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Tech ◎ 佛典电子化讨论 板主: HeavenChow |
阅读文章: 第 432/203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maha@tpts1.seed.net.tw (Post Gateway), 信区: BudaTech 标 题: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第二> 发信站: 由 狮子吼站 收信 (Wed Mar 26 23:16:25 1997) 各位关心电子佛典的朋友: 近日整理《六祖坛经》,在新式分段标点的处理上,愿以每次一品来与各位研 究切磋。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风□报恩光孝禅寺住持嗣祖比丘宗宝编 □□□□□□□□□□□□□□□□□□□□□□□□□□□□□□□□□□ <般若第二> 次日,韦使君请益。 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 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 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 说。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 ,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 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 ,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无喜,无 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 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 空。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 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 。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 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 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 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 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 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 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 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 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 号波罗蜜。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 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 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 ,後念离境即菩提。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 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 毒为戒、定、慧。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 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 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 道。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 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 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 譬如天龙下雨於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 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 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 。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 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 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於日,不得风吹,日 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 ,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 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 般若经》本无差别。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 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 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於 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 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 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於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 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 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 ,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 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 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 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 ,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 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 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於 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 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识!後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於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 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 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 ,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 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馀。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师复曰:「今於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 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 !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 摩诃工作室 吴宝原 Tel:(02)6741715 E-mail:maha@tpts1.seed.net.tw |
阅读文章: 第 432/203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