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Tech ◎ 佛典电子化讨论 板主: HeavenChow |
阅读文章: 第 349/203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b83050@ccstudent.ee.ntu.edu.tw (Post Gateway), 信区: BudaTech 标 题: 《指月录卷第一》 发信站: 由 狮子吼站 收信 (Tue Dec 31 09:30:21 1996) ==================================================================== 《指月录卷第一》 那罗延窟学人瞿汝稷盘谈 集 江西新建吴坤修 重 刊 江苏武进管 乐 江苏常熟孙锺泰 仝 校 江西南昌骆景熙 【禅】那罗延窟学人瞿汝稷盘谈 集 【禅】吴郡天池山人严[(沾-占)∞(山%主)∞ㄆ]道澈甫校 【禅】衡州开峰嗣祖沙门寂忍重梓 【禅】 开峰嗣法门人画先一阅 【禅】 开峰嗣法门人石宫维阅 ==================================================================== 《目录》 【七佛】 □婆尸佛 尸弃佛 □舍浮佛 拘留孙佛 拘那舍牟尼佛 迦叶佛 释迦牟尼佛 【附】 诸师拈颂诸经语句 ==================================================================== 【七佛】 【□婆尸佛】 □婆尸佛。(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 偈曰:「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长阿含经云:「人寿八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盘头, 母盘头婆提。居般头婆提城。坐波波罗树下,说法三会,度人三十四万八 千。神足二:一名骞茶,二名提舍。侍者无忧,子方膺。」) ++++++++++++++++++++++++++++++++++++++++++++++++++++++++++++++++++++ 【尸弃佛】 尸弃佛。(庄严劫,第九百九十九尊。) 偈曰:「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长阿含经云:「人寿七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明相, 母光曜。居光相城。坐分陀利树下,说法三会,度人二十五万。神足二: 一名阿□浮,二名婆婆。侍者忍行,子无量。」) ++++++++++++++++++++++++++++++++++++++++++++++++++++++++++++++++++++ 【毗舍浮佛】 □舍浮佛。(庄严劫,第一千尊。) 偈曰:「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长阿含经云:「人寿六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善镫, 母称戒。居无喻城。坐婆罗树下,说法二会,度人一十三万。神足二:一 扶游,二郁多摩。侍者寂灭,子妙觉。」) ++++++++++++++++++++++++++++++++++++++++++++++++++++++++++++++++++++ 【拘留孙佛】 拘留孙佛。(见在贤劫,第一尊。) 偈曰:「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长阿含经云:「人寿四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礼得 ,母善枝。居安和城。坐尸(【禅】月)利沙树下,说法一会。度人四万。 神足二:一萨尼,二□楼。侍者善觉,子上胜。) ++++++++++++++++++++++++++++++++++++++++++++++++++++++++++++++++++++ 【拘那含牟尼佛】 拘那含牟尼佛。(贤劫,第二尊。) 偈曰:「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於生死。」 (长阿含经云:「人寿三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大德 ,母善胜。居清净城。坐乌暂婆罗门树下,说法一(【禅】二)会,度人三 万。神足二:一舒盘那,二郁多楼。侍者安和,子导师。) ++++++++++++++++++++++++++++++++++++++++++++++++++++++++++++++++++++ 【迦叶佛】 迦叶佛。(贤劫,第三尊。) 偈曰:「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 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长阿含经云:「人寿二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梵德, 母财主。居波罗奈城。坐尼拘律树下,说法一会,度人二万。神足二:一 提舍,二婆罗婆。侍者善友,子集军。」) (幻寄曰:始予录指月录,七佛第书其偈,阿含化迹皆削焉。既见世之人, □闻即心即佛者,率多拨无报化,乃悟昔人载此之妙密。盖偈阐法身之极 致,阿含示化迹之大略。可谓断常俱遣,事理两融者矣。传镫成於道原, 而裁定於杨大年,其旨不苟也。因具录之,此录稍录神通亦以此。) ++++++++++++++++++++++++++++++++++++++++++++++++++++++++++++++++++++ 【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贤劫,第四尊。] 姓刹利,父净饭王,母摩耶刹利氏。自天地更始,阎浮洲初辟已来,世为王。 佛历劫修行,值然镫佛授记於此劫作佛。後於迦叶佛世,以菩萨成道,上生睹 史陀天,名护明大士。及应运时至,乃降神於摩耶。当此土周昭王二十四(正 宗作九)年甲寅,四月初八日,自摩耶右肋诞生。生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 界,地涌金莲花,自然捧双足,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曰 :「天上天下,惟吾独尊。」 (云门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贵图天下太平。) (云峰悦云:云门虽有定乱之谋,且无出身之路。) (琅琅觉云:云门可谓「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僧问九峰虔云:承闻和尚有言,诸圣间出,□是传语人,是否?曰:是。 曰:世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下上下,唯吾独尊。」为什麽却唤 作传语人?峰曰:□为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以唤作传语人。) 自降生後,种种神异,具如经言。至四十二(正宗作二十七)年,年十九,二 月八日,欲求出家,而自念言:「当复何遇?」即於四门游观,见生、老、病 、死四等事,心有悲喜而作思维,此老、病、死,终可厌离。於是夜子时,有 净居天人,於窗牖中叉手白言:「出家时至,可去矣。」於是诸天捧所乘马, 超然□虚逾城而去,曰:「不断八苦,不成无上菩提,不转法轮,终不还也。 」净饭王思甚,遣其臣劝谕还宫者万计,确然不回。入檀特山修道。始於阿蓝 迦蓝处三年,学不用处定,知非便舍。复至郁头蓝弗处三年,学非非想定,知 非亦舍。又至象头山,同诸外道日食麻麦,经於六年。世尊自思曰:「今此苦 行非正解脱,吾当受食而後成佛。」即沐浴於尼连河,天为之偃树,世尊援之 而出。受牧牛氏女所献乳糜,寻诣毕钵树下。天帝化人,撷瑞草以藉坐。景云 祥风,四起纷披。天魔念世尊道成,且受折抑,率众作难,穷现可怖、可欲诸 境。世尊泊然不动,以指按地,地大震,魔皆颠仆,於是降之。故经云:「以 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诸外道。」先历试邪法,示诸方便,发诸异见,令 至菩提。乃於穆王三年癸未(正宗作昭王三十三年戊寅)岁二月七日之夕,入 正三昧。至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等正觉。乃叹曰:「奇哉!一切众 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时年三十矣。(或云成道 於腊月八日,以周正二月,乃夏正腊月也。)成道後六年,归为净饭王说法。 王大喜,遗其族五百贵子,从之出家。 世尊一日升座,大众集定,文殊白椎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 便下座。 (芭蕉彻云:忙忙者[一%巾]地普天。) (雪窦颂云:「列圣丛中作者知,法王法令不如斯。 会中若有仙陀客,何必文殊下一椎。」) (幻寄曰:於斯荐得,则华严论所谓「未离兜率,已降王宫。未出母胎,度 人已毕。十世古今始终不离於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於毫端。」是顾虎 头画人影,虽得其神,而终是画香严上树话,雪峰望州亭与汝相见了也。 话元沙三种病人:亡僧面前、触目菩提、深山□崖佛法。高峰见雪□。□ 问:睡著未梦主人。都是依样画猫儿。咦!此俱是画,如何是真?咄!不 见云门云:且道非非想天,今有几人退位?过此更参三十年。) 世尊一日升座,默然而坐。阿难白椎曰:「请世尊说法。」世尊云:「会中有 二比丘犯律行,故我不说法。」阿难以他心通观是比丘,遂乃遣出。世尊还复 默然。阿难又白:「适来为二比丘犯律,是二比丘已遣出,世尊何不说法?」 世尊曰:「吾誓不为二乘声闻人说法。」便下座。 (南堂静云:前箭犹轻,後箭深。) 世尊一日升座,迦叶白椎曰:「世尊说法竟。」便下座。 世尊在忉利天为母说法。优填王思佛,命匠雕□檀像。及世尊下忉利天,像亦 出迎。世尊三唤三应,乃云:「无为真佛,实在我身。」 (咦!在那一□身?) 世尊在忉利九十日,及辞天界而下,四众八部,俱往空界奉迎。有莲花色比丘 尼作念云:「我是尼身,必居大僧後见佛。不如用神力变作转轮圣王,千子围 绕,最初见佛。」果满其愿。世尊□见,乃诃云:「莲花色比丘尼,汝何得越 大僧见吾?汝虽见吾色身,且不见吾法身。须菩提□中宴坐,却见吾法身。」 (荐福怀云:莲花色比邱被热谩且致,还知瞿昙老人性命在别人手里麽?) 世尊示随色摩尼珠问五方天王,此珠而作何色。时五方天王互说异色。世尊藏 珠,复抬手曰:「此珠作何色?」天王曰:「佛手中无珠,何处有色。」世尊 曰:「汝何迷倒之甚!吾将世珠示之,便强说有青黄赤白色。吾将真珠示之, 便总不知。」时五方天王悉自悟道。 世尊因黑氏梵志献合欢梧桐花。佛召仙人:「放下著。」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 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 著。」梵志曰:「吾今两手俱空,更教放下□甚麽?」佛曰:「吾非教汝放舍 其花,汝当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无可舍处,是汝放身命处 。」梵志於言下悟无生忍。 世尊因普眼菩萨欲见普贤不可得见,乃至三度入定,遍观三千大千世界,觅普 贤不可得见,而来白佛。佛曰:「汝但於静三昧中起一念,便见普贤。」普眼 於是□起一念,便见普贤向空中乘六牙白象。 (云居舜云:诸仁者,且作麽生会?云居道:普眼推倒世尊,世尊推倒普眼 ,你道普贤在甚处?) 世尊因五通仙人问:「世尊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佛召五通仙 人,五通应诺。佛曰:「那一通,你问我。」 (雪窦显云:老胡元不知有那一通,却因邪打正。) (琅琅觉云:世尊不知,可谓因正而打邪。五通不知,因邪而打正。) (云峰悦云:大小瞿昙被外道勘破了,有旁不肯底出来,我要问你,作麽生 是那一通?) (翠□芝云:五通如是问,世尊如是答。要且不会那一通。) (宝叶源颂云:那一通?你问我。口是祸门,招因带果。惭愧慈悲大法王。 丙乙离壬不属火。) (断桥伦颂云:「那一通,你问我,元关倒插无须锁。 等□一掣掣得开,三□老婆相对坐。」) (妙喜云:今时有一种弄泥团汉,往往在那一通处,错认定盘星。) 世尊一日敕阿难:「食时将至,汝当入城持钵。」阿难应诺。世尊曰:「汝既 持钵,须依过去七佛仪式。」阿难便问:「如何是过去七佛仪式?」世尊召阿 难,阿难应诺。世尊曰:「持钵去!」 世尊因有比丘问:「我於世尊法中见处即有,证处未是。世尊当何所示?」世 尊曰:「比丘某甲,当何所示,是汝此问?」 世尊因耆婆善别音响,至一冢间,见五髑髅,乃敲一髑髅问耆婆:「此生何处 ?」曰:「此生人道。」世尊又敲一曰:「此生何处?」曰:「此生天道。」 世尊又别敲一问:「此生何处?」耆婆罔知生处。 世尊因七贤女游尸陀林,一女指尸曰:「尸在者里,人在甚处去?」一女曰: 「作麽?作麽?」诸姊谛观,各各契悟,感帝释散花曰:「惟愿圣姊有何所须 ,我当终身供给。」女曰:「我家四事七珍,悉具足,唯要三般物:一要无根 树子一株,二要无阴阳地一片,三要叫不响山谷一所。」帝释曰:「一切所须 ,我悉有之。若三般物,我实无有。」女曰:「汝若无此,争解济人?」帝释 罔措,遂同往白佛。佛言:「□尸迦,我诸弟子大阿罗汉不解此义,唯有诸大 菩萨乃解此义。」 世尊因地布发掩泥,献花於然镫佛。然灯见布发处,遂约退众,乃指地曰:「 此一方地,宜建一梵刹。」时众中有一贤于长者,持标於指处插曰:「建梵刹 竟。」时诸天散花相赞。 世尊尝与阿难行次,见一古佛塔。世尊便作礼。阿难曰:「此是甚麽人塔?」 世尊曰:「过去诸佛塔。」阿难曰:「过去诸佛是甚麽人弟子?」世尊曰:「 是吾弟子。」阿难曰:「应当如是。」 世尊因自恣日文殊三处过夏。迦叶欲白椎摈出,□拈椎,乃见百千万亿文殊, 迦叶尽其神力,椎不能举。世尊遂问迦叶:「汝拟摈那□文殊?」迦叶无对。 (昭觉勤云:可惜放过一著,待释迦老子道「你却摈那□文殊」,便与一椎 ,看他作麽合杀?) (云居元云:一家有事,百家忙。) 城东有一老母,与佛同生,不欲见佛。每见佛来,即便回避。虽然如此,回顾 东西,总皆是佛。遂以手掩面,乃至十指掌中,总皆是佛。 (雪窦显云:它(【禅】官)虽是□老婆,宛有丈夫之作。既知回避稍难,不 免吞声饮气。如今不欲见佛,即许你,切忌以手掩面,何故?明眼底觑著 ,将谓雪窦门下教你老婆禅。) 世尊因文殊至诸佛集处,值诸佛各还本处,唯有一女人近於佛坐,而入三昧。 文殊乃白佛云:「何此人得近佛,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觉此女,令 从三昧起,汝自问之。」文殊绕女人三匝,鸣指一下,乃托至梵天,尽其神力 而不能出。世尊曰:「假使百千文殊,亦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过四十二恒河 沙国土,有罔明菩萨,能出此女人定。」须臾,罔明大士从地涌出,作礼世尊 。世尊敕罔明出,罔明却至女子前,鸣指一下,女子於是从定而出。 (五云逢云:不惟文殊不能出此定,但恐如来也(【禅】亦)出此定不得。□ 如教意,怎生体解?) (翠□真好问僧:文殊是七佛之师,因甚出女子定不得?罔明从下方来,因 甚却出得女子定?莫有能对者,独英劭武方其问时,以手掐其膝而去。真 笑曰:卖匙箸客未在。) (洪觉□曰:教中有女子出定因缘,丛林商略甚众,自非道眼明白、亲见作 家未能明也。大愚芝禅师每问僧曰:文殊是七佛之师,为甚出女子定不得 ?罔明菩萨下方而至,但弹指一声便能出定?莫有对者。乃自代云:僧投 寺里宿,贼打不防家。予滋爱其语,作偈记之曰: 「出定只消弹指,佛法岂用工夫。 我今要用便用,不管罔明文殊。」 云□和尚见之,明日升座,用前话,乃曰:文殊与罔明见处,还有优劣也 无?若言无,文殊何故出女子定不得。只如今日行者击动法鼓,大众同到 座前,与罔明出女子定,是同是别?良久曰:不见道,欲识佛性义,当观 时节因缘。大众总是祖师门下客,参元上士试谛观看;若见得,出家事毕 ,解脱安乐,世俗尘劳,不用□观。喝一喝!下座。云□亦有偈曰: 「佛性天真事,谁云别有师。罔明弹指处,女子出禅时。 不费纤毫力,何曾动所思。众生总平等,日用自多疑。」) (妙喜云:有一种商量,古人公案谓之针(【禅】针)线工夫,又谓之郎君子 弟。禅如商量,女子出定语,云:文殊是七佛之师,为甚麽出女子定不得 ?云:文殊与女子无缘。罔明是初地菩萨,为甚麽出得女子定?云:与女 子有缘。下语云:冤有头,债有主。又有商量道:文殊不合有心,所以出 女子定不得。罔明无心,所以出得。下语云:有心用处还成错,无意求时 却宛然。又有商量道:文殊为甚麽出女子定不得?杓柄在女子手里。罔明 为甚麽出得?如□御木。又云:因风吹火。又云:争奈女子何。邪解甚者 ,至於作女子入定势,出定势,推一推,弹指一下,哭苍天数声,伏惟尚 飨,拂袖之类,冷地看来,惭惶杀人。妙喜颂云: 「出得出不得,是定非正定。罔明与文殊,丧却穷性命。」) (圜悟勤颂云:「大定等虚空,廓然谁辨的(【禅」得)。 女子与瞿昙,据命何条直。 师子奋迅兮,摇荡乾坤。象王回旋兮,不资馀力。 孰胜孰负,谁出谁入。雨散云收,青天白日。 君不见,马驹蹋杀天下人,临济未是白拈贼。」) (尼妙总颂云:「金不博金,水不洗水。两既不成,一何有尔。 罔明文殊,[革∞华](【禅】靴)里弄指。」) (天衣怀颂云:「文殊托上梵天,罔明轻轻弹指。 女子黄面瞿昙,看他一倒一起。」) (宝峰照颂云:「拂拭瑶琴月下弹,调高雪曲和应难。 五侯费尽平生志,从此诗书□更看。) (石门易颂云:「坐拥群峰覆白云,鹦啼深谷不知春。 □(【禅】崖)前花雨纷纷落,午梦初回识故人。」) (佛镫□颂云:「瞿昙身心如泥,女子肝肠似铁。 文殊贪寻锅子(【禅】了),罔明由来著楔。 历观大地众生,不解闭门作活。 不动干戈建太平,雨过青山如黛泼。」) (佛照光颂云:「一亩之地,三蛇九鼠。仔细看来,是何面嘴。」) 殃崛摩罗因持钵至一长者门,其家妇人正值产难。长者曰:「瞿昙弟子,汝为 至圣,当有何法能免产难?」殃崛语长者曰:「我乍入道,未知此法。待我回 问世尊,却来相报。」及返,具事白佛。佛告殃崛:「汝速去报,言我从贤圣 法来,未曾杀生。」殃崛奉佛语疾往告之。其妇得闻,当时分免。 (径山杲禅师游方时,以此因缘请益湛堂准禅师。堂曰:正爬著我□处,者 话是金矢法,不会如金,会得如矢。山曰:岂无方便?堂曰:我有个方便 ,祗是你[戋∞(剑-佥)]地不会。山曰:望和尚慈悲。堂曰:殃崛云我乍 入道,未知此法,待问世尊。未到佛座下,他家生下儿子时,如何?佛言 「我从贤圣(【禅】圣贤)法来,未曾杀生?」殃崛持此语,未到它家,已 生下儿子时,如何?山当时理会不得,及见圆悟後,过虎邱,阅华严经。 至菩萨登第七地证无生法忍云:佛子、菩萨成就此忍,即时得入菩萨第八 不动地,为深行菩萨难可知,无差别,离一切相、一切想、一切执著,无 量无边,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离诸喧诤,寂灭现前。譬如比邱具 足神通,得心自在,次第乃至入灭尽定,一切动心忆想分别,悉皆止息。 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行,得无功用法,身口 意业念务皆息,住於报行。譬如有人梦中见身堕在大河,为欲渡故,发大 勇猛,施方便故,即便寤觉(【禅】寐)。既寤觉(【禅】寐)已,所作皆息 。菩萨亦尔,见众生身在四流中,为救度故,发大勇猛,起大精进,故至 此不动地。既至此已,一切功用,靡不皆息,二行相行,皆不现前。此菩 萨摩诃萨,菩萨心,佛心,菩提心,涅盘心,尚不现起,况复起於世间之 心。山於是豁然打失布袋,湛堂所说方便,忽然现前。山後尝颂此因缘, 其颂曰: 「华阴山前百尺井,中有寒泉彻骨冷。 谁家美人来照影,不照其馀照斜领。」 鼓山□公亦同颂云: 「月里仙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 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 世尊一日因文殊在门外立,乃曰:「文殊!文殊!何不入门来?」文殊曰:「 我不见一法在门外,何以教我入门。」 (报慈遂徵云:为复是门内语、门外语?沩山[吉∞吉]代云:吾不如汝。黄 龙新云:文殊恁麽道「入得门入不得门」,若入得门,冰消瓦解。) 无边身菩萨将竹杖量世尊顶,丈六了又丈六,量到梵天,不见世尊顶。乃掷下 竹杖,合掌说偈云:虚空无有边,佛功德亦然;若有能量者,穷劫不可尽。 世尊因乾闼婆王献乐,其时山河大地皆作琴声。迦叶起作舞,王问:「迦叶岂 不是阿罗汉,诸漏已尽,何更有馀习?」佛曰:「实无馀习,莫谤法也。」王 又抚琴三遍,迦叶亦三度作舞。王曰:「迦叶作舞,岂不是习?」佛曰:「实 不曾作舞!」王曰:「世尊何得妄语?」佛曰:「不妄语。汝抚琴,山河大地 木石尽作琴声,岂不是?」王曰:「是。」佛曰:「迦叶亦复如是。所以实不 曾作舞。」王乃信受。 (修山主问澄源禅师:乾闼婆王奏乐,直得须弥岌□,海水腾波,迦叶作舞 ,作麽生会?源云:迦叶过去世曾(【禅】习)作乐人来,习气未除。修云 :须弥岌□,海水腾波,又作麽生?源休去。幻寄云:有底道,世尊以药 去病,澄源以病去药,梦也未梦见乾闼婆王在。) 世尊在第六天说大集经,敕他方此土、人间天上,一切狞恶鬼神,悉皆辑会, 受佛付嘱,拥护正法。设有不赴者,四天门王飞热铁轮追之令集。既集会已, 无有不顺佛敕者,各发宏誓,拥护正法。唯有一魔王谓世尊曰:「瞿昙!我待 一切众生成佛尽,众生界空,无有众生名字,我乃发菩提心。」 (天衣怀举云:临危不变,真大丈夫。诸仁者作麽生下得一转语,与黄面瞿 昙出气。寻常神通妙用智慧辨才都使不著,尽阎浮大地人莫不爱佛,到者 里,何者是佛?何者是魔?还有人辨得麽?良久云:欲识魔麽?开眼见明 。欲识佛麽?闭眼见暗。魔之与佛,一时穿欲鼻孔。妙喜曰:天衣老汉恁 麽批判,直是奇特。虽然如是未免话作两橛,若向何者是佛、何者是魔处 休去,不妨使人疑著。却云:开眼合眼,郎当不少。又云:拄杖一时穿却 鼻孔,雪上加霜,妙喜却为黄面老子代一转语。待遮魔王如此道了,只向 他道,几乎错唤你做魔王。此语有两负门,若人检点得出,许你具纳僧眼 。) 世尊因调达谤佛,生身入地狱,遂令阿难问:「你在地狱中安否?」曰:「我 虽在地狱,如三禅天乐。」佛又令问:「你还求出否?」曰:「我待世尊来便 出。」阿难曰:「佛是三界导师,岂有入地狱分?」曰:「佛既无入地狱分, 我岂有出地狱分?」 (翠□真云:亲言出亲口。) (湛堂准颂云:「好笑提婆达多, 入捺落十小劫波。 虽然得三禅妙乐,吹布毛须还鸟窠。」) (松源岳颂云:「地狱天堂,入字打开,谁知无去亦无来? 若言已得三禅乐,未免将身自活埋。」) 世尊因文殊忽起法见、佛见,被世尊威神,摄向二铁围山。 (五云逢云:甚麽处是二铁围山,还会麽?如今人有起法见佛见,五云与烹 茶两瓯,且道是赏伊罚伊?同教义不同教义?) (白云端云:大众!世尊当时无大人相,如今若有向承天者里起法见佛见, 承天终不敢教动著他。何谓如此?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来。五祖演云: 白云则具大慈悲。遂拍手云:曼殊室利普贤大士,不审今後更敢也无。自 云:一度被蛇伤,怕见断井索。) 世尊因灵山会上五百比丘得四禅定,具五神通,未得法忍;以宿命智通,各各 自见杀父害母,及诸重罪,於自心内各各怀疑,於甚深法不能证入。於是文殊 承佛神力,遂手握利剑,持逼如来。世尊乃谓文殊曰:「住!住!不应作逆, 勿得害吾。吾必被害,为善被害。文殊师利!尔从本已来,无有我人,但以内 心见有我人。内心起时,我必被害,即名为害。」於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如梦 如幻,於梦幻中无有我人,乃至能生所生父母。於是五百比丘同赞叹曰:「文 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持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 。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 (天童杰云: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文殊费尽腕头气力,且不知此剑来 处,带累释迦老子通身是口也分疏不下。五百比邱恁麽悟去?入地狱如箭 射,忽若踏翻大海,踢倒须弥,云门扇子[跳-兆+孛]跳上天,□著帝释 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又作麽生商量?良久,云:自从舞得 三台後,拍拍元来总是歌。) 世尊因外道问:「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外道叹曰:「世尊大慈 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作礼而去。阿难白佛:「外道得何道理,称赞 而去?」世尊曰:「如世(【禅】是)良马,见鞭影而行。」 (雪窦显云:邪正不分,过犹鞭影。又云:迷云既开,决定见佛,还许它同 参也无?若共相委知,则天下宗师,并为外道伴侣。如各非印证,则东土 衲僧不如西天外道。又颂云: 「机轮曾未转,转必两头走。 明镜忽临台,当下分妍丑。 妍丑分兮迷云开,慈门何处生尘埃。 因思良马窥鞭影,千里追风唤得回。 唤得回,鸣指三下。」 圜悟勤云:鸣指三下,是点破、是撒沙? 径山杲云:邪正两分,正犹鞭影。) (百丈恒举此请益法眼,语未终,法眼云:住!住!汝拟向世尊良久处会那 。丈从此悟入。) 世尊因波斯匿王问:「胜义谛中有世俗谛否?若言无,智不应二。若言有,智 不应一。一二之义,其义云何?」佛言:「大王!汝於过去龙光佛法中曾问此 义,我今无说,汝今无听。无说无听,是为一义二义。」 (翠□(【禅】崖)真云:波斯匿王善问不善答,世尊善答不善问。一人理上 偏枯,一人事上偏枯。翠□(【禅】崖)当时若见,点一把火,照看黄面老 面皮厚多少?) (荐福怀云:诸仁者,大王分明问,世尊分明答,宾主历然,作麽生说□「 无说无闻」底道理?) 世尊因外道问:「昨日说何法?」世尊曰:「说定法。」外道曰:「今日说何 法?」曰:「不定法。」外道曰:「昨日说定法,今日何说不定法?」世尊曰 :「昨日定,今日不定。」 (五祖戒云:何得将别人物作自己用。) (沩山[吉∞吉]云:世尊大似看楼打楼,大沩即不然,待问「昨日说定,今 日何说不定」,但云:「非汝境界。」) (荐福怀云:黄面老被外道拶著,出自偶然;虽然如此邪正未分,若人辨得 ,许你顶门具眼。) 世尊因有异学问:「诸法是常邪?」世尊不对。又问:「诸法是无常邪?」世 尊亦不对。异学曰:「世尊具一切智,何不对我?」世尊曰:「汝之所问,皆 为戏论。」 世尊尝在尼俱律树下坐次,因二商人问:「世尊还见车过否?」曰:「不见。 」「还闻否?」曰:「不闻。」「莫禅定否?」曰:「不禅定。」「莫睡眠否 ?」曰:「不睡眠。」商人乃叹曰:「善哉!善哉!世尊乃觉而不见。」 世尊因长爪梵志索论义,预约曰:「我义若堕,当斩首以谢。」世尊曰:「汝 义以何为宗?」志曰:「我以一切不受为宗。」世尊曰:「是见受否?」志拂 袖而去。行至中路有省,乃叹曰:「我义两处负堕:是见若受,负门处□;是 见不受,负门处细。一切人天二乘,不知我义堕处,唯有世尊诸大菩萨知我义 堕。」回至世尊前曰:「我义两处负堕,故当斩首以谢。」世尊曰:「我法中 无如是事,汝当回心向道。」於是同五百徒众一时投佛出家,证阿罗汉。 (天衣怀颂云:「是见若受破家门,是见不受共谁论。 匾担蓦折两头脱,一毛头上现乾坤。」) 世尊一日坐次,见二人舁猪过,乃问:「者□是甚麽?」曰:「佛具一切智, 猪子也不识!」世尊曰:「也须问过。」 (太阳元云:不因世尊问,洎乎忘却。) (地藏恩云:瞿昙老汉也是无端,大似节目上更上节目,忽被二人呵呵大笑 ,舁猪便行,一场[懂-董+麽][懂-董+罗]。)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 「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 嘱摩诃迦叶。」 (白云端云:迦叶善观风云别气色,虽然如是,还觉顶门重麽?复颂云: 「尽说拈花微笑是,不知将底办宗风。 若言心眼同时证,未免朦胧在梦中。」) (僧问云峰悦:灵山拈花,意旨如何?悦云:一言已出,驷马难追。 迦叶微笑,意旨如何?悦云:口是祸门。) 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诃迦叶分座令坐,以僧伽梨围之。遂告曰:「吾以正法 眼藏密付於汝,汝当护持。」并敕阿难:「副贰传化,无令断绝。」而说偈曰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尔时世尊说此偈 已,复告迦叶:「吾将金缕僧伽梨衣,传付於汝,转授补处,至慈氏佛出世, 勿令朽坏。」迦叶闻偈,头面礼足曰:「善哉善哉!我当依敕,恭顺佛故。」 世尊临入涅盘,文殊大士请佛再转法轮。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 ,未曾说一字,汝请吾再转法轮,是吾曾转法轮耶?」 (雪峰空云:且道世尊从文殊请、不从文殊请?) 世尊於涅盘会上,以手摩胸,告众曰:「汝等善观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 ,勿令後悔。若谓吾灭度,非吾弟子。若谓吾不灭度,亦非吾弟子。」时百万 亿众,悉得契悟。 (云峰悦云:然膏肓之病,不足以发药。云峰今日且作死马医,汝等诸人皮 下有血麽?) 尔时世尊至拘尸那城,告诸大众:「吾今背痛,欲入涅盘。」即往熙连河侧, 娑罗双树下,右胁累足,泊然宴寂。复从棺起,为母说法。特示双足化婆耆, 并说无常偈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时诸弟子即 以香薪竞茶□之,烬後金棺如故。尔时大众即於佛前,以偈赞曰:「凡俗诸猛 炽,何能致火□,请尊三昧火,□维金色身。」尔时全棺从座而举,高七多罗 树,往返空中,化火三昧。须臾灰生,得舍利八斛四斗。即穆王五十二(正宗 作三十六)年壬申岁二月十五日也。自世尊灭後一千一十七年,教至中夏,即 後汉永平十年戊辰岁也。 世尊涅盘日,迦叶最後至。世尊乃於椁中,露双趺示之。 (佛□□颂云:「未出王宫已涅盘,何须双足露金棺。 致令迦叶双眉皱,庆喜门前倒刹竿。」) -------------------------------------------------------------------- 【诸师拈颂诸经语句】 经题文字。 (僧问地藏琛: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未审是甚麽字?藏曰:看取下注脚。 径山杲颂云:「以字不成八字非,烁迦罗眼不能窥。 一毛头上重拈出,愤怒那吒失却威。」 幻寄曰:有以沤和二字,释此者,是以柏树子话为三界唯心,同一鼻孔座 主见也。) 华严论:未离兜率,已降王宫;未出母胎,度人已毕。 (径山杲颂云:「利刃有蜜不须舐,蛊毒之家水莫尝; 不舐不尝俱不犯,端然衣锦自还乡。」) 金刚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 则为消灭。 (雪窦显颂云:「明珠在掌,有功者赏。胡汉不来,全无伎俩。 技俩既无,波旬失途。瞿昙瞿昙,识我也无?」 复云:勘破了也。圆悟勤云:且道雪窦勘破瞿昙,瞿昙勘破雪窦,具眼者 ,试定当看。) 无我相、无人相。 (庞居士问讲金刚经座主云:无我相,无人相,阿谁讲?阿谁听?主无对。 士示偈云:「无我亦无人,作麽有疏亲。劝君休历座,何似直求真。 金刚般若性,外绝一纤尘。我闻并信受,总是假名陈。」) 文殊所说般若经:清净行者不入涅盘,破戒比邱不入地狱。 (此山应颂云:「饮官酒,卧官街。当处死,当处埋(【禅】理)。 寒山逢拾得,抚掌答哈哈。」) (径山杲颂云:「壁上安镫盏,堂前□酒台。 闷来打三盏,何处得愁来。」) (高峰妙颂云:「涅盘地狱本无差,只为从前被眼遮。 三脚驴儿□[跳-兆+孛]跳,镬汤□炭是吾家。」) 圆觉经:居一切时,不起妄念。於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於无了知,不辨真实。 (径山杲颂云:「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 风吹柳絮毛毯走,雨打梨花蛱蝶飞。」 师答少瞻云:但将此颂放在上面,却将经文移来下面。颂却是经,经却是 颂。如此做工夫看,莫管悟不悟。心头休要忙,亦不可放缓。如调弦之法 ,紧缓得其所,则曲调自成矣。) (琅琅觉禅师尝问讲僧曰:如何是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对曰:起即是病。 又问:如何是於诸妄心亦不息灭?对曰:息即是病。 又问:如何是住妄想境不加了知?对曰:知即是病。 又问:如何是於无了知不辨真实?对曰:辨即是病。 觉公笑曰:汝识药矣,未药药中之忌也。 宝觉禅师则为之偈曰:「黄花熳熳,翠竹珊珊。江南地□,寒北春寒。 游人去後无消息,留得云山到老看。」) 一切障碍,即究竟觉。 (雪堂行颂云:「枯树云充叶,凋梅雪作花。击桐成木响,蘸雪□冬瓜。 长天秋水,孤□落霞。」) 裴休为圆觉叙有云: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 ,如来也。 (宋径山慈辨禅师宝印别其语,曰:具足圆觉住持圆觉者,凡夫也。终日圆 觉未尝圆觉者,如来也。从容录。) 楞伽经: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径山杲颂云:「陕府铁牛白癞,嘉州大象耳□。 两□病痛一般,咄哉漆桶不快。」) 维摩经:须菩提持钵入维摩舍乞食。时维摩诘取钵盛饭,谓言:「汝能於食等 者,诸法亦等。诸法等者,於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乃至彼外道六师 是汝之师,彼师所堕,汝亦随堕,乃可取食。入诸邪见,不到彼岸。住於八难 ,不得无难。同於烦恼,离清净法。汝得无诤三昧,一切众生,亦得是定。其 施汝者,不名福田。供养汝者,堕三恶道。为与众魔共一手,作诸劳侣。汝与 众魔,及诸尘劳,等无有异。於一切众生而有怨心,谤诸佛,毁於法,不入众 数,终不得灭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 (妙喜颂云:「独坐许谁知,青山对落晖。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楞严经:佛谓:阿难!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竹□□云: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径山杲颂云:「春至百花开,秋来还落叶。 黄面老瞿昙,休摇三寸舌。」) (海印信颂云:「见不及处,江山满目。不睹纤毫,花红柳绿。 白云出没本无心,流水滔滔岂盈缩。」) 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陨。 (尼无著颂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销陨。 试问阳岐栗逢,何似云门胡饼?」)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竹□□云: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喝一喝云:三十年後,莫 道能仁教坏人家男女。) (天目礼颂云:「不汝还兮复是谁,残红落满钓鱼矶。 日斜风动无人埽,燕子衔(【禅】衔)将水际飞。 咄咄!是无等等咒!」) 阿难复白佛言: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 ,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 (●□颜颂云:「双剑峰前古寺基,天尊元是一牟尼。 时难只得同香火,莫听□人说是非。」) 佛告阿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若 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雪窦显颂云:「全象全牛[医-酉+目](【禅】意)不殊,从来作者共名模。 如今要见瞿昙老,刹刹尘尘在半途。」 湛堂准颂云:「老胡彻底老婆心,为阿难陀意转深。 韩干马嘶芳草渡,戴嵩牛卧绿杨阴。」) 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白云端颂云:「若能转物即如来,春至山花处处开。 自有一双穷相手,不曾容易舞三台。」) 法华经: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朴翁□颂云:「世□相常住,黄莺啼绿树。 真□可怜生,动著便飞去。」) 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 (圆极岑颂云:「蛮奴赤脚上皇州,卖尽珍奇跨白牛。 贪著市朝人作市,又随歌舞上官楼。 多意气,好风流,月冷珠□挂玉钩。 分明忘却来时路,百尺竿头辊绣□。」)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昔有僧诵此,忽起疑,日夕不置。忽闻莺声,顿然开悟。遂续前语为偈曰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春至百花开,黄莺啼柳上。」) 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 (破□先颂云:「雪子落纷纷,乌盆变白盆。 忽然日头出,依旧是乌盆。」) 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 非如如异,不如三界,见(【禅】现)於三界。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 (圆极岑颂云:「岣嵝峰头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 无目仙人□一见,便应抚掌笑嘻嘻。 云暗苍龙化葛陂,就中一句是正颂。 有人检点得出,许你具一只眼。」) 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 (径山杲颂云:「燕坐道场经十劫,一一从头俱漏泄。 世间多少守株人,掉棒拟打天边月。」) 《指月录卷一终》 ==================================================================== 版本:以「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发行之《指月录》为主, 以「文殊出版社」发行的《禅宗全书》为辅。 【禅】:意指禅宗全集用字。 【注】:文字输入部份以电子佛典 ABIDAMA3 「五灯会元」为底稿,补以不足 部份,再按《指月录》内容重新予与编排。()内之文字,表示为原 《指月录》的小字或注解。 【作业处理记录】: 一。输入:徐言辉 roberhhh@ms9.hinet.net 二。 :徐言辉 更改组字法 1996/11/19 ------------------------------------------------------------------- 「水月斋指月录」电子佛典处理原则: 一。如遇缺字,首以通用字代,若无则以组字法处理。(如附件一)。 二。全型符号「●」,代表字不清楚。 三。每列以68格,中文三十四字处理。 四。如有必要,请使用者再重新校对,增加内容的正确性,并将校对 结果告知本人,以更正档案内容;或者直接更改档案内容,并在 後面加上初校、…的姓名,尔後再将档案传回相关位置,并请通 知本人。 五。档案後面加上输入者、初校者…等姓名,只是希望对这一份工作 给与负责的态度,本电子佛典可任意使用流通。 ------------------------------------------------------------------- [ 附件一 ] 组字法 (暂时采用) (1996/11/19 更新) 本组字法含 ∞ % ◎ - + ? 六个全形基本符号,及 () [] 两组半形分隔 符号。今举例说明如下: ∞ 表横向连接 如:明=日∞月(∞的内码为A1DB) % 表纵向连接 如:音=立%日 ◎ 表包含 如:因=口◎大 或 □=门◎月(◎的内码为A1B7) - 表去掉某部份 如:青=请-言 -+若前後配合,表示去掉某部份而改以另一部份代替 如:□=间-日+月 ? 表字根特别,尚未找到足以表示者 如:背=(?∞匕)%月 () 为运算分隔符号 如:绕=组-且+((土%(土∞土))%兀) [] 为文字分隔符号 如:罗[目∞侯]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 为求方便,不排除采用全形注音符号、标点符号及英文符号做为组字用字根。 ------------------------------------------------------------------- |
阅读文章: 第 349/203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