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连线佛教版 板主: fox |
阅读文章: 第 3903/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看板: Buddhism 标题: Re: 简介佛教、道教、佛道教、道佛教 时间: Tue Aug 4 00:54:31 2009 ※ 引述《Slow@kkcity.com.tw (Zoner)》之铭言: > ※ 引述《clearbook ( )》之铭言: > >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 如果我想补充蔡老师的文章, 我也可以说: > > > 尚有四念 : 念休息, 念安般, 念身, 念死. > > 说了很多除了模糊焦点,并无法改变一个重要的事实: > > 在经典里:三皈是三皈与六念是六念,并没有AT所提出的「三皈三念」。 > > 「广大供养」之目的为「集资净障」,其中到底有没有「皈依」的意涵, 我先前说过,对 clearbook 尽量只公开回应他的第一篇评论,直接把问题指出来, 我相信大部份的人都能很容易理解。至於後续讨论,根据经验,愈谈问题愈多, 所以除非有网友回应,否则就不浪费那些时间与力气了。 看了 Slow 回应的该篇,我去看了原文,最明显的还是同样的老问题:「标准不一」 我说他修密宗,他回应说我没看到的事情最好不要乱说,说我在刺探隐私。 大家若没忘记,应该记得他谈印顺导师连四加行都没圆满的态度。 他可以谈别人有没有修密,别人却不能谈他?这就是标准不一。 而且我也很好奇,看了他过去写的,谁不知道他是修密的? 如果他否认这点,反而否认了他过去所写的。 看到蔡老师谈到三皈与三念,他的回应是: 在经典里:三皈是三皈与六念是六念,并没有AT所提出的「三皈三念」。 这也让我想到当初是谁谈「四皈依」?又是谁说四不坏净是证一即证四? 他自己讨论时,可以天马行空,别人的文章就要求要完全根据经典? 他有用同样的标准在要求自己吗?这还是标准不一。 *** *** *** 讨论佛法时,佛陀教导是要检验是否符合三法印,是否遵循四依法、四大教法, 重点在於是否符合佛法,而不是有没有一字一句都出自佛经。 佛经有没有提到:「三皈是三皈与六念是六念」?没有! 如果 clearbook 可以说出佛经没有的话,为什麽别人字字句句都要出自佛经? 这道理再简单也不过了,重点就是在於合不合理、合不合法。 许多人反对四皈依,并不只是佛经没有「四皈依」、没有「皈依上师」, 而是根本的精神就违背了。僧即是僧众,佛陀的教导是皈依僧众,教导依法不依人, 这就表示皈依某一人是危险的,所以大家才会对四皈依有质疑。 四不坏净是证一即证四,这个错误也不是经典没有这样写, 而是已经有天子说出他们各证四不坏净其中之一,这表示并没有证一即证四这回事, 这已经是很明白的逻辑了,我不懂为何还会有人看不懂? 所以若要指出三念有错,就要指出错在何处,而不是只说经典没有。 经典中有佛陀谈一念的情况,难道当时有人会反驳说,应该谈六念,不能谈一念? 或是佛陀谈六念时,有人反驳说,应该谈十念,谈六念是错的? 蔡老师谈三念,或许他是在三皈之後,就接著介绍六念的後三者, 这种说法或许不圆满,而内容或许也不是最完美与严谨。 如果我没记错,在你的角度看来,除了法华相关经典,其他都算是未显真实的权教。 所以看到不是最了义的说法,自然欢迎补充,但如果只是想指出他人没有依照经典, 那最好用同样的态度,回顾自己过去的言论,对你会有帮助的。 否则在别人眼里看来, 你的评论只是 "一百步笑五十步" 罢了. 同样,clearbook 应该会回应,但如果他又用某甲的观点来支持他的看法, 再用某乙的观点来支持某甲的言论,这类天马行空的讨论会没完没了。 如果有值得讨论的观点,欢迎回应,我应该会看到的。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健康饮食 - 养生要诀, 素餐好康倒相报. BudaFood |
阅读文章: 第 3903/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