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Magazine ◎ 期刊文章随缘张贴区    板主: grace
阅读文章: 第 310/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miyuki (美雪) 看板: BudaMagazine
标题: 明伦月刊355期
时间: Thu Oct 13 01:26:28 2005

榕树下的老师  鞭鼓生

每天早上在任何公园的老榕树下,总会看到三三两两的婆婆妈妈,运动後坐在树下聊天。
仔细聆听,他们聊些什麽呢?聊身体的病痛,聊过去持家的辛劳,聊现在儿女的忙碌,聊
心中的挂碍等等。她们走过相同岁月的轨迹,经常将过去发生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
提起,重复的话,聊了又聊,彼此安慰,互相分享,沉溺在过去的回忆□。老榕树下的婆
婆们,她们乐此不疲。

台湾老一辈的女性,是勤苦坚韧,极具妇德的小人物。每每看到他们拄著雨伞当□杖,踟
蹰在公园的小道上,既感动又心酸。个人常形容,自己年迈体衰的老母亲,就像已经没什
麽羽毛的老母鸡,但是,却依然惯性地要张开翅膀,保护她已成年的小鸡。母性的光辉,
温暖人间,普照大地。

感动她们勤奋的美德,勇敢坚忍地尽其本分,相夫教子,无怨无悔。曾听一位八十多岁的
老婆婆很感慨地说:「要说做人家的媳妇,就我们这一代,最为可怜!」「怎麽说?」「
我们生在苦难的年代,吃穿都极为匮乏。对上面的婆婆,更是战战兢兢,敬畏有加。早起
晚睡,终日操劳,不敢偷懒。」「是啊!您们真有妇德!」「可是等到我们当了人家的婆
婆,时代变了,我们依然战战兢兢。」「怕什麽?」「我们对媳妇是敬畏有加。」「嗳!
不是十年媳妇熬成婆了吗?」「现代的媳妇,教育受得高,都出去工作上班,是很辛苦,
但经济与能力都很高强。在家中的我们,只是米□而已,能不吞声忍气吗?」好心酸的告
白,却句句属实。

时代在变迁,新时代的女性,被寄予更艰辛的使命。才德如何兼备?上孝下慈,克尽妇道
,相夫教子,既要内,又要外,到底要如何躬行实践?然而「家庭就是道场」,居尘学道
,尽谊尽分,牺牲奉献,随分随力,这是助功夫。执持名号,长时不辍,这是正功夫。来
日,老榕树下,婆婆妈妈的故事,心酸之馀,终能体悟到娑婆世界原本就是魔难的故乡,
乘著正因助缘的善根福德,也足以往生去也。那麽,老榕树下的叨叨絮絮,终似云淡风清
,水过了无痕。

流支直指佛长生
焚却陶仙十卷经
龙树垂形宣至训
终时俱听管弦声
——元代 李济

後魏昙鸾大师,本来嗜好长生不死术,曾到江南找道家陶隐居,请求传授长生方法。回程
中偶然遇到三藏法师菩提流支,直截了当开示他佛教中真正长生不死的方法,并授给他《
十六观经》,昙鸾大师便烧了陶隐居授给他的仙经十卷,从此专心修持净土法门。一天晚
上,龙树菩萨现一梵僧相对他说:「我是龙树,长久居住在净土,因为你跟我同志,所以
特来相见。」昙鸾大师自知时间已到,於是聚集大众教导警诫大家说:「劳生役役,其止
无日;地狱诸苦,不可不惧;九品净业,不可不修。」说罢,就命弟子高声念佛,自己面
向西方拜下顶礼,就安然而去了。寺内大众都看见幡华幢盖,从西方而来,也都听见管弦
丝竹优雅的天乐,从西方传来,经过很久才停止。这是昙鸾大师留给後进学人最好的示现
。

都摄六根  雪庐老人

下根「摄五塞六」
中根「摄六包五」
上根「另进一层」 (案:对治心乱的方法,不外「都摄六根」。下根器的人念佛,约束眼
耳鼻舌身五根,使第六意识不散乱。中根器的人念佛,先约束第六识,就能包住前五根,
不攀缘外尘。上根器者念佛,另进用一层方法。)

唯识三十颂研究(一一五)  智  果

◎加行位(续六)—— 馀後三门

※前 言

唐慈恩大师於《述记》九末,以十门分别「加行位」,前已略说七门,今续总释馀後三门
,兹一一分释於後:

(八)辨所依处

 此即辨别大乘菩萨修□等四善根,於四禅八定中,依於何种禅定而发起也。

《论》九云:「菩萨起此□等善根,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托最胜
依,入见道故。」

上文中,□等四法,以能引生「通达位」故,又名「四善根」也。按「通达位」者,即初
地入心也,以无漏智,体会真如,故名「通达位」,又最初照见真理故,亦名「见道位」
也。

此段论意谓:虽然通就三乘(即大小乘)方便而论,菩萨乃依静虑(即初二三四禅定及初
禅近分之「未至定」)而发起□等四善根。然而,最後唯依最殊胜之第四禅定而发起之□
等四善根,方能成就圆满,而证入「见道位」也。

故《瑜伽》六十九云:「唯依诸静虑及初禅近分未至定,能入『圣谛现观』。」(「圣谛
现观」者,「现」谓现前,「观」谓实观,即在见道位,以无漏智,於三界四圣谛境,次
第现前,如实观察也。)

《大乘法苑义林章》二亦云:「见道唯五地故。」(五地者,即四静虑及初静虑之「未至
定」也;又「静虑」者,「静」谓寂静,「虑」谓筹虑,乃梵语「禅」或「禅那」之意译
也。)

问:何以菩萨最後入见道位时,唯依第四禅发起四善根耶?

答:《述记》九末谓第四禅望馀禅最胜,要托最胜依,入见道故,不依下地入。

故《瑜伽》三十八亦谓如来於「天住」中,多住无动「第四静虑」住。(按「天住」者,
乃诸佛如来多住最胜三住,即圣住、天住、梵住中之一也,详见《瑜伽》三十八)

《大乘义章》十释云:「以下三禅『慧多定少』,上之四空『定多慧少』,定慧不均,用
不称心,故不多住,唯第四禅『定慧均等』,作用称心,是以多住。是故如来最初成道及
般涅盘,皆依四禅。」由此可知:於四禅八定中,第四禅最胜。

问:何故不依「中间禅」入?(按「中间禅」者,从初禅向二禅时,除「觉」而「观」在
,在初禅二禅两楹之中,有高台阁,是梵王所居,名「中间禅」也。)

答云:《述记》九末谓彼无「明利无漏」故,有「明利无漏」者,能入故,又彼梵王所居
,多散乱故,非纯净地,故《瑜伽》文不言依「中间禅」入「见谛」(证悟真理也)。

上来「辨所依处」已略释讫。

 (九)界趣分别

 问:此四善报,於三界中,依何界起?五趣之中,何趣身起?

答:《论》九云:「唯依欲界善趣身起,馀慧厌心非殊胜故。」上文中「慧厌心」者,即
是指「厌离心」,厌世间求出离之心也。根据《成唯识论》卷六意云:此「厌离心」与「
善慧」相应,是「无贪」之一分,於所厌境,不起染著故,名为「慧厌心」。准此则《论
》意谓:唯依欲界人中善趣之身,能发起□等四善根,何以故?以馀界、馀趣中,与善慧
相应之厌离心,非殊胜故。

故《瑜伽》六十九云:「非生上地,或色界或无色界,能初入圣谛现观,何以故?彼处难
生厌故,若厌少者,尚不能入圣谛现观,况於彼处,一切厌心少分亦无。」此意云何?

《俱舍论记》二十四载:

问:何缘上界必无见道?

答:(1)先说「无色界」众生:1.无闻—— 无色界中,无正闻故,离闻正教,必定无容
入见道故。

2. 无缘—— 身生彼无色界中,不缘下故,见道必先缘欲界苦故。

由此可知「无色界」身,非见道依。

 (2)後说「色界」众生:

由此可知,依「色界身」,亦不起见道。

又《大□娑沙论》七,论述更为周详,兹摘录如左:

问:顺决择分(即□等四法)何处起耶?

答:欲界能起,非色、无色界;於欲界中,人天能起,非三恶趣,胜善根故;人中三洲能
起,非「北俱卢」(八难之一,如天快乐,不闻佛法)。天(按:欲界天也)中虽能起,
而後起非初,谓先人中起已,後退生「欲天」中,由先习力,续复能起。

问:何故天中,不能初起?

答:彼处无「胜厌离」等作意故。

问:恶趣中有「胜厌离」等作意,何故不起此善根耶?

答:恶趣中无「胜依身」故。

《论》总料简如下:

若有「胜厌离」等作意,亦有「胜依身」者,则能初起此类善根。

欲天中,虽有「胜依身」,而无「胜厌离」等作意。

恶趣中,虽有「胜厌离」等作意,而无「胜依身」。

人中具二,故能初起。

故《心要》九结云:「欲界善趣,指天人阿修罗也。然修罗方□,诸天正乐,唯人道为尤
能耳。以善趣身,得根本第四禅定,於四禅中,双印二空(即『世第一法』)乃能引真见
道,触证『非安立谛』(即三无性所显二空真如也)。」上来「界趣分别」已略释讫。

(十)七地分别

此即分别菩萨阶位也。

《论》九云:「此(加行)位,亦是解行地摄,未证唯识真胜义故。」文中「亦」字,表
示此位菩萨,亦如前之「资粮位」菩萨,同属於「解行地」(亦名「胜解行地」即地前三
贤菩萨阶位也),即此位菩萨亦未证入「唯识真胜义性」(此简前三种胜义,专指圣智内
证之「胜义胜义」,亦即是「离言真如」也),亦依深信,发起胜解,决定了知万法唯识
,以此胜解,导诸胜行故。

菩萨从因至果之行位,《菩萨地持经》十、《瑜伽》四十九,以七种阶位(即七地)类别
之,其与《成唯识论》之「唯识五位」相摄之情形,

上来「七地分别」已略释竟。
又「加行位」之行相以十门分别之,亦悉释讫。
  
印光祖师文钞选读 ———〈复康寄遥书〉  徐自民

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以菩提心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为因该果海、
果彻因源之实义;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下手最切要之功夫。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宏
誓愿,常不离心,则心与佛合,心与道合,现生即入圣流,临终直登上品,庶不负此生矣
。〈复康寄遥书〉

今天是九十四年元旦,在一年的开始,与诸位一同念佛,谈谈祖师的开示。学人选了《印
光大师文钞菁华录》中〈复康寄遥书〉的一小段文字与大家共勉。这段文字是印祖答覆康
寄遥居士关於念佛人的修学问题,虽然字数不多,但对我们非常重要。

念佛法门之宗要

印祖说:

「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

净土宗有很多种修持法门,今天讲的专指「持名念佛法门」。讲到「持名念佛」,就须讲
到「三资粮」。在现生到临终往生前的漫长路途中,须预备好「信愿行」三资粮,这样不
仅寿终即可往生,在有生之年,念佛工夫好的,还能得一心不乱。所谓「宗」,就是「宗
旨」,意即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为宗旨。何谓「信」?此乃特指相信依报、正报「二有
」,即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依报),信有阿弥陀佛(正报)。《阿弥陀经》上说:「从是
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研经时须特别注意这一
段,经文一开头就讲「有」,这绝非一般执理废事之人所言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

约理而言,真如本性涵盖无量无边的世界,当然极乐世界也在我们的心性之中,自性中也
有佛性,心性与一切诸佛、众生平等。从理上说是不错的,但不能只讲理不讲事。若约事
而言,确实有极乐,确实有阿弥陀佛。信理还要信事,方才不偏。一般学普通法门的人,
要在这世上生生世世修学佛法直到成佛,需要经历三大阿僧□劫方能成就。这时间太长了
!而净土宗相信实实在在有极乐世界,发愿到那个地方,一往生就脱离六道轮回,在那个
环境修行,一生就能成佛。基於这个特殊的意义,我们研究净土经典、祖师文钞时,理、
事都不能偏废,这样的「信」才算圆融。

其次,何谓「愿」?意即「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至於「行」,就是专念一句阿弥陀佛(
四字或六字均可),念佛就是「行」。吾人平素修行,要以念佛为正工夫,而除了念佛,
平常在家中或社会上与一般人来往,则必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切恼害众生的恶
事都不可做,一切利益众生的善事则要尽力而为,这便是助工夫。「行」就是要正助双修
。

总而言之,「信愿行」三法就是念佛法门的宗旨,而吾人在实践上都必须实实在在。如何
叫做「实在」呢?雪公老师曾说,就算是释迦牟尼佛再来,告诉我们现在有新的法门,我
们也绝不再改变。倘能如此不受动摇,「信愿行」三法才算得上真正落实。在佛门,一切
经典都指归净土法门,所以「信愿行」这三法为宗旨非常重要,吾人一定要坚持,不能违
背。

念佛法门之根本

 「以菩提心为根本」。

「菩提心」为何?如果有人问:「你为何要学佛?学净土念佛法门?」最简要的回答是:
「为了成佛,也为了度一切众生成佛。」这是我们学佛的两个目标,完全符合阿弥陀佛四
十八大愿的因地发心。自己要成佛,也要度一切众生成佛,佛发四十八个大愿,就是为了
这个,这就是「菩提心」。

念佛法门之实义

「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为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之实义」。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两句话出自《观无量寿佛经》,它可以概括一切大乘经典所
说的道理。「是心作佛」,「心」指的是「真心」,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作」,即「
造作」,我们的心如果造作佛,就是成佛。如何造作法?我们从无始劫来迷惑颠倒,一念
不觉而起无明,由无明而起烦恼,不认识自己的真心,真心不起作用,完全被无明烦恼牵
引,所以才有六道生死轮回。如何「作佛」?须先明白自己拥有真如本性,令真心起作用
,把无明所起的贪□痴慢疑种种烦恼,一层层地破除乾净,才能够成佛。这就是「作佛」
。

「是心是佛」。普通法门须经三大阿僧□劫,待我们把无明烦恼去除乾净,真性显现出来
时,才能完全明白我们的心本来就是佛。而论到净土念佛法门,如果这一生念佛念得好,
当生就能往生极乐世界,出离六道轮回,等於证得阿罗汉果,生死大事就解决了。往生後
还是继续地念这一句佛号修行,不必历经三大阿僧□劫,很快就可以当生成佛。像这样,
凭著一句佛号从娑婆往生极乐,然後在极乐世界成佛,就可以知道什麽是「是心是佛」。

「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这就是持名念佛法门的特别之处。「实义」,乃指「真实的意
义」。意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因该果海,果彻因源」的真实意义。「因」,即
「因地」,指的是凡夫。「果」,即「果地」,成佛在果地,这里指的是阿弥陀佛。彻,
即「彻底」。该,则有「包含」、「包括」之意。从因地上说,凡夫在因地念一句佛号,
就具足佛的果地功德,包含光寿无量广大的果海。而从果地上说,念一句佛号就贯彻到众
生因地之源。约教理说,「因源」即无明最初一念不觉而动之「生相无明」,贯彻生相无
明,即能贯彻真心之源。因著一念佛即贯彻到心源本性之境界。要到达这「因源」的境界
,普通法门必须要到等觉菩萨,才能知道这最初一动之「生相无明」。而我们所修的念佛
法门,祖师说:「一念相应一念佛」,一念与佛相应,就是果彻因源。我们但念这一句佛
号,就能从凡夫粗浅烦恼的「枝末无明」一直贯彻到根本的「生相无明」,这实在是不可
思议的力量。

念佛法门之下手功夫

「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下手最切要之功夫」。

前面「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是就「理」上来说,这一句则是讲「方法」。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句话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我们念佛如何才能到
这个地步呢?奉劝诸位,念佛时不要起任何妄念,一念佛即须与佛号相应、结合,念头不
可四处攀缘。不管是在家自修或在道场共修,始终都要把心放在佛号上,不起任何妄念,
不往外攀缘,这样就自自然然能把念头止住,虚妄分别心就没有了。没有妄念就是「净念
」,而若能「相继」(相续不断),那就更可贵了。

祖师要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较不易做到,因此他慈悲地再为我们指点一个好
方法:念佛时佛号从心念生起,然後从口念出声音来,再从耳听入心中;就算是默念,虽
不出声但仍有声相,同样都是「心起、口念、耳听」,其目的就在不起妄念,不要到处攀
缘,一直让净念与佛号结合在一起。这种功夫非常切要啊!

四宏誓愿不离心

「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宏誓愿,常不离心。则心与佛合,心与道合」。

「由是而行」,即遵从上文,从「信愿行宗旨」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切要功夫,
都如实去实行。「再能以四弘誓愿,常不离心」。「常」,有「始终」之意,即「四弘誓
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始终不离
於心。这有什麽功效呢?能这麽做,则「心与佛合,心与道合」。我们的心(净念)就能
和佛相合在一起,心就能与道合一。

「四弘誓愿」是佛门中无论学什麽法门的人都要发的「总愿」,我们修念佛法门,「信愿
行」的「愿」虽然是我们修净土的「别愿」,但「总愿」也必须要发。「总愿」若能「常
不离心」,则「心与佛合,心与道合」。

生入圣流 没归极乐

「现生即入圣流,临终直登上品」。

果能如此,那麽「现生即入圣流」。「现生」,乃指「今生」,这一生就入圣人之流,与
普通人境界不一样。如今世界到处都乱,乱从何起?从人心乱起。人心乱,事就乱,不是
天灾,就是人祸。就像不久前南亚的大地震、大海啸,看似自然界的天灾,但学唯识的人
都知道,山河大地是第八识的「相分」,「相分」又从「见分」而来,「见分」就是人心
,心乱,「相分」也就跟著乱。中国古圣先贤讲究礼乐,讲究五伦(父慈子孝等),这就
是教我们:凡夫不能不起心动念,但在起心动念时,要有一个正常的运作,有一个法则可
以依循。若不正常的动作(父不慈、子不孝),家国、社会乱了,你争我夺,有我无人,
乱到某个程度,天灾就来,这要责怪谁呢?

中国在古圣时代,「风不鸣条,雨不惊雷」,微风柔和到吹拂树枝都没有丝毫声响,天空
下雨时也没有惊悚的雷声,大地风调雨顺,天下一片祥和,这都是人心招感来的。万事由
人心起,人心一团和气,就感应大地安和。我们若能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心就会转变,
接著,境界也会跟著转变。工夫若好,可以影响身边的亲朋好友,让大家都能得到好的境
界;万一工夫不到,现生照样可入於圣人之流,最起码天灾人祸可以避免。若能如此照著
做,除了现生能入圣流之外,临终还能「直登上品」,临终往生,品位在上等。

    今生今世不空过

   「庶不负此生矣」。

「庶」,是「庶几」,是「差不多」的意思。能这麽做,与道就很接近,就不会辜负这一
生,这一生就不会空过了。

吾人可曾自问:「来此世间的意义究竟何在?人的一生难道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吗?」试
想,就算大皇帝、大富豪终究难逃一死,因此,人生绝不是为追求名利富贵而来,最重要
是为了解决生死的问题,成就佛道。我们定要有此志向,才不白来这一遭。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诸位前生不知种了多少善根,今生才能得闻殊胜特别的净土念
佛法门。有了善根,有了真信切愿,还要再加上精进修行,今生才不算空过。大家一同相
互勉励吧!

最後,祝各位万事如意,法喜充满,光寿无量。

真实修持三宝加被

 印祖云:

修净业人,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真信愿持佛名号,决定求
生极乐世界。自行如是,化他亦然。果能如是,则病者愈,弱者健,愚者慧,诸凡顺遂。

家纵贫不至有祸,亦不至冻饿。以真实修持,必蒙三宝加被,不令过为困苦故。然亦不可
以念佛之故,妄欲得分外之好处。既有此心,致或反成不吉耳。世间祸福,相为倚伏,福
能善享,则其福愈大。否则福未实得,祸已大临。此种祸尚无禳解之馀地,以是因福而致
之祸,其祸更为酷烈也。(〈复罗省吾书二〉)

 大灵□寺巡礼  藏 密

《佛祖统纪》卷六:「(智者大师)尝曰:予所造寺,栖霞,灵□,天台,玉泉,乃天下四绝
也。」

千禧年初冬的下午,天候濒临飘雪,寒意十分,来到泰山山麓的大灵□寺。当地人说,寺
里僧众守戒清白,依佛制行事,於是决定将带来的莲社印书及祖师墨宝,呈送寺里供众结
缘。通过山腰的军事检查哨冈,进入山里,山路渐陡,两旁草木稀疏黄落,只有夹道的古
柏依然苍翠不凋。山路的北侧,有溪水激流而过,古代寺内僧人送客到此为止。王安石在
《送义公禅师赴任》诗云:「灵□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一路紫苔通□□,千崖
青霭落潺□。」唯有亲身见到寺前这景物风貌,才会深信王荆公的诗真是「结构谨严,论
说深透」,眼前的大块天地被他写尽无遗。

上了陡坡,迎面而来的是大片雄伟的岩壁,大灵□寺就座落在三面环山的山坳□下,被一
片葱郁的山峦围护。进入山门,过了天王殿,便来到了几棵参天古柏荫护著的山门广场,□□□艉F一块石碑,上刻「大灵□寺」四字。

山北最幽绝处

大灵□寺座落在泰山主峰西北二十公里的方山,位於山东省长清县万德镇境内,距离济南
四十公里,南到泰安二十五公里。从济南到泰山、曲阜,途中都会路过这一座千年古刹。

明代王世贞赞叹说:「灵□为泰山背最幽绝处,登泰山不至灵□,不成游也。」。

早在西晋时候,佛图澄大师曾来此游观,後来弟子竺僧朗为了避乱移居於泰山,建立精舍
。朗公道德高远,神通灵异,深受前秦苻坚、後秦姚兴的钦佩尊敬。他带领的弟子以戒律
严格著称,一度成为当时北方佛教的中心。朗公经常到方山一带讲经,听众千人,感得□
石点头,人人称奇,朗公说:「此山灵也,不足怪。」这座山便称为「灵□」。

北魏孝明帝时,法定禅师在山腰建了灵□寺,当时的寺院规模不大,到了唐宋才盛极一时
,有殿阁四十馀座,禅房五百馀间,僧侣五百馀人。《佛祖统纪》卷六记载:「(智者大
师)尝曰:予所造寺,栖霞,灵□,天台,玉泉,乃天下四绝也。」智者大师一生造寺三十
六座,其中又以这四座梵刹堪称一时杰作。现在的大灵□寺主要文物古迹,有千佛殿及殿
内四十尊泥塑罗汉、辟支塔、墓塔林等几十处,以及历代石刻、碑碣、还有一棵摩顶松。

海内第一名塑

历经一千多年的古刹,冥冥中受到龙天的呵护,自古龙象辈出。初冬时节,人影稀少,在
古□典雅的建□中愈发清净,没有热闹的香火气,而僧众正在大殿准备上晚课,更显得古
刹的空幽有道。随兴来到寺里保存最好的古建□——千佛殿,殿内有北宋时期留传下来的
四十尊彩色泥塑罗汉,与真人一般大小,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连血管脉络,都清晰可见
。罗汉的衣著服饰,与人物搭配得和谐不突兀。每尊罗汉的神态更是各具特色,有的眉开
眼笑,有的怒目相视,有的在开演佛法,有的在沈思止观,有的则似乎是恍然大悟,梁启
超称赞为「海内第一名塑」。

有人在第十七尊罗汉的身体内,发现几个字「盖忠立,治平三,六月」。治平是北宋英宗
的年号,可见北宋的雕塑艺术已是登峰造极的境界了。

瞻仰辟支佛塔

千佛殿西北有一座「辟支塔」,建於宋代,距今已有九百年的历史了。辟支塔是八角九层
的砖砌建□,高五十四公尺,看上去非常挺拔雄伟。塔基四周有浮雕,刻的是阿育王皈依
佛门的故事,阿育王皈依後,大兴佛事,到处建立寺塔,供奉佛的舍利,并发心供养僧众
办道。宋朝宰相李迪来到辟支塔,题一首诗:

「灵□山势异,金地景难穷。
  塔影遮层汉,钟声落半空。」

辟支塔座落在丛山之中,高入云霄,从「钟声落半空」更显出塔的气势。根据《长阿含经
》,佛说有四人应该起塔供养:一佛,二辟支,三声闻,四轮王也。《大般涅盘经》记载
佛临涅盘时,叮嘱阿难说:

「阿难当知,一切四众起佛舍利七宝塔已。应当更起三塔供养,所谓辟支佛塔、阿罗汉塔
、转轮王塔,为令世间知归依故。」

塔是揭示高德的标帜,只有佛、罗汉、辟支,乃至有德的比丘方能建立高塔。所以有佛法
流布的地方,便有各式各样的塔,有些塔收藏大德示寂留下的灵骨舍利,也有不藏身骨的
塔名为「支提」,後来都通称为塔。人们见到塔,自然生起敬仰恭敬之心,《华严经》〈
净行品〉列了五则有关瞻仰佛塔时,应有的清净行持:

见佛塔时,当愿众生,尊重如塔,受人天供。
敬心观塔,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共瞻仰。
顶礼於塔,当愿众生,一切天人,无能见顶。
右绕於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
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

大灵□寺这座辟支佛塔是泰山一带最高的塔,费了六十三年才完成。九百多年以来,凡是
行经齐鲁大地的芸芸众生,远远的就能瞻仰到这座辟支塔,不管是定心或是散心,都种下
了当来成佛的菩提种子。站在巍巍的高塔下,令人不由自主的合掌恭敬,顶礼三拜才愿意
离去。

摩顶松心识现

大灵□寺大雄宝殿西北角有一棵古柏,虽是柏树,人们却喜欢称为「松」,有乾隆皇帝题
的「摩顶松」字碑。这棵古松大有来历,据说可以远溯到唐代的玄奘大师,《神僧传》记
载:

「初奘将往西域,於灵□寺见有松一树,奘立於庭以手摩其枝曰:『吾西去求佛教,汝可
西长。若吾归即东回,使吾弟子知之。』及去,其枝年年西指,约长数丈。一年忽东回,
门人弟子曰:『教主归矣。』乃西迎之,奘果还。至今众谓此松为摩顶松。」

传说玄奘大师动身到天竺求取佛经前,曾在灵□寺驻锡过,有一天抚著松枝说:「我到西
天求取佛法,你可以往西边生长。若我往东回来时就要往东长,让弟子们都知道我的动向
。」等到玄奘往天竺时,这棵松便年年往西边生长,大约长了好几丈。有一年,松枝忽然
转向东边,灵□寺的门人弟子说:「教主要回来了!」於是往西去迎接,果然是玄奘大师
回到长安了。後人便称这棵灵验异常的古松为「摩顶松」。

许多人以为这是附会之说,不敢置信。佛法主张万法唯识,一切唯心造,大到山河大地,
小到一花一叶,没有一法可以离心而有,全都是我心所现,我心所变。只要心诚专一,顽
石也会点头,境随心转何难之有?

眼前这棵摩顶松,主干枯似乾柴,枝叶却是嫩绿滴翠,仍然苍劲可爱,是否意味著千年古
刹的大灵□寺,即使走过千馀年的无常岁月,未来的法运仍像松柏常青,永不凋零?

寒冬催日短,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寺後一大片的墓塔林,可惜无缘参礼细看了。这时,
执事师父刚从晚课撤班下来,於是将带来的佛书及祖师墨宝托付寺里流通。师父很恭整地
开了一张收据,仔细清点文物,然後站在殿前柔声叮咛大家好好学佛。一行人为了赶赴下
一站,便趁著夕阳馀晖匆匆下山。

印祖十念记数念佛法及与其他摄心念佛法的比较(下) 火 莲

 3、十念记数念佛法与掐珠念佛法

掐珠念佛法受到□益大师推崇,在〈示念佛法门〉说:「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
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後记数
亦得,不记亦得。」

印光祖师认为掐珠念佛既有利也有弊,在静坐念佛时不宜用。在《文钞》续编卷上〈复念
西大师书〉中开示说:「又有提倡掐珠记数者,此亦有利有弊。利,则一句一掐,不轻放
过,则心易归一。弊,则静坐时掐,必致心难安定,久则成病。」

在《增广文钞》卷第一〈复高邵麟居士书四〉,印祖说,掐珠念佛「身劳而神动」,十念
记数念佛「身逸而心安」,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
,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

 4、十念记数念佛法与晨朝十念

 晨朝十念法出自宋耆山沙门遵式述《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原文为:

「第二,十念门者。每日清晨服饰已後,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
如是十气名为十念。但随气长短不限佛数,惟长惟久气极为度。其佛声不高不低,不缓不
急,调停得中。如此十气连属不断,意在令心不散,专精为功故。名此为十念者,显是藉
气束心也。」

关於晨朝十念,印光祖师多有开示,如《增广文钞》卷一〈与陈锡周居士书〉云:

「若或事务多端,略无□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
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即念〈小净土文〉。或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
偈。念毕礼佛三拜而退。若无佛即向西问讯,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门。乃宋慈云忏
主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
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又止可十念
,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
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

《文钞》三编卷二〈复陈土牧居士书四〉云:

「晨朝十念,忙人决定须用。即□人能作正课,於正课前,用晨朝十念,亦可。非能作正
课,便不可用也。古人多有毕生用晨朝十念法,然後再作正课者,何妨碍之可云。」

《文钞》三编卷一〈复丁福保居士书四〉云:「十念一法,乃慈云忏主为国王大臣政事多
端,无暇专修者设。又欲令其净心一心,故立尽一口气为一念之法。俾其心随气摄,无从
散乱。其法之妙,非智莫知。然只可晨朝一用,或朝暮并日中三用,再不可多,多则伤气
受病。切不可谓此法最能摄心,令其常用,则为害不小。」

总之,印光祖师认为,晨朝十念「借气束心」,也本于宝王随息念佛,主要缺点是不能常
用,「只可晨朝一用,或朝暮并日中三用,再不可多,多则伤气受病。」

 5、十念记数念佛法的殊胜

以上简要介绍印光祖师关於十念记数念佛法与其他摄心念佛方法比较的开示。念佛莲友若
能相应者,皆为摄心念佛妙法,而十念记数念佛法对於初机犹为殊胜,以其有利无弊也。

关於十念记数念佛法的殊胜,大师在《增广文钞》卷第一〈复高邵麟居士书四〉中已经明
确开示:「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
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
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

五、馀话:念佛的心态比方法重要

大师开示,十念记数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前方便,是功夫成片之前的方便法门。
大师在《文钞》三编卷一〈答善熏师问〉(问词略)中也开示:「念佛记数,是防懈惰。
如无懈惰之心,不记亦可。记数也可不用掐珠子。最初当用珠子念一点钟。以後快慢,照
此一样,念一刻,半点,一点,均可知其佛数。又《文钞》中记数念佛之法,最能摄心。
阅之自知。」

大师在《文钞》续编卷上〈复朱德大居士书中〉开示:「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
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
,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
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
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
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若再不能归一,当依《文钞
》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於归一也。」

从这段开示我们知道,十念记数是摄心的方法,但念佛法门注重信愿,要想往生,首先要
解决信愿问题。 (下)

龙树菩萨的「名言观」  陈育民

《中论.破因缘品》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去)。」

依著这一首偈子,笔者可见四组「对偶」:「生灭」、「常断」、「一异」、「来出(去)
」。而「对偶」正意味著区分与切割。这一「二分」法,代表著人们用语言来认识这一个
世界,并且开始执著於语言所定限的事物。例如说,我们会去评价某人,但「评价」是否
就是这个人的「真实」呢?如果不是,那我们为何要去执著、固定这些语言呢?

当然,语言虽有其方便性、工具性,但同时也使人们混淆了真实,也执著於语言。这就好
像我们会以「书」来命名一本书,而日後此「名」随即便附著於此「物」之上而形影不离
,这就是语言的方便性、工具性。但同时也让人们执著於此「名」(书之名)以及「书」(物
,所名之物),误以为「物」有自性,而可以恒常不变,这便混淆了「真实」、「实相」。

其实,语言的概念得互相依靠才能维持其恒久不变的常态,没有其他概念的衬托,一个概
念也无法维持其自性。而龙树菩萨的「八不」就是要我们不落两边、不著边见,在於破除
人们对名言概念的执著。因为语言一出便有区分、对偶(两边),所以龙树菩萨在这边告诉
我们:不要被语言所迷,也就是不要掉入语言的陷阱当中。

这首偈子中的「不」字,是一个「诡辞」,是一个「相反相成」的用法。虽然表面相反,
但其实是一种成就。例如说「大智若愚」,用对偶性来说,它不正面的说「智」而以反面
的「愚」来衬托出「智」。其实,龙树菩萨在此处的用心是要人们将「相对性」拿掉,也
即是说最有智慧的人,他是「不」(「不」是「不显示」,而非消极的否定)显示其智慧相
的。这个「不」字,也并非在否定名言概念,而是要我们拿掉名言的「执」,而後超越它
,以显智慧相。

总之,常人因名言概念的运用,而误以为命名的物品也有其自性,以为它们是恒常不变的
,并且以名言执持世间的一切。而龙树菩萨要人明白:名言概念有其对偶性,它也是依待
而无自性的。进一步,龙树菩萨更要人们超越名言的执著,在运用名言概念的同时以显出
智慧相,而无执著限定束缚之弊。

这首偈子,呈现的是真如实相。若用「名言」的角度来观察,可以破除世人对名言的执著
与名言所可能带来的烦恼。

至圣先师孔子在韩国深受爱戴  徐宝康

在韩国,孔子的名字家喻户晓。韩国儒教最权威的教育机构「成均馆」馆长崔昌圭曾说过
:「孔子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韩国有将近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过儒教思想的薰
陶。」时至今日,儒教仍是韩国的主导文化,孔子「为国尽忠,敬信节用,爱民如子,人
伦之中,忠孝为本」的思想已融入韩国人的血液,成为国家发展和人生道路的精神能源。

坚定的儒教信仰抵御了外来不良文化的冲击

在韩国历史上,儒教曾与日本的「殖民文化」和近代的「欧美文化」进行过两次「对决」
。

一九一零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为反抗「殖民文化」,有识之士举起了「国家
兴亡,匹夫有责」的大旗,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马上席卷了这
个苦难深重的国家。正是在这一儒家思想的鼓舞下,一九一九年三月一日,朝鲜半岛人民
掀起了全国性的抵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独立运动」,它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为
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一九四五年以後,随著美军进驻朝鲜半岛南部,儒教在韩国面临了与「欧美文化」的尖锐
对立。在这次「对决」中,韩国借鉴了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多元化文化观,在大力
引进西方市场经济和先进技术的同时,尽量摒弃西方文化中的:自我至上、金钱万能、人
情淡薄、崇尚竞争、享乐主义□滥等弊病。宣导儒教的诚敬谦和、敬业乐群的精神,创造
了家庭和谐稳定、正义、公理为主导的良好社会道德风气。韩国把孔子尊为「万世师表」
,并每年举行纪念孔子的「释典大祭」,正是缘于儒教对韩国有其伟大的贡献。

 从小进行儒教道德教育和薰陶

不可否认,在现代韩国社会,昔日儒教的统治地位正在受到严峻挑战。韩国为继承传统,
承传儒教,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从教育入手已成为其成功的根本。一九六零年以来,
韩国为承传儒教,正式把儒教的道德伦理内容列入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

韩国小学道德伦理教育的科目名为《正经的生活之道》。在这一科目中,设有「个人生活
」、「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三大部分。

「个人生活」中,主要进行「端正、诚实、节制、创造、深思」的教育。

「社会生活」中,主要对学生进行「宽容、爱家庭、和睦、亲切、公益精神、责任意识、
团结合作以及公正」的教育。

「国家生活」中,向学生进行「三爱」教育,即爱国家—— 忠诚、爱民族—— 继承传统
文化、爱人类。

中学道德伦理教育科目中,分初中「道德」科目和高中「国民伦理」科目。

初中道德科目,主要是关於「人际关系与各种礼节」:以家庭内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为
起点,提倡学生之间相敬互爱和协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敬老孝亲的思想。

高中的「国民伦理」科目中,主要对学生进行尊重人的生命与价值,「诚」与「敬」的修
养以及「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等教育。

大学□设「国民伦理」科目,科目中设有「韩国传统思想的源流(儒学部分)」、「实学
思想」、「近代化与开化思想」等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吸收近代科学技术与自己自
立意识结合起来,奠定为国家发展作贡献的精神基础。

韩国著名儒教学者宋荣认为,当代多元价值社会,面临价值混乱的危机,使个人在做人处
世上难以找到标准的生活规□,在传统精神文化与现代物质文明的冲突中,传统的儒家伦
理仍然具有现代意义。韩国把儒家伦理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儒家的性本善论。肯定了人存在的价值和道德意义。提醒人们不要为追求物质文明而
忘掉人性的尊严。韩国最近有不少高官因涉嫌腐败而跳江自杀,自杀後社会还为其举行隆
重葬礼。不少人觉得纳闷,问其原因,原来是犯罪嫌疑人觉得自己失去了人性,没有脸面再
活在世上,自杀是对人性尊严的反思。

二、儒家的「君子」与「推己及人」的思想,明确地阐明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利己主
义丛生的现代社会□,两者均不可偏废。

三、儒家的家庭伦理,如夫妻之间的相敬互爱,父子之间的仁慈孝顺,兄弟之间的友爱恭
敬,是社会稳定的基本要素。尽管现代家庭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同居共处,但和睦温暖的家
庭仍对整个社会的和谐有极为重要的稳定作用。

以儒家文化立国

亚洲金融风暴过後,韩国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国策。韩国认为,西方文明在鼎盛期过後
,开始显露出一系列弊端,为探索和创新新文化,不仅要挖掘儒教等传统文化的精髓,而
且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韩国在推行「文化立国」的国策中,最成功的经验之一,是挖掘儒教的精髓,把传统文化
的背景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闯出了一条具有韩国特色的「韩流」新路。其灵魂所在便是
儒教的八德核心:忠、孝、诚、信、礼、义、廉、耻。

除学校教育外,韩国还将儒家文化的精神,透过电影、电视,普遍地向社会传扬。著名的
作品如电视连续剧《商道》和儿童动画片等。在东南亚一带,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
好评如潮。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产业,不仅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善导利益,还为韩
国创造了出口外汇的经济效益。有人估计,文化产业创造的外汇将很快超过汽车产业。

目前,韩国计画到二零零七年,把文化产业产值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提高到5%,使韩国
进入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的行列。

不久前,有一位原驻韩记者与韩国朋友聊天,谈起电视剧。他说,有一次在中国出差,看
了一部关於爱情的电视剧,使他迷惑不解的是,剧中出现的第三者,不仅没有破坏他人家
庭的羞耻感,反而感到自豪。在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上,一些描写「一夜情」的书竟然
排在前几位。他说,在韩国也有反映第三者的作品,但这种人受到社会的鄙视,根本不敢
嚣张,「你们可要提高警惕,防止西方颓废文化的入侵啊!」

反观我们国内现在的情形,我们不得不痛心地承认,影视和网路内容几乎不离杀、盗、淫
、妄。形成一股对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威胁社会安定的可怕力量。这与韩国儒教文化的
有力宣教,形成强烈反差。

在西方文化已从鼎盛开始走向险境的今天,韩国运用儒家文化立国育民的成功□例,证实
了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所言:「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
说和大乘佛法。」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韩国人已经走在我们的前列,作为儒
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我们能不省思、起而力行吗?

(本文内容摘自《环球时报》二零零四年六月廿三日第八期《韩国人人爱孔子》)

幽人孤影  瑜 扬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树,忽到庞公□隐处。
□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
———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黄昏时分,山寺传来报时的钟声;渡口(案:「渔梁」是孟浩然隐居处—— 岘山「南园」
和鹿门山之间的一个渡口)那儿,则因为满是抢渡回家的人潮,而显得喧闹不已。乘船返
家的人们在上岸之後,都向著伫立在江边的村庄走去;我则离家,乘船往鹿门山(注一)
的方向而行。走在山路上,只见皎洁的月光□落在烟雾朦胧的山林间,景色十分宜人。行
进中,竟不知不觉来到了汉末庞德公(注二)隐居的地方。居住在这松林小径旁的山中石
屋,生活是相当寂寥的。像这样遗世独立的地方,大概只有向往幽隐山林的人,才会徘徊
其间,留连不忍离去吧!

孟浩然在盛唐诗坛上,素以「田园山水诗」闻名,其诗文的质□无华,恰与戮力营造的隐
逸、脱俗意境连成一气,总予人静谧、清高之感。孟浩然早年虽然过著隐居生活,但对於
功名仍然无法忘情,直到因为干禄之途屡遭挫败,加上又已步入中年(案:孟浩然四十岁
才到京师参加科举考试),这才死心归隐,一意与山水为伴。此诗藉由汉末庞德公隐居鹿
门、终身不仕的事迹,来表明自己追随先贤步伐的隐遁志向,明显可知是出仕无望之後的
作品。

首二句,以「山寺鸣钟」和「渔梁渡喧」的「一静一动」,描绘出尘世中「幽静」和「喧
闹」的两个世界;接著,再以「人向江村」、「我归鹿门」的意象,表达自己不随流俗、
反璞归真的志趣。末四句,表面描述庞德公的幽人孤影,实则吐露自己愿意步庞公後尘,
远离尘嚣、终老山林的心愿。相对於「渔梁渡头」、「人向江村」的喧嚷,诗中的静景—
—「山寺鸣钟」、「鹿门?树」、「□扉松径」、「幽人来去」更显沉寂,「人间烟火」的
世间相可谓涤净无馀了。

根据前人对於孟浩然诗作的探究,知其四十岁之前的隐居乃是「假隐」,因为对於一个在
盛世生长,又正值青壮时期的男子而言,「积极入世」仍是内心的终极依归。不过,他四
十岁以後的隐居,就是「真隐」了吗?从他这时期其他诗作因不得志所流露的牢骚和怨怼
之气看来,仍备受质疑(注三)。「幽人孤影」是挣脱名枷利锁之人的□脱形像?或是怀
才不遇而暗自神伤之人的背影?恐怕不是单凭一首诗的表面文字所能洞悉的。不过,用诗
文塑造隐逸气质,显然比真正栖心山林、不为功名羁绊要容易得多。诗人在文字上或许表
现得潇□,但内心对於尘俗实有斩不断的眷恋。想来,勘破世情实非「文字三昧」所能企
及。

注一:鹿门山,於湖北省襄阳县东南方三十里处。

注二:庞德公,东汉末高士,襄阳人。与诸葛亮、徐庶、司马德操为友。刘表数度延请,
不至。隐居鹿门山,因采药不返,不知所终。亦称为「庞公」。

注三:如〈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
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百 遍 功  养 光

生疏的经典,要能窥得其中的美好智慧,「读诵」是最容易著手的方法。

每一段经典要读诵几遍才记得牢、尝得出滋味?古人有「百遍功」的经验。明朝何伦在
〈家规〉说:

「读书以百遍为度,务要反覆熟嚼,方始味出,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於
吾之心,融会贯通,然後为得。」

一段新的经典教材,先读上一百遍,务必这样反覆读诵,来来回回的熟读细嚼,经典的滋
味才体尝得出来。用过百遍功,经典的话就像是自己说出来的,经典的意思就如自己想的
一般。这样融会贯通以後,才可以说经典读得有心得了。

宋儒朱熹说过一个故事,在福州有一个叫陈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
读熟。可是他不懒惰,不懈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
与日俱增,後来终於「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

为什麽要订「百遍功」?元代程端礼的〈读书分年日程〉说:「不知百遍之功,中材皆能
熟记。倍(背)读百遍,尤能牢记。」中等资质的人读了百遍,就能熟记。日後温习时再背
读百遍,便记得更牢。

有人听到读经「百遍」,深以为苦。但是要将经典化成自己内心的思想意志,绝不是读几
遍滑口而过就能达到的,总要费一番功夫。例如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Demosthen
es)的演说家,因小时候口吃,嗓音微弱,还有耸肩的动作。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
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为了成为卓越的政治演说家,他抄写了《伯罗奔尼撒
战争史》八遍,他向著名的演员请教发音的方法。他每天口里含著一颗石子,面对大海朗
诵。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登,还不停地吟诗。一直坚持,五十年如一日,最後终於成为全希
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百遍功」要怎样著手进行呢?清人唐彪〈父师善诱法〉提到:「欲学生书熟,必当设筹
以记遍数,每读十遍,令缴一筹。」想要把生书读熟,应当设计记数的「筹」,每读十遍
,缴一根筹,在一定期限内,如一天乃至一星期,要缴清十根筹才算功课完毕。

有人问:资质好的人,不必「百遍功」就背起来了,还须要读满百遍吗?朱熹在〈读书法
〉中说:

「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但百遍时,自是强
五十遍。二百遍时,自是强一百遍。今人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
不熟,所以不如古人。」

资质鲁钝的读百遍还不熟,务必再加遍数,使能背诵不忘。至於遍数不到一百就背起来的
,也要读满百遍。因为读完百遍,自然强过只读五十遍的,读上二百遍的,一定强过读一
百遍的。现在的人读过的记不得,说不明白,读过的经典似有若无,都是因为读不精、读
不熟的原故,自然比不上用过「百遍功」的古人。

曾请教某位音乐演奏者,台上演奏的一首曲子,台下要练几遍?答道:「至少三千遍以上
。」真应了古人说的「曲演万遍神理现」,唯有熟练才能趣入曲子里的弦外之音,畅达□
中的韵味。经典是圣人呕心沥血的智慧结晶,没有熟读功夫如何巧妙应用?

「百遍功」推动的成败关键,在於教者对经典有坚定的信念,深知不如此不足以让圣人经
典烙印在读者的心中。

良   心  吉 光

最近媒体常常报导许多黑心的东西,什麽黑心酱油、黑心素食、黑心盐、黑心糖………,
看了这麽多黑心食品,真不知叫人如何下箸了。其实社会上有良心的人毕竟还是居多,不
然这里早就危险动乱到不堪居住了。   

有人到德国拜访亲友,住的房子前面正是一座电车站,隔在铁轨和马路之间的是一亩花田
。这时正逢七月丽夏,向日葵盛开。花田主人在田边安了一个投币筒,挂上价格牌子,向
日葵一朵是0.五欧元,投币筒还有一支剪子,客人随意自便,剪完花枝就自己投钱,想
来也不曾短少。德国人自爱自律,整个社会大致都是这个调子。   

不是只有外国的月亮圆,宝岛也见得到一轮皎洁的明月。从嘉义上阿里山的公路旁,路边
有一畦菜圃,主人是一对夫妇。每天将采得新鲜的园中蔬菜,摆在公路旁的简陋亭子里。
菜亭旁边放了一台秤子和几个塑胶袋。从阿里山回程的一些旅客,偶而会停下车来光顾。
买多少菜,自己秤,秤好後自己把菜钱放在旁边的存钱盒子里,平时卖菜亭子是没有人看
顾的。有人问主人:「有没有人买菜不放钱的?」女主人说:「买菜不放钱的极少,绝大
多数旅客都知道自尊自重,秤多少菜就放多少钱。真的没放菜钱,就算送他吃好了。」   

礼失求诸野,在纯□的乡间村落,反而没有这麽多「商业心机」。花田菜圃的主人,想来
是敦厚不爱计较的纯□农夫,卖的是良心花、良心菜,这样主人省心,客人自爱。应验了
孔子说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主人宽厚,路过的客人在他们眼里都是
自重自爱,所以诚心诚意以德以礼相待,客人在冥冥中也受到感动,不由自主地生起一股
羞耻的善良心地。

论语简说(六十二)  子 圆

八佾第三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如也,绎如也,以成
。」

孔子告诉鲁国掌管音乐的大师说:「音乐是可以知道的!刚开始演奏时,犹如鸟要飞翔前
,合起双翼的样子,专注而齐整。接著,音乐展开之後,乐声纯净和谐,各部音节分明、
清清楚楚,而且乐曲绵绵密密、接连不断,甚至结束时,仍然馀音袅袅,如此整首乐曲才
算完备。」

「子语鲁大师乐曰」。鲁国乐师有大师、小师的分别。孔子周游列国,最後回到鲁国,订
定礼乐,音乐才回归中正。本章就是孔子回鲁之後,和鲁大师谈论音乐的情形。其实礼乐
的演变,是先有了乐,才产生礼。人都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这都不是
正常的状况,如果没有加以节制就会天下大乱。七情的根本就是「爱」,贪爱一产生,其
馀六情就跟著发生。藉著音乐在无形之中,调和七情,心中重归中正平和,必可避免不少
冤枉失控的事发生。
   □「始作,翕如也」。「翕」是鸟合起双翼,准备飞翔的样子。犹如音乐刚开始演奏,全体
静下来,专注而庄重的演奏起乐曲。

「从之,纯如也,□如也,绎如也,以成」。「从」是放纵,让音乐开展起来。也和吟诗
一样,第一个字不入韵,到了第二个字,就合著韵展开一般。「纯」是纯一不杂,比喻各
种乐器演奏时,都和著同一个调,和谐不夹杂。「□」原来是指玉石洁白,这里比喻乐曲
的音节分明,各个乐器的音虽然不同,但个个清楚而明白。「绎」是抽丝,乐曲进行就像
抽丝一般,越抽越长,绵绵不断,到了结束,尾声演奏完了,尚有馀音袅袅,经久环绕。

我国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到鲁国访问,欣赏周朝各国的音乐。当欣赏卫国的音乐时,季
札称赞卫国音乐很美好,音调深沉,虽有忧思,但不至於穷困。肯定是卫国贤德君主——
康叔及武公的德化呀!听到郑国的音乐,却感叹烦碎不堪,人民无法承受,恐怕是要先亡
国呀!如此,听过各国的音乐,所说的感想,准确的预言到各国的情形。所以一国的教化
,音乐岂能疏忽呢!

音乐是渗透力极强的艺术,时下,热门音乐、靡靡之音充斥,最会乱人心志,切莫沉迷。
平时要慎选典雅中正的乐曲,涵养其中,遇到情绪烦动时,才能发挥调和之功。

养子如养芝兰   荷 风

「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父子之间不可溺于小慈,自小律之以威,绳之以礼
,则长无不肖之悔。教子有五:导其性,广其志,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废一不可。
养子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以滋渊之。」 (宋代 家颐《教子语》)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於读书,而最重要的事,则莫如教养子女。父母对孩子不可沈溺
於偏私小爱,幼小时就要教他有好威仪,用礼节纠正言语举止。孩子这样长大後,自有端
正的品行,不至於後悔不及。

教孩子有五个重点:一,引导孩子良善的本性。二,勉励孩子开扩志向。三,培养多种才
能。四,鼓励孩子要有勇气。五,言语举止若有不当,必须立刻改过。这五项要点,缺一
不可。

养育孩子如同栽培芝兰香草,以学问的养分培植他成长,教孩子积德行善,滋润深厚的品
德。

黑白石

优婆?多跟随商那和修学佛,若起一念恶心,就放一颗黑石,若生起善心,便放一颗白石。
起初是黑多白少,渐渐修习後白黑平等,满七天後,黑石不见,唯有白石。当商那和修说
四圣谛时,优波?多即时证得须陀洹果。(见《付法藏传》)

观音开   

日本丰田为纪念贩卖汽车达到一亿辆的纪录,决定制造旗下第一代的老车CROWN。这辆车的
特色在於车门向左右开启的设计,这种车门被日本人称之为「观音开」,取自观音如莲花
般的手印,颇富禅意。所谓的「观音开」,极有可能是未来新世代高级轿车的设计重点,
这种车门的开□,十分方便乘客上下车,早年多半用於礼车之上。

慈悲座     

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椅子□坐。他把□椅子轻轻摇动,然後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
不敢问。後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头,两根藤之间,也
许有小□伏著。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
走避。(丰子恺〈怀李叔同先生〉)

忍辱行

雪公云,家庭好坏不必管,因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你只要尽本分,对得起他,恭而无
失,敬而有礼,吃亏才占大便宜。我们学佛者应忍辱,在家若无人来辱,何处有辱可忍?
人对我们恶,愈成就忍辱工夫,愈增道德。

碑中奇葩——「那卢妻元买得墓志」

全称《大郑上柱国邓国公故太夫义安郡夫人元氏墓志》,郑开明元年〈618〉五月刻,隶书
,二十五行,行二十五字。此志虽属北碑,但几乎使人看到了隶法丹书的面目:

波磔突出,并形成左右疏展的横势,结体秀润典丽,用笔圆匀,柔中带刚。   
这种明显隶法的北碑,和别的碑刻有一定的差异,爽利之中带有独特的风味。  

竹丝缠枝番莲多宝格圆盒——清朝

多宝格是收藏各种珍玩的百宝箱,明代文献记载著,士人常在旅行时携带一种装著各式日
用品的盒子,以备不时之需;也有将文房用具放在盒中达二、三十件之多,此多功能盒子
可说是清代多宝格的前身。清初国力及文风鼎盛,至乾隆皇帝尤好风雅,上自三代下迄明
清文玩,大量搜罗藏於宫中,供皇帝把玩。而多宝格便能让皇帝在赏玩时收取便利,所以
常被戏称为「皇帝的玩具箱」。   

此盒高二四.三公分、径长一八.六公分,以木胎为质,外部饰围细竹丝,竹丝上再贴黏
缠枝番莲花竹黄。器身阖起来是圆形,展开是桌上屏风,回转过来则变成方形展示柜。盒
底有四个分别放著书画手卷的扇形小屉,其他格层则有二十三件玉器等。制作精巧别具匠心
,是清代多格宝之翘楚。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佛教X档案 - 用科学的态度探索科学的死角                         BudaXfile
阅读文章: 第 310/39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