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连线佛教版 板主: fox |
阅读文章: 第 811/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rlai000 (rlai000) 标题: Re: 庄朝晖∶西方知识论与佛教知识论的若干比较 时间: 2006年10月19日 13:17:08 星期四 ※ 引述《chzhuang (椅 悝 )》之铭言: > 那麽,在量论里面,是否也存在知识集的非单调性? > 在量论里,知识主要有两个来源∶现量和比量。 > 量,梵语叫“巴日玛那”,就是用尺“量”(发音为二声)长短的量的意思。“玛那”是 > “量”,“巴日”是首先,重新,更新的意思,量,必须是新的认识,不是已知的认识恢 > 复记忆,是从新认识的,量到的,知道的。量,分两种,现量和比量。现量就是无分别的 > 新生的正确认识。比量则指按照因明论式进行推理得到的认识。 > 值得注意的是,现量是离概念的。按照西方知识论,现量还不是知识。当现量由感知过渡 > 到概念的时候,我们才称之为知识。举例来说,当我们现量感知到面前的墙壁是白色的时 > 候,这时候我们还没有生成概念,所以还不是西方知识论意义上的知识。但当我们指著墙 > 壁说∶“这是白色的”的时候,我们已经由感知走到了概念,我们可以说我们有了知识。 > 这是由现量得来的知识。一般来说,由现量得来的知识并不会出错。 > 那麽,由比量得来的知识可能出错吗?我认为是可能的。比如设立如下宗∶ > 宗∶大雁能飞 > 因∶鸟故 > 同喻∶有鸟是能飞的,如鸽子。 > 异喻∶不能飞的都不是鸟。 > 假设在当前经验下,我们支持异喻。但後来,我们发现一种澳洲鸟,它是不能飞的。这个 > 时候,原先成立的异喻变成不成立了。因此,我们原先的推理已经不成立了,由推理得出 > 的结论自然也可能是错误的。 > 综上,在量论中,现量得出的知识是不会出错的,但是比量得出的知识却是可能出错的。 若有一人患眩翳而见毛发等显现,於此人来说是现量,但实是虚妄。这又怎麽说? > 为什麽比量得出的知识会出错,原因在于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会使原 > 来推理中的异喻不成立,如此导致原先成立的因明论式不成立。那麽比量在何时不会得出 > 可错的知识?如果假设知识集是不增长的,那麽比量得出的知识就不会出错。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72.0.194.48 |
阅读文章: 第 811/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