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连线佛教版 板主: fox |
阅读文章: 第 3409/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EVA010200 (新世纪福音战士EVA机) 看板: Buddhism 标题: [大乘佛教]解题: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 时间: Sat Oct 6 01:34:41 2007 [大乘佛教]解题: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 「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出典如下: 《大品经》云:「无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无所念?即念佛心, 名无所念。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 佛。所以者何?识无形,佛无形,佛无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出典:楞伽师资记).四祖道信 造》 历代高僧解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如下: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此未达理性。而但依事修持也。 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 心具者,自心原具此理,心造者,依心具之理而起修,则此理方能彰显,故名为造。 心具即理体,心造即事修。心具、即是心是佛,心造、即是心作佛。 是心作佛,即称性起修。是心是佛,即全修在性。修德有功,性德方显。 虽悟理而仍不废事,方为真修。否则便堕执理废事之狂妄知见矣。 故下曰: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 此种解法,千古未有。实为机理双契,理事圆融,非法身大士,孰克臻此。 以事持纵未悟理,岂能出於理外。不过行人自心未能圆悟。既悟焉,则即事是理。 岂所悟之理,不在事中乎。理不离事,事不离理。 事理无二,如人身心,二俱同时运用。断未有心与身,彼此分张者。 达人则欲不融合而不可得。狂妄知见,执理废事,则便不融合矣。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印光大师 解》 -- 如果以为只有佛菩萨才会讲佛法,那可就误会大了… 魔也会讲似是而非的佛法,那叫做「魔说」,所以要切记,堕入魔道,难以翻身。 如果以为解说佛经与佛法是多麽了不起的事,那可就误会大了… 胡乱解说佛经与佛法,必定下地狱後,再得智障报哦… 我宁可去佛寺当义工、诵经、拜佛菩萨、礼忏、持咒、念佛、听历代高僧的教诲! 我也不要下地狱後,再得智障报呢…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佛法求助哇啦啦 - 别害羞, 尽管问喔! BudaHelp |
阅读文章: 第 3409/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