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17732/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标题: 请教佛陀时代真有强制僧团茹素吗?非素食会影响修? 时间: Sun Nov 19 12:28:24 2017 请教佛陀时代真有强制僧团茹素吗?非素食会影响修行解脱,证得涅盘吗??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Nov 19 12:32:45 2017 这方面的问题还有一定争议, 相关信息随手google都有很多, 我印象中佛陀一直有 强调肉食不利修行, 但在当时生活条件下对大部分人来说纯素食并不实际, 所以没 有强制僧团茹素.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Nov 19 12:49:06 2017 据我了解, 古印度并没有强制僧团茹素, 是佛教东传到中国才开始强制僧团茹素, 因 此藏传佛教以及有一些地方的佛教是可以吃肉, 当然这有关杀生的问题, 有人认为如 果你不是操刀者, 不算杀生, 但有部分不认同这样的说法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Nov 19 13:18:04 2017 目前较接近历史的考据是,佛陀时代的阿罗汉们也是会食肉 但佛陀也有戒律禁止比丘索要美食,即是说比丘除非因为生病需要营养,否则不能主 动向施主要求鱼肉乳酪。 基本上佛陀的头脑是很理智清楚,所定制的戒律就是为了有助弟子的修行(例如禁止 比丘违反当地的风俗及法律以免卷入不必要的麻烦),五戒的目的也是净化身心。 说你只有遵守这个戒律才能解脱,这种想法叫戒禁取见,反过来是阻碍解脱的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Nov 19 17:10:24 2017 Peter Yang朋友,事实刚好相反! ^_^ 佛陀时代,佛陀及僧团,就是因为没有吃素,而屡屡遭受外道的批评与责难! 然而,佛陀依旧坚持"三净肉"的原则,不允许强制僧人吃素。 提婆达多提倡吃素,强调"吃素"才是清净的修行。 提婆达多宣扬自己比没有吃素的佛陀更为清净,进而破坏僧团的和谐,导致僧团分裂! *** *** ***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103.htm 有一位将军,他是外道尼乾的信徒,... 将军经过佛陀循序渐进的善巧教导,当下见法、知法、入法,断除了对正法的疑惑, 心中荡然而无所畏惧,证入初果。... 将军归依佛陀,要在家里供养佛陀饮食的消息,很快地就传遍了□舍离城的每一 个角落。可是,隔天众多外道尼乾的门徒,竟开始在城中奔相哭泣走告,说将军要杀 大牛,设宴款待佛陀,而且佛陀也知情。消息传到将军的耳里,将军赶快出来澄清, 告诉大家他并没有为了宴请佛陀而杀生,他只是用了库存的肉而已。 佛陀与比丘们如期地来到将军的家,接受他的饮食供养。.... http://agama.buddhason.org/MA/MA018.htm 北传:中阿含18经 南传:增支部8集12经 【那时,世尊就这个因由、这个机会作如法的谈论後,召唤比丘们:「比丘们!不应 该吃那种作了指定的肉,如果吃了,犯恶作(突吉罗)。比丘们!我允许三点清净的鱼 、肉:未见、未闻、不怀疑。」 ~律藏/大品巴利/6药犍度 178.狮子将军事)】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Nov 20 08:20:48 2017 提婆达多是否受到当时所谓的外道-耆那教的影响, 变成完全素食主义者? 耆那教有 很严格的素食规定: 1. 不食根茎-根为植物之本 2. 不食新鲜蔬果-其为植物之一部份 3. 不食成长中的壳类-原因如第2点 4. 不砍伐树木花草 5. 每月禁食两天(初八, 十四)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Nov 20 21:09:08 2017 佛教与耆那教~两教互动密切?? 学界常戏称佛教与耆那教是「姊妹教」?? 耆那教经常挑战佛教徒.向佛教徒宣教: 例如:《中阿含133经》、《杂阿含574经》的故事.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ue Nov 21 18:00:17 2017 请问结夏安居是否吃肉?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ue Nov 21 19:05:59 2017 佛陀时代,佛陀及僧团,没有吃素,可以食用"三净肉",不允许强制僧人吃素。 只要是"三净肉",僧人就可以食用.这与结夏安居无关。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ue Nov 21 23:50:07 2017 结夏安居不出外乞食 既然接受供养长达数月,则供养者应知是为佛陀僧团准备的,照"三净肉"的原则之一 「不为己所杀」,不就没有吃"三净肉"的条件了… 所以请教经上的纪录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Wed Nov 22 01:16:58 2017 如果施主有心供养僧团数月,那也是可以准备「不为己所杀」的"三净肉"! ^_^ 例如: 施主想供养某个僧团三个月的饮食.而该僧团有100位比丘. 那麽.施主可以多跑几个乡村肉品市场.以少量多批的方式、以随机采购的方式.「不 现场宰杀、不预约宰杀」.也可以购买到100人份「不为己所杀」的三净肉! ^_^ 施主也可以到大城市□去采购. 例如:在一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其市场平日就有准备提供一百万人份所需的肉类. 施主「不现场宰杀、不预约宰杀」.也可以轻易的买足100位比丘所需的三净肉! ^_^ 在现代的肉品市场□.有许多的冷冻牛肉、冷冻的远洋深海鱼. 当消费者买到这些冷冻鱼肉之时.往往是在鱼肉被屠宰的几个月之後.... 所以.想要买如法的三净肉.并不困难! ^_^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09:06:02 2017 Jiss Ye 这种情况,供需之间,很难保证买到不为己杀的肉食,为什麽,因为施主 供养既然有肉食需求,就会导致屠夫知道有此市场需求,便杀生备肉等待施主上勾, 如此便犯了因供养而导致杀生的因果,同时取得这样的肉食供养,无法让人毫无疑虑 安心的食用,以及令他人心服口服。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10:24:19 2017 YC Chiang 朋友: 佛陀说「不为己所杀」的"三净肉". 并不是以这种"市场需求"定义的. 若依据您所说解释的"市场需求". 佛陀如何能有三净肉可吃??? 如果以这种[市场需求]来扩大解释「为己所杀」. 那麽.有没有「不为己所杀」的"三净蔬果"呢??? 农夫喷农药杀□.是否也要归罪於购买蔬菜水果的素食者呢??? (即使农夫是有机耕种.也难免会伤害蚯蚓□蚁.) 佛陀慈心遍满.禁止杀生.佛陀是如何看待三净肉的. 建议您读一读「中部第55部经」. 中部第55部经提到三个重点: (1)以三种情况吃肉:不被看见、不被听闻、不被疑虑。 (2)慈心遍满.不被系结、不迷恋、不落入执著,见过患、有出离慧地吃那施食。 (3)凡为如来或如来弟子杀生类者,他以五处产出许多非福德。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11:13:59 2017 Jiss Ye 佛陀大都随机托?,所得都是净食。若出家人都在同一处托?,所得肉食都 会令人心生怀疑是否为己而杀,是故应当避嫌及避免。 若修行修到被卖肉□场的说某某僧团会需要多少肉,某某施主会需要多少肉,就会造 成更多的杀生,这些都是"因"为僧团需要肉,结"果"市场就杀生贩卖,这些指向性的 杀生,僧团及供养者皆应避免,因为这些肉都是被疑虑的。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11:46:38 2017 如果市场是刻意宰杀、"指定"提供给僧团的. 那麽.这当然就不是三净肉! 所以.我在前面已经提醒过了: 【施主可以多跑几个乡村肉品市场.以少量多批的方式、以随机采购的方式.「不现场 宰杀、不预约宰杀」.也可以购买到100人份「不为己所杀」的三净肉! ^_^ 在现代的肉品市场□.有许多的冷冻牛肉、冷冻的远洋深海鱼. 当消费者买到这些冷冻鱼肉之时.往往是在鱼肉被屠宰的几个月之後....】 「不现场宰杀、不预约宰杀」.以随机采购的方式.想要买如法的三净肉.并不困难! ^_^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17:18:37 2017 感谢 Jiss Ye 师兄的解释! 以前没有冰箱,问的不是现代的供僧,是 请教经上的记录。 佛陀僧团结夏安居时的供养方式,是否供养肉食,如有如何供养肉食? 大家知道佛法究竟是护生,三净肉主要是为乞食方便而定[非三净不能吃肉,供养不 净肉有罪]… 但结夏安居已不需结缘辛劳乞食,所以有这样的请问 以前没有冰箱,夏季那麽热,游方的僧众也回来会是多麽可观的人数… 而且约长达 三个月,供养者势必得确定货源稳定。传记记载是由财力雄厚者[例如国王]才能包 办,不像托钵乞食是随机的,若像这样是固定的供养者,如供应肉食又是现宰,如何 三净?到底这段期间如何供养? 想请教善知识经上有没有记载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18:33:01 2017 僧人於结夏安居(雨安居)之时.只是不方便出远门、不方便於它处过夜.而不是不能出 门托钵乞食! ^_^ 僧团於结夏安居(雨安居)之时.不见得每天都会有人送饭来僧团供养. 所以.一般而言.在结夏安居(雨安居)之时.僧人仍然是要出门托钵乞食的! ^_^ 当人数众多的僧团.要出外到小村落游行之时.就必需要考虑这个小村落是否能乞得足 够的食物?庞大的僧团人数.是否会造成小村落的负担过重? 如果小村落难以供养庞大的僧团.那麽僧团就要考虑分批次、分散游行.以避免小村落 的负担过重. 这是僧团於游方之时.必需要考虑的事项. 僧团於结夏安居(雨安居)之时.也是要如此考虑! ^_^ 如果僧团有1000人. 即使信徒邀请供养僧团.也不是非得就要邀请僧团的全部1000人. 信徒可以告知僧团.他准备供养5位僧人. 僧团可以用抽签的方式.派遣5位僧人.代表僧团出席应供. 托钵乞食是随机的. 施主在市场买肉也是随机的~「不现场宰杀、不预约宰杀」 会邀请大僧团供养三个月的供养者.想必是住在大城市□的国王或富豪. 假设这个大城市.住了一百万人. 而僧团只有一千人. 那麽.在一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其市场平日就会有准备提供一百万人份所需的粮食肉 类. 富豪施主即使「不现场宰杀、不预约宰杀」.也是可以轻易的在市场中.买足一千人份 的三净肉! ^_^ 如果是住在小乡村的施主. 那麽.他所供养的当地僧团.可能只是10人的小僧团而已. 如果该乡村无法提供足够10人吃的三净肉. 那麽.他可以多跑几个邻近的乡村市场.以少量多批的方式、以随机采购的方式.「不 现场宰杀、不预约宰杀」.也可以购买到10人份「不为己所杀」的三净肉! ^_^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18:40:50 2017 关於僧人托钵乞食之事. 在经藏、及律藏中.有许多的记载. 请自行查阅! ^_^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18:42:24 2017 找过,找不到[不是平时托钵乞食,是佛陀僧团结夏安居时]。并请问上述说法的根 据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18:45:37 2017 不知您是在问哪件事? 三净肉的规定? http://agama.buddhason.org/MA/MA018.htm 北传:中阿含18经 南传:增支部8集12经 【那时,世尊就这个因由、这个机会作如法的谈论後,召唤比丘们:「比丘们!不应 该吃那种作了指定的肉,如果吃了,犯恶作(突吉罗)。比丘们!我允许三点清净的鱼 、肉:未见、未闻、不怀疑。」 ~律藏/大品巴利/6药犍度 178.狮子将军事)】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18:56:06 2017 1.[不是平时托钵乞食,是佛陀僧团结夏安居时]资料找过,找不到,才在这请教。 2.「僧人於结夏安居(雨安居)之时.只是不方便出远门、不方便於它处过夜.而不是不 能出门托钵乞食! 僧团於结夏安居(雨安居)之时.不见得每天都会有人送饭来僧团供养. 所以.一般而言.在结夏安居(雨安居)之时.僧人仍然是要出门托钵乞食的!」 请问上述说法的根据 如不便回答,愿意存疑。还是感谢的!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20:07:43 2017 在结夏安居(雨安居)期间.比丘不方便出远门.出远门是要请假的! 结夏安居(雨安居)期间.如果没有人送饭来僧团□供养. 比丘们依然是正常到村子□托钵.不然比丘要吃什麽呢? ^_^ 以上.只是一般性的常识. 请您自己查经律吧! ^_^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Nov 26 05:02:30 2017 《犍度》〈第三入雨安居犍度〉: 「尔时,于拘萨罗国一住处,有诸比丘入雨安居,粗、妙之食皆不得满足,不应所求 。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此处有诸比丘入雨安居,粗、妙之食 皆不得满足,不应所求。此为障碍应离去,无破雨安居罪。」 (CBETA, N03, no. 2, p. 202, a4-6 // PTS. Vin. 1. 149)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Nov 26 05:27:55 2017 《犍度》〈第七迦□那衣犍度〉: 时,世尊言彼诸比丘曰:「诸比丘!堪忍否?满足否?和合相喜而无争,安乐住雨安 居否?不困疲于乞食否?」 「世尊!堪忍,世尊!满足,我等和合相喜无争,住雨安居无困疲于乞食。」 (CBETA, N03, no. 2, p. 333, a9-11 // PTS. Vin. 1. 253) 这是一些乞食比丘在雨安居後见世尊的对话,由对话来看,世尊问他们雨安居中是否 安乐住?乞食是否顺利?由此可知,雨安居主要是不游行他方,并非不能乞食。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Nov 26 12:19:14 2017 感谢 Heaven Chou 师兄.提供律藏资料. S?dhu!S?dhu!S?dhu! ^_^ 除了《律藏》的〈入雨安居犍度〉,在〈自恣犍度〉中也有提到: 「有多数同见相亲诸比丘...入雨安居... 诸比丘心生思念:「我等以何方便和合.欢喜而无相争.安乐住雨安居.於食得无困疲耶 ?」 彼诸比丘心生思念:「我等不共谈话.不问讯.先於村里乞食还者.设床座.调洗足水.足 台.足布.调洗残食.器具.调饮食.後於村里乞食还者.若有馀食.欲者食之....安乐以 住雨安居.於食得无困疲.」 --- --- --- 所以.结夏安居(雨安居)期间.如果没有人送饭来僧团□供养. 比丘们依然是正常到村子□托钵. ~不然比丘要吃什麽呢? ^_^ 这只是一般性的常识啊! ^_^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Nov 26 23:07:01 2017 Jiss Ye、Heaven Chou 师兄 : 在安居时… 除非有要事,受父母或施主请托,僧侣 不得离开僧团外出乞食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5%90%E5%A4%8F%E5%AE%89%E5%B1%85 维基百 科 结夏安居 安居时必须划定区域以为结界,僧众不必外出托钵,日常生活所需皆由信徒供养。… 在这段期间,严禁无故外出…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22/215081.html 舍卫国的给孤独长者为佛建立了□园精舍後,佛在舍卫城的夏坐更多达二十次。檀越 支援外护、四事供养… https://www.ctworld.org.tw/monthly/094/a02.htm 之前见到的解释举例如上,关键字很容易查到,结夏安居不能外出乞食且受施主供养 ,没看到说可外出乞食。 师兄说可外出乞食让人觉得奇怪… 後来往书上查,看到了几个雨安居时乞食的叙述。真是不知道,这些网路解释,会让 多少人被带错方向?… 谢谢两位的指点!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Nov 26 23:38:20 2017 我对戒律其实不熟,是看了各位的讨论,才一时心起查询。 刚试著查北传经律,也有类似记载,如阿含经就有: 《杂阿含 991 经》卷35: 一时,佛住释氏弥城留利邑【夏安居】,有馀比丘於舍卫国□树给孤独园【夏安居】 。时,彼比丘於晨朝著衣持?,入舍卫城【乞食】,次第至鹿住优婆夷舍,鹿住优婆 夷遥见比丘来,疾敷床座,请比丘令坐,如上阿难修多罗说 (CBETA, T02, no. 99, p. 258, a27-b3) 一些北传律藏也有 《根本说一切有部□刍尼□奈耶》卷9: 「邬波难陀□刍在王舍城而作【安居】,晨朝著衣持?为行【乞食】,入行雨大臣婆 罗门家,为说三种福业事经(谓施戒修)。行雨大臣闻法欢喜」 (CBETA, T23, no. 1443, p. 956, c27-p. 957, a1) 不过我不知这里的【安居】是不是结夏安居?或是一般的居住用词?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2: 吾昔一时在舍卫城,有比丘安居竟,来至我所。我时问言:『何处安居,安居安隐, 乞食易得,道路不疲耶?』彼答我言:『在雪山?林下安居,安居安隐,乞食易得, 行路不疲。 (CBETA, T22, no. 1421, p. 13, b27-c2) ps. 这一段故事很有趣. ^^ 许多资料的确看起来都指出安居是可以乞食的。 只能说那些网路文章也许有错,大家彼此抄来抄去,至少目前看到的经律中,似乎没 看到明确指出安居不能出外乞食。 只能有机缘遇到认同安居不能乞食的法友时,直接询问其根据的来源,才有办法进一 步判断了。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Nov 27 12:34:16 2017 有点混乱说,现在在讨论的,到底是佛陀时代的结夏安居?还是现代的结夏安居?还 有,如果要说戒律,是要谈佛陀时代的戒律?还是佛法传播到各地之後有改动的「随 方□尼」?这都是有点不一样的啊~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Nov 27 14:25:08 2017 目前看起来经与律都有结夏安居乞食的例子。但因为我也没有全部读完过,所以不知 道後来有没有安居禁止乞食的规定? 或是随方□尼、或是现代戒律,是否有明言安居禁止乞食的规定?如果有相关资料, 也都欢迎提出来让大家多了解。 :)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Wed Nov 29 01:10:52 2017 结夏安居(雨安居)长达三个月. 有财力、也有意愿连续供养僧团三个月的人.真的是很少见. 如果是很出名的僧团.就比较常会有信徒带食物前来僧团□供养.但也不见得是每天都 会有人来僧团□供养. 至於.默默无闻的一般僧团呢? 一般的比丘.平日托钵.也有可能会托不到足够的食物.甚至会空钵而返. 如果.雨安居的三个月期间.不准比丘出门托钵.那麽.比丘要吃什麽啊! ^_^ 我猜想: 如果有人认为:[雨安居的三个月期间.不准比丘出门托钵.] 这大概就是:[不食人间烟火、不知民间疾苦]啦! ^_^ ~既不了解僧人托钵乞食的实际生活状况. 也不了解僧人的其他有关戒律! ^_^ 在结夏安居(雨安居)期间.如果没有信徒愿意连续供养僧团三个月的饮食. 如果又不准比丘出门托钵乞食. 那麽可想而知.比丘就只能自行煮食吧? ^_^ 比丘如果要自行煮食.那麽僧团的厨房.就需要存放一些食粮.例如:白米、乾面、蔬菜 、水果、油、盐.... 可能比丘会在寺院□.自己开垦种植一些蔬菜、水果. 至於白米、乾面、油、盐...这些就到菜市场□购买. 如此一来. 在结夏安居(雨安居)的三个月期间.比丘就可以不出门托钵.而自行煮食. 然而.依据比丘戒律: (1)比丘自行煮食是犯戒的! (2)比丘储存粮食是犯戒的! (3)比丘垦地种植蔬果是犯戒的! (4)比丘购买食物是犯戒的! 比丘不出门托钵而自行煮食.可能导致连犯四条戒! ^_^ 托钵乞食是僧人的正命! *** *** *** 佛陀一再强调[四预流支]的绝对重要性! [亲近善知识]则是四预流支之首. 那麽.如何抉择善知识呢? 首先就是观察善知识是否如法持戒? 依据经教与戒律.分辨善知识、拣择善知识.这就是学佛者必修的入门课程! ^_^ *** *** *** 佛灭後「以戒为师、以法与律为师」. 这是所有佛教徒的共识吧! ^_^ 可是.许多佛教徒.常以「随方□尼、小小戒可舍」的理由.任意对戒律"开缘".认为这 才是:「懂得变通、不死执戒律!」 何谓「随方□尼」? 中国传统的汉传佛教.往往认为「随方□尼」就是: 「佛陀规定比丘们应该根据各地的风土民情对戒律进行取舍变通。假如佛所制定的戒 律与当地的风土习俗不合,则不可用。又虽然不是佛所制定的戒律,但在当地必须遵 行的,则必须遵行。」 唐代的义净大师.他到印度、南海(今东南亚)等地求法、学习戒律25年. 义净大师就指出:汉传佛教的「随方□尼」律文.在翻译上是有问题的!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中说: 【有现著非法衣服,将为无过,引彼略教文云:此方不净,馀方清净,得行无罪者, 斯乃译者之谬,意不然矣。】 什麽才是「随方□尼」呢? 1.在边地只要有五位比丘.就可以授具足戒。 2.在边地允许皮拖鞋。 3.在边地允许皮座垫。 4.在边地允许经常洗澡。 5.在边地允许袈裟拿到手才做决意。 以上这五条戒律.住在边地的比丘可以开缘.这才是佛陀允许的「随方□尼」。 然而.现代人所自认为的[随方□尼].佛陀可有允许? ^_^ *** *** *** 【小小戒可舍】 依据巴利藏记载的原文是: ??ka?kham?no, ?nanda, sa?gho mamaccayena khudd?nukhuddak?ni sikkh?pad?ni sam?hanatu.? “阿难,如果僧团愿意,在我入灭後,可以舍弃微细又微细的学处。” 佛陀所说的这句话只是一个假设句。只有同时具备三项条件,这句话才能生效, 即: 1、僧团愿意。如果僧团不愿意,则不可舍。 2、只有僧团才有权利舍弃,而不是某个群体、个人。亦即僧团必须如法举行甘马进 行表决才能舍弃。 3、所舍弃的□围只能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 然而,佛陀赋予僧团的这项权利在第一次圣典结集时,已经被当时参加结集的五 百位大阿拉汉通过如法的甘马放弃了,这表明我们现在不用再追究这个问题。 佛陀提出“可以舍弃微细又微细的学处”这句话是在《大般涅盘经》中说的。然而, 就在这部经的开头部分,佛陀却说了这样一句话: ?Y?vak?va?ca bhikkhave, bhikkh? apa??atta? na pa??apessanti, pa??atta? na samucchindissanti, yath?pa??attesu sikkh?padesu sam?d?ya vattissanti, vuddiyeva, bhikkhave, bhikkh?na? p??ika?kh?, no parih?ni.? “诸比库,只要比库众对尚未制定者将不再制定,已经制定者将不废除,只按已制定 的学处受持遵行。诸比库,如此即可期待比库众增长而不衰退。” 这句话也同样出现在经律的其他地方,如《增支部》第七集、《律藏·巴拉基咖 》等。 所以佛陀不只一次地强调不要更改戒律。 http://dhamma.sutta.org/books/mahinda/mxd-baoshou.html *** *** ***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法友们参考! ^_^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Nov 19 20:19:30 2017 感谢释疑, 我听某些论师说, 佛陀慈悲为怀, 乞食是因为不忍务农锄头下会伤害土□ , 喝水也要用滤网滤过, 怕吃了水中的生物(命), 我心想, 只要是吃东西, 无论吃荤 茹素, 煮食都一定要杀菌吧!! 那不就杀生了吗? 要不杀生, 不就不能吃东西了!!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Nov 19 23:00:20 2017 吃素并不一定比较不杀生哦...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Nov 20 01:14:20 2017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 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 人.为大力 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 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後.末法之中.多此神鬼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 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 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 度之後.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 .报终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 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 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 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於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 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 .於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 □.足不离地。必使身心.於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 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大佛顶如来密因 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Nov 20 08:28:34 2017 加油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ue Nov 21 13:45:52 2017 旧的狮子吼讨论区有就素食议题有不少讨论,在此提出供您参考: http://buddhaspace.org/gem.php/fpath=gem/brd/Buddhism/2/F0010102&num=1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hu Nov 23 01:18:54 2017 关於藏传没吃素的说法,提一下: 达赖喇嘛已吃素,也提倡吃素,藏区寺院内已是素食。 求证过一位西藏法师,答已十几年了。 「2005年4月5日,达赖喇嘛在一场西藏领导人的集会前宣布:"最近我已开始持素。 现今的年轻人,尤其是那些从西藏流亡外地的青年同胞,必须牢记这些信条 … 应以 慈悲博爱之心对待所有众生并传播这个理想。″」 「2004年,肯德基炸鸡店宣布要在西藏开设分店的计画後,达赖喇嘛便公开表示:" 本人将代表人道对待动物协会(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 的朋友们,写信要求肯德基公司放弃在西藏开店的计画,因为该公司为了营利而大量 残杀生命的作法,违反西藏人的价值观念。″之後肯德基便放弃该项计画。 不只达赖喇嘛,「许多具有影响力的西藏人士不但开始茹素,并以积极的行动,鼓励 世人吃素。」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ch/news/160/vg6.htm 喜马拉雅山掀起素 食风潮 美国佛州新闻组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Fri Nov 24 20:24:18 2017 佛陀在证得涅盘前,是吃素的吗?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09:29:12 2017 拜读师兄给我的资料连结, 看到这段, 发现这段□有杀生的字, 突然想起不知在那□ 有看过, 杀生并非我们指的杀生, 而是杀人, 因为当时印度如同中国的战国时代, 杀 来杀去很平常, 例如释迦族最後也被灭族了, 所以佛陀讲的不杀生指的是不杀人, 到 了现代被扩大解释了, 各位师兄赞同这个说法吗?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10:35:15 2017 佛陀讲的不杀生戒. 包括不故意杀:畜牲、□、蚊、蚁、.....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10:40:11 2017 太难办到了, 即使是蔬食, 生产过程中仍不免杀□杀菌的, 突然想到一则新闻, 前阵 子有位大妈感染细菌, 医生要开抗生素, 她竟然问医生可不可以不要杀这些细菌, 各 位师兄看法如何? 要成全自己还是细菌?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10:48:46 2017 持守五戒的居士. 故意踩死蚂蚁、故意打死蚊子.是犯杀生戒. 如果没看见.无意中踩死蚂蚁.那就不犯杀生戒. 肉眼看不见的细菌.不算在杀生的□围. 否则佛陀如何能喝生水呢? 生水中就有很多的细菌啊! ^_^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10:56:14 2017 Jiss Ye 所以所谓杀生仅只於「故意杀死看得到的生物」吗?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11:00:26 2017 重点是:"没有杀心".就不犯杀戒. 例如:发生意外车祸.因意外撞死人. 无心杀人.就不犯杀戒.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11:05:24 2017 Jiss Ye 这样我就放心了, 昨晚睡觉时觉得脸上超□, 手往脸上一?, 一团鲜血伴随 著一只蚊子□体, 我看了它几秒, 心念: 这是因缘呀! 没有你来咬我, 我也不会打你 , 咱相互不欠了!! 经师兄这麽一开示, 释怀了!! 它故意叮我, 我是无意打它的, 它心态比我恶 ??????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11:24:04 2017 因为抓□.结果不小心抓死蚊子. 因为"没有杀心".所以不犯杀戒. 但是要注意一点: 有时候.我们自以为:「这是"无心之过".我不是故意的.我没有起杀心」.其实并不然 ! ^_^ 有许多的情况是: 其实是有起心动念的.有些微的故意、有生起微细的杀心. 只是自己当时太粗心了.而没有觉察到这些微细的念头. 如果训练自己加强正念.就会发现: 许多自以为是的"无心之过".其实是有起心动念的.只因当时粗心大意.而不自觉.这并 非真的无心! ^_^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Nov 27 13:04:12 2017 以戒律来说,要构成杀生罪,有四个条件需满足: 1,有杀心。 2,人趣(确定是人)。 3,人想(杀的时候知道杀的是人)。 4,命根已断。 杀的方式有:亲自杀、教人杀、现相(比如点头挥手示眼色等)杀、赞叹杀、遣书杀 、以杀具(如设坑阱暗器等)杀、咒杀等. 好,现在一定马上有人要举手说~你看,就说嘛,一定是要杀人才犯杀生罪。然後就 会有第二个人举手说,才不是哩,杀牛杀马杀猫杀狗都嘛是杀生......然後吵成一团 。 是这样的啦。在根本大戒上,是杀人才犯「波罗夷」。行事钞中之一曰:「言波罗夷 者,僧□义当极恶。三意释之:一者退没,由犯此戒道果无分故。二者不共住,非失 道而已。更不入二种僧数(说戒与羯磨之僧众也)。三者堕落,舍此身堕在阿鼻地狱 故。十诵云堕不如意处。萨婆多解云:由与魔斗,以犯此戒便堕负处。四分云:波罗 夷者,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若犯此法,不复成比丘故。此从行法非用为名。又云: 波罗夷者,无馀也。此从众法绝分为名。故偈云:诸作恶行者,犹如彼死□,众所不 容受,以此当持戒。又名不共住者,不得於说戒羯磨二种僧中共住故。」四分律谓之 断头(以无论如何行法,亦不为用,不得救之而再为比丘故也)。 好,以上抄的,网路找找都有。杀生罪以杀人为主,但是大家都知道,以四个条件去 杀各种有生命的众生,或轻或重都属杀生罪。佛陀都说过,恶心掘地都是造地狱因, 所以,杀的时候的心念占很大的决定因素。 以上是指戒律而言。那麽平常不小心踩死□蚁有没有「犯」杀生?在戒律上,是没有 的,但是以慈悲的原则,平常小心一点,□尼日用切要「行步不伤□蚁第六」不就教 我们: 若举於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也就是说,我没有心要踩死你 ,可是这种事多少是会发生的,那麽我以慈心愿所有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顺 便发个善愿。 我们身在五浊恶世,本就因为福报薄弱,造恶业的机会远大於佛陀时代那些福报已趋 圆满的圣弟子们,所以才更要兢兢业业。据说解脱的圣者行路的时候,地上的□蚁都 会自动闪避,所以,还是抓紧时间照著世尊说的,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 无有他想,卡紧想办法解脱,自然就没有犯戒造业的疑虑啦 ~ ??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Nov 25 20:44:12 2017 佛陀时代是在家人供养你吃什麽就吃,没得挑选,佛在世也没如素。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hu Nov 30 08:56:31 2017 佛陀的六年苦行还包含谨慎行, 但他发现这种苦行无助於获得正道!!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hu Nov 30 11:48:53 2017 【小心每一个步伐,在乎每一滴水,以免伤害小□的谨慎行】 这段是未成佛前的菩萨.在六年苦行时.学习外道的正念与谨慎行. 原文应是出自:【中部12经】~ 舍利弗!在那里,这是我所处的谨慎: 舍利弗!我正念地前进,我正念地後退,即使[甩]水滴,也有我的怜愍现前:『我不 要对微小生物带来险难与杀戮。』舍利弗!这是我所处的谨慎。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12.htm 菩萨成佛之後.则是教导: 【中部10经】 观察身.正知 比丘们!比丘在前进、後退时是正知於行为者;在前视、後视时是正知於行为者 ..... 【比丘戒】: 若有比丘把明知道有生物的水 ,倾倒或命人倾倒在草或土上 ,犯忏悔。 *** *** *** (1)外道的正念与谨慎行. (2)佛教的行为正知与戒律. 比较看看两者的差异! ^_^ (1)无益的.自我折磨的外道苦行. (2)有益的.少欲知足.佛陀称赞的头陀行. 比较看看两者的差异! ^_^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17732/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