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阅读文章: 第 17751/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标题: 要修行内观(呼吸)禅法 时间: Thu Dec 07 12:54:09 2017 请问各位师兄,要修行内观(呼吸)禅法,有什麽诀窍?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hu Dec 07 12:56:07 2017 师兄可以参加正信佛教道场的初级禅训班,我觉得最正确,可以最快速入门。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hu Dec 07 13:09:43 2017 秘诀就是多练习,最好在早上精神最饱满的时候。不过首先要有深厚的佛学理论根基 ,和在这基础上形成的长期信仰,从信仰产生坚定的信念。没有这些前提,再好的禅 法也最多达到冥想修心养性的程度,并不能入禅定定和产生智慧。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hu Dec 07 13:14:13 2017 我只有睡前才有时间,但有时会打瞌睡!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hu Dec 07 13:26:05 2017 那没有效果的,还不如睡了。禅的关键是保持绝对清醒。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hu Dec 07 14:10:30 2017 打坐时打瞌睡会变成习惯,不小心就习惯性昏沈,一定要避免喔。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hu Dec 07 22:32:48 2017 佛陀的女儿主角DIPAMA说,静坐可达到佛教讲的定,由定再生慧,戒定慧聚足,则破 贪□痴及无明,而达涅盘!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Fri Dec 08 01:29:06 2017 打个比喻,开车就是扭方向盘就转弯,踩油门就前进,这个说法有没有错?你听了这 个说法後,能马上开车上路吗?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hu Dec 07 13:10:28 2017 http://www.mahabodhi.org/intro/mahasatipatthana.html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hu Dec 07 14:07:50 2017 一定要坐姿?一定要盘腿?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hu Dec 07 14:13:46 2017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text/04-09/16.php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hu Dec 07 16:24:18 2017 要练多久才有可能达到初禅的境界?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hu Dec 07 21:52:38 2017 初禅耶~ ??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hu Dec 07 22:20:10 2017 因人而异,持戒圆满的人因为身心安顿,很快就能入初禅;现代人来说,红尘俗事烦 恼多戒难持守,在家众即使要达到近行定也不是容易的事。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Fri Dec 08 06:30:38 2017 还没开始 就谈结果 多久?或许是无限量吧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Fri Dec 08 10:20:11 2017 徐振钦 何以见得?佛陀也是先谈灭谛再谈道谛的啊。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Fri Dec 08 13:47:39 2017 Russ Wang 用 道 才能达到 灭, 灭与道应该不是次第吧 。修行到证果总有个时间 吧 时间长短 因人而异 所以是无限 没有一定要多久 也许一霎那 也许无始劫 不是 一个定数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hu Dec 07 18:21:29 2017 先观呼吸,其他别碰,找到合适的导师指导,再深入,参入佛法,方能见道。内观只 是工具,不一定需要的。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hu Dec 07 20:48:31 20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PM3YOdgQF8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Dec 11 11:34:30 2017 约在20年前.曾经亲近过一位"禅修天才". 这一位禅修天才.当她还在念大学时.她初次到禅修道场中.修习观呼吸(入出息念、安 那般那) . 她初次修习观呼吸.仅仅只是修习20分钟的时间.就证得初禅的近行定. 她在三个星期之内.就修得了四禅八定. 像这种"禅修天才".实属稀有难得.我也只见过这麽一位而已!~ ^_^ 较为普遍常见的案例是: 有许多资质不错的禅修者.她们在禅修道场中.专修一个月.就能快速证得初禅的近行 定(未到地定). 然而.这些"速成"的禅修者.当他们在离开禅修道场之後.几乎全部都快速的退失了定 力. ~速成的功夫.难免容易退失!~ ^_^ *** *** *** 有的禅修者.其实是比较适合先修行其他的禅定. 例如:不净观、慈心观、佛随念、死随念、光明遍.... 因为.每一种不同的禅定.各有其不同的特别功效. 例如:有的人平日的习性.就是容易起嗔心、容易被嗔心所干扰. 所以.她虽然久修观呼吸.然而心念始终无法平静下来、无法培养出定力. 如果她先修行慈心观一段时间.先减轻嗔心的习性.然後才修行观呼吸.可能就能事半 功倍. 又例如:有的人在修行观呼吸时.容易想东想西.总是在思前想後、计划未来:[想到今 天要做什麽事、明天要做什麽事、後天要做什麽事....]. 以致於在观呼吸时.心念始终无法平静下来、无法培养出定力. 如果先修行"死随念"一段时间.提醒自己:[我随时会死、生命只在呼吸之间]的悚惧正 念.暂时止息计划未来的习性.之後再修行观呼吸.就能定下心来.专心修行.而事半功 倍. 又例如:有的人在修行观呼吸时.一闭上眼睛.就容易昏沈.以致於久修观呼吸.依然不 见成效. 如果先修行"光明遍"一段时间.驱除[一闭上眼睛.就容易昏沈]的习性.之後才修行观 呼吸.可能就会事半功倍. 例如: 如果禅修者平日就喜欢"光明、明亮". 她对於修行光明遍很"契机". 她就可以先修行光明遍.直到证得光明遍的四禅. 然後.以光明遍的四禅为基础.转修观呼吸(入出息念).可能只要一天的时间.她就能证 得观呼吸(入出息念)的止禅定力. 总之."择法"是很重要的. 如果禅修者了解自己适合先学习哪一种的禅定. 抉择出自己"契机"的禅修所缘. 那麽.禅定的修习.就能事半功倍. 见过许多禅修者.住在寺院道场中专修禅定. 每天禅坐十几小时.日以继月、一年又一年的刻苦禅修.依然未能入定. 为何刻苦禅修多年.依然未能入定? 其原因很多.而其中一项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选对适合自己的禅修业处、没有选对适 合自己的禅修方法. 以致於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 许多禅修者.总以为禅师有他心通、拥有一切知智. 认为禅师能够一眼就看穿弟子的禅修属性. 认为禅师能够准确的因材施教.给予弟子一针见效的禅修指导. 其实.禅师也是人啊!~ ^_^ 一位禅师.每天要指导几十位、几百位的弟子.难免不能深入了解每一位弟子的个性心 性、禅修属性. 即使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尊者.也无法完全准确的因材施 教、无法完全准确的给予弟子最适合的禅修指导. 能够深入了解自己的.往往还是自己. 如果自己能够多了解一些禅修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的禅修业处、选择适合自己的禅修 方法. 那麽.在禅修路上.就能少走一些冤枉路!~ ^_^ *** *** *** 若问:【修行止观禅定,有什麽诀窍?】 个人认为: (1)掌握"禅修原理": 依据经教、比对经论.确认清楚正确的禅修原理. 例如:如何增长五根、五力?如何平衡五根、五力? 如何对治五盖? 如何运用七觉支?如何平衡七觉支?.... (2)掌握"禅修技巧": 亲近善知识.跟随善巧的禅师学习禅修的"技巧". 亲近善知识.跟随善巧的禅师学习. 把修行止观的原理及技巧.彻底的弄清楚.就能少走一些冤枉路! 最好能把禅师所教导的禅修技巧.与经论做个比对.确认清楚正确的禅修方法. 清楚了解正确的禅修方法之後. 就暂时住在寺院道场中.持守八戒.关闭与外界的联系(关闭电话、电脑、不散心杂话 ...)暂时避开红尘俗事的干扰. 除了整日专修观呼吸(入出息念)之外. 早晚加修"四护卫禅"也是很有助益的. (慈心禅、佛随念、不净观、死随念) 禅定不易培养.住在寺院道场中专修禅定.比较容易"见效"!~ ^_^ 在家居士.在家中自修禅定.能够成功修得四禅八定的近行定.我也只见过一位而已!~ ^_^ *** *** *** 以上.只是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_^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ue Dec 12 09:56:20 2017 这篇太美好,借转 ~ ??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Wed Dec 13 22:06:37 2017 关於文中提到: 【有的禅修者.其实是比较适合先修行其他的禅定....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尊者.也无法完全准确的因材施教、无 法完全准确的给予弟子最适合的禅修指导.... 如果自己能够多了解一些禅修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的禅修业处、选择适合自己的禅修 方法.那麽.在禅修路上.就能少走一些冤枉路! ^_^ 】 请参考: 【帕奥禅师问答】 {问}: 禅修的业处有那麽多种,我们怎麽能够知道那一种业处是最适合我们修行呢?是最适 合亲近我们自己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力以及性格,是否我们必须尝试修 行许多种的禅修业处之後,才能够知道那一种是最适合我们的? {答}: 在止禅方面,有四十种业处;在观禅方面,则只有两种业处,即色业处及名业处。关 於四十种止禅,虽然我们不懂哪一个是最适合我们的,但是你可以试试对每一种业处 ,你都最少修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然後这样修过後,你才选择是哪一个最适合你的。 根据我的禅修经验,有一些禅修者,适合於修安般念,然後有一些禅修者,则适合修 四大分别观。如果他们能够成功的修行安般念或四大分别观或者四界分别观的话,然 後再转修其它业处,那就会很好。因为当他们这麽修的时候,他们能够很容易的成就 其它业处。 所以你应该自己去选,你觉得你喜欢那一种业处,因为我们是不能够知道那一个业处 是最适合你的,因为我们不能够看到别人过去的因缘。 甚至舍利弗尊者也办不到这一点,因为有两种智慧,第一种是知道人的潜在能力的智 慧、第二种是能够知道别人五根成熟程度的智慧,而这两种智慧只有佛陀才拥有,我 们是没有的,所以我们不能够判断那一种业处是最适合你的。 http://www.nibbana.cn/html/2013/paaozhuanlan_0529/8090.html *** *** *** 【圣喜长老开示】 {问}:请问尊敬的禅师,我适合修安般念或三十二身分? {答}: 有时当我们在修安般念的时候,要我们一直专注在呼吸上其实是不容易。 因为心一直重复著一样的东西、一样的目标,我们就会感觉无聊,妄念就会出现。因 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习惯了都是很匆忙的,当要透过安般念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有时 是不容易做到的。我们透过一些的方式,修五个身分是有帮助的。 因为我们「寻」(vitakka)的心比较容易维持。为什麽呢?因为当我们专注五个身 分的时候,五个身分的目标是在转换著的,我们的心是喜欢这样的习气、这样的习惯 ;所以我们就会很容易的可以专注:发、毛、爪、齿、皮…这样的目标、这样的转换 。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很容易的专注,因为身分的目标比较大。比如你在专注头发的时 候,这个头发的目标是比较大的,毛、爪、齿、皮… 这些目标是比较大的,是比较 容易专注的。当你一直这样持续专注的时候,你的「寻」的心就会得以活跃,当时你 就会感觉比较舒服、比较放松。 虽然我们无法说当下定力就会出现,可是至少舒服会出现。当舒服一直都很稳定、一 直都在那里的时候,如果你喜欢,可以转去修安般念;如果你不想转去修安般念,你 可以持续地修三十二身分。 当你持续地修三十二身分时,你也可以从这里入门直到禅那的阶段。你可以试试看哪 个方法对你比较有帮助、对你比较适合。修五个身分肯定是适合的,所以你在这五个 身分可以多修一些。因为有些人修身体的身分部分比修安般念来得更好。你可以试试 看,看哪一种比较适合你。有些禅修者专注三十二身分的效果比专注安般念的更要好 。 *** *** *** 《清净道论》~说取业处品 清净道论中提到: 修行禅定.应该「顺适自己的性行」为宜. 区分为六种性行:贪行者、□行者、痴行者、信行者、觉行者、寻行者。 如何辨知这六种性行? 这六种性行者.各适合如何的住处、环境? 这六种性行者.各适合修习何种止禅业处? 清净道论中有详细说明.如有兴趣可自行参考! 了解一下.看看自己是属於何种性行吧? ^_^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Wed Dec 13 22:40:20 2017 大感谢啦!虽然差点没有这篇,嘿嘿嘿~ ??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ue Dec 19 08:58:20 2017 对初学者,建议还是在有专办禅修,有合格禅师带领的环境下学习,其他不说,个人 小参是个很重要的学习经验,若有机会听到别人小参的问题,也会有增进。若愿意发 心认真学习和修行有关的经典至少三五年,掌握整个大方向,会走得更安全。不过回 头想想,这一路的因缘,都不是自己求来的,所以追根究底,还是培养正知正见为主 ,有因缘认识这样的善知识就把握机会。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ue Dec 19 09:35:20 2017 是的! ^_^ 【追根究底,还是培养正知正见为主,有因缘认识这样的善知识就把握机会。】 而如何培养正知正见?如何确认何者才是正知正见? ~一切都必须依据经教及戒律. 最安全可靠的修行方式就是: (1)依据经教及戒律抉择善知识.(善知识必定是依经、依律的!) (2)请善知识进一步的深入教导经教及戒律. (3)进一步的深入理解经教及戒律. (4)配合止观禅修.实际亲证经教及戒律. 这也是佛陀一再强调的~四预流支! ^_^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17751/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