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连线佛教版 板主: fox |
阅读文章: 第 1351/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chuit@kkcity.com.tw (台北冷天), 看板: Buddhism 标 题: Re: 当你看完这部片,你还敢吃吗?(杀生唷) 发信站: KKCITY (Thu Dec 14 12:32:01 2006) 转信站: Lion!news.nsysu!news.mksh.phc!news.ccns.ncku!ccnews.ncku!news2!Spring!c ※ 引述《motola77@kkcity.com.tw (无事一身轻)》之铭言: > > 实践上有困难, > > 这种推托之词是很可笑的, > > 为何英国伦敦的南传僧团亦可托钵乞食? > > 德国柏林的南传僧团亦可托钵乞食? > > 还出了一个向智尊者。 > 从这样的言论,也可以看出你对出家的定义,也不甚了解到哪里 > 难道用南传的标准来看汉传就是违反佛制? > 佛陀难道一定希望托钵乞食,才是佛弟子?才符合戒律? > 戒律的精神仍然是在缘起的定义之下来实行 > 试问您对中国佛教文化理解到哪? > 自古以来的传统,是怎样的状况你又知道多少? > 等你了解後再来说这是推托之词吧 是的, 根据律藏记载,佛陀制定出家的种种条件,托钵乞食是必要条件之一。 如果无法托钵乞食,不得令出家。 律本说:不能耐寒、热、风、雨、饥、渴、持戒、一食、 忍恶言及毒□十事,不得出家。 即使是小儿沙弥,也必须托钵乞食 四分律: 「能驱乌。能持戒。能一食不?若能如是者。听令出家。 阿难报言。此小儿。能驱乌能持戒能一食。 佛告阿难。若此小儿。尽能尔者。听度令出家。」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汉传佛教的确有许多不符合佛制的事情。 > > 转回台湾,已有僧团回归戒律、不持金银 > > 更有僧团遵循传统,托钵乞食。 > > 比丘托钵乞食这麽难?愿不愿意去力行罢了! > > 我就不相信在台湾比丘托钵乞食,会饿死一个出家人。 > 戒律的精神难道就在形式上而已吗?(我并不是说行为上的表现不重要) > 现在南传佛教,尤其是有心想要弘化的僧团 > 慢慢开始在讨论戒律的行持问题 > 他们甚至还来向北传请益过午不食、持金的问题 南传佛教本来就过午不食,这是佛制的传统, 早已维持了二千五百年,根本无须特别请益北传佛教, 反而汉传佛教有许多僧团, 无法受持过午不食,有早斋、午斋、药食三餐,有时候还外加宵夜, 真是妄语不打草稿,随便掰也得有个根据。 净人持金的方式,也是南传佛教的方便, 何来源自北传? > 拜托!您确定南传所行持的是二千五百年前的戒?都不曾改过? > 这真的可以看出你的程度了 律藏根据各部派所传略有差异,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律藏的变动是三藏之中最小的。 北传律藏也有不持金钱、托钵乞食的戒律 怎不见北传出家人专心受持? 离题了,回归素食讨论吧! > 你又用什麽法、什麽律的标准来看这些僧人呢? > 这些所谓的标准,你确定才是佛陀强制规定非得如此的? > 太自以为是了吧 小人所用的是三藏所载佛法,所用是僧律作为标准, 这标准不能放水、也不能随便降低,少一分就是不及格。 > > 「诸比丘,有三种东西是亳无隐瞒的照耀给人们看的。 > > 三者为何?一为明月、二为炎阳、三为如来经律也。」 > > 《增支部.第3.13.129经》 -- 诸行无常 Anicca vata sankhara, 是生灭法 Uppada vaydhammino; 生灭灭己 Uppajjhitva nirujjhanti, 涅盘无我 Tesam vupasamo sukho. 从菩提树下走过 http://www.wretch.cc/blog/edharma -- ☆ [Origin: 新椰林风情] <ntu.kkcity.com.tw> [From: 220.133.94.248] -- |
阅读文章: 第 1351/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