是法门不对就会 有障乱吗?WHY 可是每个法门我都很喜欢呀~ 刚刚看到网路上这篇: "建议占察能用观所疑83.84轮相占察事情的都用这个轮相占察(前提是你要懂得运用 这个轮相,设问表达必须清楚),因为这个轮相出现的概率非常少见,能占察出来基 本都能确定是菩萨给的,一般初占也大部分可信,(虽然文中也有观所疑轮相初占出 现概率的案例,但相对其他轮相,这个轮相就如彩票一样难中)" 今天中彩票了 XD 最後疑问回应有出现84 观所疑为不实, 这初占能确定菩萨给的罗 :D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_()_ > -------------------------------------------------------------------------- < From: Jiss Ye Time: Sat Aug 05 15:36:50 2017 问:【「不应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是指不应修甚麽?是说不应接触修习 禅坐吗?或接触修习阿含经.四念七觉支..等?】 修习佛法.先学习持戒.然後培育七觉支.降伏五盖.「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於舍 」。 先如理作意.生起正念:修习念觉支. 当发动念觉支之後.就接著引发择法觉支. 择法觉支被发动之後.就接著引发精进觉支. 精进觉支被发动之後.就接著引发喜觉支. 喜觉支被发动之後.就接著引发轻安觉支(猗觉支). 轻安觉支被发动之後.就接著引发定觉支. 定觉支被发动之後.就接著引发舍觉支。 七觉支修习圆满.就可断五盖、解脱、证果。 如同"调琴之喻";当琴弦太松或太紧时.就要适当的拉紧或放松琴弦.松紧适当时.琴 声才会好听。 修习七觉支时.也是如此啊! ^_^ [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可振奋心、激发心的活力。 [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可使心平静安稳。 如果心处於激动掉举之时.应当要加强修习[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使心趋於平 静安定。 心处於激动掉举之时.就不宜修习[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避免使心更加的躁 动不安。 同理: 当心处於昏沉无力之时.应当要加强修习[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使心振奋而 有活力。 心处於昏沉无力之时.就不宜修习[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避免使心更加的懈怠 无力。 > -------------------------------------------------------------------------- < From: 郑玉如 Time: Sat Aug 05 20:30:52 2017 谢谢jiss师兄,但看著这些字词跟原文一样啊XD 光得另外去了解"觉支"是啥..上面的各各词含意是啥.. 虽然每个字都看得懂,但是不知在说啥 会邹眉头呀~ 跟念菩萨名号如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身心忧苦..忧苦逼切,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 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离诸忧苦。" 不用另外查就看懂怎麽做的 不一样。。 像文中说的接触了解这些智慧,而遭遇障难而浇息…, (例如那天就是我在图书馆很开心的翻了阿含部 和翻了不同文的名词对照含意. 看了很喜欢, 翻看了大正藏各部,很感动, 当晚就发生幔衣等通通销毁事件,且赶出家门不准回家.. 不过也因为这样而能礼拜到占察忏仪,刚好7天 ) 这些 跟经中菩萨说 勤心称念地藏菩萨名号, 速脱离种种衰恼忧虑" 亦能去随所向 去.. 或礼占察忏而得戒,的修习方式 不同.. > -------------------------------------------------------------------------- < From: 乔瑟夫 Time: Sat Aug 05 21:42:26 2017 如是微劣心生、微劣犹豫.......这好比失恋了,对方如果比你有钱,或长像林志玲或 金城武......其心是属於消沉状态,那麽修这三种方法就不太适合 > -------------------------------------------------------------------------- < From: 乔瑟夫 Time: Sat Aug 05 21:47:46 2017 念诵归敬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离诸忧苦.......这好比(已经)失 恋了,那就把所缘建立在归敬地藏菩萨摩诃萨,振奋心情,下一个会更好 > -------------------------------------------------------------------------- < From: 郑玉如 Time: Sun Aug 06 23:25:27 2017 哈 我的问题发现解答了。 初占“精进脱” ,“《占察经》是属於“定学”(安忍、精进)” 原来地藏菩萨是这个意思 :-) 好的,:-)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_()_ 狮子吼精华区 --http://buddhaspace.org/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aXfile/P/F12CJRCP &num=1 地藏法门里,《占察经》是属於“定学”(安忍、精进) □畴内的课程,精进的梵文为vi^rya,意思是“勇猛进修 诸善法”,音译作【毗梨耶、毗离耶】。又称作“勤、精 勤、勤精进、进”等不同词。精进为修道之根本,除了对 悲门要努力去作外,世尊所说的精进更指对於智门的实行 ,也就是静虑行禅的努力。 安忍波罗蜜在菩萨道中著重於“忍辱”,也就是外来的辱 苦,但是安忍也指要能忍内在的苦,在《十轮经》里世尊 称赞地藏菩萨说:(T13n0411) ┬┬┬┬┬┬┬┬┬┬┬┬┬┬┬┬┬┬┬┬┬┬┬┬┬ (佛赞地藏菩萨)常行惠施如 p0722a07□轮恒转。持戒坚固如妙高山。精进难坏如 p0722a08□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 p0722a09□□藏。等至严丽如妙花□。智慧深广犹如大 p0722a10□海。 ┴┴┴┴┴┴┴┴┴┴┴┴┴┴┴┴┴┴┴┴┴┴┴┴┴ 上面指地藏菩萨行六度的境界,“等至”一词就是“禅那 、禅定”境界的意译,安忍不动如大地,是指大地负载一 切好或坏的万物而不辞的意思,并不是指地不会震动。 精进行禅的同学们就会知道行禅有二苦,一个是身苦,例 如生病、腿麻、头昏、想困、肚饿、口渴之类的身体问题 ,另一个就是心苦,无法定心,思绪纷杂不得止静之苦。 也就是说安忍的功夫不够的话,那就无法精进修禅,不能 修禅就无法达到禅境(等至),没有等至那自然就无有智 慧,也就无法悟道。 众生不能行禅发智的问题在这部《占察经》是主题,当时 坚净信菩萨问世尊说:“世尊,您之前说过在您灭度後能 行禅得智的众生几乎是没有了,请问世尊有没有什麽方法 可以令众生得智呢?”,经上是写著:(p0901c1) ┬┬┬┬┬┬┬┬┬┬┬┬┬┬┬┬┬┬┬┬┬┬┬┬┬ 坚净信菩萨言:「如佛先说:『若我去世,正法灭後像法 向尽,及入末世..(中略)。所有修学世间禅定,发 诸通业自知宿命者,次转无有。如是於後入末法中经久得 道、获信禅定通业等一切全无。』 我今为此未来恶世像法向尽及末法中有微少善根者。请问 如来。设何方便开化示导,令生信心得除衰恼?(中略) 世尊大慈一切种智,愿兴方便而晓喻之,令离疑网除诸障 碍,信得增长,随於何乘速获不退。」 ┴┴┴┴┴┴┴┴┴┴┴┴┴┴┴┴┴┴┴┴┴┴┴┴┴ 上段句中“发诸通业”就是得各种神通,佛经所说的神通 有六种,世尊在《大宝积经》里对舍利子说过: (T11n0310)(简注) ┬┬┬┬┬┬┬┬┬┬┬┬┬┬┬┬┬┬┬┬┬┬┬┬┬ (佛言)复次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静虑作业”(禅 定的成就)?所谓菩萨成就神通智业圆满。舍利子,云何 名为菩萨神通?复以何等而为智业? 舍利子,言通智者,菩萨摩诃萨成就通智具足五种。何等 为五?所谓天眼作证智通、天耳作证智通、他心智作证智 通、宿住(宿命)忆念作证智通、如意足(神足、如意身 足)差别作证智通。 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五种神通。 ┴┴┴┴┴┴┴┴┴┴┴┴┴┴┴┴┴┴┴┴┴┴┴┴┴ 静虑的成就可以得五种“通智”,神通一词常被误为魔术 类的能力,其实世尊说的意义是指神通所具有的智慧,故 名通智。禅定的前题是要能安忍,能安忍才能精进,能精 进才能有静虑的禅定境,才能得五通智最後成道。 // > -------------------------------------------------------------------------- < From: Bowen Ke Time: Sun Aug 06 23:27:28 2017 择法觉支可以参考: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4%BB%80%E9%BA%BC%E6%9 8%AF_%E6%93%87%E6%B3%95%E8%A6%BA%E6%94%AF > -------------------------------------------------------------------------- < From: 郑玉如 Time: Sun Aug 06 23:48:26 2017 谢谢Bowen Ke师兄呀~这个字好大!很明白 :D 念觉支:专注清楚,修习四念处。 择法觉支:以智慧明辨、拣择各种法。 精进觉支:勇猛精勤,修习四正断。 喜觉支:契合於佛法而生的欢喜、法喜。 猗觉支:身心轻安、平静。又译为除觉分、轻安觉分。 定觉支:入定而不散乱。 舍觉支:心平等、宁静,而能舍离。 又译为七觉分、七觉意。 原来如此呀 ~ 七觉支之间可以有次第的关系,例如念觉支修得好,自然能增进择法觉支,详见《杂 阿含经》卷二十六第711经的说明: 四念处作为念觉支,能引生後续的其他觉支;有 念觉支後能辨别什麽法有益、什麽法无益,也就是择法觉支;择有益的法而努力,引 生精进觉支;精进修行自然产生法喜,而为喜觉支;法喜能让身心轻安,是猗觉支; 轻安後容易得定,是定觉支;有了定後能彻底放下而平等、解脱,是舍觉支。 另一 方面,也可以著重在修行特定的觉支以对治修行上的不平衡,详见卷二十七第714经 的说明。 > -------------------------------------------------------------------------- < From: 郑玉如 Time: Mon Aug 07 01:41:21 2017 2.3. 择法觉支、精进觉支:若身耽睡,心法懈怠(五盖的昏沈盖), 彼比丘当起净信,取於净相。 「 当起净信,取於净相 」 想到跟地藏占察忏法门 的「坚净信菩萨」「占察轮相」- 「礼占察忏」 取得「净相 」 , 哈 太有趣了! 这有相应地藏菩萨给我的解答指引(完全等於我问的问题和回答)-告诉我礼占察忏.念 菩萨名. p.s 也分享给以後可能需要的同学: <占察忏仪> 和< 占察轮相法> 自己是看定弘法师 示□影片 跟著一遍, 很容易学习,YouTube 就有。 及梦参老法师礼占察忏的注意事项和心法的开示 : [不是贪嗔痴,而是要先忏 ”疑 “] 很有帮助。 占察轮 -很简单的结缘品 压克力的, 初占有相应唷,也可以用的。 我就跟著定弘法师示□影片, 听他声音 自己默念 跟著他做一遍 , 对了!我还有先礼「占察忏仪」 7天(本来是代替礼88佛 一天礼一次而已) 第八天早上才看到法师示□的占察轮相影片,就心血来潮用了。 就完成地藏菩萨 “坚净信” 菩萨 轮相 初体验罗 XD ( 至於地藏经.皈依前曾抄写持过 当时因为抄写时看到一闪一闪的光让我"相信"了 有另一个世界. 但是我很镇定当作没看到. 放在抄本上的菩萨卡片还是一直一闪一闪光.. 因为知道不可以在意那些. 所以没理会继续抄写.. 让我知道了就是算只是写.. 也有另一个世界知道的. 当时也是一直被嘲笑抄经..... 但因为看到那个光後 我就相信了~不管别人嘲笑抄经的完成了. 从那天起我就相信有佛菩萨世界了. 然後就去皈依了. ) > -------------------------------------------------------------------------- < From: 郑玉如 Time: Mon Aug 07 13:55:52 2017 此经历史的因缘- 很有趣呢! 原来是直到出现学工艺的法师 , 才把地藏菩萨占察经中说的轮相作出来 http://www.fodizi.net/qt/mengcanlaoheshang/2297.html > -------------------------------------------------------------------------- < From: 乔瑟夫 Time: Mon Aug 07 17:03:20 2017 是净信,不是信,不要搞错了,净信是程度很高的那种纯然信受 > -------------------------------------------------------------------------- < From: 乔瑟夫 Time: Mon Aug 07 22:17:40 2017 皈後就有净信呀?这好像不能这样说 > -------------------------------------------------------------------------- < From: 郑玉如 Time: Mon Aug 07 22:19:02 2017 当然不是阿!我没这麽说阿!净要得到地藏菩萨净轮相吧!而且遇到境界事情可能又 信心退却 。法师说得到轮相只是当下得净相。。 > -------------------------------------------------------------------------- < From: 乔瑟夫 Time: Mon Aug 07 22:35:24 2017 大姊您就仔细听,我都听出重点了 > -------------------------------------------------------------------------- < From: 郑玉如 Time: Mon Aug 07 22:38:14 2017 好的~我要去努力了~不能再呼拢佛菩萨了... 谢谢师兄 掰掰。 对了!今天看到狮子吼占察书 ,说称名就是供养,我没香.花那些东东供养,那我称 名在这供养一下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_()_ > -------------------------------------------------------------------------- < From: 乔瑟夫 Time: Mon Aug 07 22:43:18 2017 (你我为什麽没有达到涅盘?)(瑜伽师地论.声闻地) 问:若住种姓补特伽罗有涅盘法,此住种姓有涅盘法补特伽罗,何因 缘故有涅盘法,而前际来,长时流转不般涅盘? 答:四因缘故,不般涅盘。 何等为四? 一、生无暇故; 二、放逸过故; 三、邪解行故; 四、有障过故。........地藏菩萨慈悲故作此忏,求净(信/愿/行) > -------------------------------------------------------------------------- < From: 乔瑟夫 Time: Mon Aug 07 22:59:54 2017 转过来说:就是没有七觉支,自己能力不够,才依地藏菩萨功德力排除个人障碍去修行 更深的佛法 > -------------------------------------------------------------------------- < From: 郑玉如 Time: Mon Aug 07 23:24:44 2017 还有礼过去七佛和53佛. 十方三世诸佛. 十方一切法藏.僧. 坚净信菩萨. 遍吉菩萨(就是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十方一 切贤圣..并礼十方法藏.. 一切诸佛所有色身舍利形象浮图庙塔一切佛事..。 这忏仪 礼了十方一切法藏,一切佛事 得到无量无边的祝福去修行佛法 :-) 自己礼跟大众一起礼忏的感受不太同。 > -------------------------------------------------------------------------- < From: 郑玉如 Time: Thu Aug 10 03:20:15 2017 礼十方三世一切佛.念佛名礼佛前後(且也被机笑XD),复习很久以前整理的阿含经载 念佛、礼佛,特别有感。 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刚) 站内: test 标题: 几个观念的澄清 - 阿含经载念佛、礼佛功德 时间: Sat Nov 1 18:59:06 2003 《增壹阿含经》卷第一,佛陀开示了极为重要的 十念法门,第一项就是「念佛」,此为念佛法门之基。 除此之外,念佛、礼佛、置佛像,都是正念修行 的助缘,行者切莫讥人礼佛念佛,礼佛者自有其功: [礼佛的功德] <增一、二十四、三十二、三> <<<<<<<<<<<<<<<<<<<<<<<<<<<<<<<<<<<<<<<<<<<<<<<<<<<<<<<<< 承事礼佛有五事功德。云何为五。一者端正。二者好声。三者多财饶宝。四者生长者 家。五者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 [... ...] 所以然者。如来无与等也。如来有信.有戒.有闻.有慧.有善色成就。是故成就五 功德 复以何因缘礼佛而得端正。以见佛形像已。发欢喜心。 以此因缘而得端正。 复以何因缘得好音声。以见如来形像已。三自称号。 南无如来.至真.等正觉。以此因缘得好音声。 复以何因缘多财饶宝。缘彼见如来而作大施。散华.然灯。及馀所施之物。以此因缘 获大财宝。 复以何因缘生长者家。若见如来形已。心无染著。 右膝著地。长跪叉手。至心礼佛。以此因缘生长者家。 复以何因缘。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诸佛世尊常法。诸有众生。以五事因缘礼如来 者。便生善处天 上。 >>>>>>>>>>>>>>>>>>>>>>>>>>>>>>>>>>>>>>>>>>>>>>>>>>>>>>>>> 最重要的,念佛能灭恶不善法,「缘如来故, 心靖得喜」,跟「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之喻异曲 同工: [念佛能灭恶伺及不善法] <中阿含、五十五、一、二○二> <<<<<<<<<<<<<<<<<<<<<<<<<<<<<<<<<<<<<<<<<<<<<<<<<<<<<<<< 忆念如来,彼世尊.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 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 号佛.众佑。 彼作如是忆念如来已,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 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 居士妇,多闻圣弟子缘如来故,心靖得喜。 >>>>>>>>>>>>>>>>>>>>>>>>>>>>>>>>>>>>>>>>>>>>>>>>>>>>>>>> 此亦是《阿含经》中特别指出念佛名号能有助 益之例,经中另外还有许多例像是帝释天持名念佛 得有助益等。当然,名号只是助缘,心之升进才是重点。 而在经典中提到往生前念佛能生善处,亦非空穴来风。众生临终前是随业、随习 、随念,若原随业当堕恶道者,若能至心念佛,是有机会免於恶道 的。 在《阿含经》早有记载: [至心念佛能免三恶道] <增壹、三十二、三十八、十> <<<<<<<<<<<<<<<<<<<<<<<<<<<<<<<<<<<<<<<<<<<<<<<<<<<<<<<< 众生身.口.意行恶,彼若命终,忆如来功德,离 三恶趣,得生天上。正使极恶之人。得生天上。 是谓第六如来功德,其有众生见如来者,皆起恭敬 之心,而供养之。 >>>>>>>>>>>>>>>>>>>>>>>>>>>>>>>>>>>>>>>>>>>>>>>>>>>>>>>> 近世一些知识份子学於狂禅,而鄙於佛寺或佛 像,实非所应。《阿含经》中,已载礼佛、造像: [礼佛义与佛像] <增一、二十八、三十六、五> <<<<<<<<<<<<<<<<<<<<<<<<<<<<<<<<<<<<<<<<<<<<<<<<<<<<<<<<< 须菩提尊者忆念佛陀所教之法: 若欲礼佛者及诸最胜者 阴持入诸种皆悉观无常 曩昔过去佛及以当来者 如今现在佛此皆悉无常 若欲礼佛者过去及当来 说於现在中当观於空法 若欲礼佛者过去及当来 现在及诸佛当计於无我 佛陀为优钵花色比丘尼说礼佛真义: 善业以先礼最初无过者 空无解脱门此是礼佛义 若欲礼佛者当来及过去 当观空无法此名礼佛义 佛陀为王说造佛像之福: 大王今听之少多演其义 作佛形像者令当粗说之 眼根初不坏後得天眼视 白黑而分明作佛形像德 形体当完具意正不迷惑 势力倍常人造佛形像者 终不堕恶趣终辄生天上 於彼作天王造佛形像福 馀福不可计其福不思议 名闻遍四远造佛形像福 >>>>>>>>>>>>>>>>>>>>>>>>>>>>>>>>>>>>>>>>>>>>>>>>>>>>>>>>> 由此经文,就可看出并不可一昧斥责佛像是偶 像,礼佛像就是执相求法。当然也不可认为多刻几 尊佛像,就是造下无量功德而不求修行解脱。 佛像提供更多因缘,让众生得以因见佛像,进 而忆念佛,忆念法,忆念僧众,并进而观空义、得 解脱门。 佛子礼佛是忆念如来,感应道交,而非视佛像 为佛陀,错认有佛驻於其中。 经典中也有佛陀在世时,优填王造旃檀佛像的 记载,是此世第一尊佛像。此外,药叉(夜叉)、 因陀罗(帝释天)、吉祥天等诸天护法,从西元前 即被当作佛教守护神而出现在佛教雕刻中。不过基 於对佛陀的敬仰,正法时期佛弟子较少雕刻佛像, 而礼拜的对象多为供奉佛陀遗骨的舍利塔,或以菩 提树、佛足迹等,代表佛陀。像法时期佛像成为代 表佛陀之主要象徵,以激起众生向法之心,亦为佛 陀所预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http://www.buddhaspace.org/postread.php?hotmode=0&board=BudaHelp&num=8829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17685/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