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连线佛教版    板主: fox
阅读文章: 第 4307/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rlai000 (rlai000)
标题: Re: 阿罗汉不复受生
时间: 2011年 9月12日 11:38:29 星期一

Heaven 师兄,小的没想起诤。您的知识渊博且深入经藏,小的非常尊敬。

但小的想表达,有些时间,於理解经文时,可能受到既定思维或概念影响,经义可能有所忽略。
有时若把既定思维或概念掉下去,可能得出不一样的体会。

如十二缘起,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这里的「生」是否我们常常认识的「受生」(受胎而生的「出生」)呢?若是便不应理,因为在
十二缘起中,「生」之前前还有很多「支」或「因」或「缘」。试想想,已缘「名色」、「六
入」、「触」、「受」、「爱」、「取」,何来还未受胎而生?

同理,「有」是否如我们所理解「肉身」、「有身」的有?

若把巴利藏的【相应部】的译文再阅读一次(解脱时,解脱智生,他了知:「〔我〕生已尽,梵
行已立,应作皆作,不更受此有」),是否有新的理解?

是否当下已证知十二缘起中的「生」和「有」支而生解脱智?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74.116.191.213
阅读文章: 第 4307/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