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unRise ◎ 栖风谷 —— 台大晨曦社    板主: grace
阅读文章: 第 1000/127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dolphin (白□豚)
标题: Re: 除夕的联想
时间: 2010年 2月19日 10:20:55 星期五

※ 引述《grace (善护念)》之铭言:
>   上次聚餐时,也就是雅典学院那次,有人提到「与神对话」这本书。
>   後来我去书店买书,恰好看到这一系列的书摆在书架上,好奇翻了一下。
>   书中提到,作者经历婚姻失败、事业不顺等种种人生挫折之後,
>   愤而向上天写了一封控诉信,後来他的手和脑居然不由自主地接受了天启,
>   写出神的话语。因此有了一系列「与神对话」的书出版。
>   除夕了,让我想起灶神,
>   於是联想到这种以不满心态向神控诉,进而遇见神的故事,我们中国也有!
>   请看明代的「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   「明嘉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多才博学。十八岁为诸生。每试必
>   高等。年及壮。家贫授徒。与同庠生十馀人。结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
>   杀口过。行之有年。前後应试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
>   甚聪秀。左足底有双痣。夫妇宝之。八岁戏於里中。遂失去。不知所之。生
>   四女。仅存其一。妻以哭儿女故。两目皆盲。公潦倒终年。贫窘益甚。自反
>   无大过。惨膺天罚。
>   年四十外。每岁腊月终。自写黄疏。祷於灶神。求其上达。如是数年。亦无报应。
>   至四十七岁时。除夕与瞽妻一女夜坐。举室萧然。凄凉相吊。忽闻叩门声。
>   公秉烛视之。见一角巾皂服之士。须发半苍。长揖就座。口称张姓。自远路而归。
>   闻君家愁叹。特来相慰。
>   公心异其人。执礼甚恭。因言生平读书积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
>   衣食不继。且以历焚灶疏。为张诵之。张曰。予知君家事久矣。君意恶太重。
>   专务虚名。满纸怨尤。渎陈上帝。恐受罚不止此也。公大惊曰。闻冥冥之中。 
>   纤善必录。予誓行善事。恪奉规条。久矣。岂尽属虚名乎。」
>  (以下尚有原文颇长,暂略)
>    一般认为灶神的姓名为张单,这就是为什麽上文的不速之客自称张姓。
>    这位俞先生认为自己向来行善积德、谨守戒律,怎麽都没好报。
>    於是这位神秘客举出好几项俞先生表面行善,其实心念不清净的实例。
>    俞先生听後「惊愕惶悚。伏地流涕曰。君既通幽事。定系尊神。愿求救度。」
>    神秘客接著告诉他
>    「君从今後。凡有贪淫。客气。妄想。诸杂念。先具猛力。一切屏除。
>    收拾乾乾净净。一个念头。只理会善一边去。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
>    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行去。若力量不能行的。
>    亦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
>    後来,这位神秘客「言毕即进公内室。公即起随之。至灶下。忽不见。
>    方悟为司命之神。」
>    故事结局就不贴了,
>    总之,俞先生改变之後,受人敬重,生活也渐渐改善了,
>    後来不但找到失散的儿子,连妻子的眼睛也复明了。
>    以上没有任何意识型态,只是刚好联想到以前读过的故事。
>    就当作除夕守岁的家常□话吧 ^_^
>    新年快乐!!

古今对照,真是有趣!等下拿这篇故事给我妈看~
--
「最後,当我晓得所有象徵的那一天,」
忽必烈问马可波罗:「我还能拥有我的帝国吗?」

这个威尼斯人回答:「陛下,到了那一天,您将会是所有象徵的象
徵。」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114.42.51.54
阅读文章: 第 1000/127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