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连线佛教版 板主: fox |
阅读文章: 第 870/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K B Tee <kibotee@singnet.com.sg>, 看板: Buddhism 标 题: Re: ?心之失 发信站: 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Ltd (Sat Oct 21 13:51:20 2006) 转信站: Lion!news.nsysu!news.cis.nctu!ctu-peer!news.nctu!news.glorb.com!postnew Origin: 220.255.187.145 K B Tee wrote: > 人类的意识是一种功能, 因为肉身的因缘和合, 六根的形成, 方有这种功能. 在这里所说的肉身的和合,即是营养元素的摄取. > 元素与元素之间,因各自的功德性能, 会产生离或合的作用. 就如人类的爱或者厌的感受而作出执取或抛弃的行为. 离即灭,合即生. 常人称之为生死. > > 凡夫通常是以眼见耳闻触摸, 而意识分别种种事物.非看到的, 非听到的都认为是不实在的, 不可信的.因此鲜少作深入的思考. > > 而圣人或思想家就不一样, 他们不以前面的景况或事物,作为决定性的判断认为是实在的. 这类人都是以思考和观察事务的真实性, 可靠性. > 非理所当然地作出判断. > 思想家在思惟问题时所用到的意识也称为‘第七识’或‘观察智’. 与道人或修行者的观察型式是相同的. 分别是在观察到的真实性的程度, 即浅,深 或澈底不彻底的分别. 这种意识的应用, 还未真正的脱离无我的状态, 下意识里还有个自我. 人们再观察事物後, 通常会找出答案, 然後付予行动. 这在佛理上被称为'有为法 '. 也就是所谓的'妄作'. 因为一切的行为果实都会变异败坏的. 此种意识的用法, 在佛理被称为'妄想', 或'後念'. 是不被赞赏的. 因这种念头无益道理, 徒增烦恼, 应予以止念. |
阅读文章: 第 870/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