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Magazine ◎ 期刊文章随缘张贴区    板主: grace
阅读文章: 第 304/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miyuki (美雪) 看板: BudaMagazine
标题: 明伦月刊353期
时间: Thu Oct  6 02:32:54 2005

春者.蠢  鞭鼓生

经过数月的苦寒,节气到了清明,春天的脚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来形容後
人因感时而致祭先人的恩泽。《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
,非其寒之谓。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悚惕之心,如将见之。」

春,为万物始生之时,寒气自春转温,诸□久蛰得苏,鸟飞蠕动,咸自春发,草木也蔓生
竞长。树梢抽出了新绿,大地也一片鲜嫩,陌上更是百花飘香。任何植物,要移植,要换
土的,也都赶在这时节行动。因为「春」是生长的季节。错过了节气,生长的机率将大大
降低,大地就是这麽奇妙!

反观我们修行人的心,是不是也应该乘著春天的翅膀,努力振奋一番。春者,蠢也。也就
是说在春天的时候,大地万物蠢然而生。想想修行人心中的念头,一一蠢然而生,那是何
等景况啊?

春天的大地,生生不息,百花与杂草齐放。如果修行人,正念与妄念,善根与恶根都蠢蠢
欲动的话,就要像园丁修剪枝□,去芜存菁,厚培根柢,换土施肥一样。藉著阳气之德,
努力耕耘净法,长养良田,拔除攀蔓於心中的恶习,勤行精进。

语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雪公诗也云:「花开与木落,天
地自春秋。」世间四时的更替运转,乃至飞花与落叶,都可以启悟有心人的道心。而佛法
大无不包,细无不举,世出世间,无一法不在□围之中。让我们藉著蠢然而生的春气,给
自己的修功,作增上缘吧!

莲社开端接後人

翕然缁素总来亲

十年三睹庄严相

定作金台上上身  

—— 元代 李济

晋朝的慧远祖师在庐山创立莲社,开启了净土宗的端倪,并接引後进学人;当时聚合了一
百二十三位杰出的出家僧众与在家居士,前来亲近修学。远公在庐山结社潜修三十多年,
曾於前十一年当中三次在定中目睹阿弥陀佛的庄严圣相;这样深厚踏实的念佛功夫,肯定
能作净土金台上的上品上生之身。


唯识三十颂研究(一一三)  智  果

◎加行位(续四)正释颂文  断二缚位

※前 言

慈恩大师《述记》九末,以十门释「加行位」前已略说四门:(一)显位所由(二)释位总名(
三)位所修行(四)释四位名。今当续说(五)正释颂文,及(六)断二缚位,今即分别说明之。

(五)正释颂文

即正释第二十七首颂「加行位」之四句偈义。《颂》曰:

「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此义云何?

《论》九云:「皆带相故,未能证实。故说菩萨,此四位中,犹於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
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彼相灭已,
方实安住。」以上论文初二句总明此偈颂义也,即加行位菩萨,在□等四种修行阶位中,
皆於能观心上,带「空有」二相,故未能证入唯识实性。此义云何?即菩萨於加行四位中
,仍然在能观心上变似真如相,且谓此即是「唯识真胜义性」(「真」者,「胜义」之异
名,简前三胜义,专指第四胜义也);因为有「空有」二相可得故(即「空」所执相,「有
」依他相,名为「空有」二相。易言之,此菩萨犹观「二取」为「空」,「识」及「性」
为「有」故)不能实在安住於真唯识理也,必须「空有」二相,悉皆灭尽之後,方能证入
真理。

《唯识自考》卷九亦云:「前二位(「□」与「顶」位)境空识有;後二位(「忍」与「世第
一」位)能所俱空,空有二相未除故,带相观心(即「观心」上带「空有」二相),有所得故
,非实住唯识。」

《心要》九载,问曰:「上根之人,直达空有皆不可得,当下安住唯识真胜义性,何须如
此次第修习?」

答曰:「汝今『空有皆不可得』六字,便是所取之名;妄谓『我能直达』,便是能取之识
。□位止观,尚未梦见,而言『安住唯识胜义』,梦语刀刀(出自北本《大般涅盘经》卷
八)此之谓也。汝若实证唯识性者,必应顿了唯识之相!如六祖虽不识字,然於性相宗旨,
无不通达,观彼转识成智八句偈义,何等透彻!(按:『转识成智八句偈』者,指《六祖坛
经》〈机缘〉第七载六祖所说之偈曰: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
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於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乃至《法华》、《涅盘》诸经,一入耳根,便达奥义,岂似今人,妄称悟道,仍於教法粗
疏卤莽者哉!(即对於三世诸佛所说破无明烦恼之声、名、句、文,仍然粗率疏忽、莽撞
不谨慎也。)」

上来「正释颂文」一门已略释竟。

(六)断二缚位

二缚,指「相缚」与「□重缚」也。

「缚」者,拘碍其心也(见《瑜伽论记》卷九)。

 《论》九云:「此加行位,未遣『相缚』,於『□重缚』,亦未能断。」

此处「相缚」者,指空有二相之缚也;『□重缚』者,指二障种子,谓此加行位菩萨,既
未遣除空有二相之「相缚」,当然对於二障种子之『□重缚』亦未能断灭也。亦可说「相
缚」为「有漏现行」,「□重缚」为「有漏种子」,以「有漏相」尚未遣故,「有漏种」
当然亦未能断也。

上来消文已讫,以下略释「二缚」。

 (1)相缚

《述记》九末云:「相缚者,谓相分缚见分等也。」亦即所缘之相分,拘碍(阻碍也)能缘
之见分,使不得自在,不了境界如幻,谓之「相缚」。

《论》五亦云:「言相缚者,谓於境相,不能了达如幻事等,由斯见分(为彼)相分所拘,
不得自在,故名相缚。」

《述记》五末释曰:「谓於境相,不能了知依他缘生,如幻事阳焰等,能缘见分,诸心心
所,为境相分之所拘碍,不得自在,体便□重,无所明觉,起时硬涩(艰涩不流畅),有分
别相,相分缚心,名相缚也。」

《了义灯》五本云:「心为相所拘,名为相缚,相缚有三:一云,一切相分皆名『相缚』
。(此安慧论师说)二云,但有漏相,即名『相缚』(此护法论师说)三云,据行六度三轮之
相(如行布施等六度时,起自想、他想、施等想,即是「三轮相」存於意中,由此不能度
到彼岸)是为「相缚」。」

今此加行位菩萨,於能观心上变似真如相,名为「少物」,以彼不能了知此为依他缘生,
犹如幻事,以有所得故,能缘见分,诸心、心所,为此「少物」之所拘碍,不得自在故,
谓此位菩萨,未遣「相缚」也。

 (2)□重缚

「缚」者,《瑜伽》八云:「令於善行,不随所欲,故名为「缚」。」《杂集论》六喻云
:「犹如外缚,缚诸众生,令於二事,不得自在,一者不得随意游行,二者於所住处,不
得随意所作。」

何谓□重缚?准《瑜伽》五十八文,「□重缚」即一切有漏法,略有二种:
1、漏□重——即见修惑种,阿罗汉等修道所断。 
2、有漏□重——即是烦恼习气,阿罗汉、独觉所未能断,唯有如来,能究竟断。

《了义灯》七本云:「□重不同,略有五种:1、二障种子。2、二障习气。3、二障现行。
4、诸有漏种。5、一切有漏种及现行。又《清凉疏钞》二十亦载:「□重有三:1、现起
□重——贪□痴等,令行者心无堪任故。2、种子□重——烦恼种子,障诸智故。3、□重
□重——实非烦恼,似烦恼故,如身子(即舍利弗)□习,毕陵慢习等。」

虽然诸说不同,然以「二障种子」为□重,则是常义。

故《心要》九云:「□重缚者,分别二障种子也。」

上来略释「二缚」已竟。

《瑜伽》五十九载,如世尊言:「相缚缚众生,亦由□重缚,善双修止观,方乃俱解脱。
」谓由善修止观,能断烦恼,故诸「相缚」皆得解脱,「相缚」脱故,诸「□重缚」,亦
得解脱也。

或问:此加行位菩萨,伏断多少染惑?

答曰:《论》九载「唯能伏除分别二取,违见道故;於俱生者,及二随眠,有漏观心,有
所得故,有分别故,未全伏除,全未能灭。」由上文可知:  

1、全分伏者——由自分别所起之二障现行,以修四寻思、四如实观故,能全分伏除之。(
以此分别二障之现行,能违「见道」故,今为入「见道」位,非先伏除之不可。)  

2、少分伏者——俱生起之二障现行,未全伏除(以地前道力微劣,失念之时,则俱生烦恼
得起现行故。)  

3、全未断者——分别、俱生二障之随眠种子,全未能灭(以此位菩萨,虽是世间有漏智之
至极,然仍未得无漏智故。)

上来「断二缚位」一门已略释竟。
  
净土法门惟佛乃能究尽(下)  雪庐老人

万般皆是业力

为什麽会轮回?你所做的事情,种什麽因得什麽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种瓜得豆
之理,这就是业力,都是自己造的。能出离三界,成罗汉、成菩萨,这不干别人,都是自
己所造的善业,而在六道里都是造恶业为多,善恶业混杂。上西方极乐世界是凭著业力,
成佛也是凭著业力,这句话大家记住。

什麽叫业力?你坐在那里什麽事情也没有不叫业力,只要有动作,行动就叫做业。诸位上
学有学业、毕业,孔圣人世间法也讲业。佛家也讲业。凡是学佛的人知道佛法大意:(1)
诸恶莫作。为什麽?我们恶业太多了,往昔所造诸恶业,无量无边。(2)众善奉行。善业
有十善业,诸位放生是善业还是恶业?这也是业。善业若细讲很难懂,分有漏善、无漏善
和无记善。(3)自净其意。这是净业,诸位在念阿弥陀佛,净业得净果,要懂得这道理。
做善业若成无漏业,就变成道业,为成佛之因了。

诸位来一次不容易,跟大家谈一次话也不容易,佛法讲因缘,我学人诚心供养诸位。以下
讲的内容若学过唯识或《大乘起信论》就容易明白,佛法里有十二因缘,众生迷惑造业受
苦,惑业苦有因果关系。惑是什麽,惑藏在八识田中,一起惑就造业,三细六□都是业,
十二因缘的第一个是无明,次是行,无明缘行,行缘识………等等,一一有次第。懂或不
懂都要讲出来让大家知道,虽然还不是很了解,这不要紧,重要的是不谤佛。

普通法门的修学次第是「信解行证」,净土法门讲「信愿行」,不讲「解」,也不讲「证
果」,并不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马上成佛,讲这话的人是外行。净土宗讲「往生」,一般
而言,生是生灭法,不了生死,可知生极乐世界却不一样,到极乐世界那里是上学听法,
一步一步来,要先断惑才成就,在娑婆世界里不能成就,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才成就。「成
就」是了生死,先了生死,再说成佛。

带业往生教义

往生西方是净业,心净则国土净,我们凡夫求往生,连等觉菩萨都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普通法门修行要三大阿僧□劫才成就,到西方极乐世界短短时间就成就了。我们修的净业
成功了,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去。而在世间造的有漏善,有漏善只得福报,若福报用在世间
享福就不能到极乐世界去。或者所造的是杀盗淫,这些罪业怎麽办呢?善恶业可以互相抵
销吗?这在佛教里绝对说不通,绝对不合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怎麽会抵销呢?做善
得善的福报,享完了,还有恶业的果报,恶的果报受完了,若还有善业,再享受善业的果
报。我们在六道轮回之中出不去,忽而上天堂,忽而下地狱,就是善恶混杂,没有抵销的
道理,讲不通的。先种下豆子,後来想不要豆子,旁边再种瓜,但是豆种还是会长出豆子
,瓜种也会长出瓜,不会因你不要豆子了,豆子就不长出来,而被瓜取代,所以善恶是没
办法抵销的。

净业在那里呢?在你的本性里。往生是你的本性。净业是引业,引你上西方极乐世界去,
那你本性也还有许多善恶业那里去了呢?还都在你的本性里。那一个力量大,就跟什麽相
应,净业力量大就跟阿弥陀佛相应,到极乐世界去,其馀的善恶业还都在本性里,暂不起
作用,这叫带业往生。经文上虽然没这麽明白的写,但教义上是非常的清楚,若看不懂又
有什麽法子!佛理上有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
了义」,依义是依佛陀的教义,依识是依你自己的分别、自己的理想,所以带业往生的道
理一定要明白。

唯佛业尽情空

大家要知道这层道理,非常的重要。若是消业往生,消了业再往生,消什麽业呢?把恶业
消了还有道理,善业也消了,十善业、五根、五力、八正道业等正业都消了,什麽都没有
了,若是真能业尽情空,那只有佛。极乐世界有四土,其中第三实报庄严土,所谓实报,
可见还有业,有业才有报;第四常寂光净土就没有报了,除了常寂光净土外都有报。《仁
王护国经》说:「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只有佛是在常寂光净土。我们谁
懂得业,凡夫谁敢说懂得业,连大菩萨都不甚清楚,凡夫更难懂了。

大家要把《华严经》研究熟悉,《华严经》是圆教,经中的普贤菩萨到了第八真如回向以
後,进入第九回向有微妙智才懂得业,不到普贤菩萨的境界是不懂得业,第八回向以下的
菩萨都不懂,罗汉当然也不懂,何况凡夫更不懂,现在却有人狂妄大肆放言消业往生,不
知而言,真是害人不浅啊!

本人没学问,薄地凡夫,外号不通,只是根据祖师注解,当录音带转述供养诸位,别忘了
这是当生成就的法门,祝各位都带业往生,当生成就。  (下)

不受虚誉

印祖说:

光一生不肯虚誉人,亦甚恶人之虚誉我。

光已七十有九,再过三十二日,则八十矣。然朝不保夕,恐未必至八十而死。无论在生已
死,切不可用今人之恶派,妄为赞誉。

光《文钞》中,于我父母师长均不提及者,盖恐人疑为饰说,致成大辱耳。今人父母师长
去世,求名人题赞。光极不愿随顺此恶派,而辱及其亲与师也。

我死之後,当极力提倡净土法门。令见闻者生为贤善,死生乐邦,此则唯功而无过。若妄
作赞诔,则是毁之於众也。千祈勿袭此恶派。(复真净居士书)》

典型夙昔之十四——章嘉大师  智 展

章嘉大师(一八九0——一九五七),生於青海省大通县,是藏族人。在蒙藏地区,当地
人不称他为「大师」,而尊他为「呼图克图」。「呼图克图」是蒙古语,译为中文有「明
心见性」、「生死自在」之意。本文所介绍的章嘉大师,其实是章嘉呼图克图第十九世。
据说,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弟子名曰「尊达」,是证得阿罗汉果的圣人。由於尊达长者
发愿度众,因此寿命尽後,便随缘示现,弘化十方。第一世到第三世都降生在印度,第四
世到第十二世则转生到西藏,而从第十三世到第十九世则示迹於青海。章嘉大师即是蒙藏
诸多佛教信众心目中的「再来人」,也是他们信仰的导师。

从清末到民国,章嘉大师均受到当政者的普遍推崇,八年抗战期间,更因号召蒙藏人民加
入抗战建国大计,而被封为「护国大师」(荣誉与达赖、班禅相等)。民国三十七年,受
聘为总统府资政;三十八年随政府来台後,於四十一年当选为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在台八
年期间,大师对於战後初期佛教在台湾的弘传、流布,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其中最引
人瞩目的成就,便是与日本政府交涉,将玄奘大师灵骨(顶骨)迎回台湾供养(於今南投
日月潭玄奘寺)。

在那个佛教惨澹经营的年代,一位密宗高僧能受到国内缁素共同的景仰,其行谊必然有过
人之处。以下,本文将透过几位大德对於大师的点滴描述,来窥探其不凡之所以然。

慈祥和蔼 不骄不慢

陈志赓居士在〈怀念章嘉大师〉一文中,曾将大师之所以堪为修行者的典□,归因於他具
备了如下特质:一、「生活俭□」;二、「待人慈祥和蔼」;三、「戒律行持极严」;四
、「博学勤修,精通汉满回藏文字」。

关於章嘉大师的「慈祥和蔼」,道源老法师曾留下深刻印象(见〈对於章嘉大师之认识〉
一文):「中国佛教会第二届改选,(章嘉)大师联任理事长,我则被选为理事。………
在会场上,第一次得睹大师之面。看见大师之面貌庄严,态度雍容,举止大方,谈吐温雅
,适与我想像中之大师相反。盖凡一般人,鲜有不被环境转易者;如做官者则有做官者的
架子,为师者则有为师者的威严,是皆於不知不觉中养成的一种习气。大师在蒙古,其地
位之高,无与比拟;在政府乃是总统府的资政,在他的环境中,一定会养成一种贡高我慢
的习气的。而今则大不然,非有大善根大修养者,曷克如是?这是我对於大师见面之後的
认识。」

持戒极严 一丝不苟

至於章嘉大师的修持工夫,道源老法师对他在「持戒」上的严谨,亦推崇备至:「四十四
年夏天,中国佛教会组织一个弘法团,由(章嘉)大师领导,往中南部弘法。………於(
六月)六日下午,先到台北十普寺。是日晚,由大师备办素斋,与诸团员饯行。但是大师
自己不吃!我才知道大师是『过午不食』的!不但是『过午不食』,而且是『日中一食』
!这真是出乎意料之外了!在我的想像中,喇嘛是吃肉的!而大师不是普通的喇嘛,乃是
『特别的大喇嘛』,而且是『喇嘛官』!他的生活,一定是养尊处优,早已官僚化了,那
里知道他能以『随缘不变』,确守出家人的本分,而这样精严戒律呢!
    ………
出发之後,每到一个地方,皆有盛大的欢迎。大师坐在小汽车内,前面是音乐队开道;音
乐是步行的,小汽车亦步行化了。两边的人群,还要争著看活佛,於是小汽车被包围得一
点风也没有了。差不多像一个蒸笼!与大师同车的人,皆热不可耐,亦下车去步行了。独
大师处之泰然!且从来没有看见大师出过汗!若无定力,曷克如此!?

此行最苦的事再莫过於『吃斋』了!上二十多样菜,坐两三个钟头,结果没有饭吃。中午
没有饭,大师固然没有吃;可是下午有饭,大师也不吃了。一天如是,天天皆然;从来也
没看见大师吃过什麽点心。不有定力,焉能如此!?」

重视礼制 中规中矩

章嘉大师虽为方外之人,但对於中国儒家所宣扬的「伦理」却相当重视。林竞居士在〈章
嘉大师和我的因缘〉一文中就曾说,他最钦佩大师的地方,就在於大师礼节的周到,以及
良好的礼教修养。

前文曾引道源老法师的文章,彰显章嘉大师的不凡行谊,道老在文中所记述的一件事,似
乎也可以印证大师对於礼制的讲求:「到了日月潭,住在龙湖阁楼上。南投县议长蔡铁龙
先生,请大师去看看准备修建『三藏塔寺』的基地。大家都在等著出发,而大师忽然不去
了!我去问大师,大师说:『他们叫我去『破土』,佛教会尚未决议,我如何能去破土呢
?』我说:『没有听说请大师去破土呀!』大师说:『门口不是贴著很大的标语吗?』我
出来一看,果然贴著大张红纸,写的是『请章嘉活佛举行三藏塔寺破土典礼』。於是我问
蔡议长:『佛教会尚未决议,你们怎麽可以请大师举行破土典礼呢?』蔡议长说:『这是
乡公所随便写的。』於是由蔡议长负责,只是去看看地势好不好,决不是去破土,大师才
起身出发。由是可见大师做事,是如何的细心,如何的认真,如何的尊重佛教会了。」

章嘉大师曾任菩提树杂志社名誉社长,与当时的社长李雪庐老居士,都致力於净土法门的
弘扬。陈志赓居士在〈怀念章嘉大师〉文中归纳大师的修持与弘法精神时就曾提到:「大
师以不离娑婆而登极乐世界为修行之观念,广度众生,使无地狱之苦,而有西方之乐。」
可见,大师虽为密宗导师,然值此末法时代,亦劝人发愿生西,了生脱死,究竟圆满佛果
。

大师於民国四十六年三月四日示寂入灭,享年六十九岁。因病(胃癌)赴日就医期间(四
十五年十月三十一日至四十六年一月十五日),即预留遗命,交办後事。往生後,遗体於
北投进行荼□,火化当中,有不可思议之瑞相出现。陈志赓居士文载:「灵龛在北投火化
时,正值阴雨蒙黯,日轮无光。而火焰透上云层,现莲花状,光彩夺目,异香飘闻十里外
。有粤籍林君见闻於士林镇,言之凿凿。」火化後,捡出舍利数千颗,舍利花若干株,皆
为定慧熏修功深之明证。

综合前文所述,可知「大师」之名绝非来自於崇隆的地位,或不可测的「圣人转世」之说
,而是奠基在踏实稳健的修行,和益世度众的广大悲心。章嘉大师虽已往生多年,然而展
读其行谊、事迹,依然为修行人留下了足堪效法的□式。

注:文中引文部分,参见菩提树杂志第五十三期。

上水行船  雪庐老人

摇桨(修众)

挂帆(主七)

拉索(引念)

掌舵(开示)

 (案:共修念佛,如逆水行舟「上水行船」。同修大众有如船里摇浆的水手,主七大德,
则是如懂得何时要挂帆、收帆的老水手。引领大众念佛的维那,恰似牵索拽船的船夫,而
开示的大德,正如掌握船行方向的舵手。共修像是逆水而行的船只,必得具备这些众缘,
才能迎风而上,稍有疏懒懈怠,就有翻船的危险。)

印祖十念记数念佛法及与其他摄心念佛法的比较(上)  火 莲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在行方面,印光大师推崇《大佛顶佛首楞严经》〈大势
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念佛方法,称〈圆通章〉是念佛最妙开示
。〈圆通章〉的念佛方法,又称为摄心念佛。而为了对治末世念佛人的妄想和散乱心,印
光大师比较各种念佛方法的利弊,又发明了一种具体的摄心念佛方法,即十念记数念佛法
。
一、大师发明十念记数念佛法的时间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复丁福保居士书四〉大师开示:

「十念一法,乃慈云忏主为国王大臣政事多端,无暇专修者设。又欲令其净心一心,故立
尽一口气为一念之法。俾其心随气摄,无从散乱。其法之妙,非智莫知。然只可晨朝一用
,或朝暮并日中三用,再不可多,多则伤气受病。切不可谓此法最能摄心,令其常用,则
为害不小。

念佛声默,须视其地其境何如耳。若朗念无碍者,宜於特行念佛仪轨时朗念。然只可听其
自然,不可过为大声。过为大声,或致伤气受病。倘所处之境地不宜朗念,则只可小声念
,及金刚持。其功德唯在专心致志,音声犹属小焉者耳。除特行念佛外,若终日常念,固
宜小声念,金刚念,默念。以朗声常念,必至於伤气。未证法身,必须调停得中,方可唯
益无损耳。朗念费力,默持易昏。

散持虽亦功德难思,较之摄心净念,何啻天渊。光于此数则,曾颇费研穷。去岁得一巧方
便法,书示知己,皆同赞叹。若已成片,固不须此。若未成片,及一切初机用之,皆无不
宜,唯益无损。阁下即无须此法,亦当为修净宗不得其门者试之,以普告来哲云。其法在
《印光文钞》,第四十五纸第八行下,祈检之。」

该信落款时间写「民六 六月廿三」,但根据大师〈《印光法师嘉言录》题词并序〉、〈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发刊序〉,《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徐蔚如原跋,最早的《印光法师
文钞》是在民国七年出版。《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徐蔚如原跋中说,戊午春,以历年搜访
所得之文二十二篇,印于京师,是为初编。《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复丁福保居士书
三〉中,也介绍「彼遂遍询友人,得其芜稿若干篇,并佛报中所录,排以刷印。今春三月
末,持三十本至山访光,又将其馀芜稿,一并要去。拟欲将已印未印一并编辑,刻诸枣梨
。」

据此可以考定三编〈复丁福保居士〉书一至书四所署时间「民六」,应是传写之误,正确
时间为民国七年。这样根据「去岁得一巧方便法」,可以推定大师发明十念记数念佛法的
时间,为民国六年。

根据大师「其法在《印光文钞》第四十五纸第八行下」的指示,查阅民国七年徐蔚如居士
刻印的《印光法师文钞》,在相应的位置确实有一段关於十念记数念佛的开示,其信就是
《增广文钞》卷一前面的〈复永嘉某居士书三〉,有关十念记数念佛的开示,这段开示在
一九一九年和一九二0的《印光法师文钞》都保留著,但到《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则略去
了。

二、大师如何发明十念记数念佛法

慈舟法师在「大师教我念佛方法」一文(《印光大师全集》第七册)中回忆道:

「舟因大师十周纪念,想起昔年大师送舟于灵岩为住持时,得大师开示念佛之法,须在心
中记一句至十句数,十句再十句,十句再十句,常时如是,不用数珠,若以珠计百千万则
可;舟即依教奉行,果然与前数十年,如一人与万人敌之难,若有所释,如是自觉可喜!
一人喻正念,万人喻杂念。自後於苏州报国寺见大师时,请问大师此十念法于净土诸经及
圣贤录未见出处,大师从何得之?大师笑云:『此借用五停心观中数息观以数佛耳。』」

以此可证明十念记数念佛确实为大师所创,是借用数息观数佛,在念佛的同时还要数佛,
使妄想难以产生。

三、大师对十念记数念佛法的阐述

大师对十念记数念佛法的系统阐述,在民国七年《印光法师文钞》〈与某居士昆季书三〉
中内容如下:

「光近来得一摄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须此,若未成片,此法实易为力。当念佛时
,但用十念记数,从一至十,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又一句一句记得清
清楚楚。若能从一至十记得清楚,则妄念无从而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当以此为前方
便。但用心记,不可掐珠。从一至十,从一至十,不可二十、三十。须知若至二十、三十
,则心力不堪,必致受病。如来所示数息之法,亦只从一至十而止。《莲宗宝□》讹作从
一至十至百至千至万,为害不小。又此十念与晨朝十念不同,彼以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
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为一念。彼只可晨朝一用,常用则伤气受病。此则从朝至暮,或声或
默、或快或慢,用之无不相宜。但作务之时,便难记清,当蓦直忆念,至作务竟,仍复十
念。若一直记觉费力,当从一至五,从六至十。或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随自
心力,虽两气三气,并不於中稍停,但心作如是记而已。」

在现在流通的《增广印光法师文钞》、《文钞续编》和《三编》中,系统的开示则见於《
增广文钞》卷第一〈复高邵麟居士书四〉。内容如下:

「至於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
,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
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
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
,施於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
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
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後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
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
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
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
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

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
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

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
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
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
。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於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

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
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

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
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
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
。」

印祖在此提出有系统的摄心办法,先是「至诚恳切」,再不然就换「摄耳谛听」,还不行
就得靠「十念记数」。(上)

言说的修行  三 省

凡所言说,但饰文辞。无有义趣,皆名为失。 (摘自《方便心论》)

一切的说话、言语,如果只是讲究文辞的华丽动人,却缺乏实质的内容和意义,便可以说
是一种过失。

说话,是吾人每天必有的动作,不论是自我表达或者与人沟通,似乎都离不开这种方式。
正因为它造作的机率频繁,所以我们往往也就忽略了对它的监督,对於口沫横飞的「谈」
、天南地北的「说」,视若平常。佛家修行重视「摄心」,即使像「说话」这种生活细节
,也绝不等□视之。因为形於外的言说,代表的正是内心的状态,如果说话的内容没有重
点、没有意义,徒具虚有其表的形式,那麽,自己内心的散乱无章、空洞无实,便暴露无
遗了。

现代人讲究突显自我特质,因此在说话上都力求标新立异,甚至惊世骇俗。其实,表面的
天花乱坠,或许能眩人耳目於一时,但是,对於明眼人而言,这种浮夸的言说,终究是不
屑一顾的。学佛修行,讲究法度、规矩、次第,表现在说话上,应该有条理、有重心,力
戒虚浮。这虽然是不起眼之处,吾人却应时时自我惕励。

有德此有人  拾 穗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礼记》〈
大学〉)

地利不如人和,凡是有益人和的文化都值得吸收起来,滋养这块土地。

台湾文化中勤勤俭俭,野无□地,充分利用空地种菜,四五十年前的纯□都值得发扬。至
於槟榔西施、好吃风味餐等的饮食男女习情,何可称得引以为荣的文化?

外国有好的时尚风俗,如母亲节等,可与人为善,随喜庆祝。至於情人节、愚人节,著重
情欲、不信欺人之风,则与国情不合,可不用。

大陆上溺女婴、贱人命等恶习,自非高尚风俗。开放後的大陆也有值得学习之处,仅举张
家界的例子。各景点通常有的「禁止吸烟」、「乱扔垃圾罚款」的警告牌,如今的张家界
风景区一块也没见著,倒是常见导游、景区管理员、在景区摆摊的商贩们不时弯腰捡垃圾
,提醒烟瘾大的烟民灭掉烟头。原来张家界实行了新规定:「废除罚款,注重提醒,你扔
我捡,以德服人。」

正如一位管理员所说,游客是来观光游览,不是来让你管教的。除少数捣乱者,没人会喜
欢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森林□吸烟。偶有犯者,稍加提示,都会立即改正。然而以前
,游客即便道歉、改正都不行,只要让管理员逮住了,不交罚款休想脱身,少则五元多则
五十元。为这种事,游客与管理员没少扯皮打架,双方都觉著自己委屈。

现在好了,以德服人。你在前边扔,我在後边捡,边捡还边柔声提醒,看你还好意思扔?
据说,废除罚款後,游客不是少了约束,扔得多了,而是在「你扔我捡」的影响下不乱扔
了。听导游说,曾有人不注意乱扔了一个矿泉水瓶,一管理员不声不响上前捡起,那游客
立刻羞红了脸,主动掏出一百元认罚。管理员说,我们不罚款,只请您以後注意。在这样
的德行面前还不改的人,一定为数不多。

至於传统中国文化,纯善的风俗文化,尽在经史子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父慈、子
孝、夫义、妇听、兄良、弟悌、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等五伦十义观念风俗,不要因为
他是传统文化而弃之如敝屣。如能视为传家之宝,呵护珍惜,用作根本教育,则当前杀父
、杀母,杀幼弱子女、夫妻相杀,盗窃泛滥,淫欲泛滥,诈欺泛滥,这些恶业,当可遏止
。

各种文化差异性很大,只要能福国利民,有益世道人心,都值得包容护持。当每一族群的
固有文化受到尊重时,人心就能和,住在人和的土地上,既安稳又放心,远远胜过千军万
马、固若金汤的国防武力。

象山家风  吉 光

南宋年间,江西抚州金溪的陆家,出了六位兄弟,都是一时俊杰。其中陆九龄(复斋)、陆
九韶(梭山)、陆九渊(象山)三位,人称「金溪三陆」,最为人知。陆氏兄弟之间,时
常互相讨论学问,和而不同。偶有闲暇便率领陆家子弟练习骑射,在家中则讲习家礼,使
得兄友弟恭的风气,影响乡里村社,名闻天下。

当时的陆家,曾出现二百多人同?吃饭的盛况,陆家有严格规整的家法,用餐前,先击鼓三
通,陆家六兄弟和众子弟在父亲陆贺率领下先祭拜祖先,然後一同唱著由陆九韶先生撰写
的三段《家训歌》:

听听听听听听听 ——

劳我以生天理定,若还惰懒必□寒,莫到□寒方怨命,虚空自有神明听。听听听听听听听
——
衣食生身天付定,酒肉贪多折人寿,经营太甚违天命,定定定定定定定。听听听听听听听
——

好将孝悌酬身命,更将勤俭答天心,莫把妄思损真性,定定定定定定定,早猛省!

最後,还有一人单独唱到:「凡闻声,须有省。照自身,察前境。若方驰□速回光,悟得
昨非由一顷。昔人五观一时领。」唱完後,众人□能一起进餐。

这一篇出自民间的家训用餐歌,呈现中国传统家庭注重「敬畏天命、勤俭持家、修养心性
」的修身齐家文化。

陆家有一口造型奇特的水井,四周没有井沿,陆家老祖宗见驿道往来的客人常常暑热难当
,便共同出资掘一口井,井内嵌有八卦图。因为陆家的乐施好善,人们很感动,便称这口
井为「义井」。八百多年来,它一直源源不断地提供村民汲水生活。

送   春  瑜 扬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 唐.韩愈〈晚春〉

草树们知道春天将要归去,为了挽留住她,纷纷绽放最鲜□的花朵,彼此争奇斗□,将大
地妆点成一片万紫千红。而柳絮、榆荚因为没有耀眼的色彩和迷人的香味,只能随风飘散
幻化成飞雪,聊为晚春增添些许风情了。

韩愈的诗作自古以「奇险」著称,因此其中的义蕴总是众说纷纭。如这首〈晚春〉,有人
说,这是诗人劝人要爱惜光阴,及时向学,不要像「杨花榆荚」一样,「等□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也有人说,这是诗人用「杨花榆荚」来比喻那些没有文才又爱「野人献曝」
的人,其中含有嘲讽、揶揄的意味。有人更曲折地解释,说韩愈在诗中透露欣赏「杨花榆
荚」的自信和勇气的讯息,乃藉以赞扬当时(按:指唐宪宗元和年间)不为人所重视的诗
人孟郊和贾岛。因为当时的诗坛是以平易、轻浮的诗风为主流,而孟、贾二人和韩愈一样
,诗作都以「奇僻瘦硬」为基调,所以在此诗当中,韩愈表面写景,实则鼓励当时与自己
志同道合的诗人,应该不畏流俗的讥讽,勇於创作。以上的种种注解,不管是正中诗人创
作的本意或是「过度诠释」,总之「诗无达诂」,读者都可随自己的角度再读出新意。不
过,我们倒宁可相信这只是诗人对於所见晚春景致的单纯描摹,因为这首诗的诗题又名〈
游城南晚春〉,游历中信手拈来的写景诗,应该不需要赋予它那麽深沉的用意吧!

诗人想像力丰富,在春天即将离去的时刻,以大地的美景为素材,为它虚拟了一场热闹、
缤纷的欢送会。所有的花草树木,不论颜色艳丽与否,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在春天临
去回眸的时候,展现自己最得意的姿态。本来,一个美好季节的落幕,多少是让人神伤的
,但在这首诗中,我们却依旧被一种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气氛所感染,觉得仍有无限希
望。是啊!春天虽然将要离开,但是心中一些美好的愿景,还是要继续坚持,努力去实现
。「杨花榆荚」都懂得捉住春天的尾巴,为大地点缀一番了,有理想、有目标的人,怎能
失魂落魄,忘却上进,输给无情的草木呢?

蒙以养正须用体  智 彦

常听人言:「现代的小孩越来越难教了」,果真如此吗?既然「人之初,性本善」,则古
今人性,应当没有古善而今劣之别。因此社会整体的教育趋势,倘若真有学童越来越难教
的状况,问题□结也应非在学童本身,而在其他外加因素共同促成使然。今且不论社会环
境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如何,为人父母、师长者,不妨先扪心自问:「我是用什麽来要求
、教导孩子?我所教给孩子的,对於成就他幸福圆满的人生,究竟能提供多少帮助?」

试观当今各级学校,礼节教育几乎已经不复存在,学生在校内不会主动向师长行礼,似乎
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莫说教育机关之内的礼节已经土崩瓦解,即便和孩童生活习
惯最息息相关的家庭教育,恐怕也少有家长认真看待礼节教育,并且有能力教导孩子面对
生活中各种场合的合宜礼节吧。如果连礼节这种最基本的立身处世之方都还无法立定脚跟
,则即便知识如何广博、技能如何精妙,依然无法成就完整的人格,甚至连冀望幸福的生
活都恐怕是缘木求鱼。因为失去「礼」的节度,我们的言行举止便会成为脱?野马,不但
伤害他人,并且会反过来伤害自身,做得越多就错得越多,幸福与安乐自是难以企求了。

因此「礼」便是保障社会安宁、生活幸福的重要防线,持之则家齐、国治可期,失之则不
但身不修,更遑论家齐、国治、天下平了。故而古人启蒙教子,莫不由「礼」著手,以期
收蒙以养正之功,进而作为孩童日後通达天道、经世济民的基础。

宋儒程明道云:「讲明正学,其道必本於人伦,明乎物理。其学自小学□扫应对以往,修
其孝悌忠信,周旋礼乐,其所以诱掖激励渐摩成就之道,皆有节序。其要在於择善修身,
至於化成天下,自乡人而可至於圣人之道,其学行皆中於是者为成德。」□扫应对等礼节
看似小事,却是上求圣人之道的阶石,因此古人教子不务谈玄说妙,而处处从生活中最平
凡的仪规落实,至简易处亦是最稳当处,舍之则无由成就圣贤人格。

朱熹也说:「下学者事也,上达者理也,理只在事中。若真能尽得下学之事,则上达之理
便在此。」事、理本不相舍离,礼节便是上达天理的梯航,道理在此。

至於如何用礼来蒙以养正呢?程伊川云:「古人生子,能食能言而教之小学之法,以豫为
先。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便当以格言至论日陈於前,虽未晓知,且当薰聒,使盈耳
充腹,久自安习,若固有之,虽以他言惑之,不能入也。若为之不豫,及乎稍长,私意偏
好生於内,重口辩言铄於外,欲其纯完,不可得也。」足见教子以礼,并非待其智识渐开
,能够明白礼之所以为礼以後才教导,而就在「能食能言」的年纪便要令孩童熏习於礼仪
节度、圣贤经教之中。在孩童尚未远离襁褓,已能初识人事之时,便要开始耳濡目染於礼
节、经典中,久之自能安习於礼而不以为难,否则年纪渐长,不良的习气日渐滋长,要再
加以裁制便非常困难了。

如何让孩童在充满礼节熏习的气氛中成长呢?自然是由父母、兄长本身做起,因此若要求
孩童学习礼节,必定先由父母本身的实践礼节开始,上梁先正,方可求下梁不歪,其间本
末先後,为人父母者应当深自检点与警省。

倘若养正不以礼,将会造成何种恶果呢?张载说:「古人於孩提时已教之礼,今世学不讲
,男女从幼便骄惰坏了,到长益凶狠,止为未尝为子弟之事,则於其亲已有物我,不肯屈
下,病根常在。」如果父母宠爱孩子,不能约之以礼,结果爱之适足以害之,只会让孩子
养成「骄惰」、「凶狠」的习气。诸位不妨深思:「我希望孩子成为骄惰、凶狠的无用之
人吗?」如果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人才,或者至少足以成为一个「人」,请先从最基本
的日常生活礼节教起、做起吧!否则便如张□所云:「古人教人,自□扫应对进退、礼乐
射御之类,皆是栽培涵泳之类。若不下工,坐待有得,而後存养,是枵腹不食而求饱也。
」不从生活礼节来落实,而奢求孩子未来学有所成,恐怕只是说食数宝、妄图空中楼阁而
已。

古圣先贤的智慧,早已指引我们启蒙教育最根本的基础,正在於「礼」,今日为人父母、
师长者,对於孩童的教育,当於此深思之!

若有志为孩子自小在礼节上打好基础者,建议可先选择清代秀才李毓秀所著《弟子规》作
为童蒙读诵本。至於雪庐老人所编《常礼举要》,除适合儿童读诵、遵守外,并可同时指
导为人父母、师长者,在生活中具体落实礼节,毕竟身教更胜於言教,孔子云:「子帅以
正,孰敢不正?」蒙以养正须用礼,不也是该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吗?

论语简说(六十)  子 圆

八佾第三

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人战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鲁哀公向宰我请教社主牌位的事情。宰我回答说:「夏朝用松木,殷商用柏木,周朝用栗
木。周朝用栗木就是使人民战栗恐惧。」孔子听到这件事後,说:「事情已成定局,就不
必再说了;已遂行之事,也无法改变,就不必再向哀公提出谏言了;宰我的话虽然不恰当
,但是已经过去了,我也不再追咎了!」

「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名予,孔门中言语科杰出的学生。「社」是社主。立国之初
,建有宗庙及社稷,而社稷露天,可得风霜雨露之气。社稷坛上安放「社主」。鲁哀公为
何问社呢?因为社稷坛遇到火灾,社主被烧了。哀公此时问社主,其实另有所指,哀公及
宰我之间有默契,一般外人很难知道!

「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这是宰我回答哀公的话。「
战栗」同战栗,是恐惧的意思。夏后氏是夏朝,殷人、周人则是殷朝及周朝。「社主」就
用当地所出的树木,三代分别用松、柏及栗来安置,不用贵重的木头。而前两句「夏后氏
以松,殷人以柏」只是陪衬的话,重要在第三句「周人以栗」。後面再加一句「使民战栗
」,使百姓及臣下对国家产生恐惧,是怕哀公听不明白,再加以说明的。哀公当时,鲁国
国政早由三家所把持,哀公有意收回国政,此时藉问社,徵询宰我的意见。宰我藉周朝社
主用栗木,隐喻使人民战栗的谏言,希望哀公有所作为,削弱三家的权势。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此事宰我并未和孔子商量,所以孔
子听到了,很含蓄的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成事不说」,指哀公失政
,三家僭越,局势已成,难再改变,就不要再谈论收回国政的话;「遂事不谏」,遂事指
三家掌控鲁国国政,已遂行其事,劝哀公立权威惩处三家的谏言,无补於事;「既往不咎
」,这是孔子对自己说的话。「咎」是责备的意思。宰我替哀公出主意,不合时宜,虽然
有失言之过,已经过去了,就不再责备他。但这并不表示三家不必削弱,而是希望宰我做
到「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欲成大事必须谨慎,谋定而後动。否则举事不成,害人害己
。

从本章经文看出孔子言语含蓄,处事谨慎的态度。使当事人知所警惕,又让不成熟的举动
,消弭於无形,正是我们研读本章应当用心的地方!

家庭气氛 治 烦

仁者之家,父子愉愉如也;夫妇雍雍如也,兄弟伯伯如也,僮仆欣欣如也,一家之气象融
融如也。义者之家,父子凛凛如也。夫妇□□如也,兄弟翼翼如也,僮仆肃肃如也,一家
之气象栗栗如也。仁者以恩胜其流也,知和而和;义者以严胜其流也,疏而寡恩。故圣人
之居家也,仁以主之,义以辅之;洽其太和之情,但不溃其防斯已矣。(明 吕坤《呻吟语
》)

仁风浓厚的家庭,父执辈们神情和悦,晚辈的言语和顺;夫妻之间态度温和,相互尊重;
兄弟们互相关心礼让;甚至仆□们,也是一副欢喜的样子,整个家里充满了温馨祥和。

讲求正义的家庭,长辈们的神情严肃,晚辈自然表现出敬畏的态度;夫妻之间态度冷峻,
言辞严厉,兄弟之间的言行则是小心谨慎,仆□们毕恭毕敬,不敢言笑,整个家庭呈现严
肃静穆的气氛。

仁厚的人因为太重恩情,容易流於只知和气而不知节制。正义感很重的人则太过於严谨,
骨肉之间往往流於疏离,而缺乏情谊。

所以圣人居家的态度,以仁厚为主,再配合正义,让家人的情感融洽平和,又不致於败坏
礼义。

天  使

《起世经》云:「有三天使在於世间,所谓老、病、死也。」佛说,众生造作恶业,死後
堕落恶道,阎王见他来了,以悲愍的心诃斥他说:「从前你在人间,有没有见到衰老、病
痛、死亡啊?这是上天派来警告你的三位使者,你怎麽还放逸不知警觉,放纵身口意,贪
爱各种染尘,不懂得布施持戒,自我调伏呢?」

健  康  

信仰让身体更健康。根据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宗教聚会的人免疫
系统蛋白质interleukin-6,比不参加的人少,可以减少罹患癌症和心脏病的机率。哈佛
大学医学院教授指出,教友比较健康,可能因为社交活动及祷告,都可以让身体放松,压
力减轻。(美国《预防》杂志)  

反  省     

宋朝的赵,用投豆来检验一天的得失。他的书房有三个盒子,每晚睡觉前,总结一天的言
行,如果有一件好事情或一个好念头,就取一颗黄豆放进一个盒子,如果有一件坏事情或
一个坏念头,就往另一个盒子□放一颗黑豆。起初,黑豆比黄豆多,後来黄豆越来越多,
而黑豆越来越少,赵也终於成为高尚人士。

留  意

雪公云,吾讲经、讲书,听的人很多,有生人、熟人,吾都知道,你心中有他,他心中才
有你。你看他是路人,他心中就没有你。如果你都看不起人,人何故来亲近你?以後有聚
会要学一举一动都合礼,吾都会留意。大家希圣希贤,成佛都比吾高,吾也高兴。

浑穆雄伟、深藏行意的——「薛子岫摩崖」

 隋摩崖石刻〈581--618〉,无年月,榜正书,三行八字。《中国书法大辞典著录》。

【薛子岫摩崖】刻字,用笔提按顿挫、藏露结合,行书意味浓厚,深有《瘗鹤铭》的形态
。例如「子」字,第一笔入笔重;第二笔下笔轻而锋毫露出,下行作半弧状,铺毫挑锋,
淳厚浑穆;第三笔又收起锋芒,暗入暗出,气势雄伟,内涵丰富。「岫」字则左右紧密相
连,并与上面的「子」字相互穿插,两字浑然一体。这不是单纯的楷法所容易表现出来的
。   

楷法兴起以後,为了书写的快速,渐渐出现了行书笔法。这种笔法讲究神情的表现,用来
题写摩崖,笔意渲染难到极处,此件石刻能达到这样效果,实在不容易。

掐丝珐琅赤壁图扁壶——清朝

「赤壁」位於湖北省境内,究竟在何处有多种说法。或说在嘉鱼县东北方,时周瑜破曹之
处;或是黄岗县城外,苏轼游览而作前後《赤壁赋》之地……等,一是三国英雄称霸伟迹
,一是千古名文描述地点,皆让人不断吟咏传诵。   

此壶高四五.八公分,腹宽三五.五公分,口径为九.二公分,侈口直颈,器身圆而扁平
,两侧有镀金云纹的双板耳,造型匀称而典雅。全器以掐丝珐琅代替画笔,运用高超技巧
表现《赤壁赋》的意象。腹面左上方为悬崖峭壁,红绿秋林自岩壁长出,瀑水冲石水花四
溅。右上方一轮明月高挂天际,蓬舟泛於江上,苏轼与客对饮畅谈,就如赋文所写:「月
出於东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之江面景色,取意高而布局精美,是难得一见的清朝珍宝。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阅读文章: 第 304/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