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连线佛教版    板主: fox
阅读文章: 第 3746/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发信人: clearbook@kkcity.com.tw ( ) 看板: Buddhism
标  题: Re: 评印顺导师「般若经最大」的诠释
发信站: KKCITY (2009/06/25 Thu 12:58:50)

※ 引述《Heavenchow.bbs@cbs.ntu.edu.tw (Heaven)》之铭言:
> 也根据你说无量义为开经, 既为开经, 自有起承的作用.
> 根据你引用的佛光大辞典: 无量义生自一法,此一法即无相。内容多以法华经为中心
> 根据你引用丁福保: 此经明无量之法,由一实相而生 法华之实相,有自生无量义之理
> 无量义由实相而生, 实相亦生无量义, 故视无量义经为法华实教, 合情合理.

根据以上论点,把无量义经或普贤经归属在「法华实教」确实「似」合情理;不过,若
真的要「依经解经」的话,就不能忽略法华经法师品中「已今当说」的经文,而将「今
说」的无量义经、「当说」的普贤经与「已说、今说、当说,而於其中」最为难信难解
之法华经,并列法华实教。毕竟「讲述法华经的佛陀」已对自己所宣说的教法,做出相
当明显的切割。

所以,我觉得还是把「法华三部」以较广义的「大乘实教」称之比较合适。

> 这里也可将法华经一分为二, 分别是法华权教与法华实教.
> 而印老所谓包含法华的大乘经, 其实是指 "法华权教", 不含妙法莲华经.
> 或许运用同一方法, 就帮你解决了全部的问题.

可是,法华经原本就是「实教」了,怎麽可能出现「法华权教」之名相呢?不过,就法
华经的内容来说,确实是有:迹门、本门的分别;可是,无论迹门还是本门,相对於宣
讲无量义经前的经典而言,都属於「大乘实教」,所以还是解决不了导师论述中般若经
最大的矛盾。
--
┌—————KKCITY—————┐        KKBOX 可立刻 听音乐  
         bbs.kkcity.com.tw              想听什麽歌 通通不必等 
└——From:61.224.106.177     ——┘  http://www.kkbox.com.tw ■■
--
阅读文章: 第 3746/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