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Magazine ◎ 期刊文章随缘张贴区    板主: grace
阅读文章: 第 158/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BlackJack (昂首自己的路) 看板: Buddhism
标题: [转载]藏密问答录-(16)藏传佛教培育信心道念的特殊方便
时间: Wed Nov 26 00:45:24 2003

    问(16):汉传佛教自清末民初以来,从传统丛林教育转向学院教育,□教界培养
了许多人才。但学院教育也存在明显的问题,比如过分提倡学术研究,明显出现了信心道
念的淡化,甚至出离心与菩提心也被世俗的名利心取而代之。我想知道的是,藏传佛教在
出离心的培养和信心道念的建设方面,有什榣特殊的方便?

  答:济群法师对汉地当前佛教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深表忧虑及关切,对此我本人表示完
全理解,并同意法师对佛教教育过分学术化所进行的指摘。据我所知,汉地的很多佛学
院,也包括许多寺院,在对学生讲经说法的同时,还□他们设置了大量的世俗课程,诸如
历史、地理、社会学等各种学科。而代这些科目的老师也大多毕业於社会上的高等院校,
有些是居士,有些则根本就不是佛教信仰者。充任教师一职的人员中,有修有证的老法师
或德才兼备、闻思修功夫到家的青年僧人诚可谓凤毛麟角。佛学院不仅在世俗科目的教学
中贯彻研究化、学术性的指导思想,即便是在□数不多的佛学教育中,只进行纯粹理论性
研讨的风气也十分普遍。每当我来到汉地的一些佛学院时,心中总是不由自主地生起一种
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深□能在熙熙攘攘、浊流滚滚的大都市中出现这一方护持佛法的圣地
而感欣慰;另一方面,又□这□的佛学院不讲真参实证而感烦恼。这种印象一直是我脑海
中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因每一个修行人其实都懂得,靠学术化的研究是根本不可能研究
出真正的出离心、菩提心的,更谈不上研究出实际的证悟境界。而且我接触过的一些汉地
佛学院的师生也向我频频抱怨,说他们现在最大的苦恼就在於有学无修,修学脱离。长此
以往,别说修证层次上不去,就连作□佛教徒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出离心与菩提心,都在
千篇一律的学院教育中日渐淡化了。故我觉得济群法师以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的结论,实
在是言而有征、一针见血。

  对此问题,汉传佛教界的一些高僧大德及有责任感与忧患意识的修行人,都曾在各种
场合、媒体上发表过个人的看法、建议,但若想近期内就革除学院教育所存在之积习,恐
怕不会一下子就大功告捷。因长时间的弊病,加之办学指导思想上的误导都不可能短期内
就得以纠正,所以这种现象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不过可惜的是,汉地依然有太多的教
内、教外人士没有意识到此一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可能特别重视自己在各类佛教杂志上发
表的佛学论文之篇数,不过就是未曾深思过"纸上得来终觉浅"这句老话的含义。对每一个
修行人来说都属极其珍贵之品性的信心与道念,一般是不会从一片与实修无涉的"纸海"中
浮出水面的。

  而藏传佛教历来都非常重视对一个修行者出离心、菩提心、信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
这一点并非是我出於自己的民族身份才故作夸张之说。对一个出家人来说,自赞毁他实在
有辱僧人风□;而且假若藏传佛教在培养行者的出离心等方面真的没有什榣窍诀,那我即
就是鼓起全身气力大肆盛赞,也不可能掩盖住事实真相。实在是因□藏传佛教的确有一套
行之有效的教育制度,所以我才会在这□发自内心地想向对这一话题感兴趣的人们略作介
绍。

  藏传佛教总的教育特点是把闻、思、修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要求僧人们应努力把见
解和体验融合起来。如此一来,僧人们应首先在寺庙中广闻博学;接下来当因缘成熟时,
他们就该展开实际的修持。在这一总的指导方针指引下,藏传佛教对於培养修行人的出离
心等特质都有如下方便:

  在任何一本藏密的修行论典中都会首先讲述四加行的修法,按照其中对於轮回过患、
人身难得等内容的揭示,再结合具体的观想、打坐等修法,如是反复思维、数数观修,修
行者定会对轮回生死生起强烈的厌离心,此时出离心自然而然就能稳固地树立起来。宗喀
巴大师曾这样讲过: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的修法能使人们断除对於今世的贪执;因果不
虚、轮回是苦的修法则可使人们断除对於後世的贪执。断除了对於今生後世的贪执,修行
者的相续中自可生出出离心。因此我们说,要想生起出离心,必须先修好加行。通过四加
行的修学,修行人应能树立起这样的定解:无论转生於三界何处,其本质都是痛苦不堪
的。若能如是,出离心当然就会稳如磐石。这样具体的四加行的修法,在别的教派中似很
少见,如果能借鉴藏密的四加行修法,当对人们培养出离心大有帮助。

  而所谓的信心一般指清净信心、欲乐信心、胜解信心、不退转信心等四种,对一个修
行人来说,树立起对上师三宝永不退转的信心是获致成就的十分重要的保障。要树立起信
心,首先必须培养起对佛陀、佛法的敬仰之情,这就需要认真地闻受佛法。而佛教的因明
学、中观等课程完全可以帮助修行者建立起佛陀□量士夫的正见,对此,《释量论》等因
明七论中有详细阐释。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我们即可了知佛陀所说的话全部都真实无
丵、足可征信。一步步对佛陀、佛法生起坚定信心後,再遇到任何违缘我们也不会轻易退
失掉这份信心。藏传佛教中还特别重视对《随念三宝经》等宣讲三宝功德之经典的学习、
闻思,目的依然在帮助大家因了知晓三宝之功德从而对之生起信心。

  再来谈谈藏传佛教对菩提心的培养。藏密经论中非常重视对利他之心性的养成教育,
古往今来的藏地高僧大德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此做出了最好的表率。宗大师等人认□,
若以自私自利心讲经说法,则此种行□亦成世间八法因。树立菩提心首先应明了菩提心之
功德,故而藏传佛教历来重视对《入菩萨行论》、《修心八颂》、《佛子行》等论典的闻
思,期望能以之养成行者的菩提心。另外,尚有寂天菩萨的自他平等之窍诀;阿底峡尊者
的视一切捿小鮠父母,并对之报恩等七种窍诀,以及别的方便法门训练修行人的菩提心。

  总之,藏传佛教无论哪一个教派都对甚深见解非常赞叹、强调,同时也对基础理论及
修行法门异常重视。每个藏密修行人都必须修学好共同前行,然後再继续修学不共前行,
做好了如此之准备後才可登堂入室,真正进入密法大门。这样的修学系列当然非常保险、
可靠,否则今天学习这个法门,明天又改换门庭,如此折腾一番,既难学出成果,又很容
易招致舍法罪的过失。如果能打好坚实的基础,则修学任何法门都可轻松上路。有关这方
面的教理,《入菩萨行论》、《菩提道次第论》、《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等论典都有详细
的介绍,如能系统闻思并依而实修,那榣不管你是汉族僧人,还是藏族求法者,只要你本
人具备了大乘根基,就一定能在闻思且实修它们所宣讲的道理之过程中,对佛教生起真实
无丵的信心与献身於它的勇气和智慧。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WWW:                             http://cbs.ntu.edu.tw
阅读文章: 第 158/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