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Magazine ◎ 期刊文章随缘张贴区    板主: grace
阅读文章: 第 302/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miyuki (美雪) 看板: BudaMagazine
标题: 明伦月刊352期
时间: Wed Oct  5 03:29:36 2005

纯善人  鞭鼓生

憨山大师说:「十一(善)法者,信、精进、惭、愧、不贪、不□、不痴、轻安、不放逸
、行舍、不害,此十一法全具,为纯善人。但少一法,即为缺德。汝等但能依教持此善法
,各各究明,时时观察提撕,於何法上有未纯熟,更加切磋之功,务要全美而後已,如此
用心,是为真实善人。」

活在世间,我们要将自己雕塑成怎样的人?祖师说,「十一法全具,为纯善人。但少一法
,即为缺德。」学了佛,总想自己应该称得上是善人吧!然而以教法来审视,却难免是一
位缺德之人。好错愕啊!原来自己活在懵懵懂懂中,终日自以为是吃素学佛的大善人。

百法五十一心所有法中的十一善法,清清楚楚地告诉修行人,修行的路要往哪里走,要怎
麽走,要以什麽样的标准,来庄严身心,并衡量善的尺度。纯善的人,信诸法的实体与三
宝的净德,对世间出世间的善根,深住信乐,使心澄净。纯善的人,於身与心都精进。并
以惭、愧来自我反省。纯善的人不贪,就是不染著於五欲之境。也不□,就是不使身心热
恼,而起诸恶业。也不痴,就是心性不会□昧,迷於事理。因为愚痴为父,贪爱为母,会
生出一切烦恼恶业。纯善的人,远离烦恼压力,身心调畅安稳,断恶修善,闲邪存诚,绝
不放逸。并且让身心舍离执著差别,而住於平等正直的境界,自自然然地安住在道上。纯
善的人不害,也就是不会做出损害众生的事情。

祖师说:「衣食住,亦修道人所不能少。食得充饥,衣取御寒遮羞,住屋能避风雨即成。
否则只讲究衣食住,即无讲究修行功夫。」十一善法,讲究的正是修行功夫。吾等修行人
,务要实实落落,耐心行去,不可自欺欺人。所谓心地功夫,岂不就是这般点滴切磋琢磨
观照而成的?

学道如白月,

光顿照阎浮,

明乃渐皎洁。
——明  □益大师〈学道偈〉

学道的过程,如同初一到十五皎洁月亮的变化。即使初始的一点觉悟,它的光明就像亏月
,也能一下子遍照这个阎浮提世界。不过,随著十五日的接近,光度逐渐的洁白明亮,直
到满月才是最光明圆满。

唯识三十颂研究(一一二)  智  果

◎加行位(续二)—— 释四位名(二)

※前 言

唯识修道五位之二「加行位」,谓加行位菩萨为求住於「真唯识性」,必须经过四个修学
历程,所谓「□、顶、忍、世第一」,上回已释初二位,即□位及顶位,今续释後二位,
即忍位及世第一位。

以下即分别解释之。

(三)忍位

(1)正释

《论》九云:「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於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
谓依「印顺定」发起「下品如实智」(契合真实道理之智之初位,故名为「下」)「印」
持决定前所取四法(名、义、自性、差别)是空,亦「顺」乐忍可後能取心识之虚妄不实
,如此「印前顺後」之定,即称为「印顺定」。

 (2)转释

问:何义顺後能取之心识,亦非实有?

答:《论》九云:「既无实境,离能取识,宁有实识,离所取境?能取、所取,相待立故
。」谓既无所遍计之实境(即名、义等四法),岂有能遍计之心识?当知:能取之心与所
取之境,是互相对待,缺一不可也!

(3)依行立位

《论》九云:「印顺忍时,总立为忍。」谓「忍」是总名,通於二处,即「印忍」及「顺
忍」。其修行次第如下:

(一)下忍 —— 观所取之境空无,而决定印持之。《述》九末云:「下品忍,名印忍,
印所取无故。」

(二)中忍 —— 观能取之识空无,而顺乐忍可之。《述》九末云:「中品忍,名乐顺,
乐无能取,顺修彼故。」
   □(三)上忍 —— 观能取之识空无,而决定印持之。《述》九末云:「上忍起时,但名印顺
,印能取无,顺观彼故。」

故《心要》九亦云:「此忍自有三位差别:

印前,即下忍。
顺後,即中忍。
忍识亦空,即上忍。」

《演秘》七本云:「初忍虽未修无能取,印『所取』无,即是顺无『能取』义也,能所二
取相待立故。」谓於初忍位,虽未观「无能取」,但在印持『无所取』之同时,即是顺乐
「无能取」,何以故?能所二取,互相对待故。

 南岳慧思禅师之《大乘止观法门》卷三云:「□观诸法(勤勉观察诸法),唯是心相,虚
状无实,犹如小儿,爱镜中像,谓是实人。然此镜像,体性无实,但由小儿,自谓实,谓
实之时,即无实也。我今亦尔,以迷妄故,非实谓实。设使意里,确然执为实时,即是无
实,犹如想心(粗想之心)所见境界,无有实事也。复当观此,能观之心,亦无实念,但
以痴妄,谓有实念,道理即无实也。如是次第,以後念破前念,犹如梦中所有忆念、思量
之心,无有实念也。作此解故,执心(能取之识)止息。」以上所引,正同此中「四加行
观」(四加行位之观法也)。

(4)释印顺相

《论》九云:「印前顺後,立印顺名。」《述》曰:「印前『所取』无,顺後『能取』无
,及印『能取』无,立『印顺』名。此释三位别名。」

(5)释忍义

《论》九云:「忍境识空,故亦名忍。」

《述》曰:「忍境空、识空,故亦名忍。」即「下忍」先单印境空,「中忍」顺後识空,
「上忍」单印识空。「中忍」虽不印可,顺乐忍可,故亦名「忍」。即此中「正忍」(於
空理忍可决定)、「顺忍」(於空理顺乐忍可)皆名「忍」故。

《音义》九云:「『忍』即别镜中『胜解』,有二义故。

一者,印持决定。

二者:顺乐忍可。

今则『印』前无所取,『顺』後无能取,二义皆具,故名曰『忍』」。

上来略释「忍位」已讫。

(四)世第一位

(1)正释

《论》九云:「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谓此定与初地「见道
」相邻,不为馀心所隔,故名「无间定」,依此「无间定」,发起上品如实智(重发契合
真实道理之智,方前为优,故名为「上」)双印能所二取皆空,故立此位为「世第一法」
。此义云何?今先略释之: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云:「四加行位之第四,是为有漏智之最极,世俗法中之第
一,故名「世第一法」。」

《大乘义章》十一本(隋慧远撰)云:「世第一者,显胜之目,於世间中,此善最上,故
云第一。」

(2)转释

《论》九云:「谓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双印。」谓前忍位中,「下忍
」印所取空;「中忍」顺能取空;「上忍」印能取空,似属次第,故总立「忍位」,今此
位乃双印能所二空,非属次第,故异於前,立「世第一」名。

(3)释无间相

《论》九云:「从此无间,必入见道。」谓此後二空观无有间断,即入「真见道」,亦即
於「世第一法」之後念,生无漏之根本智,断分别二障之位为「无间道」,於次一念正证
二空所显之真理之位为「解脱道」,此二道即称为「真见道」。

(4)释「世第一」义

《论》九云:「异生法中,此最胜故,名世第一法。」此义云何?前已略释,今正释之:

《摄论释》八(世亲释,真谛译)云:「菩萨以『地前』为世法,『登地』为出世法,此
『无间定』犹是世法,於世法中无等,故名『第一』。何以故?世间众生,无有修行,能
等此法者。又此定虽是世法,能为菩萨出世道增上缘,馀世法则无此义,故名『第一』。
又唯一刹那,故名『第一』。」

《演秘》六本载,《论》云:「异生法中,此最胜故」者,唯凡趣圣,可如所言,圣者「
回心」而归於大,对此云何「异生」第一?

答曰:回趣圣者,如佛世沓婆摩罗子,已证阿罗汉,具六神通,厌无常、生灭之身,发菩
提心,求菩萨道,即属「俱句」收,即亦名「圣者」,亦名「异生」,何以故?  

1、彼已得生空智,已断「烦恼障」故,亦名「圣者」。  

2、然未得法空智,未断「所知障」故,亦名「异生」。

《相宗纲要》「顿渐二悟」章云:「二乘回心之後,稍经劫数,而入『资粮』僧□时分。
」如四果回心者,须经二万劫,方入菩萨十住之第一位「发心住」。当知:大乘行者,修
菩萨道,须至初地入心见道在前时,方断大乘「异生性障」,证「遍行真如」,方可称为
圣者。

由上述可知:今此四加行之第四位,双印能所二空,从此无间,断大乘异生性障(即分别
二障随眠),必入初地见道位故,对此回趣圣者,亦得名为「世第一」也。

上来略释「世第一位」已讫。

※总说加行四位

无著菩萨所造《摄大乘论本》卷二(奘公译),引弥勒菩萨所说之《分别瑜伽论》颂云:

「菩萨於定位」—— 加行位中,□位菩萨,在「明得定」位之中。

「观影唯是心」—— 发起下品四寻思观,观所取之名、义、自性、差别,唯是自心所变现
之影像,假施设有,实不可得也。

「义相既灭除」—— 遍计所执心外之境,义相(义理与相状)既已灭除。

「审观唯自想」—— 顶位菩萨,在「明增定」位之中,发起上品四寻思观,重新审观所取
「名」等四法,唯自想心所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也。

「如是住内心」—— 忍位菩萨,亦复如是,依「印顺定」,发起下品四如实智,能收摄内
心安住於无义。

「知所取非有」—— 於下忍位,了知所取「名」等四法,决定印持非有。

「次能取亦无」—— 於中上忍位,顺乐忍可,决定印持能取之心识亦了不可得。(合此上
三句,俱印能所二取皆空,即颂「世第一位」也)

「後触无所得」—— 从此之後,无有他念间隔,即触证无所得之真如,入真见道位。

《述记》九末云:「初二句颂『□位』;次二句颂『顶位』;又二句颂『下忍位』,第七
句颂『中上忍位』,合上三句,俱印二空,即颂『世第一位』以时少故,从『忍位』说;
第八句颂『见道位』。」

上来释「加行四位」之名已讫。
 
念佛心如水  雪庐老人

风吹水动泥起。
风息水止泥沈。
都摄六根(使水隔风)
净念相继(洪名似矾)

 (案:风吹动水,搅动水底的泥沙。风一停,水平静了,泥沙便沈下去。念佛能摄住眼耳
鼻舌身意六根,一心念佛,就像将水与风隔开,心就不扰动。而净念相继,一直记住六字
洪名,像是投入明矾,能让心水更为清净。)

净土法门惟佛乃能究尽(上)  雪庐老人

案:民国七十二年一月二十三日,台北净庐念佛会举办放生活动,并参访台中佛教莲社,
祈请雪庐老人开示修学法要。当时有美国华侨倡言「消业往生」,困惑许多久修净土的莲
友,雪公乃专究这一问题,将净土殊胜特别之处娓娓道来,对於坚固净土行人的信愿知见
,大有助益。 ———编者谨案

诸位大德,诸位同修:

今天诸位难得来到台中,又办放生活动,因缘殊胜,功德非常大。人是动物,畜生也是动
物,过去世也许都做过眷属,都曾为一家人,所以动物彼此之间都有关系,众生皆有佛性
皆能成佛,放生一方面是放过去世的眷属,救这些众生也是救未来的诸佛,功德非常的大
。

傅老师要我为各位开示,我不敢当。诸位学佛也懂得一些佛理,所谓开示是自己本身要知
道,才能告诉对方,譬如我们莲社门关著,而有人要进来看,则要把门打开让他看得见,
但他也还不知道里面的摆设,你必须指导说明,但是你要先知道内容,才能向人说明,否
则门虽然开了,你也不知道内容,如何跟人介绍呢?你必须要内行,才不会说错。明明白
白的交待清楚。而开示以後对方明白了,悟了,这才是开示。「开示悟入」有连带关系,
众生原来有佛性,但早就被无明迷惑了,迷到现在,对佛理还是不明白,否则早不在这里
了,所以我不敢承担开示这两个字,只是谈谈话。谈什麽话呢?把知道的说给诸位,不知
道的概不会说,譬如盖莲社,我不是工程师,我不会盖房子,如何跟大家说盖房子的事呢
?外行人如何说门道事,所以不懂的事就不要说。

净土惟佛能懂

早上看到诸位在合掌念佛,念佛做什麽?为什麽不去抽烟喝酒?念佛为什麽?这很重要,
诸位能答得出来吗?这一句话很难答覆。要把这句话讲明白要十年的功夫,其实十年还算
少。我学人口才不好,说一百年也说不明白。这是实在话,不是谦虚。谁可以说明白呢?

《阿弥陀经》里舍利弗智慧第一,他说上一百年也说不明白。舍利弗是大阿罗汉,证了罗
汉果,而我们什麽也没有。证了罗汉果懂什麽?懂得罗汉。罗汉以上还有菩萨,菩萨的境
界罗汉就不懂,到什麽地位懂什麽。菩萨就懂得了吗?文殊师利菩萨懂得念佛吗?他也不
懂得。也只一知半解,说不明白。这怎麽讲呢?他是菩萨,只晓得菩萨的事,阿弥陀佛是
什麽情形他不懂得。这都是祖师注解说的话,本人才敢说,今天说的话没有本人的话,本
人不会说话。除了祖师说的话本人都不敢说。

菩萨的阶位有五十二个,第一级懂才懂第二级,如上梯子,《阿弥陀经》里等觉菩萨尚且
不懂佛境界,我们如何懂?那谁懂呢?大家念《阿弥陀经》,经中有十方佛,他们懂得,
成了佛才懂得,不成佛不懂得。菩萨对念佛的道理外行,罗汉更是外行,我们凡夫就更看
不到了。说个譬喻:幼稚园的孩子懂得大学的功课吗?小学生懂得研究所的功课吗?更不
懂。高等者懂得初学者,初学者不懂得高等者。

感应从心念起

大家知道要念佛,念佛有何好处?有什麽用途呢?释迦牟尼佛要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为
什麽不念其他的佛?街上的人谁不会念这句阿弥陀佛?你如何念呢?念是要从心中念,光
嘴里念,有口无心不行,人人有心,心怎麽讲,经上说:佛就是心,心就是佛。要紧的是
心,真从心中念佛,就会放光明,你一放光明就会与阿弥陀佛的光明相感应,一感应你的
光明就上了阿弥陀佛的光明那儿去了,光光相合,命终之後你的本性就上了西方极乐世界
,外行话是灵魂,内行话是神识,也就是心,心即是性,性就是心,这要学禅才知道。

所谓西方接引,就是到阿弥陀佛那里去,阿弥陀佛若不来接引我们,你认路吗?你到台北
都不认路,如何过十万亿佛土到极乐世界?其实你只要在家里一心念佛,阿弥陀佛就会来
接引你。就如接电,只要电接通了就感应。人人虽然没有开智慧,但人人皆有佛性,有佛
性,将心里乱七八糟的事放下,你的心就会放光明,就会与阿弥陀佛佛光相合。或问,接
引到西方极乐世界有什麽好处呢?

永离生死轮回

要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有什麽好处,先要知道这里有什麽坏处。大家都知道三界公,三界是
: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在三界里生了死,死了生,来回的生死。欲界有六道:三善
道和三恶道,三恶道是很苦的,其他宗教不讲这个,只有佛教详细的述说,若只说天堂地
狱,那是囫囵吞枣。六道轮回来回的转,互为父母眷属,也许入地狱,也许上天堂,上天
堂也还会入地狱,并不是永远在天上,这不就麻烦了?我们现在生为人,若死了,一万人
也找不出几个人再变为人了,下三途者为多,受苦无穷,永难出离,大家要知道这一层,
美国大总统现在不得了,但死了也要轮回,咱们也是一样,人生难得,学佛者一定要懂得
。所以苦不苦呢?

如何解决苦?三界不能待,要出三界,出三界上那里去?你若成了佛,自己有净土,不成
佛就没办法,只有上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没有六道轮回,永远不生不灭,你可永远享受极
乐世界的福报,这个很要紧,不明白这个,终日学佛,一点用处也没有。即使做了功德生
天,寿命终了也要轮回,这有什麽功德? (上)

元宰必读书

印祖云:「提倡因果报应,莫善於教人受持《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以善恶类
书,一目了然,易於获益。

彭定求(注)从小日诵此二书,至中状元作尚书时,犹日日诵之。且得暇恭书送人,题为『
元宰必读书』。跋曰:『非谓读此可以作状元宰相,而状元宰相决不可不读此书。』可知
此书之要矣。」《复朱仲华居士书》

注:《清史稿》第四百八十卷:「彭定求,字勤止,又字南□,长洲人。………康熙二十
五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历官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前
後在翰林才四年,即归里不复出。」他三十岁考中状元,康熙四十四年,南巡到苏州,命
他出任《全唐诗》总裁。

典型夙昔之十三—— 斌宗法师  智 展

斌宗法师(一九一一—一九五八),台湾鹿港人。在日据时代,当台湾佛教界还处在和鬼
神、外道合流局面的时候,法师便已看出当中的不如法之处,发心到大陆参学。期间,曾
在净宗耆宿圆瑛法师座下受具足戒,也曾在观宗寺宝静法师、天台山静权法师门下研习天
台教观,其精进用功之行持,均深得嘉勉和肯定。回台之後,法师便开始积极进行弘法利
生的事业,其敷演教理时的条理分明、层次井然,为当时只作佛事,对经典不求甚解的佛
教界,树立了良好的典□。在大陆僧人尚未大规模来台之前,法师可谓在「解行」上最具
「标竿」意义的「在地」代表。老人家住世时间虽不长,但对於正法在台湾的流布却有相
当深远的影响,本文特将其不凡的行谊集中呈现,愿与大众一同瞻仰这位高僧的修行风□
。

安贫乐道  不改其志

斌宗法师俗家的祖父是鹿港当地的巨富,父亲又是地方上的名医,因此家境十分优渥。不
过,在他十四岁出家之後,却能安於物质生活的匮乏,专心一意求道。收录在《斌宗法师
遗集》,一篇对於法师生平有较为「鸟瞰式」介绍的文章 —— 郑□仁居士〈斌宗大师略
传〉——中,对法师「安贫乐道」的操持有如下记载:「十七岁的那年,因种种因缘,上
人决定结茅独居於汴峰(台中市郊头汴坑)。每日授课学生以维持自给的生活,不愿受友
人或信士的供养,也不接受馈赠。有时柴米皆尽,乃先向学生借用,及束修时照数退还。
那时有一信士金山夫人(即後来狮头山海会庵第一代住持比丘尼达明师),曾以大量米粮
供养,上人不受而退还之。山居物资生活,往往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要求,但上人却过著
乐道的生活。任何语辞难以说明此时的情况,但如以孔子赞美颜回的话 —— 『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比当年上人的汴峰生活,则是最
恰当不过的。」

一位富家少年,能感知「世间无常」之苦,发心出家修行,又能安忍物质生活的拮□,不
改初衷,在菩提道上勇往直前,其往後在道业上的成就,已可在此看出端倪。

学行卓越 不自骄矜

民国二十二年,法师因深感台湾缺乏可以指导研学佛法的老师,於是决定只身前往大陆参
学。在宁波观宗寺求学期间,由於刻苦好学、才情卓越,因此很得当时担任学院主讲的宝
静法师的赏识。

关於斌宗法师在观宗寺参学期间的表现,〈略传〉中有如下记载:「是时宝静法师当观宗
寺主讲,上人前往参学。时因贫穷无力购买参考资料,乃利用夜间同学已休息时,借其参
考书而读之。但学院规矩,作息有一定的时间,有时不得不避开督学的巡视。上人极专心
,进度甚速。一日宝法师出一问题,曰:『弥杀弥慈』,系取材自指□外道央掘摩罗的故
事。试问其道理何在?令诸学生申论之。诸学生均不得要领,无从下笔。上人曾著论文,
论其道理,同参将该文发表於『宏法月刊』,但没署上人法号。宝法师读该论文,惊叹著
者学力,见地高超,深为赞美,後来宝老知为上人所作,嘉许赞美备至,且决定聘请上人
任副讲法师。上人知道宝法师决定请他任副讲,至为惊讶,於是乘夜整装,黎明逃出观宗
寺,事为宝老所发现,即令使者前往追回,使者追了六、七里,力陈宝老聘请至意,上人
则托使者,转呈宝老说:『不远千里前来大陆,目的在於求学,绝无意讲授。老法师慈意
至为感激,但无论如何,不能应命。』於是赶程入天台山。」

在逐渐深入教理的阶段,年轻的法师虽然有些许「胜解」,但却能谨守「学生」的本分,
懂得不露锋芒、不自骄矜的道理,善护纯净的道心,避免被「名」所害,这对在学佛上稍
有体会便急著炫□、展示的修行人,有相当大的启示。

日人拘禁 以德感人

民国二十六年中日战争正式爆发之後,台湾人在大陆的处境日益艰险,因为不明究里的人
,常将台湾人和日本人划上等号。於是,原本计画在大陆参学十年的斌宗法师,不得不中
止这场求法之旅,在战火中冒险返回台湾。不过,在回台湾的船上,日本特务却因为怀疑
他是中国间谍而对他进行监视、盘问,结果,船抵基隆之时,法师就被不明不白地逮捕、
软禁了。

关於法师遭到日人拘禁期间的情状,〈略传〉亦有详细记述:「上人巍巍不动安然的态度
,行住坐卧不离佛法的规制与闭在关房样,无可烦恼,无所挂碍,也没有痛苦。认为闭关
有时还要食住的烦恼,现在不必挂虑这些,且警察为侍者,安全地守护著。每日可以安心
地念佛、持咒、打坐,生活十分安定,对於个人全无挂碍,只是有时起了大悲想:何时才
能有机会实践弘法的誓愿与任务?在这时期,又有几个不同的『侦探』人员前来『□谈』
,所谈的不外乎大陆游历经过。这种侦询的报告,一层一层地送到最高机构的森特务长(
日人)的地方。森氏读了那些报告深受感动,并特访上人说:『根据他们多次的报告,我
知道您的人格。我曾经将多次的报告一一核对,没有一句差错,人们有时就是所说的全为
事实,但多次的答案往往会忽略其一、二,或答错了一两句话。我从这些报告了解您,不
但是个学问道德修养极优,人格高尚的高僧,且可以证实您的定力功夫,我愿作证您所说
的全是事实,确是仅是一个佛教传教师,绝非不法分子』。」

法师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并没有因此乱了方寸,虽然被禁於囚室,但他却能作闭关想,
化横逆为修行的增上缘,心心念念不离佛法。这种过人的定力,日人看在眼里都不得不感
佩,而从这件事情上,我们也看到了有道之人的神采。

在脱离牢狱之灾後,民国二十九年起,斌宗法师便开始一连串的弘法行程。当时,中日战
争正是最惨烈的时候,日本政府为了凝聚台民的向心力,如火如荼在台湾各地推行「皇民
化」运动,学校、机关团体一律禁用台语。不过,法师在各地弘法时,为了接引更多民众
学佛,还是用台语讲经说法,丝毫不畏惧殖民者的无理压迫。随著法师在台湾开启研经、
讲经的风气,台湾的佛教徒开始渐渐明白佛法的内涵,修行上也有了转变,〈略传〉形容
是转「应酬佛事」为「研究圣法」,这对台湾佛教的启蒙和发展,无疑是具有重大贡献的
。

斌宗法师於民国四十七年四月往生,前年病中阶段,就已向弟子预告了寿命将尽的讯息。
面对这位台湾佛教拓荒的先行者,吾人不免对他短暂的一生感到惋惜,也为台湾佛教界无
福承受他老人家多几年的教导、指引感到扼腕。不过,从前文可知,法师住世的岁月虽不
长,但却留下了诸多值得吾人遵循、效法的典□,相信只要吾人愿意时时仰望,法师的精
神便永远常在,继续加被、庇荫心心向往解脱的佛子。

自身作证  三 省

佛法应当自身作证,不但随他。(摘自《成实论》)

修学佛法,不能只是一味听别人讲说,必得将听闻的道理反覆思惟,并落实在日常生活当
中,如此方能获得法益。

在学佛求道一段时日之後,我们常会觉得自己对佛法十分好乐,也充满信心。可是,当遭
遇逆境阻挠,或有恶缘缠身时,那分自以为坚定的信心却又岌岌可危了。有人开始随俗流
转,有人开始对所学生起种种疑窦,早先的勇猛精进慢慢降温,最後竟变成停滞不前。为
什麽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把对佛法的信心,完全建立在经典的字面阐述和别人的讲说上,
并没有内化到自己的生命里,也没有确实依圣言量起观照,对治烦恼,所以当障碍现前时
,脆弱的信心便冰消瓦解了。

佛陀曾对弟子云:「汝等莫但信我语,当自思惟,是法可行,是不可行。」由此可知,学
佛不能只是被动地吸收,必须主动去思索、去实践,这样才能获得甚深法乐,对佛法也才
有真实信心。

念佛之道  用功之方—— 江味农〈复毛敬泉书〉  江味农

前 言

江味农居士所撰的《金刚经讲义》,博采众长,渊广圆彻,有如一部佛教百科全书。老居
士阐扬般若,又与净土宗旨相互发明,高揭般若与净土相辅相成的圆融善巧。而老居士在
〈复毛敬泉居士〉书信中,则劝人一心专修净土,将一己的净土修行经验和盘托出。此文
在五十年前曾单张排印,因流布不广,罕有人知,後蒙灵岩山德森老法师出示,附在《金
刚经讲义节录》之後。其中念佛的「四层八字」,实为老居士念佛实践的甘苦谈。本刊谨
将全文整理加上标题,疑有漏文之处则以问号存阙,以文章形式刊出,供作读者净土修行
的资粮。——编者谨案

全依一句佛号

 (一)来函所述功德,有多无少矣。从来发勇猛心难,持久不变则尤难,非必自甘退惰也。
或为病魔所扰,或以精力不支,或猝遇不及料之外缘,致生障碍皆是也。弟意每日早晚《
弥陀经》各一卷,《往生咒》各二十一遍,或仅三遍,佛号各五千声,观世音、大势至、
清净大海众圣号各二百声,或各百声足矣。如觉行有馀力,最好将佛号加多,愈多愈妙,
何则?临命终时,所有经咒势不能念,全依一句佛号,度我出苦。故平日用功,别项功课
,可少即少,惟有弥陀万德洪名则多多益善。古人有一切不念,终日只念佛,以十万声为
度。又不念六字,只念四字,大凡皆为临终时计也。何以故?一心不乱,非执持名号,不
能成就故。试观执持二字之义,即可知一句佛号,万万不可松动矣。因此之故,弟请兄将
经咒减少,而佛号则尽量加多,至嘱至嘱!

 (二)依上述理由,《金刚经》不念亦可。必欲念之,或早或晚诵一卷可矣。

(三)回向文由自己心中发出更好,不必定要文言。

 (四)追荐先人,但求诚切,亦不必贪多。弟意《心经》七遍,观世音菩萨圣号二千声可耳
。此亦须在佛前发愿,略谓弟子某为某持诵何经何咒,或圣号若干,求佛慈加被某人早出
苦轮,往生极乐,此其大略也。

 一心念佛有四忌

 (五)前函所云:「一心念佛时,急遽不得,疑畏不得,放松不得,矜喜不得」,此四句共
含八句,应分四层观之,一层深一层也。兹为分别明之。

第一层,急者焦急,遽者匆遽。此初用功时也。博地凡夫无量劫来所造罪业,所有妄想,
不啻恒河沙数,谈何容易便得消除。而不知上此义者,妄希速效,见效不速,遂生焦急。
焦急乃退悔之根也。实学道之大忌,故曰急不得。

又初发心人慕道切故,几欲绝尘而奔,恨不将所有教理一旦全通,所有功德一朝做尽。今
日见此经,得未曾有,遽欲诵之。明日闻彼咒,不可思议,复遽欲持之,全不思精神来得
及否,与自己所修之法门不夹杂否,遂致终日忙忙,无从容自得之趣,头绪纷歧,劳虽多
而效寡。又每当做功课之前,宜先静坐片刻,将游思打扫打扫,然後用功,此心较易乾净
。若一事甫毕,即匆匆进佛堂作功课,则心头之乱也决矣。故曰遽不得。

第二层,疑者忧疑,畏者怖畏。此用功渐进时也。未念佛之先,自觉心中无杂念。即念佛
之後,反觉妄想甚多。迨至用功久益勤,乃妄念竟随之益增益长,不胜忧疑之至,曰此何
故耶?殊不知念佛用功时,妄念实多不胜数,特汝自不觉耳。今汝日觉其多,正是汝心渐
入宁静之徵。譬如日处闹市,虽车马喧嚣,不觉其闹。夜深人静,即□鸣鼠跳,亦嫌其扰
,即此理也。误起忧疑,妄念颇少,忽而明日妄念之多,竟百计排之而不肯去,此时不可
强抑。

惟有极力提起正念(即念佛之一念),或高声念,或跪或拜念,久之彼力不敌,渐可退去
。
(案:此下,疑遗漏「故曰:疑不得。」五字)

有时念佛正好,妄想忽生,恍若天外飞来,甚至此念乃穷凶极恶之念,为生平所未有者切
不可恐怖。须知此是多生以前曾作此事,八识田中留下种子也。今幸佛力冥熏,将其逼出
,此时宜向佛前痛切忏悔,哀求加护,俾前造罪业根本拔除,是为最要。若生畏怯,大碍
功行。又功夫加紧时,或忽觉眼前之山河大地,以及自己,空无所有,不必畏之。但极力
念佛,求佛摄受,空境之有无,置之度外可也。要紧要紧,故曰畏不得也。

第三层,放者放任,松者轻松。此用功渐纯时也。念佛至纯熟之候,一句佛号冲口即出,
本是佳事。然自以为已达无念而念之境,放开胸襟。任口念去。如俗所谓滑口读过者,此
又成病矣。其病为何?则求佛摄受之心不切是也。此时必须声声著实,字字靠紧,谓当聚
精会神,一心悲仰,字字皆从心中恳切流出。然後生西心愿,庶几著实有凭耳。故曰放不
得(初念佛时生处要熟,至此熟处要生)。

功夫念到念纯之时,心无渣滓,遍体轻快,异常安适,此佛经所言轻安是也。然切不可一
味悠游自在,必须紧紧著力,益加勇猛;否则不进则退,并此轻安而失之矣。夫欲逆生死
流而出轮回,岂可片刻松劲乎?故曰松不得。

第四层,矜者矜张,喜者欣喜,此用功渐成时也。绵密用功,精勤不已,忽而妄念暂销,
心光发露,得睹圣境,此时只可向真善知识密求印证,切忌逢人辄道,亦涉张扬。盖此事
即张,则颂声竞起,自思几经勤苦,今何幸而获之。此心若起,即是自矜,矜心作而我慢
随生,则前功堕矣。故曰矜不得。

既不矜张,仍复勤密用功,久之久之,自见己身趺坐大莲华上,或睹三圣金容,或蒙弥陀
放光摩顶,或复己身俨列清净海会,如此圣境,或经一日二日,乃至数月经年,现前不散
。此时切不可欣欣自喜。喜心若起,念佛之心即已不一,不一则乱,念佛三昧垂得而失。
故曰喜不得。

念佛的甘苦谈

以上自第一层至第三层,历述甘苦,以为兄告。忆前五年,弟在北京,一日正念佛次,忽
起大恶念,骇极,汗出如洗,竟有数日不敢作功课,嗣思生平绝无此想,何来此念,殆多
生业种乎?稍稍自释。然究疑莫能决。

後叩诸谛老法师,谛公曰:「此多生种子,今为佛力熏逼而出,由此加功,即可拔去根株
。」当知八识中恶种藏积甚多,倘遇外缘引之,彼即出头露角,不可收拾。所以佛法修心
之功,不可不用。功用得勤,恶根方可拔除,善根乃能增长耳。

弟因此亦知念佛之要。盖一切法门,必将业种断净,方离生死,必历三□功行始克办到。
惟修净土者,依弥陀愿力,慈悲摄受,遂得带业往生。但得生西,便出轮回,此之谓胜方
便,谓方便善巧胜过一切也。(带业二字,的指未能除尽之种习而言,非谓现行恶业。或
曰:果尔,何以恶人临终十念,亦得往生耶?须知恶人临终地狱相现,幸遇善友开示,则
恐惧之情与求生之心,一时并急,勇猛念佛,有一往直前之慨。但大限已到,甫及十念,
遂已命终,非只发心十念也。试思当彼哀悔诚切,情急求生之际,此时之心,固已恶念全
清,善根开露,故蒙摄受耳。此中道理亟应细辨。)

弟修净土,亦已十年,然至今尚因循於第二第三两层之间,乍前乍後,绝无进步,至为惭
愧!若第四层功夫,特依据经教而陈述之,弟犹未能达此境也。又此四层亦依言说方便,
立此次第,实则或前後互起,或一时并现。亦有人念佛甚久,无甚出入;或念之未久,境
界甚佳者。此视根性之利钝,业障之浅深,功行之勤怠,随人而异。

总之,无论何人何时发现何境,必须审其利病,知所修治,乃为最要。所虑者自不审知,
所以宜常亲近善知识也。更有进者,用功固应求证念佛三昧,但不可著急求之,功到自能
证得,非可强求。即令生前未能亲证,但须真修切愿,临终必能蒙佛接引,不可自馁也。
至要至要。

请由此门而入

 (六)《观经四帖疏》、《无量寿义疏》、《往生论》、《净土十要》各一部,五彩及不著
色三圣像各一幅。一并奉赠,即嘱寄上。其《四帖疏》等书,如六谦先生有未见者,请与
共读之可也。

(七)三业清净之法,最好一心念佛。盖一句洪名,无业不销,无德不备故也。

(八)在家人应持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也。兄今杀、酒已戒,而
盗等之戒,平素之立身行事,已立其基。今复致力防检,更自易易。夫戒有止持、作持。
如坚持五戒,止而不为,是名止持。自己止之类(?),是名作持。

布施非必财施也,教人以佛法,曰法施;设种种方便,令人离恐怖,得安乐,曰无畏施。
持名而得一心不乱,即是定,非必坐禅也。兄能信入净土法门,即是基(?)慧根。若於念
佛之暇,将净土教义探讨明白,大足启发智慧。且因此己既增长道力,并得开发他人信心
,益莫大焉。至於根本大智不可强求,果能一心不乱,则性光朗耀,彻体圆明矣。

右列八条,念佛之道,用功之方,一一备具,请由此门而入。以兄之至诚至勇,证道何难
哉?不胜欣盼之至!

朱 氏   张夫人   吕富枝

朱  氏

朱氏,宋朝□川(今浙江吴兴县)人,持念阿弥陀佛圣号,经历三十年,并且经常诵念《
金刚经》,每当打开经本读诵时,总是觉得诸佛菩萨圣众,就在她面前,因而诵经时,她
不敢坐著诵念,也不敢丝毫怠慢,必定真心诚意,恭恭敬敬地读诵。

後来朱氏忽然断食,经过四十天都不进食物,每天只有饮水而已。

有一天朱氏梦见三位僧人,进入室内,每一位僧人,手里都拿著莲花,对朱氏说:「我以
前为□栽种这朵莲花,今日即将盛开,所以前来接引□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朱氏醒来後
,心中非常欢喜,於是请僧人前来为她助念,朱氏随著僧人端坐念佛,在佛号助念声中,
就安然作化往生了。

张夫人

张夫人,元朝人,不清楚她居住的地方。晚年时,持常斋念佛,到了年纪七十九岁高龄,
每天晚上,她把蜡烛熄灭,静坐念佛,四面墙壁都放光明,出现璎珞的形象。

张夫人临终的时候,桌案香炉里的香,焚烧出来的烟,形成篆字形状,宛转盘旋,渐渐形
成了佛的形相,一会儿这尊烟佛,变成了真金色,佛像的眉目就像绘画那般清晰,佛的一
手下垂,好像接引众生的样子,当香的轻烟刚刚消失时,张夫人就即刻往生了。

和气如春顾自青   三 学

冬天过去,春天来了,三阳开泰,天地之间阴阳平和,没有秋冬的肃杀,也不是盛极而衰
的炎炎夏日。现在东风解冻了,草木萌动,正是万物欣欣向荣的成长契机。古人说:「男
子悲秋,女子怀春」。男子每到秋天,格外感触,一年看又过,四方之志何日才能实现?
不免怨天尤人,悲愤难平。女子春日凝妆上翠楼,无奈韶光易逝,年华渐老,只得闺中生
怨,痴痴地等下去。一开春,周遭也不平静,有因车祸报复致死的,有渔船发生海难的,
有大学生遭亲人撕票等等。怨声戾气弥漫四周周,不仅挥之不去,稍有不慎便袭上心头。   

个人心头埋藏怨恨,会使人丧失心志,做出不理性的举动。一个怨气充斥的社会,更是破
坏环境和谐的元凶。有人在教室里摆了两碗米饭,分两批学生,一批学生天天对著一碗饭
说好话;而另一批正相反,天天说不好的。几天下来,那些说好的米饭,只是发黄没有怪
味,而说不好的米饭,已经发黑变味了。新正年头,如何养得一团春意思,除尽怨气,天
天过著「和气如春」的日子,想来是每个人都有的新春愿望。谨从《论语》经典,掘取可
以除怨平怀的智慧。   

怨从何而来   

经济贫困是怨气的温床,孔子说:「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宪问篇〉)身边财物
不敷生活所需,生存欲望难以满足时,自然心生怨尤,怨老天不公,怪世人没有眷顾。而
更多的怨恨,是来自於个人涵养功夫的缺乏,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
则不孙,远之则怨。」(〈阳货篇〉)   

邢□《疏》说:「女子与小人皆无正性,难畜养。」不谦顺与怨恨,都是由於发乎情而不
能止乎礼。偏重情绪的女子与小人,太过情绪而疏於礼节,亲近久了便不知尊重,稍有疏
远则心生怨恨。如果情礼并重的,自然不属於这章所讨论的对象了。   

贫困、疏远都会让人心生怨恨,所以孔子戒人不要只谋私利,孔子说:「放於利而行,多
怨。」(〈里仁篇〉)愈放纵私心图取私利,就愈损人,召来人们的怨恨也愈多。所以有德
君子,一举一动都要「喻於义」力求公心,不愿「喻於利」只贪图个人好处,让人吃亏。
孔子在指导仲弓推行仁政时,说道:「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
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篇〉)主持大政者,对人能恭能敬,政务不违恕道,
如此可以减少邦家民众的怨气。大至国家、团体、机构,小到一个家,能遵循孔子这个办
法,自然和气无怨。和气可以致祥,无怨便能生吉,诚如朱柏庐《治家格言》说的:「家
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家和不是因为家财富裕,贵在一门能否上和下顺。   

不怨的□例   

怨气积聚不散,伤心又伤身,有失中正和平的气象,孔子一向不许。能够「无怨」的人,
方为孔子所称道。《论语》中有那些人可以「无怨」?   

先看孤竹国的伯夷和叔齐两兄弟,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公
冶长篇〉)伯夷尊重父亲的决定,把国家让给弟弟叔齐,叔齐则坚持「长幼有序」,不敢承
继大位。两人互相礼让,最後都来归到西伯(周文王)的国土,当周武王讨伐殷纣王时,两
兄弟叩马劝谏武王遵行「君臣有义」的伦理,两人劝谏失败後便隐到首阳山,过著饥饿的
日子。两兄弟心中有怨气吗?孔子认为两人「求仁得仁,又何怨?」(〈述而篇〉),伯夷
求孝得孝,叔齐求悌得悌,末了求忠也得忠,他们没有念念不忘过去的恩怨,不计较谁的
过节,无怨无悔的过一生。   

再看齐国大夫「伯氏」的例子,有人问起管仲这个人如何啊,孔子称赞他是一位「仁人」
,何以见得呢?孔子说:「(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宪问篇
〉)管仲当齐相时,富人伯氏犯罪,管仲将他的封地「骈邑」没收充公,从此伯氏过著布衣
粗食的贫寒生活,伯氏到老掉牙了,对於剥夺他家财的管仲,始终没有发出一句怨言。伯
氏相信管仲是一位仁者,他断案公正,自己理该服罪。对人深信不疑,就不会因疑而生怨
。
   
还有一种人也能无怨,事亲能尽孝者。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
不怨。」(〈里仁篇〉)善事父母的人,必然细心体察父母的身心状况,一发现有所偏差迹
象,便委婉劝谏。父母未必肯接受,仍然保持恭敬,不忍撒手而去,再找个时机,试著劝
化。如此反反复复的劝谏,虽然劳苦,心中也没有一点怨愤。亲子天伦,流著同一血脉,
只有关怀忧心无有怨嗟,如《弟子规》所云:「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
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平怨的办法   

恩与怨如孪生兄弟,恩不平则生怨,唐诗的佳作中,有忠臣、后妃的怨气,有边塞、闺阁
的怨声。忠臣、后妃不能邀恩宠幸,心中难免有怨。朝廷年年用兵,百姓不得安居,男儿
埋骨边塞,而枯守闺中的女子则一辈子怨望难平。若集合各地的怨气,不加排解,有一天
终将汇成掀天波浪,颠覆一切,不仅个人□身有损,於国家社会的为害尤其不浅。应该如
何平去心中的怨恨呢?   

除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平怨谈何容易?所谓「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
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宪问篇〉)能去除心头的怨气,这是一桩难能可贵的懿行
。怨深似海固然难平,但是想到因怨而起的祸患更可怕,自当勉为其难伏平怨气,在《论
语》中有的是降伏怨气的良策。   

 (一)以直报怨   

先从容易的著手,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篇〉)人於己有恩德,自当
以恩德相报。若是吃了人家的亏,或是遭受灾殃祸害,平常人是以牙还牙,以怨报怨。圣
人孔子并不以报复的方式解决,而是「以直报怨」,用对一般人的正当直心看待怨家,该
用什麽礼节就用什麽礼节,不须格外的以德相报,也不必怨怨相报。   

 (二)诗可以怨   

逢恶缘,遇逆境,要克制怨气,单凭直心相待,说的容易做来难,没有先平平怀、扫扫心
,难以持久。所以聪明人懂得借别人的心声浇一己之垒块,而言志的诗是发□怨气的最佳
管道,藉著吟咏别人的诗来平怨释怀。孔子要弟子们学《诗》,他老人家说:「小子!何
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篇〉)透过诗篇,将内
心对家国社会的不平怨气,以温柔敦厚的方式流露出来。这样「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诫
」,怨气有了宣□的管道。想想古来如此之多的志士仁人,那一位不是困难重重,吃尽苦
头?读诗心有戚戚,便不觉寂寞了。   

 (三)有天知己   

平怨最根本的办法,莫过於深切相信了解「天命」之所以然。孔子说:「莫我知也夫!子
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
篇〉)当今天下,没有一人了解孔子。子贡想:夫子座下弟子众多,诸侯宰官请益者不绝,
世上怎会没有人了解夫子您呢?孔子十五志於学,三十便卓然有成,一生据守道德未曾有
亏,大德如舜「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寿」,而孔子却艰难一生,早年丧父,晚年
丧子,得意弟子颜渊早逝,不离左右的子路也惨死卫国;孔子一生行道,而道终究行不出
去。
   
面对接踵而至的横逆恶境,孔子怨过谁?孔子说,我不埋怨老天,我不责怪任何人,仍然
下学人事,上达天道,能理解我的,大概只有上天吧!所谓「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天是孔子的知己。   

志士莫怨嗟   

人世间的吉凶祸福,其来有自,《左传》云:「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各种处境都有迹
可寻,没有一桩事情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当下的心境,不该是整天坐困愁城,唉声叹气怨
天尤人,而是学孔子那般努力於「下学上达」,深信《书经》〈康诰〉:「惟命不于常」
,道善则得,不善则失的定律,只要在本分事上尽心尽力,结果自有天命分晓。   

一直没有从政机会的孔子,是否镇日怨叹命运的不济?孔子绝不如此,他教学生「不患无
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篇〉)不应忧愁没有一席之位、无人
赏识,应该担心没有承担席位、被人欣赏的本领。虽然孔子过著在家隐居的生活,却没有
丝毫的消沈苦闷,而是发愤忘食的学,诲人不倦的教,在家则致力於「孝乎惟孝,友于兄
弟」(〈为政篇〉),使家人和谐齐一,孔子说:「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在家这麽做,
就是修己以安人、以安百姓啊!   

杜甫在〈古柏行〉诗,感叹诸葛孔明才大难为用,就像孔明庙前的老柏树,历经风霜寒雪
,苦心经营,也难免蝼蚁小□的钻蛀,但是那「黛色参天二千尺」的柏香树叶上,却有凤
凰来结巢栖宿,有德必有高邻。杜工部劝道:「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材大之士,不为人用,平心思量∶何尝不是其来有自?能不怨不愠,更显德辉。   

材短之人,难堪大用,扪心自问∶不是自己短绠而难以汲深吗?可以小知,难以大受。  
 
冷落失宠的忠臣宫人,但念世事无常,那鸟尽弓藏,秋扇见捐,不正是世间常情吗?
  
细推富贵穷通的由来,大都「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何必苦苦追求不义的富与贵?
  
心中理平後,像是把崎岖的山陵整成平地,正好栽种嘉禾的秧苗。知命的志士君子不怨不
嗟,终身死守善道,往更高更远的德业上策励奋进,深信这是打造美好未来的唯一之路。
孔子如此,「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席不暇□,诲人不倦。诸葛亮如此,明知「运移汉
祚终难复」,也要「志决身歼军务劳」(杜甫〈咏怀古迹〉),鞠躬尽瘁,死而後已。因为
知命故能立命,所以值得。   

一年之计在於春,调整好心情,平平和和的走过每一天,管他是夏是秋是冬,整年都可以
「和气如春顾自青」。

早   春  瑜 扬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诗人们最爱的,就是这早春的清新景色了。看!那柳树的新叶刚刚萌发,大半都还带著嫩
黄的色泽呢。如果要等到整个京城(案:「上林」即「上林苑」,故址於今□西西安市西
,建於秦代,汉代时武帝加以扩充,为汉宫苑。此乃代指当时的京城长安。)都繁花似锦
,进入芳春时节了,才懂得要欣赏春天的景致,届时恐怕游人如织,到处都是附庸风雅的
看花人了。

春天最引人入胜的阶段,应当是百花齐放、□紫嫣红的「芳春」时分,为何诗人锺爱颜色
仍旧浅淡的「早春」呢?一来,它清新疏朗的氛围,令人在寒冬蛰伏一段时日後,乍闻欣
欣向荣的生机。二来,正因为唯有心思细密、敏锐如诗人,才能察觉并欣赏这一分宁谧中
带著希望的美感。所以,这隐而不显的「胜景」,就成了诗人「秘密花园」的珍藏了。其
实,柳树冒出的嫩叶,并非只为诗人吐露清新的气息,为何这春天奏出的第一篇乐章,唯
有诗人独享?众人何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原来,大家的神经都麻木、迟钝了,非得
等到枝头绽放浓□的色彩,才觉得春天已经翩翩降临。届时,想赴一场「春的飨宴」,在
花海中徜徉,可外头已如市集,处处都是「後知後觉」的赏花人了,那片万头钻动的场面
,多麽煞风景啊!表面上,诗人用芳春的喧闹来反衬、突显早春清景的独特、可亲,但反
覆读诵之後,其中似乎还蕴含著些许弦外之音。

最「原汁原味」的春景是在早春,然而因为众人不察,所以总是蹉跎。这就像我们生命当
中,其实有很多事一开始都充满了希望、愿景,可是因为我们懒散、轻忽,所以就一再和
契机擦身而过。「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诗句,虽然每个人都琅琅上口,
但试看,世间有几人真正在起点便识得其中三昧呢?都是「事後诸葛」般地拿来「一唱三
叹」的多吧!淡淡三月天,春的气息正在扩散、弥漫,匆忙的你是否察觉?小学生在这时
节,都会慎重地在作文簿上写下「一年之计在於春」,此刻,你是否也聆听到在春风中吹
送的,关於「慎始」的叮咛?春天是四季之始,只要懂得把握这时节辛勤播种、耕耘,北
风侵袭时,就不会挨饿、受冻。同样的,生命中逢遇的诸多殊胜因缘,只要一开始就能察
觉,并好好加以掌握,就不会一再和美好翩翩错身。

栽   培  慕 如

作过晚课,母亲照例在屋顶的花园里整理花草,自己也小心地陪在一旁。

原本还沉默地看著,心里却不断地被眼前精神的花草鼓舞著:「要说出来喔!」呵~禁不
住这些可爱花草的催促,就凑近母亲的耳朵说了一句:「这些花草长得真好耶!」母亲微
笑著道:「也没什麽诀窍啦!只要会带孩子,就懂得怎样照顾花草。」是吗?母亲笑得更
灿烂,点头说:「是啊!」

「只要会带孩子」听起来似乎简单,但是做起来可不是全不费工夫的。许多年轻的母亲不
就是因为「唉!孩子实在带不来」,而沮丧的回到职场上吗?宁愿面对事,而不愿意面对
人,似乎是现代人面临的生活压力之一。

俗话说:「一理彻,万理通。」说的正是这样的意思吧!

有人说:「净土法门,是老太婆法门。」这句话我们宁可用崇敬的语气来说,因为这些老
太婆正是养儿育女,一路走来最有心得的一群人,正因为在养儿育女当中所培养出来的坚
毅、恒心与智慧,所谓「善养人之术」者;而且养儿方知父母恩,才更能体会不是我在念
佛,而是佛在念我。

或许是能善养子女之生机;方能善养草木之生机;兼能善养自身往生之生机啊!

台湾话称赞人会培养小孩,说是「会栽培」,真是说得好。

《家栽之人》是一部针对精神空虚贫乏的时代而创作的连环漫画,看过无不极力推荐。在
物质愈趋富裕,精神愈趋贫瘠的当今社会,《家栽之人》所揭露的不只是日本的社会问题
,其实也是台湾社会目前的最佳写照。漫画的主角桑田义雄,喜爱植物也栽种许多各式各
样的盆栽。他是一位判事(工作性质类似法官),在家庭裁判所服务,每天面对的是家庭纠
纷(离婚、遗产分配),和青少年犯罪问题。在桑田义雄的眼中,每一个孩子都像一棵珍贵
的植栽,需要人们的呵护与了解,才能顺利成长。

桑田透过对植物的爱与关怀,来看待每个个案,他知道唯有明白植物的习性,才能给予最
好的照顾。同样地他设法去了解少年人犯罪的原因、动机,再进一步设身处地去想,到底
什麽样的判决对他最好,保护管束?送少年监狱?什麽方法才能让他改变?不同的孩子,
用不同的方式,就像不同的植物,以不同的方法帮助它度过寒冬。

桑田判事审理案子的过程,和讲求效率、以恶报恶的社会截然不同,当然会受到一些压力
或阻力。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永远站在孩子这一边,相信孩子,也尽力为孩子找出
能改变现状的方法。渐渐地周遭的同事也被他影响,开始喜爱种植花草,也不再以不良少
年的异样眼光,看待那些等待判刑的孩子,而是以朋友的身分来帮助他们。

虽然这是一本以漫画形式所表现的书,但是所阐明的道理却不小,当作日常修行漫画来看
,亦无不可。我们的社会的确需要多一点,像这样带有仁心的作品出现,这些真实的小人
物就在你我的周遭生活著,他们默默真诚地付出著,虽然他不一定学过《论语》,但是这
博大的经典之理,已经深化到每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中了,从平凡的言语举止中,所透出
来对真理的实践,才是难能又可贵的。

雪公晚年提倡《论语》之学,恐怕也是为了期盼各人皆能收束、修正一己的小行小为,老
实挨著那依於仁的方向,杖持著老人家遗留的芳德,直直修去吧!

在《古文观止》中,也有一篇〈种树郭橐驼传〉,是属於寓言性质的传记文章,藉著一问
一答之中揭明植物栽培之理,并继而引申出施政治民的为官之道。

可见,只要是能通往光明大道的文章,不论古今中外,都能够作为我们学习的材料。要紧
的是我们读过以後,在心中存留下些什麽了吗?如果能留存下光明大道的种子,哪怕只是
一丁点儿,我们都得要好好的栽培自己,有一天这长在心田中的圣花,将会勃然怒放!

戏曲界经验—— 熟练牢藏  养 光

许多人听说读经好处多,赶紧把小孩送去读经班、读经活动,心想家里很快就有一位满腹
经纶的读书子了,寄予无限期望。开读当头,孩子回来诗书琅琅上口,羡煞多少旁人。过
一段时间,再来检验所读过的书,绝大多数是付诸东流,不复记忆。

《礼记》〈学记〉,教人学习要「藏焉,□焉,息焉,游焉」——先把所学熟记牢藏心中
,然後在日用生活中□练演习,□暇休息时再三咀嚼吟咏,即便在外旅游也不忘将所学拿
来比对勘验。若一上来就没能熟记「藏住」所学,下一步如何□焉、息焉、游焉?这种读
经情形,有如孟子「无本之水」的比喻,七八月间下一场豪雨,大沟小浍流得满满的水,
不需多久,立刻就乾涸了,因为没有蓄藏的水源。如此读经,孩子边读边忘,徒然伤了孩
子读经的信心,甚而养成无知的骄慢,让督促读经的教师空费心血,父母也白耗许多精神
。

孩子读了经典,能否知书达礼,端正人格,发展的变数很多,恐怕不是一时之间可以预见
的,但是最早一步的「藏焉」工夫,却是现在可以努力补强。雪公在世时,常说看京戏可
以让现代人知礼,而戏曲演员的练功法也很值得借镜。戏曲界,把舞台表演的唱、念、做
、打,定为「四功」;演员形体动作的手、眼、身、法、步,称作「五法」。这「四功五
法」是演出时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力,因此演员每日必练。有「一日不练手脚慢,两日不练
减一半,三日不练门外汉,四日不练瞪眼看」的戏谚流传。卓然有成的演员,无一不是「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甚至随时随地,见缝插针,利用一切时机苦练不辍。有一位专演
武大郎的演员,为了模彷武大郎走路,每天一出家门便以半蹲姿势走到戏班子,天天如此
,上台演起武大郎,行走自然,丝毫看不出是蹲著走的,以後这个角色便非他莫属了。

读诵经典,学的是圣贤功夫,下的工夫远非戏曲演员可比,所谓「学而时习之」、「终身
诵之」、「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等,经典绝不是读过几遍就完事了,那是要熟藏
在心,随取随得的。喜新厌久是一般人情,用在读经上格外要避免,凡是「图快、图多、
图博」的读经态度,很容易陷入「有读经之名而无读经之实」的陷阱,难有实质受益。明
代吕坤的《呻吟语》说:「当需莫厌久,久时与得时相邻。」读经和处事待人一般,不要
日久生厌,只要用功时日久了,自有所得。

常见有人可以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但是一读便终身不忘的例子极少见得,好学如孔子也
得「学而时习之」,聪慧如苏东坡尚且鼓励人「旧书不厌百回读」,何况是一般资质的大
众?读诵过後而不定期复习者,鲜有不忘的!读经守住「藏焉」诀窍,或天天学而时习,
或月无忘其所能,都能收到熟藏不忘的效果。有人以天天日课为苦,而一个月复习一遍,
又显得时效不济,《周易》复卦的「七日来复」或许比较取中适合。因为天时人事多以七
日为一个周期,人的记忆也不例外,七天之内还有印象,过了七天便渐渐褪色,所以读经
若能在「不图多、不图快、不图博」精致的□围内,七日复习一遍,三年五年熟练下来,
牢藏在心绝非不可能。

论语简说(五十九)  子 圆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真实且适切的表露情感,欢乐而不过於流荡,哀思而不会造成损
伤。」

「关雎乐而不淫」,「关雎」是《诗经》国风〈周南〉的首篇,叙述周朝文王的夫人太姒
,品德贤淑,足为典□。「关雎」一开始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停在河洲上的雎鸠,发出了「关关」和谐的共鸣声。君子听到便向往有贞敬贤淑的好女子
,作为最佳匹

配的对象。「乐而不淫」,「淫」是超过了分寸。文王娶到了夫人太姒,心中快乐。乐在
夫人的贤德能够内助,自然不会失於放逸。

「哀而不伤」说到文王还未娶得太姒前,日夜思念,以至於辗转反侧,睡不著觉,但不至
於伤害身体。文王择偶重在品德,不求美色,虽思念殷切,却也无伤於淳厚的风气。

中国文化讲究五伦社会,单身时,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称为匹夫、匹妇。一旦结为
夫妻,白头偕老,正是《易经》所说「乾坤定矣」。一「定」下来,就不再更改,这是五
伦居首的夫妇大伦!有了夫妇,生了孩子,然後家庭里有父子、兄弟的天伦。更加上良好
的家庭教育,维系家庭伦常。所以慎选有德的好女子是重要的大事。古代国君娶到了有德
的夫人,德化於上,风行草偃,正可教导国人,母仪天下,社会风气必然丕变,渐趋淳厚
。

在中国历史上,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国祚最久,其中有一项重要因素,就是得到「三太」
的辅助。「三太」就是太姜、太任、太姒,婆媳三代皆是仪表庄重、内心恭敬的贤淑女子
。太姒为文王的夫人,生下十个儿子,从小到大,都亲自教导,养成端正的品格,武王、
周公就是其中两位;太任是文王的母亲,王季的夫人。怀胎文王时,眼睛不看恶色、耳朵
不听恶声、口中不出恶言,一切举止规矩端庄,有好的胎教才生下仁德的文王;太姜乃是
古公的夫人,文王的祖母。生下泰伯、仲雍及王季,三兄弟谦让国位,品德高尚,也是得
到母亲太姜的教导。所以今日对妇人称「太太」,正表达尊敬之意,并期许妇女向「三太
」看齐呀!

反观时下,夫妻结合,偏重感情而忽略对方品德,使得传统家庭中,长幼有序、和谐温馨
的景象,再也很难得见到了。难怪社会各种乱象层出不穷,令人忧心。择偶「重德轻色」
、婚後「夫敬妇顺」,该是今日社会正本清源的大方针吧!

不 可 偷 拾 穗

「发人私书,拆人信物,深为不德,甚至遂至结为仇怨。余得人所附书物,虽亲卑幼者,
未尝辄留,必为附至。及人托于某处问讯干求,若事非顺理,而己之力不及者,则可至诚
面却之。若已诺之矣,则必达所欲言,至于听与不听,则在其人。」 (宋代 吕祖谦《辨志
录》)


打开别人的私信,拆看别人的信物,是很不道德的,严重时就会结成仇怨。我为别人捎书
物,虽然是至亲晚辈的,也从不拖延,一定给他捎到。至于别人托我从某处打听消息,或
是代为请求,如果所托的事不合道理,自己的力量也达不到,可以诚恳地当面拒绝。如果
自己已经答应下来,就必须传达别人的话,至于对方听不听,那是他的事情。

法喜为妻

闻法或味法而生欢喜,名为「法喜」。《法华经》〈宝塔品〉:「闻塔中所出音声,皆得
法喜。」〈赞阿弥陀佛偈〉:「光所至处,得法喜。」苏轼〈赠王仲素寺丞〉云:「虽无
孔方兄,顾有法喜妻。」佛门的维摩诘菩萨,一生以法喜为妻,以慈悲为女。

如水清白

范仲淹在越州知州任上,他在衙署附近「掘废井而得泉」,泉水清白,夏如咀冰,冬如阳
温;又修复了名为「清白」的凉堂,构亭於侧,名曰「清白亭」,并亲自撰写了《清白堂
记》,表达了做官一定要清白廉洁,如井水供人享用,讲究德义,有益於百姓的思想。 (〈
苏州清官范仲淹〉)

无声音乐

美国偶然音乐的代表人物约翰.凯奇,有一部奇特的无声音乐作品《四分三十三秒》。这
部音乐作品演出时,只见钢琴演奏家打开琴盖,在钢琴面前静静地坐了四分三十三秒,然
後起身鞠躬谢幕,表示演奏结束。

读诵声音

雪公云,读诵要句读分明,四声清楚,抑扬顿挫,将其中的神情态度,都表现出来。听诵
读的声音,便可知道是否懂了。所以文经王沔(宋朝齐州人,每在天子前读参加进士考试
的人所作的辞赋,因诵读音调明畅,经读过的人多高中进士)一宣,多得登第。从诵读的
声音,就可以知道他懂不懂。

自然多姿、神采动人的——「牛方大墓志」

全称《隋故内史舍人牛府君墓记》。隋大业十二年〈616〉十一月刻,正书,十六行,行十
六字。

书法的美,贵在自然,恰到好处。此志浑然一体,通篇富有节奏感。生动有力的点画,美
丽多姿的结体,错落有致的章法,奕奕动人的神采。

笔笔能送到,且笔势开张,并融进了楷法。像结体取横势,横笔左细右粗,捺笔一笔直下
,然後略有停顿,迅速提笔再踢出,自然而恰到好处。

灰陶抚琴屋 —汉朝

陶土依不同的土质和烧制温度的差异,可呈现红、灰、白等各色坯体,若呈灰色或灰黑土
质的便称为「灰陶」。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制作陶器,到了汉代更是广泛地运用在日常
生活当中。制作题材有建□、人物、动物等,建□题材又可分为厨房、楼房、城堡等,艺
术风格生动简练而富装饰性。

此器为汉代灰陶制品,长六六.五公分,宽一九公分,高五八公分,型作寻常房舍,屋角
及房基等因年代久远而有多处缺损,然仍可展现当代人们的建□样式。屋内一人自在地抚
琴,一人宁静倾听,似知音好友而彼此怡然自得。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WWW:                             http://cbs.ntu.edu.tw
阅读文章: 第 302/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