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连线佛教版 板主: fox |
阅读文章: 第 1344/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chuit@kkcity.com.tw (台北冷天), 看板: Buddhism 标 题: [转录]Re: 当你看完这部片,你还敢吃吗?(杀生唷) 发信站: KKCITY (Thu Dec 14 12:52:07 2006) 转信站: Lion!news.nsysu!news.mksh.phc!news.ccns.ncku!ccnews.ncku!news2!Spring!n ※ 本文转录自 [Motss] 看板 作者: tutuo (^__^) 看板: Motss 标题: Re: 当你看完这部片,你还敢吃吗?(杀生唷) 时间: Thu Dec 14 00:27:47 2006 ※ 引述《Sensory (拈花微笑)》之铭言: > 听GuoBing大大这麽一解释…吃素好像跟释迦牟尼佛没啥关系? > 那台湾的出家人好像很少出来要饭吃ㄟ? > 所以是不是可以说…台湾的出家人根本没遵守释迦牟尼佛的规定啊? 戒律必须因时因地制宜 所以不能说根本没遵守,基本的戒律还是要守住 > 那学佛的人干嘛吃素勒? 一般信众吃素目的应该是长养慈悲心 不忍其他生命非必要性的丧生,所以吃素 严格来说,吃素,那些菜□也死不少 但是以尊重有知觉生物的生存权,所以选择吃素 如果吃素目的是祈求,这似乎与释迦牟尼佛的悲心不同了 > ※ 引述《GuoBing (Boddo, melancholy......)》之铭言: > > 注意,限制级! > > 有宗教狂热者请审慎评估再行阅读! > > 我是佛教版的常驻路人甲, > > 在这边看到佛教徒的月经文蔓延到这边来, > > 也忍不住出来回应一下。 > > 首先,「比丘」这个今日佛教惯用的称呼语, > > 在古印度的巴利文做Bhikkhu、梵文做Bhiksu, > > 所以「比丘」只是个「音译」的词罢了, > > 而「比丘」的意思说好听点称为「乞士」, > > 说难听点其实就叫做「乞丐」。 > > 在Capeller'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梵英字典之中的解释如下: > > bhikSu:m. beggar, religious mendicant, esp. a Brahman in the > > last stage of his life, also a Buddhist mendicant. > > 比丘这样的称呼其实在佛教还没兴起之前的古印度早就在用了, > > 主要是用来描述乞食维生的修行者, > > 佛教不过沿用了这样的古老传统罢了。 > > 在佛教经典之中的善见律□婆沙卷第七中对比丘就如此注解: > > ……比丘者。是乞士。或得或不得。亦名乞士。此皆是善人之行。佛 > > 辟支佛声闻悉行乞食。或贫或富舍家学道。弃舍牛犊田业及治生俗务 > > 。而行乞食资生有无。皆依四海以为家居。是名比丘。 > > 经文中直接明了的就说比丘是乞丐, > > 甚至连「佛」也跟他的弟子们一样讨饭营生, > > 因为这些修行者皆放弃了荣华富贵, > > 为了将精力专注於追寻崇高的真理, > > 所以也没其他精力用赚钱的方式来养活自己, > > 当然就只好靠著乞讨来维持生命罗! > > 这个时候,问题来了: > > 既然是乞丐,他们有权利「挑食」吗? > > 依照佛教的律藏(Vinaya;僧人的法律专书)来看, > > 信徒好心供养你的食物, > > 你竟然还会挑自己想吃的、排斥自己不吃的、挑荤捡素的, > > 这样的挑食行为表示你的心还会「贪求」、还有「欲望」, > > 这下可不得了, > > 一个还有「贪」、还有「欲」的人, > > 到处去跟人家说「要舍得」、「要放下」, > > 怎麽看都让人啼笑皆非吧 ^^‖ > > 在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卷第三之中, > > 龙树也解释了比丘的定义: > > 云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名为乞士。 > > 接著龙树引述经典中的记载来说明「比丘们不用哪些方式混饭吃」: > > 1. 有出家人合药种谷植树等不净活命者。是名下口食。 > > 2. 有出家人观视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不净活命者。是名仰口食。 > > 3. 有出家人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活命者。是名方口食。 > > 4. 有出家人学种种咒术卜筮吉凶如是等种种不净活命者。是名四维口食。 > > 以上四类统称为「四不净食」, > > 这些皆是一位真正的佛教出家人所不从事的营生方法, > > 第一类就是今日常见的掘地种菜、自耕自食的出家人,经典中称这种为「下口食」; > > 第二类是指那些靠天吃饭者,经典称为「仰口食」; > > 第三类就是那些花言巧语灌信徒迷汤之流,经典称为「方口食」; > > 最後一类今日亦不少见,到处占卜吉凶之流,经典称为「四维口食」。 > > 所以, > > 既然职称就已经是「乞丐」了, > > 还是乖乖的依照释迦牟尼两千五百多年前制定下来的规矩(Vinaya)要饭, > > 这样才是「名符其实」的「比丘」啊! > > 至於为何佛教传入中国之後, > > 本来并不曾要求素食的中国佛教, > > 竟然成了极端的素食主义宗教? > > 首先, > > 佛教教科书(经藏;Sutta)传入中国的时候, > > 佛教出家人的六法全书(律藏;Vinaya)没跟著同步进口, > > 所以中国人只好自己建立了一套僧律, > > 甚至每一间寺院都有自己的一套规□, > > 因此当正版的六法全书进口之後, > > 爱面子的中国人怎麽肯承认自己的东西有错呢, > > 於是就刻意的不去重视教主释迦牟尼所制定的法律, > > 甚至还到处放出在家人不可以读佛教的六法全书这类的耳语, > > 如此一来就不会被无知的信徒呛声罗, > > 以上是中国佛教素食主义化的前因。(因为关於饮食的规□没人在乎) > > 接著来廖耙子一下到底罪魁祸首是谁? > > 其实还不就是那位「伟大」的梁武帝来著! > > 他当年颁布法令、撰写「断酒肉文」等举动, > > 使得中国佛教一步一步与释迦牟尼渐行渐远, > > 因为里面牵涉到的历史问题太过庞杂, > > 有兴趣者可以请「咕先生(Google)」帮忙查资料, > > 关键字可key 「梁武帝」、「素食」、「断酒肉文」等等, > > 在此且不多谈。 > > 好啦, > > 已经把「比丘」给正名了, > > 中国佛教素食的历史也点到了, > > 那到底吃素还是吃荤干乞丐什麽事? > > 我们常听到:「没那个□□,就不要吃那种泻药」, > > 所以没那个本事就别再到处嚷嚷自己是「比丘」就没事了嘛。 > > 其实,因为素食而杀生、害生的明显事实也不少。 > > 开垦林地侵犯甚至伤害了原生物种的生存、 > > 为了保护自己的作物而驱赶甚至毒害其他生物、 > > 违规开垦造成的生态浩劫等等, > > 所伤害的生物可也是吓死人的多吧 ^^‖ > > 所以下面那句「节制自己的欲望」是非常重要的关键, > > 而经典中描述比丘们「清净乞食活命」也是根基於此观念。 -- ☆ [Origin: 新椰林风情] <ntu.kkcity.com.tw> [From: 220.128.65.204] -- |
阅读文章: 第 1344/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