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连线佛教版    板主: fox
阅读文章: 第 1019/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发信人: warrax@kkcity.com.tw (none), 看板: Buddhism
标  题: Re: 请问十四无记的意义
发信站: KKCITY (Thu Nov  2 23:29:45 2006)
转信站: Lion!news.nsysu!news.cis.nctu!news.ee.ttu!news.ntu!bbs.ee.ntu!news.kkci
Origin: bbs.kkcity.com.tw

※ 引述《chuit ( )》之铭言:
>     实际上佛陀不曾定义所谓的法印
>     法印说,只是後人整理出来方便记忆罢了
>     以杂阿含二六二经来说,阐陀比丘听了以後,就觉得很不高兴,
>     说他不喜欢听这样的话。
>     後来,阿难尊者以「缘起法」开导他,才让他完全明白佛教的法义。
>     所以,最後还是导归向「缘起法」,这才是重点所在。
>     http://www.wretch.cc/blog/edharma&article_id=3010643
>     再者,四句论法是一种形而上的哲学论述,
>     用来解释对於某件形上不同层次的体解。
>     实际上,对於涅盘或是无记,都无法使用语言或文字来解说。
>     前言已经提到,要真实正确的理解,
>     唯有自己亲自去体证。
>     如果自己已经亲自、正确体验,
>     自然不会提出超越十二入处此类的问题。
  我接受你所说的  佛陀不曾定义法印,
   我也接受你说的探讨无记对於解脱没有帮助。
但是我的问题还是没解决,因为我的脑袋□面就是会喜欢想一些问题,
所以我想知道想哪些问题是无益於解脱的。
而今天有幸在贵版得知十四无记的问题是无益於解脱的,
所以我想弄清楚到底哪些问题不值得去想?

而你稍早提到「无记」是超越十二入处的感知。
但我现在的问题就是「世界及我」为什麽是超越十二入处的感知?
还有 「命与身」 为何也是超越十二入处的感知?
麻烦解释一下,谢谢!!
--
┌—————KKCITY—————┐—┐KKADSL六星级优质连线服务
         bbs.kkcity.com.tw          └— 马上申请带你上网环游全世界!
└——From:122.124.0.102      ——┘ KKADSL http://adsl.kkcity.com.tw 
--
阅读文章: 第 1019/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