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Study ◎ 大家来读经 - 进度外经文摘要讨论区    板主: Naxos
阅读文章: 第 241/24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littlelion (小小狮)
标题: Re: [读经] 杂阿含445经 常与界俱,与界和合
时间: 2013年 1月23日 23:19:08 星期三

※ 引述《Samus (阿建)》之铭言:
>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445.htm
> 北传:杂阿含445经 南传:相应部14相应14经 关涉主题:(略) (08/05/2011
> 17:45:56 更新)
> 杂阿含445经[正闻本693经/佛光本444经](界相应/杂因诵/修多罗)(庄春江标点)
>   如是我闻:
>   一时,佛住舍卫国□树给孤独园。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   「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云何众生常与界俱?谓:众生行不善心时,
> 与不善界俱;善心时,与善界俱;胜心时,与胜界俱;鄙心时,与鄙界俱。
>   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善种种界。」
>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相应部14相应14经/下劣意向者经(界相应/因缘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   住在舍卫城,……(中略)。
>   「比丘们!众生如其界合流、集合:下劣意向者与下劣意向者互相合流、集合;
> 善良意向者与善良意向者互相合流、集合。
>   比丘们!过去世的众生也如其界合流、集合:下劣意向者与下劣意向者互相合流、
> 集合;善良意向者与善良意向者互相合流、集合。
>   比丘们!未来世的众生也如其界合流、集合:下劣意向者将与下劣意向者互相合流、
> 集合;善良意向者将与善良意向者互相合流、集合。
>   比丘们!如今,现在世的众生也如其界合流、集合:下劣意向者与下劣意向者
> 互相合流、集合;善良意向者与善良意向者互相合流、集合。」
> 感想:
> 我看不懂此经,界的意思,感觉是一种分类!?

我读这段经文,感觉不太一样,和各位交流。
众生,这□不是指有情,比较像是指「心念」:「众多的心念生起」。如果是这样子看,那
「界」就是指「十八界」[六根界、六尘界、六识界]。

「众生常与界俱」的意思就是指说:心念恒常[都]和根、尘、识,一起同时生起。
「与界和合」的意思就是指说:和根、尘、识[触]一起合作,产生行动[身、语]。
接下来就是举四种情况:01.不善心。02.善心。03.胜心。04.鄙心。经文这□有一个「行」
字,就是「行动」。
「众生行」:
01.「不善心时,与不善界俱;」
02.「善心时,与善界俱;」
03.「胜心时,与胜界俱;」
04.「鄙心时,与鄙界俱;」
这其实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发乎内,行乎外。」只是这□讲的更仔细,把它的机制
细节都说了。下面再讲两点:一、为什麽除了善不善之外,还要提鄙跟胜呢?因为善心之中,
有自私[鄙]、有不自私[胜],这两种的差别。而「胜」到极致、无上的时候,就是「无
我」、「佛道」的成就与圆满。二、为什麽要把这件看起来简单而且是一般人都有经验的事讲
的这麽详细和复杂呢?我认为,原因在於,「心念」的生起,对一般人来说,是比较难以捉摩
的,可是「身、语」则容易察觉的多很多。所以,这是我们修行的下手处、入手处、观察处。
不仅是对初学有用,对久学也有用。因此,特别提出这个事情。

经文最後说:「当作是学,善种种界。」这句话□的「善」就是用功夫的地方了;而「种种
界」就是包含种种境界的应用了。

至於相应部的经文,多了三世,基本上,就是强调,这个法门是不受时间的影响而时时都可以
有用的。

> 附注:
> 各位学友大家好,我是常在PTT佛版po杂阿含经的Samus(阿建)
> 感於Ptt风气下,似乎不太适合再po,找到此站,提早来此试水温^^"
> 之後拟於此po。(目前在Ptt po到444经XD 来此第一po 4在佛教是好数字 四圣缔)
> 感觉此处学友精进,赞叹

我看大家对这篇有兴趣,所以近来凑热闹。  哈哈  ^_^
--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175.96.152.193
阅读文章: 第 241/24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