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unRise ◎ 栖风谷 —— 台大晨曦社    板主: grace
阅读文章: 第 1213/127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grace (善护念)
标题: Re: 礼不礼的问题
时间: 2010年11月 2日  0:43:43 星期二

※ 引述《basketlan (Joyce)》之铭言:
> >     老实说,我认识的台湾朋友,个个都是善良的好人,
> >     然而却有不少人不善表达或根本没意识到需要表达。
> >     据个人片面观感,这种情况除了一个人的天性,也跟教育有关。
> >     日本的教育,会教小孩成为一个体谅他人、心存感恩、让人感到温暖的人!
> >     (当然啦,这是就整体而言,不是每个人都培养得起来。)
> 我还是觉得身教重於言教
    没错!身教真的很重要!

> 相信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体谅他人、心存感恩、让人感到温暖的人
> 可是往往在生活上却不是这样子表示
> 没有前例可循,又怎能期望他们学到这些呢?
    以日本来说,撇开竞争环境的人际关系不谈。
    这本来就是他们思想、生活的一部份,
    对他们来说,大人如此思想、行为,当然也教育小孩如此,
    不是没有前例可循。

    若说台湾,本性好、心地好的人很多,
    不善表达或根本没意识到需要表达的人却不少。
    为什麽会这样,我不是研究社会学的,在此不多讨论。

    举个简单的"没意识到需要表达"的例子:(这个我几年前就很想写了)
    "回信"是很基本的礼貌!
    但是很多人收到信是不会回信的,
    可能认为自己已经了解对方传达的意思就够了,接下去不必做任何动作。
    我个人的习惯,除非对方是转寄分享或公开的通知信,
    否则对方有讯息给我,我至少会回信说一声谢谢。
    一方面让对方知道我有收到信,对方的信件没有被当成垃圾信挡掉或寄丢,
    一方面也是感谢人家回答问题或邀请。

    回信这种事,只要是日本友人,都很轻易做到这一点,
    台湾人就算了........
    不过还好,常往来的台湾朋友都有这种基本礼貌。

> 但我提醒他们,如果你真这麽认为你就不会听话,来,请把"教训"换成"关心"
> 一个父亲百忙中拨空来参与班上的事务不正是出於对他的孩子及他孩子的同学的关心吗?
> 之後一片沉默,我知道他们懂了
     basketlan真是有智慧的好老师!!

> 而看到grace提到这个问题,我也藉机省思了一下
> 现在的我还是常常只有在是非对错上面打转,评判孩子的行为对不对、恰不恰当
> 或者会跟他们说要体贴、要感恩
> 却没有较具体的例证,有时甚至把他们的乖巧视为理所当然
     basketlan从自己开始示□吧:P
     不然乾脆利用"观功念恩"的功课,让学生们互相练习,也将练习对象及於家人,
     一段时间之後,多少有人会受到正面影响。
     不过这只是我听说有人这样做,真正实际操作仍需由basketlan取舍啦:)


--
            在生命的每一天中认识问题的根源,
                  是最有智慧、也是最有功德的。------佛使比丘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124.9.133.160
阅读文章: 第 1213/127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