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Magazine ◎ 期刊文章随缘张贴区    板主: grace
阅读文章: 第 284/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miyuki (美雪) 看板: BudaMagazine
标题: 明伦月刊345期
时间: Sat Sep 17 02:24:36 2005

修行人的脸   鞭鼓生

修行人的脸,该是怎麽样的呢?偈云「脸上无□是供养」,「口中无□出妙香」。那脸上
的表情,言语的内容,全都是内□心意的表现,我们在舒颜开口的同时,就已经在为自己
画上文饰,因此有修没修智者一望便知。

菩萨与夜叉的故事,令人闻之心惊肉跳。它的大意是:古印度时,人们很崇敬文殊菩萨,
想塑造菩萨的圣像,好做礼拜供养。但是菩萨的容貌如何呢?於是便找来一位全国长相最
庄严的青年来作像模,塑成後果然相好庄严,人人望而心生法喜。几年过去了,人们又想
塑造夜叉的形象,於是便向监狱中,寻找一位形貌最丑陋的罪犯来塑像。完工後,例有赏
金,而这犯人却痛哭流涕地不敢领赏。探问之下,才知原来这位犯人,竟是以前那位被选
来当作菩萨像模,全国最庄严的青年。只因赏金得来容易,镇日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等
到财物花用完毕,挥霍的习惯却已养成,忍不住欲望的牵引,竟然进行偷窃,因而失风被
捕,现在狱中受刑。而他的形貌,也由最庄严俊美变而为最邋蹋丑陋了。

「相由心生」,正是这个道理。每天每一个刹那,我们都在描绘自己的形貌,心中充满慈
悲、宽大,言语平和、诚恳,动作谨慎、和谐,菩萨的相貌就一笔一笔地勾勒成形。反之
,每天嘴角紧绷,肌肉僵硬,稍不如意就生气、骂人,眼露凶光,行为骄矜无礼。夜叉的
形貌,也就点点滴滴地雕塑而成。

古德言:「一切众生,无边的生死,但依一念而系之也。」也说:「舜□之分,只在一念
之转移。」在这紧张、忙碌、充满压力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接受莫大的考验,修行人更是
不能幸免。那就让我们从扬眉瞬目,从开口言动,从行为举止,把自己形塑成香光庄严的
菩萨吧!(注:□乃古之大盗)

一念便能严四土,
十声谁肯易千金。
春来柳叶初含笑,
把手同游解脱林。

 (□益大师〈赠魏国徐燕超居士〉)

现前一念清净心,便能庄严四种佛净土。如果懂得这个道理,谁肯用十声阿弥陀圣号来换
取千两黄金呢?眼看春日来到,柳叶刚刚抽芽含笑,大地一片生意盎然,何不让我们把手
共修净业,同游一番清静安乐的解脱林呢!

读易散记:豫挂彖辞(下) 自 明

坤下 豫。利建侯行师。
     震上

(接上期)

「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虞仲翔注:「清,犹明也。动初至四,兑,为刑。至坎,为罚。坎兑体正,故刑罚清。坤
为民。乾为清。以乾乘坤,故民服。案。帝出震,圣人也。坎为法律,刑罚也。坤为众,
顺而民服也。」

李氏《疏》说。虞注。《说文》:「清,朗也。」《释言》:「明,朗也。」清明义同,
故云:「清犹明也。」《说卦传》:「兑,正秋也。」秋为刑官,秋在西方,有肃杀之气
,故兑为刑。《国语》〈晋语〉二,以刑神「蓐收」为天之刑人。亦是此义。坎水平,为
法。罚者,施法之罪名,故为罚。初爻动变至四爻,体兑,为刑。至五,体坎,为罚。坎
兑刚柔得正,故刑罚清。《国语》〈楚语〉下说:「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故坤为民。
《易纬乾凿度》说:「轻清者上为天。」故乾为清。豫下体坤,初息至三,成乾。是以乾
乘坤。

坤为民,故民服。案。帝出震。本《说卦传》文。《乾凿度》:「孔子曰,坤变初六复,
曰,正阳在下,为圣人。」复初,即是震。故云:「帝出震,圣人也。」复初即为圣人,
乾息为复初,故曰:「圣人以顺动。」体坎,为法律。故为刑罚。坤为众。是《说卦传》
文。坤,又为顺。故坤为众顺,而民服。

「豫之时义大矣哉。」

虞仲翔注:「顺动天地,使日月四时皆不过差。刑罚清,而民服。故义大也。」
     □《系辞上传》说:「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惠氏李氏皆先举此《系辞传》文,然後
解释说:「今天地顺动矣,日月不过矣,四时不忒矣,圣人以顺动,刑罚清,而民服矣。
事之大者,莫备于豫之时,故曰义大也。」

彖传之文,据孔氏颖达《疏》,分为四节。「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两句,释豫卦
之理。「豫顺以动」三句,释利建侯行师。「天地以顺动」至「而民服」,广明天地圣人
顺动之功。「豫之时义大矣哉。」叹美为豫之善。豫卦之理,即在顺动二字。孔《疏》以
上下二象解释:「坤在下,是顺也。震在上,是动也。以顺而动,故豫也。」来矣鲜说:
「内顺外动,所以成其豫也。故名豫。凡事合乎天理则顺,背乎天理则逆。顺以动,则一
念一事皆天理矣。」何氏楷说:「内卦坤顺,外卦震动,顺理以动,所以成豫。」古注之
理,以及天理,皆是中庸天性之义,顺理而动,即是率性而动。天地人物,无一念而不动
,动不顺理则乱,乱则召凶。所以圣人就豫卦之理教人顺以动。顺以动者,天地人物一切
皆如外震之动,而吾心中念念皆如内坤之顺乎理性,则外境之动,自然顺乎吾心而不乱。
所以天地圣人皆以顺动而遂其事功。

〈象传〉说:「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雷出地奋豫。」

崔憬注:「震在坤上,故言雷出地。雷,阳气,亦谓龙也。夏至後,阳气极,而一阴生。
阴阳相击,而成雷声。雷声之疾,有龙奋迅豫跃之象。故曰奋豫。」

李氏《疏》说。《说卦传》:「震为雷,为龙。」「坤为地。」虞氏《逸象》:「震为出
。」豫卦下体坤,上体震。是震雷出在坤地之上。故云:「雷出地。」雷本於震初之一阳
,龙亦是震初一阳,是以崔注:「雷阳气,亦谓龙也。」十二月消息卦,阳气息至四月成
乾。但至五月夏至後,阳气盛极,而一阴爻生,则成□卦。《淮南子》〈天文训〉说:「
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是以崔注:「阴阳相击。而成雷声。」《说卦传》:「动万物者
,莫疾乎雷。」是故此注云:「雷声之疾。」《易纬》〈通卦验〉说:「立夏清风至,而
龙升天。」是故此注云:「有龙奋迅豫跃之象。故曰奋豫。」雷与龙皆象震。故曰奋豫。

「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郑康成注:「奋,动也。雷动于地上,而万物乃豫也。以者,取其喜佚动摇。犹人至乐,
则手欲鼓之,足欲舞之也。崇,充也。殷,盛也。荐,进也。上帝,天帝也。王者功成作
乐。以文得之者,作□舞。以武得之者,作万舞。各充其德而为制。祀天帝以配祖考者,
使与天同飨其功也。故《孝经》云: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也
。」

李氏《疏》说。《说卦传》:「震,动也。」震有振奋之义,故云奋动。雷动于地上,养
长华实,发扬隐伏,万物皆受此盛阳之德,故云:「万物乃豫也。」注云:「以者,取其
喜佚动摇。犹人至乐,则手欲鼓之,足欲舞之也。」引自《孟子》〈离娄〉上篇。互体艮
,故称手。上体震,故称足。崇,依《尔雅》〈释诂〉,作充字讲。《说文》:「殷,作
乐之盛称。」故云:「殷,盛也。」,《周礼》〈天官〉庖人:「与其荐羞之物。」郑氏
彼注云:「荐,亦进也。」此处殷荐,是荐盛乐,不是荐羞物。注谓上帝为天帝者,郑氏
注《孝经》说:「上帝者,天之别名也。」又《礼记》〈礼运篇〉说:「祭帝于郊,所以
定天位也。」〈礼器篇〉说:「祀帝于郊。」故知上帝即指天帝而言。「王者功成作乐。
」是《礼记》〈乐记〉文。《周礼》〈春官〉:「□人掌教国子舞羽□。」注谓羽□是文
舞,由□师掌之。武舞则由司干掌之。《毛诗》〈邶风简兮〉篇:「方将万舞。」〈夏小
正〉说:「万也者,干戚舞也。」《韵会》谓汤、武以万人得天下。故干舞称万舞。「以
文得之者作□舞。」即《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称南□。为文王之舞。「以武得之者作万
舞。」即《礼记》〈乐记〉所称总干。为武王之舞。「各崇其德而为制。」盖充其文武之
德,而各为之制作。《礼记》〈郊特牲〉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
。」故云:「祀天地以配祖考者,使与天同飨其功也。」郑氏引《孝经》:「郊祀后稷以
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郊祖宗,皆是配天之祭。郊于南郊。□祖宗皆于明
堂。此礼始于虞,夏、商、周三代因之。〈象传〉所说的先王盖指称夏、商之王。

李氏《疏》又加案语说。案。复乾,故曰先王。震声,故为乐。震义为起,作亦训为起,
故曰作乐。乾为德,初息至三,成乾,故曰崇德。震为帝,在乾天上,故称上帝。虞氏《
逸象》:「坤为鬼。」纳甲以乾盈于甲,复初体震故为乾。小畜亦故乾。乾为父,复乾为
祖。四下初,亦为震,体复。故「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又小畜离为南,乾为郊,南
郊之象。离,向明而治,明堂之象。消息卦,复初在十一月,是郊祭之时。小畜在卦气,
为四月,是□祭之时。故知配上帝,而配天在其中。言宗祀,而郊祀在其中。

来氏知德说:「奋者,奋发而成声也。作,乃制礼作乐之作。作乐以崇德,故闻乐知德。
殷盛也。作乐乃朝廷邦国之当然,各有所主,其乐不同。惟万物本乎天,故有郊。人本乎
祖,故有庙。是其用乐之大者,故曰殷荐。故冬至祀上帝于圜丘,而配之以祖,必以是乐
荐之。季秋祀上帝于明堂,而配之以考,必以是乐荐之也。中爻坎为乐,律乐之象。五阴
而崇一阳德,崇德之象。帝出于震,上帝之象。中爻艮为门阙,坎为隐伏,宗庙祖宗之象
。」

〈彖传〉说顺动,是顺乎理性而动。

〈象传〉以作乐崇德,殷荐上帝,以配祖考,是为报本,即是顺性而动。 (下)

唯识三十颂研究(一○五) 智  果

 ◎释资粮位(续二) —— 转释二障

    ※前 言

《三十颂》之第二十六颂,释资粮位菩萨,谓彼「於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颂》文
中「二取」者,《论》九释曰:「此二取言,显二取取,执取能取、所取性故。」谓此位
菩萨,以止观力微劣故,尚执取能、所二取为实有,犹未能了能取之见分,及所取之相分
,其性本空之义趣也。

故《心要》卷九释云:「心王、心所,由现缘力,变似能取、所取相现,本是依他起性,
非实我实法,愚者不达,遂执取之,执为实我,成烦恼障;执为实法,成所知障。」

(一) 释烦恼障 总说

△总说

《论》九云:「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
等流诸随烦恼。」除此之外,《佛地经论》卷七更云:「若所发业、若所得果,皆摄在中
,皆以烦恼为根本故。」 此上二论,皆先说烦恼障之根本,次说其品类,兹分述如下:

△别明

(1)烦恼障根本 —— 执实我萨迦耶见

何谓「萨迦耶见」?《论》六云:「萨迦耶见,谓於五取蕴(即有漏五蕴),执我、我所
。」谓一切众生对此有漏之五蕴身,生起迷情,不知此身是五蕴和合之假法,无常无我,
今却计度之,作常一想,执为实我,是为「我见」;又妄执五蕴之法,为我所有,如谓「
色属我」,乃至「识属我」,由我之自在力而转,是为「我所见」,合此「我见」及「我
所见」,即名「萨迦耶见」。

《俱舍论》十九亦云:「执我及我所,是萨迦耶见。『坏』故名『萨』,『聚』谓『迦耶
』,即是无常和合蕴义,『迦耶』即『萨』,名萨迦耶。」

「萨迦耶见」之名义,因大小乘诸宗,对「萨」字之见解不同,故有诸多异说,兹依《述
记》六末所载,

今唯识家采第三说,故《述记》九末云:「梵云萨迦耶,此云『不实移转身见』。」即推
度此心上所现,众缘所生之似我之相,若依所执,可言「虚伪」;若依所变相,是依他起
性,成「所缘缘」故,则可言为「有」。此既不同於有部之「定实」,亦有别於经部之「
定伪」,故名「移转身见」也(「移转」者,乃有无不定,非有似有之义也)。

《述记》九末云:「以萨迦耶见为首,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证无
我理,我见便除,由根断故,枝条亦尽。」

由上引述可知:执实我萨迦耶见(即执「积聚」为实我之妄见),实为烦恼障之根本也。

(2)烦恼障品类

即由我执所生之烦恼障之品类也,

《略述法相义》「烦恼所知」章,云:「所谓百二十八者何也?见所断惑,有其十种,谓
贪、□、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各障欲界四谛之理,都有
一百一十二。更加修道十六种,一百二十八也。何为十六?谓欲界六,及上二界各五也。
贪、□、痴、慢、身、边二见,谓之欲六,上界无□,故各有五;等流随惑即二十种。此
唯自性,若据眷属,馀心、心所及五蕴亦是也。」

上来说明「烦恼障」之品类已讫。

▲释名

《论》九云:「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盘,名烦恼障。」此上所说之根、随烦恼,皆
能扰动、恼乱众生身心,皆能发业润生,结生相续,令生死不断,因而障蔽涅盘,令不趣
证,故名烦恼障。

《述记》一本云:「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

《百法直解》云:「烦躁扰动,恼乱身心,故名烦恼。」

《述记》九末云:「烦恼障,烦恼即障,当体彰名,持业释也。」即「烦恼」为体,「障
」为其用,用能显体,体能持业,故名「持业释」也。

上来释「烦恼障」已讫。

(二)释所知障

 △总说

《论》九云:「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
、慢等(等取「随惑」。)」除此之外,《佛地经论》卷七更云:「及所发业,并所得果
,皆摄在中,皆以法执及无明等为根本故。」

此上二《论》,皆先说所知障之根本,次说其品类,兹分述如下:

△别明

(1)所知障根本 —— 执实法萨迦耶见

何谓执实法萨迦耶见?《心要》九云:「谓执积聚为实法也。妄执色、不相应及无为法,
离心、心所,别有自性,皆此『法见』所摄,由此『法见』(即『法执』),复起疑、痴
、贪、恚、慢等,及诸随惑。」

《述记》一本亦云:「所知障中,类亦非一,法执为本,馀障得生,证法空时,法执便断
,以根断故,茎叶亦除。」 由上引述可知:执实法萨迦耶见(即妄执因缘所生一切诸法,
实有其自性),实为所知障之根本也。

(2)所知障品类

即由法执所生之所知障之品类也。

《述记》九末云:「此之头数,亦与烦恼障同,若烦恼障俱,必有所知障故。」

《开蒙》〈执障二义〉章亦载:

问:二障头数,是同?是别?

答:同是根、随二十六惑。

问:既同根、随,何称二障?

答:由贪上有扰恼用,名「烦恼障」;有覆盖用,名「所知障」。

上来略说「所知障」之品类已讫。

▲释名

《论》九云:「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述》曰:「所知境者,谓有为、无为。无颠倒性,谓真如理。」即此上所说之根、随烦
恼,能覆盖所应了知之一切有为无为诸法及远离无常、苦、无我、不净四种颠倒之真如实
性,由此能障碍菩提妙智之生起,故名为「所知障」。

《述记》一本亦云:「由法执类,覆所知境,令智不生,名所知障。此从所障,以立障名
,所知之障,依主释也。」

或问:此障之体,亦是所知,何非持业?

答曰:漏、无漏法,皆是所知,若「持业」者(即若谓「所知」即「障」),岂无漏法,
亦名障耶?由此有过,故从「依主」,非「持业」也。(见《演秘》一本)

上来正释「所知障」讫。(全文未完待续)

 念佛功德 雪庐老人

 息灾(去除灾难)
 增益(增进寿命福德)
 降伏(降伏恶人恶心)
 摄受(敬爱)(获得佛菩萨之爱护,而令亲友众人互相生起慈爱心)

记灵山佛七(上)——民国四十一年灵山寺佛七讲话  雪庐老人

第一日

诸位老师!诸位同修!

今天是佛七的第一天,且将佛七的规矩,稍为说一说:

凡是启建一个道场的规矩,第一天以前先要净坛,用经咒等方法驱除邪魔,以及一切不吉
祥、不洁净等。正式佛七的规矩也极严,参加的人事前亦必须沐浴换衣,七中出入厕所均
须另换衣鞋。佛七期中主重在念佛,除了开示以外,不许多说话,因为讲话容易乱心。但
像我们这灵山寺道场却不必净坛,为什麽呢?第一,这里本来就是清净佛寺;第二,当家
师以下诸师均系修净土的清净之众;第三,这里原是一个净土道场;所以不必净坛。其他
的地方,若是不断酒肉,或是羼杂外道,或有男女等同居不清净事,就必须先净坛为妥善
。

道场在七天内,必须有主七师随时注意同修的修行经过,纠正错误。就是讲解开示,亦必
须懂净土法门之人,要说与人得利益之语,不可谈玄说妙,否则反而有误,不如埋头念佛
为佳。学人受本寺当家师之命,滥竽充数而已,不敢说开示。

至於入坛同修 最好都要斋戒沐浴,否则很是不好,平素我不敢向同仁劝戒,但今日为了道
场的庄严,同仁的利益起见,不得不讲几句。

此七天中既然诸位发心来参加佛七,应先注意四事:一、因多数都住在外面,能来七天,
就必须断荤酒、男女之事七天。即使能来一天,也最好断一天,自有好处。这是属於形式
上的。二、要紧的还有内心的,心必有所戒慎,打佛七是什麽意思?本来在家中也是念佛
,何必多此一举?因《弥陀经》上有七日得一心不乱的话,所以结七要希望得到一心不乱
;若要得一心不乱,则必须三业清净,得不到清净就不能成就;盖心能一就是佛性,现业
清净,就是佛土清净。三、入道场念佛,必须放下万缘,就是家里的事、外面的事,暂且
不要想它,一句佛号以外,什麽都不要想,若不如此,就恐没有相应,即使喊破喉咙,也
是徒然;古人语:「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徒然」。四、还有要注意的,就是入道
场念佛不可再存著贪、□、痴、慢、疑、邪见的念头,若起这些心都是妄念,一起妄念,
就是昏沉,若昏沉发展下去,则口虽念弥陀,亦要出毛病的。现有一偈如下:

「地净法净,身净意净,
  是云清净,於作相应。」

所谓意净就是上面所说的除贪、□、痴、慢、疑,否则力不胜魔。如能作到此四条,现在
不就是极乐世界吗?如是则与阿弥陀佛之心、极乐世界之土相应。第一天先要做到此四点
,万法唯心,此道场得结果的好坏,全在我人心造出来的。

同修们,放下万缘,一句弥陀一直念下去!

    第二日

诸位老师!诸位同修!

我人为何要念佛?现在学佛的习尚多知为世间谋利益,偏重在人间佛教,佛法固然离不开
现实,但仅如此便非佛法圆义!不能因著迎合时潮便不讲出世法;盖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
於世,此大事即为生死大事。如将此事彻底解决,则天下自然太平。尤其结七念佛,更是
为的解决此事。生死有何大处?大即指受苦,一生一死,这便是苦中最大的,无论地位、
财产怎样高贵,对死之一事,即毫无办法,人人既是怕死,便要追究其来源,因为有生才
有死,就是死由生来,人但知死苦,却疏忽了生苦。实在一生便带来一切苦。再要追求生
从何来?这问题不是简单可以讲清楚的,好在大家正听《大乘起信论》,晓得本性平等不
动,因一念成迷,展转而有此身,身是苦本,越苦越迷,一念起迷,便越迷越起念,越念
越迷。我人自多劫以来,一直迷到现在,若问迷的什麽?就是内起贪□痴慢疑,外缘财色
名食睡,迷即由这些东西将内外皆迷住了。假若念善,便是人天二道,念恶则堕三途。但
不问善恶,终不能跳出轮回。要知善报尽时,纵在人天,亦仍需再堕三途受苦报的。

其他宗教并非不好,但只懂世间法、不能彻究本性;佛教独得之妙,即是此「性」字,讲
的无欠无馀,以上说过,性者,平等不动,起念即动即迷,即入轮回。假若不起念头,即
能成佛跳出轮回。试问诸位谁能不起念头?能一天不起念头吗?或一时一分或一秒间不起
念头吗?况念头有三细六粗,没说细念,连粗念我们尚且不觉,所以是迷。纵然了觉自己
起妄念,要去断它大非易事,那麽怎麽办呢?因为断念不易,所以叫诸位念阿弥陀佛,因
为不能断,所以不叫断而叫念,这念不是念贪□痴,也不是念财色名食睡,而是念阿弥陀
佛。因为除了念六字,以外均系污秽念头,一概把它排去!此六字称为万德洪名,包括著
三藏十二部的妙义,念念则具万德。但在七中念佛不比平素,为的是克期求证,所以要万
缘放下,如心乱不能放下,则仅得福报种善而已。

不叫断、只叫念的意思,是把佛号来代替杂念;但如杂念不能去时则如何?当用心想清楚
,口念清楚,耳听清楚,三轮一体,周而复始,自然可以打掉杂念。杂念去时,不要放松
,要追顶念去,则为净念相继,甚好的境界。这样,则内心之贪□痴等被六字洪名压住了
,外面之财色名等亦被六字挡断了。此时与三途人天等均不相应,既与六道不相应,即已
跳出六道而超凡入圣。是成了罗汉吗?辟支佛、菩萨吗?不是,比罗汉、辟支佛、菩萨等
都高,这就是佛的境界。一念十法界,念地狱畜生即是地狱畜生,念佛当然即是佛。如在
此打佛七,万缘放下、净念相继的时候,心即是阿弥陀佛,心即作佛,自己还不是阿弥陀
佛吗?此一段尚是自力,更要知阿弥陀佛的法身,充满虚空,我们的心量也充满虚空,但
能念佛,便能感应。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况且彼佛曾发四十八愿,其
中的十八、十九、二十等愿,大意就是:十方众生闻我名字,至心发愿系念我名,乃至十
念以寿终时,即现其人之前接引往生,此是他力。

自力易解,他力难明。且说一喻:众生心如地上的江河,弥陀如天上的明月。江河若起波
浪,天上的月虽来照,也印不清楚,这波浪如众生心起妄念,向外攀缘。佛虽慈悲,你自
不求感,也无法来应。假如水不起波,天上的月自然印入水里,这就是说心不外驰,一意
念佛,如水澄清,佛自来应。更不可疑多人念佛,佛何能遍知。也有一喻,佛智如大海,
尽虚空的森罗万象,无不印在海内,此名海印三昧。

放下万缘,提起一句弥陀,一直念下去! (待续)

尽分与往生

印祖云:

念佛之人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辅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
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

能於家庭,及与社会,尽谊尽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
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

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於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
佛背,便难往生。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一函遍复》

上道下源老法师助念开示  宜玲敬记

誉为「讲经第一」的道源长老,一生专修净土法门。道老生前曾为一位临终者助念,助念
前谆谆慰导,辞意恳切,引人入胜,助念大众为之动容。本刊谨将这篇「助念法语」披露
刊出,供做日後助念慰导的依据,不仅砥砺临行,更是鞭策自己。文中标题系编者所加。

编者谨识

大德,我现在要向你讲几句佛法,希望你静下心来听著。释迦佛说末法时代的众生要想超
出苦海、脱出轮回、了脱生死,必须相信净土法门,要发愿往生西方,一心持念阿弥陀佛
的名号,求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在命终之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娑婆苦空  净土极乐

大德,你想想看,人生在世有什麽快乐?为了生活奔波不停,劳心劳力受苦无量,所以我
们这个世界叫做苦海,你想超出这个苦海,只有念阿弥陀佛的名号,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才可以啊!大德,你忙碌了一生对你自己有什麽利益?你老了,别人能代替你老吗?你病
了,别人能代替你病吗?而且苦劳一生到头来仍然免不了一死啊!为什麽人都怕死呢?因
为死的时候太苦罗!你想死的时候不受痛苦,只有一心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求阿弥陀佛
来接引你,你就会欢欢喜喜的生到西方去的。

为什麽要生到西方去呢?因为西方极乐世界具足一切的快乐,没有一点儿苦恼。我们这□
受生为人,一定要怀胎十个月,母亲肚子□都是血水,我们投胎住在母亲肚子□,等於血
火地狱;母亲肚子□都是大便、小便,我们就等於躲在粪尿地狱□;西方极乐世界是莲花
化生,真是清净极了。我们这□免不了衰老,一到老的时候,眼睛看东西也看不明了,耳
朵听声音也听不清了,甚至走路也走不动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长生不老的,就没有
这些衰老的痛苦。

我们这□或者饮食不调,想吃想睡,或者气候不适,受寒受热就要生病了,害起病来才真
是受苦哪!西方极乐世界饮食皆清洁柔软,气候皆不冷不热,所以不会生病。我们这□的
人寿命很短,活不了几十年就要死了,死的时候等於那活生生的乌龟把甲壳给它解下来那
样子的痛苦,可是人人皆免不了一死啊!也就是人人皆有解壳的痛苦。西方极乐世界就没
有这种死的痛苦,因为极乐世界不但是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无边,就是生到那□去的人民
寿命亦然。

我们这个世界善人很少、恶人很多,所以常有怨家对头。极乐世界都是引导我们修行用功
的利益,绝对没有怨仇相害的苦恼。大德,你天天忙忙碌碌的不是为的吃饭、穿衣、住屋
吗?可是你忙了一生,也不见得称心满意吧!死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些衣、食、住
的问题就用不著自己操心了,阿弥陀佛替我们准备好的,有上等的饮食、有天人的衣服、
有七宝庄严的楼房,真是般般如意、种种现成,再也没有为生活的苦恼了。

娑婆难修  净土易行

再讲到修行用功方面,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实在不容易进步:第一不容易见到佛菩萨;第
二不容易听到讲经说法。不见佛、不闻法怎麽修行用功呢?第三是我们自己的生命太短促
,刚刚发心要修行了,不幸寿命已经活到时候了,所以在这个苦恼世界很难修行啊!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容易修行了,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我们可以常常亲近佛,诸大菩萨
都与我们作道友,我们可以常常亲近菩萨,不但是佛菩萨常常说法,就是风的声音、鸟的
声音也都是在说法,而且我们生到西方之後,寿命也是无量的,所以只须一生即可修行成
佛了。

舍得放下  一心生西

大德,你就赶紧放下一切来念佛吧!你想想看,在这个世界上多活一天就多受一天苦,还
有什麽可贪婪的?而且一个人到了临命终的时候,连自己的生命都保不住了,还有什麽可
贪婪呢?到这个时候你的眷属、有情有爱的人,不得不与你离别,再加上害病的难受、临
死的恐惧,倘若放不下,那真是苦上加苦罗!

你再想想看,你命终时候,你那可爱的人能跟你去吗?这不是一切皆空吗?还有什麽放不
下呢?大德,不但身外之物要放下,连你自己的身体也要放下,你要知道身体是众苦的根
本,一切痛苦皆由身体生出来的,你想想看,假如没有身体还会害病吗?假如没有身体还
会死吗?所以说这个身体实在是罪恶之物,应该赶快把它舍掉,这个臭皮囊不久就要烂坏
的,还有什麽值得挂念的呢?

你再想想看,假如不能往生西方,要是堕在地狱那怎麽办呢?寒冰地狱、火汤地狱………
。地狱□面的痛苦真是千倍万倍於人间的痛苦啊!要想免除地狱的痛苦,只有一心念佛往
生西方才可以。大德,纵令你来生还能够得人身,想想看,今生为人已经受尽苦恼了,来
生再为人还有什麽意思?这样的死了再生,生了再死,叫做轮回之苦,又叫做生死之苦,
要想免除轮回生死之苦,只有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才可以啊!

发菩提心  求佛接引

大德,还有几句最要紧的话,你要注意听著,你念佛要发菩提心念,发菩提心就是发道心
,就是发度众生的心,须要知道娑婆世界苦海之内还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在受苦哪!我们现
在既没有智慧也没有神通,想要度他们可是度不了,所以要发菩提心念佛。往生西方之後
,见到阿弥陀佛听闻佛说的妙法,当下大彻大悟,这时候既有了智慧也有了神通,立即回
到娑婆世界来,普度一切众生同生极乐世界,你的菩提大愿也就圆满了,这叫做发菩提心
念佛。

大德,我讲的话你要留心听著,生命只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便结束了一生的生命,趁
著这口气还在,你就放下一切赶快念佛吧!口□念著阿弥陀佛的名号,心□必须想著阿弥
陀佛拿座莲花台,同著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来迎接你,你坐在莲花台上,一弹指的时
间便生到极乐世界去了。

大德,我现在帮助你念佛,我大声念,你可以小声念,但是你心□必须至诚恳切,求佛接
你到西方去,来!来!跟著我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消归自己  三 省

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明如今鉴觉自性。(百丈怀海禅师
法语)

研读经教,所有在语言文字上所下的工夫,都必须善巧地用来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只
因为佛的一切言教,都是为了开发众生本具的光明觉性。

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馀会,後人所结集而成的经典,卷帙浩繁,令人
叹为观止。吾人发心读诵、研究之时,必得深明佛的本意在引导众生开显本有的「如来智
慧德相」,因此,唯有自身如实遵循、修持,拭去覆盖在朗朗大觉上的尘埃,方能得真实
益,畅佛本怀。如果仅在文字相上拣别,不将道理落实在实际修行上,则佛说永远是佛说
,绝不可能与自己的觉性契合的。

古代的禅师曾这麽说:「木中有火,不钻不出。沙中有金,不淘不得。心中有道,不觉不
悟。」既然由佛的言教中,明白自己有成佛的潜能,就该依凭佛的指引,切实地在一期生
命中,努力去挖掘、激发,不能光是纸上谈兵、说食数宝。如果诵经研教不能消归自己,
在凡夫心地上进行一场「质变」,那麽,所累积的名相、知识,终究「英雄无用武之地」
啊!

典型夙昔之六——□虚大师  智 展

□虚大师(一八七四——一九六三),是近代中国佛教「三虚」大德之一(按:另两位为
虚云老和尚及太虚大师)。在民初佛法凋敝的中国北方,□老曾以无上的宏愿和悲心,将
菩提种子遍□在广漠的土地上。他积极建设丛林道场,培育佛门龙象,不但使法雨得以普
沾人心,更使佛门芳□得以灯灯相传。在当时,北方佛教界能出现和南方相提并论的中兴
气象,□老可谓居功厥伟。

□老中年出家,曾於谛闲大师创办的「观宗学社」研习天台教观,并依循谛老的教示,栖
心弥陀净土。他一生种种的因缘、事迹,详载於口述自传《影尘回忆录》中,读者可自行
参阅。本文谨依其弟子的追思文章,摘录几则他老令人感佩的行谊,愿能将□老的道风描
摹个大概,使来者得以师法、仿效。

平凡中的不平凡

一位对後人影响深远的人,不在他的头角峥嵘、标新立异,而是他从平凡中流露的不凡。
祖印法师在述说□老初出家的情形时曾说道:「老法师是中年出家的,他出家那年已是四
十三岁了。………他未出家前,在没有人指点,没有注解疏导之下,连一些普通佛学名词
都不懂,他竟能凭著一点干劲,对著一本句子生涩的《楞严经》读了八年之久,看了一遍
,不明白又重看一遍,大有不明白誓不释手之势。单是他这一点百折不回的求学精神,便
够吾人一辈子学习的了。出家後,在天津静修院做一位年逾不惑的小和尚,他虽然在家时
已有了很好的儒学和佛学的基础,但他并不以此而自满自傲。他很虔诚地学习出家的威仪
轨则,举凡打鼓撞钟、收拾佛堂、打扫院子,什麽都学,什麽都做。老法师在《影尘回忆
录》中说:『撞钟的时候,我还记得紧七慢八平二十,早晨下四板,晚上下二板,早起晚
睡………。遇到有挂单的来,就接过担子或包袱,送他到屋子里,先打洗脸水,後打洗脚
水,种种的伺候完了,再顶一个礼………』。这些威仪细行,你不要以为微不足道,就是
这些平凡之极的行径,不是有许多人做不到吗?要知道一位大德高僧从不会标奇立异去显
其伟大的,只有在平凡中显出其不平凡处,这才是真正的伟大。」

慈悲接物

□虚大师素有「最爱学生」之名,许多门下弟子对老人家的慈悲都深深感铭。定因法师回
忆道:「华南学佛院,每天下午习止观一堂,时间一句钟,由他老领导。有一次,正当他
老领导我们全体师生习止观,在大家功夫得力的当儿,其中有一位同学,可能用神太过,
因此坐起腿子就睡著。因为腿子不熟,坐得不稳,忽然磅隆一声,从凳子上掉落地下,把
全体惊得心往上跳。若按学院的规矩,这位同学是要受罚的,因为惊动大众,打岔用功。
可是到了开静後,老法师不但不罚他,反说著:『看经不要太过度,该休息就要休息,现
在有没有跌伤?』从这话的表面看,好似他老是姑息他。其实不然!他老不责罚他,反对
他说出这话,就是要让他自己改正,养成自爱的心理啊!」

妙智法师亦回忆道:「老人家对出家僧众的病苦特别关怀,也因他老在外当参学时,见到
很多大丛林主事,对待一般普通僧人病苦很少关心,一些贫苦僧人一有了病,不但没有钱
请医生,药费更是大问题,老人亲身也曾尝过其中滋味。故老人发愿,每创一寺,必购各
种药材,诊症皆亲手诊断,从不因事忙或他请,而耽误学僧的病症。这是老人以世药而治
身病,以法药而治无明之病的表现。」

看破 放下 自在

□老在世时,最常以「看破、放下、自在」六字示人,这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口号,而是
他切实笃行的心得。由老人家临终前的种种言行,即能看出他修持工夫的深厚。

根据大光法师的记载,在□老晚年病情严重时,他曾经前往探视,并对□老说:「老法师
!你老的病情似乎很严重,我们作弟子的都希望你老久住於世,万一不能的话,将来你老
走的时候,要怎样走法?有没什麽话吩咐?对以後的事,有没什麽安排?」□老说:「人
死还要个什麽样?生不就是生吗?死不就是死吗?你还要个什麽样?难道没有个样就不许
死?………一般来说,在临死之前,写一个遗嘱,作一首偈,如果不这样,是不是就不许
死啦!」大光师又接著问:「你老一生建设了许多地方,临走有没话吩咐?有没什麽安排
?」□老闭上了眼睛,沉思了一会儿说:「几年来,佛菩萨利用这个色壳子,也建立起几
处地方,我的宗旨在建起这些地方来宏扬佛法,至於这些地方将来是谁的不是谁的,谁管
理不谁管理,那是後人的事,现在我已快死的人,管不了这麽许多了。」

民国五十二年农历六月二十二日上午十点半,在病榻上的□老对侍者说:「把我扶起来坐
好,我要走了。」侍者扶老人坐起,问:「老法师这样坐舒服吗?」答:「舒服。」大众
诚恳念佛,给老人助念。下午二时许,有人说老法师坐著吃力,不如请他老躺著舒服,侍
者扶老人躺下。不久,老人用两手表示,还要坐起来,遂又将老人扶起,正身趺坐,手结
弥陀印,一心念佛,如入禅定。至下午六时十五分,在大众念佛声中,舍报圆寂,与众永
别。其□脱自在类如此。(此段叙述出於诚祥法师〈追忆前尘痛悼师尊〉一文)

阅读过《影尘回忆录》的读者,相信一定对□虚大师言谈的慈蔼、风趣印象深刻。他一生
秉持著「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信念,建设道场、创办佛学院、讲经说法
,不曾有片刻稍歇。如此的兢兢业业,撑起了佛法在中国北方的一片天。大师晚年驻锡香
港,弘法和培育僧才的工作仍持续进行,不疲不厌的悲心,也造就了港人学佛、念佛的荣
景。这样一个为佛门鞠躬尽瘁的高僧,虽然已神归安养,但相信他老在常寂光中,将永远
摄受苦难众生,念念不舍。

常建〈题破山寺後禅院〉诗的禅理与禅趣(上)  张清泉

一、前 言

佛教传入中国以後,与中土文化产生了互动,其中对於中国文学方面的影响可说是既深且
远。而历来从事「佛学与文学」的研究方面,有关诗与禅的交涉问题,更是广受注目。

关於「诗禅交涉」的课题,大底不外「以禅入诗」及「以禅喻诗」两大项,前者为创作方
面,後者为批评方面;「以禅喻诗」的批评论大盛於宋代以後,而「以禅入诗」的创作方
法却是在唐代便已流传,这类诗作便被称为「禅诗」。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常建的〈题破山
寺後禅院〉一诗,历来虽也被归於「禅诗」之类,然大多是简略的分析其「禅趣」,未能
深入地探究此诗,其实,此诗尚有更多的「禅境」、「禅喻」与「禅理」,有待吾人进一
步去探究,笔者乃不揣浅陋,试作一番分析。

二、〈题破山寺後禅院〉诗的禅理禅趣


〈题破山寺後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此诗属五律首句不入韵式,押侵韵。为题壁诗之属,诗题中的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庙原
名兴福寺,又名破山寺。据宋朱长文《吴郡网经续记.寺院》所载,此寺为南齐时郴州刺
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自南齐至中唐,相距已有两百馀年之久,常建题诗於此古寺,
此诗又广受後人肯定与赞扬,谅必非是一般应酬题壁,当有其殊胜之处,尤其是与佛学相
关部分;然观历来各本说解,对此著墨并不多,本文特逐联分析以探其赜,分述於後。

(一)「初日、高林」之喻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描写作者於清晨时刻来到这座两百馀年的古寺,此时
正是旭日东升之际,旭光照耀在高林之上;此乃字面之意,至於所托寓的佛学义涵,根据
雪庐老人李炳南先生《诗阶述唐.诗惑研讨随笔》云:

首句为赋体,言时言地,以入字为诗眼,初进寺内自是前廷。次句求简改用比体,因下三
联皆咏寺後院故,语采梵典,人多忽之而已。按《华严》旨奥卷繁,有经王之称,非大器
不能解,寓旭日先照峰巅,其下仍在暗中,句取此喻而兼颂也。比拟前廷诸端,殿阁像设
,课诵传经,尽以庄严教义代之,然亦有数字明点。高林非为廷前柯木,凡寺皆有禅林丛
林等名,古寺与高林,实为一事,不过实写与称颂有别耳。

炳南先生认为「初日照高林」一句,乃取《华严经》「三照」之喻,而兼赞颂此古寺为「
高林」。按佛教天台宗有「五时」之说,将释迦牟尼佛所演述的教法分为五个时期,即「
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及法华涅盘时」,各个不同的时期演述不同的经典与
教法。《华严经》乃释迦牟尼初成道时首先开演的至高无上妙法,故《华严》向有经中之
王的美称。据旧译《华严经》卷三十四〈宝王如来性起品〉所载:

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刚宝山,然後普照一切大地……但
彼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後。如来应供等正觉,亦复如是,成就无量无边法界智慧日轮,常
放无量无碍智慧光明,先照菩萨摩诃萨等诸大山王,次照缘觉,次照声闻,次照决定善根
众生,随应受化,然後悉照一切众生乃至邪定,为作未来饶益因缘。

此处以旭日东升顺序照耀高山、幽谷和平地,来比喻佛陀教化众生之顺序次第,依次为菩
萨摩诃萨、缘觉、声闻、决定善根之众生、一切众生乃至邪定之众生。隋代智者大师在《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一中并将之配合「五时」之说加以阐述,此即「三照」之说,谓照高
山为「华严时」,照幽谷为「阿含时」,照平地则分为三时,依序为:「方等时、般若时
、法华涅盘时」等。因此,「初日照高林」在此乃寓有佛陀说法之意,且说的是至为高深
的《华严》妙法,意即称扬寺中有高僧驻锡,宏扬庄严教义。其次,佛教寺庙古来又有「
丛林」、「禅林」等异称,《大智度论》卷三云:

云何名僧伽?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

此乃取寺院中僧众和合居住於一处,犹如树木聚集之丛林,故以之为喻。因此,此处的「
高林」实有称颂之意,与上句的「古寺」相呼应。总之,「初日照高林」一句意谓,此寺
不只具有历史悠久足以称为「古寺」的「硬体」建□而已,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阐扬深妙
《华严》教义——「软体」的功能,不似某些「古寺」徒留遗迹而无高僧阐教弘道者可比
也,是其难能可贵之处。

(二)「幽、深」之象徵

颔联(或称颈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此二句颇得欧阳修赞赏,并称「欲效其
语,久不可得」,一般之所以欣赏此二句者,或是在於诗句所呈现的是一幅曲折小径通向
幽隐之处,陪衬著两旁浓荫花木,而禅房就座落在花木幽深之处,显示出无限的清幽雅趣
。然而吾人何尝不可将之解读为对佛法修持的一种「象徵」意义,试析如下。

首先,就「曲径通幽处」句析之,可将「曲径」解读为象徵佛法修行过程之曲折繁复,而
「幽处」则象徵佛法幽妙高深之境界。按佛教出世法之修行,概分为小乘、中乘、大乘,
即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各修四谛(苦集灭道)、十二因缘、六度万行等法;又须断
除见思惑、尘沙惑、根本无明惑等,其历程总共需经历三大阿僧□劫,方能成就无上菩提
,故以「曲径」作为象徵也。至於「幽处」,在佛教的修行成就上,若亲近善人,得闻正
法,则具四功德处。《成实论》卷二〈四法品〉云:

又闻此论则具四德处:慧德处,实德处,舍德处,寂灭德处。闻法生慧是慧德处,以是智
慧见真谛空名实德处,见真空故得离烦恼名舍德处,烦恼尽故心得寂灭是寂灭德处。

因闻正法而生大智慧,名慧德处;由大智慧而见诸法之实理,名实德处;见真空之理而舍
除烦恼,名舍德处;由离尽烦恼而心得寂灭,名寂灭德处。

其次,就「禅房花木深」句析之,依诗题「後禅院」所示,此「禅房」应即是诗题所指者
。按禅房即禅堂或僧堂,指禅林中僧众日常修禅起卧之堂舍。一所寺院之完成,须具备七
种建□物,包括有塔、金堂(佛殿)、讲堂、钟楼、藏经楼、僧房(即禅房,僧众起居之
所在)和食堂(斋堂)等,而禅房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常建此诗虽名为「题後禅院」,
然重点应不在於赞咏禅房所处周围花木之繁美,正如首联除赞其为古寺高林之馀,所宏教
义之高妙更是其所赞重点。故此句似应以禅房内之僧众为其咏赞之主旨,关键词为「花、
深」二字。盖「花」(华)在佛教中乃具有多重的象徵意义,如《华严经疏》卷三云:

释华十义者,一含实义,表於法界含性德故。二光净义,本智明显故。三微妙义,一一诸
行同法界故。四适悦义,顺物机故。五引果义,行为生因起正觉故。六端正义,行与愿俱
无所缺故。七无染义,一一行门三昧俱故。八巧成义,所修德业善巧成故。九芬馥义,故
。十开敷义,故。

故此句「花木」之象徵意义,当有「所修德业善巧成」的巧成义,与「众德住持流馨弥远
」的芬馥义,及「众行敷荣令心开觉」的开敷义等诸多义涵,以此众义赞颂僧众之德行。

至於「深」字,似有象徵其禅定功行之意味,即所谓「深禅定」者。所谓「深禅定」原有
二意,一指四禅中之第三禅为离喜妙乐,即离初禅、二禅之喜乐,为正念正知,住於自地
之妙乐;因其身心共为纯一妙乐,乃属禅定乐之最,故谓此禅定之乐受为「深禅定乐」。

其二,系指诸种浅深不同之禅定中,上地之禅胜於下地之禅,故上地对於下地之禅定,称
为深禅定。综此二意,亦可显示「深」字在此诗句中当亦别有一番象徵意义乎! (待续)

阿弥陀鱼  一 凡

在距离师子国西南方很远的地方,有一座孤岛。岛上居屋错落,大约有五百多户,岛民全
部以捕鸟为生,从来就没有机会听闻佛法。

有一天,突然从海上的小洲游来数千条大鱼,说著人话,齐声唱道:「南无阿弥陀佛」。
岛民们听见了,虽不知道大鱼在唱什麽,但是就跟著唱和起来了,并且取名为「阿弥陀鱼
」。因为有人唱著「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大鱼就游得更靠近海岸了。岛民边唱边捕鱼,
很奇异的是,虽然已经有鱼被杀,但是其他的鱼并没有因此惊吓而游走。鱼肉的滋味非常
美好,只要是「南无阿弥陀佛」唱得越久的人,他所捕到的鱼,肉质便鲜美无比;唱得少
的人,他所捕到的鱼,肉质就比较辛辣且带苦味。岛上的捕鱼人因为非常喜欢吃鱼肉,所
以就整天不停地唱著「南无阿弥陀佛」。

後来,有一个岛民因为老衰而过世,在他命终三个月之後,有一天,突然乘著放光的紫色
祥云来到海边,告诉岛民们说:「我就是岛上最老的捕鱼人,命终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所捕食的那些大鱼,正是阿弥陀佛慈悲变化所作,阿弥陀佛因为哀愍我们不知戒杀
护生的愚痴,於是变作大鱼身,来劝诱我们修行『念佛三昧』。如果听我所说的话还不信
的人,就会见到所有吃剩的鱼骨头都变成莲花。」岛民们听了都非常欢喜,因为他们真的
看见所舍弃的鱼骨头,全都变成了朵朵莲花!

每一位见到这不思议景象的人,都因为感动而生起了觉悟之心,完全断了杀生的念头,发
愿要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後来,岛上的人果然都在命终时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了,而这座岛屿也从此成了荒岛。这个真实的故事,一直到师子国的师子贤大阿罗汉,乘
著神通力来到这座荒岛上,才传说开来。 (见《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一》)

古大臣风  治 烦

宋代哲宗时,司马光深得人心,位居尚书相位,兼任门下省事务,与门下部属韩维是旧交
情,公务之馀常相往来。韩维字持国,担任侍郎职务,司马光为避父亲的名讳,於是称韩
持国为秉国。

曾经有一位武人,到了门下省向司马光陈情诉状,由於言辞激切,态度颇失礼法。韩维便
大声呵斥这位武人:「大臣在此,不得无礼!」司马光听到这句话,神情紧张,急忙向韩
维说:「我们因为受到朝廷的信任而忝任大臣重职,经常忧虑是否把国家大事办坏了,一
旦误了国家大事,将要下狱为囚,怎敢以大臣自居呢?秉国您说这话有失分寸,并不符合
我对自己的期望要求。」

听到司马光这麽说,韩维非常惭愧,久久不能安心。并从这件事情,见识到司马光为人谦
恭平实而不浮夸。(出自宋代 王明清《挥麈录》)

争来的名望,传不久;求来的头衔,行不远。《中庸》说:「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
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有德的人为什麽必得其名?《易经》谦卦云:「谦尊而光」,尊
者正因谦虚而光大,愈不敢以「大臣」自居,人们愈乐於称颂。

兄弟怡怡 三 学 

「朋友切切□□,兄弟怡怡。」(《论语.子路篇》)

亲族谈了好几年,终於决定购买一块山坡地,建置先人的纳骨塔,好给儿孙坐拥一方风水
。正当要买地缴交预付款时,有一族的兄弟为了谁该缴多缴少,争执不下,最後闹到翻脸
不认人,一桩美事被抹上阴影,全部计画也就僵住动弹不得了。

《诗经.小雅.常棣》说:「兄弟□於墙,外御其务」。平时兄弟相互争讼,遇到外侮时
,便放下一切恩怨一起连心抵御。平时要如何避免兄弟□墙的事发生呢?

雁行感动

兄弟姐妹是天伦,流著同一血脉,终其一生无法分割,这手足深情如何绵延不断?「长幼
有序」和「兄弟怡怡」是可行的好办法。

南国的春天,仰头惊见一群群的鸿雁,由南往北飞去。雁群排成「人」字形,群集同飞,
最年长的在前头领航,然後长幼有序地跟在後头,所以《礼记.王制》云:「兄之齿,雁
行」,兄弟长幼有序如鸿雁飞行。若有一两只雁被风吹散,离了队,殿後的大雁马上去带
回来,脱队雁子也能顺从归队。望著天上的雁群,大的顾著小的,小的跟著大的,群策群
力,长幼有序地为一致的目标而飞去,谁不会感动!地上的人儿,若不懂得长幼有序,还
有什麽资格称为人呢?

手足怡怡

除了兄良弟悌、长幼有序,手足之间更要掌握「兄弟怡怡」的诀窍。「怡怡」是融洽和谐
的意思。成家後有了另一半的加入,手足关系难免生变,若想到是一母所生,一父所养,
自然不会因为些些言语而伤了手足融洽。
    孔子与兄长孟皮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两人怡怡融洽过一生。孟皮的女儿到了待嫁年龄,
身为叔叔的孔子从众弟子中挑了南容给他做夫婿。南容是一位君子,邦有道时能一展长才,
邦无道时懂得危行言逊,不会招来杀身之祸。人们心目中的真孝子 ——  闵子骞,因个人
的努力经营,感化一家人,与同父异母的兄弟相处得怡然融洽,外人说不上一句□话,找不
著一点空隙可以批评。

骨肉从容

见到朋友有错,理应「切切□□」,勤勤相勉,不使为非,番番告诫像竹子有一节一节,
适可而止。兄弟是天伦,朋友是人伦,若兄弟犯了错,那该如何办呢?

《诗经.小雅.常棣传》:「兄弟尚恩,熙熙然。朋友以义,切切节节然。」朋友以道义
相交,可以切责改过。兄弟血浓於水,恩情是一生一世,不可急切相责,只能用熙熙怡怡
、和和顺顺的方式包容体谅,如此才不至於伤了同根生的同胞兄弟。

清初的史□臣说:「处兄弟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兄弟骨肉之间发生争执时,
应该要从容缓和处理,保留缓冲的空间,不宜有过激的动作,以免恩断情绝,留下一生一
世的缺憾。

当兄弟之间发生利益磨擦,或是理念不一时,要如何维护兄弟情谊呢?孔子的学生司马牛
,他生长在宋国的贵族家庭,总共有五个兄弟,司马牛年纪最小,上头四位兄长都在宋国
为官。以二哥司马桓□为主导,企图篡夺宋国君位,司马牛则选择了跟孔子学习圣人之道
。

兄弟预谋造反,司马牛十分忧心,经常请教周遭的同学师友。孔子要他「其言也□」,对
外人少说兄弟难堪的处境。自己只要「内省不疚」,自身反省并无罪过,就没有什麽好恐
惧的了。同学子夏则引用一段话慰勉司马牛,子夏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
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兄弟造反後,司马一族是否家破人亡,财
富地位能不能保得住,自有天命安排。司马牛只要对人谨守「敬而无失,恭而有礼」,不
愁交不到有情有义的异姓兄弟。

孔门对司马牛的建言,有几点启示:兄弟为某些事情起冲突,首先要「其言也□」,不要
把兄弟纷争向外宣传,好给对方一个转圜的馀地。再者是「内省不疚」,即使兄弟犯下过
错,自身也绝不能同流合污,重蹈兄弟的覆辙,如此就不必害怕会受到牵连了。对人如兄
如弟,敬重不怠慢,恭顺而有礼,四海之内何患没有情同手足的知交?

孤雁念群

总统大选期间,对候选人各有好恶,桃园就有一家三兄弟,为了支持不同的党派,选後反
目成仇,三十多年的亲情竟不敌一时的选情。利益理念和兄弟亲情,孰轻?孰重?若能领
略「兄弟怡怡」的韵味,心里就有数了,天大的利益理念也换不回手足深情。

看看那离群的孤雁,单飞鸣叫,像在哭诉:「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声声念著相失在万
重云中的雁行,人若不想雁行折翼,那就该学著「兄弟怡怡」!

幽静的长夏  瑜 扬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 杜甫〈江村〉

一弯清澈的江水,环抱著村庄缓缓地流动。在饱经战乱的流离之後,今夏能在这临江的小
村子里度过,事事都觉得在幽静中充满了情趣。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来来去去;江上的
白鸥像在嬉戏一般,彼此相伴相随。妻子在纸上画图,说是可以就图下棋,消磨时光;孩
子们则天真地敲打著针,准备以此作为钓钩。能享受这片刻的宁静和幸福,都是因为几位
老朋友不吝资助米粮的缘故。在漫天战火中能存活下来,又能拥有悠□安适之乐,我还有
什麽好奢求的呢?

根据考证,杜甫这首诗作於定居成都郊外浣花溪草堂期间,在此之前,因为安史之乱的烽
火,他和家人经历了四年居无定所的逃难生活,倍尝生离死别之苦。若对诗人写作此诗的
背景毫无所知,仅就字面领会他所抒发的情致,可能觉得平淡无味。但在理解了平淡背後
曾经遭受的磨难和艰辛以後,跟诗人的双眼一同望去,「梁上燕」、「水中鸥」、「老妻
」、「稚子」都觉得分外可亲可爱了。那一年的夏天,杜甫一家人在僻静的成都郊外落脚
,暂时躲过了战争的伤害和荼毒。看著远离烟嚣,被江水围绕的静谧村庄,杜甫长久绷紧
的神经顿时松懈下来,眼里所见,尽是一幅幅标记著自在和幸福的图画。诗中描摹的人事
物虽然不显眼,但是诗句中的每个字所承载的心情,却是那麽复杂、沉重。当燕子、白鸥
来去飞翔的时候,当妻子、儿女带著笑声亲□地呼喊诗人的时候,杜甫心中恐怕仍残存著
浩劫馀生的惊惧吧?曾经那样接近死亡,如今却能和家人一同拥抱山水,共享□情,这「
幽静的长夏」对诗人的意义,已超越文字所能形容。

对於身处太平盛世的人而言,蝉声唧唧的夏季,可能是燠热、冗长、令人厌烦的。不过,
对於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的人来说,夏日里的片刻宁静,却是那麽珍贵,彷佛每个画面都深
具永恒的价值。其实,只要懂得知足,就会发现幸福含藏在周遭平凡无奇的事物中。我们
无法深刻体会,可能在於我们早已拥有,但却将它看得太过等□。透过诗人历经沧桑的双
眼,我们在平凡的事物中看到了内蕴的光辉,对於承平岁月中的一切,似乎也有了宝惜的
心情。

所以,幽静的长夏是难得的,无事挂心头是可贵的,和众多仍在苦难中挣扎的灵魂相较,
我们没有牢骚和抱怨的理由。

论语简说(五十二) 子 圆

八佾第三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於奥,宁媚於 。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於天,无所祷也。
」

卫国大夫王孙贾请问孔子:「与其到住宅西南角的奥处,讨好尊贵的中□神,还不如到灶
处,讨好主管日常饮食,有实权的灶神,比较有用处。这句话不知是什麽意思?」孔子回
答说:「不是这样的!得罪了上天,就没有何方神□可以祷告了。」

「王孙贾问曰」,王孙贾是卫国大夫,擅长钻营巴结,国君卫灵公非常听信他的建议,许
多施政都出自王孙贾。他藉著俗语,想说动孔子向他讨好巴结。

「与其媚於奥,宁媚於灶。何谓也?」「与其媚於奥,宁媚於灶。」这是俗语。「奥」是
住宅的西南角,古时家中最隐密幽深的地方。家中如要祭祀主管全家居处的中□神,就把
祭品摆在奥处。奥神的地位比灶神尊贵。「灶」是炊煮食物的器具,设在厨房。灶神主管
每天三餐,在众神中,他的地位最低,但是灶神和我们日常生活最密切,拥有实权。所以
王孙贾引用这句俗话作隐喻,「奥」犹如深居内宫的国君夫人南子,地位尊贵;「灶」则
指自己,得到国君的宠爱,握有权柄。当时孔子迫於无奈去拜见南子,王孙贾以为孔子想
巴结南子得到官职。所以他藉著问话,想说服孔子,来巴结自己还比巴结南子有用。

子曰:「不然!获罪於天,无所祷也。」上天是诸神的总管,假使自己所行不正,得罪上
天,向任何神□祷告都没有用!孔子用「不然!」二字,坚决否定王孙贾问话含意。更表
明个人行止,岂可逢迎巴结!必须正道而行,不作非分贪求,否则造恶而获罪,一定难逃
天谴!

东汉时期的杨震,奉公守法、操守廉洁,有名的「四知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表
明了杨震的志向。而他的随从们都为他的子孙叫屈,认为杨震当官多年,未曾替子孙留下
一点产业,自己刻苦不说,子孙一年到头吃不到鱼肉,出门也没有马车可以代步,希望杨
震大人能为子孙著想。杨震却说:「我给子孙留下『清白』二字,这比任何金银财宝都要
来得珍贵!」杨震守住良知,替古今知识分子留下榜样,正是为「天地立心」的楷模!

先人的辛勤 吉 光

「惟念产微息薄,非俭难敷。各须慎守儒风,省啬用度,并须知此等薄业购置甚难,凡我
子孙皆当念韩文公所云:『辛勤有此,无迷厥初』之语,倘因破荡败业,即非我之子孙矣
!」 (林则徐)

清代林则徐(□文忠公)居官在外三十年,致力於公务,无暇经营田产。六十三岁时,立了
一张「分书」,将仅有的一点家财分成三等分,三个儿子各得一分,让他们自行去经营。
在「分书」上,林文忠公告诫他们:

「你们应时时念著自家产业微薄,不节俭便难以应付。每个人都要谨慎遵守儒者的风□,
节省各种费用。并且□解这微薄的产业,全靠祖父母舍不得花费子女供养的费用,而省下
来买的这一点薄田,得来十分不容易。

凡是我的子孙都应当牢记唐朝韩文公所说的:『因为先人辛劳勤奋所以拥有这些,後世子
孙别忘了先人起初的努力。』假使因为破坏放荡而败了家业,就不是我林氏的子孙了。」

恶 三 品

十恶业,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欲、□恚、邪见,可分上、
中、下三品。作恶时,在「欲作、正作、作已」三阶段,心毫无悔改者,称为上品。在「
作已」作完了十恶而能悔改者,称为中品。「正作」正在作时就能悔改者,称为下品。饿
鬼业就属於下品十恶。 (见《成实论》〈六业品〉)

正 体 字

大陆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表示,大陆年轻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有时还不如
台湾的年轻一代。大陆应开始教授繁体字(正体字),经过几年的运用後,看那一种文字更
适用就采用。今年七十四岁的茅于轼是知名经济学家,四十六岁才开始学习经济学,因对
社会底层的人文关怀和对真理的追求,被称为「经济学界的鲁迅」。 (2003/09/17联合报)

善 居 室

南朝刘裕自立为王,史称刘宋。皇宫「玉烛殿」建成後,与群臣一同参观。贵为天子的刘
裕,寝室床头立一面土墙,壁上挂个葛布糊的灯笼,赶蚊蝇的拂子也是用麻绳作的。臣子
盛赞皇帝有节俭□素的德风,刘裕没有马上回答。私下时说∶老农夫有这些就够了。所以
他能拥有天下,完成大业。 (见《南史》)

书 同 文

雪公说:虽然群书经秦火焚毁,但是现今的《十三经》之中有很多韵文,这些经书都能配
上琴瑟,家弦户诵,所以能留传下来。那古人不会说白话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台中与台北说的言语就不同。若是文言文,则「书同文,车同轨」,所以凡公事都用文言
,不可以用土话,讲土话则各各分裂。所以要灭人的国家,先灭他的文字。

宽和淳美的 ——「姚太暨妻袁氏墓志并盖」

隋大业十年(614)八月刻。正书,十五行,行十五字。

本志古质□美,楷法森严,上承南北朝楷书,下启唐人风气。

书家对汉字结体规则和运笔技巧极为娴熟,每字在界格中仍能变化自如。书风参揉隶、楷
笔意,开合有度,疏密有法,严密而不失灵健,参差而不失情理。点画时而散落,时而繁
密,均各得其所。

仔细看这件作品,方整的点画和圆润的笔意相融合。时有尖头、尖尾的笔划出现在字中,
然而尖而不「刻」,尖而不「苦」,显现了作者的功力以及刻工的本事。

玉虎溪三笑笔筒 — 清

与人相处不难,难於结交知心朋友,所以人们常常感叹:「相识满天下,知音有几人」。
汉朝李陵在《答苏武书》中也说:「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相传东晋时,慧远祖师居
庐山东林寺修行,三十馀年不下山,亦不过寺前虎溪桥,过则虎鸣示警。一日陶渊明、陆
修静来访,三人相谈甚欢,法师临别送客不觉已过虎溪桥,只听得虎声鸣吼,而三人不禁
大笑欣然道别。虽然後人考证「虎溪三笑」故事应是虚构,但知音相惜之意仍为人所传诵
。  
 
此器以青玉为材质,高十三.二公分,径长十二公分,刻镂法师等三人,悠游山水之间契
心交谈之貌,无繁复巧雕之弊,而有清雅□淡之风,堪称玉器精品,现藏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禅与静坐板 - 禅修的心态与调适讨论                             BudaSitting
阅读文章: 第 284/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