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unRise ◎ 栖风谷 —— 台大晨曦社 板主: grace |
阅读文章: 第 671/127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sici1 (sici1) 站内: SunRise 标题: [转录]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佛教文物-小小导览2 时间: Tue May 19 19:13:58 2009 ※ 本文转录自 [talk] 看板 作者: grace (善护念) 站内: talk 标题: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佛教文物-小小导览2 时间: Fri May 15 23:31:27 2009 ※ 引述《jeroci (火星的月亮比较圆)》之铭言: > 记得要按右上角的放大镜 才看得清楚 :) > http://picasaweb.google.com/rusin.leo/TheMetBuddhaBodisattva# 接下来看编号33,也就是标示「印度佛像」的这张照片。 乍看之下,风格就和前面所介绍的「魔戒神射手精灵」差很多。 在前面提到的贵霜王朝(Kushan Empire)衰落之後, 逐渐壮大的笈多王朝(Gupta Empir,西元三一九~六世纪初) 结束印度长期的分裂状态,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笈多王朝(Gupta Empir)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印度史上辉煌的时代。 佛教也在这一时期再度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新的佛教寺院纷纷成立, 其中著名的烂那陀寺更是当时的世界佛教研究中心, 佛教受到重视,佛教艺术也就更加发达起来,可以说是个颠峰时期。 不过,笈多时期的佛像风格沿袭的是贵霜王朝(Kushan Empire) 的另一个佛教艺术中心秣兔罗(Mathura)的传统, 秣兔罗(Mathura)位於印度北部,受到外来文化影响较少, 属於印度本土文化的艺术重镇。 由这张编号33的「印度佛像」就可以看到比较传统的印度风貌, 五官较不像西洋人之外,头上是典型的螺发,体型不那麽粗壮, 整体感觉比较像我们熟悉的东方佛像。 而笈多的雕刻师经过百年的琢磨,技艺圆熟,较能掌握内在神韵, 佛像的脸部表情祥和宁静,且眉目线条温煦柔和。 薄薄的袈裟紧贴在身上,衣纹线条细密而流畅,是这时期的雕刻特色。 笈多的佛像雕刻还有另一个重要特徵, 即雕像头光的圆圈开始装饰图案,例如刻有花卉、连珠等华丽的纹饰。 (看这张met的放大图比较清楚) http://www.metmuseum.org/works_of_art/collection_database/asian_art/standing_buddha/objectview_enlarge.aspx?page=2 &sort=0&sortdir=asc&keyword=&fp=1&dd1=6&dd2=0&vw=0&collID=6&OID=60005144&vT=1 这在前面介绍的犍陀罗(Gandharan)雕像是看不到的! 由於笈多艺术的影响深远,传到各国之後, 经过每个地方文化的融合与变化,再随著时代转变, 造就了今日不同区域的佛像特色。 从jeroci的相簿就可以看出不同国家的差异性及区域特色, 好玩吗? (这次不是古代八卦,严肃了点:P ) -- 在生命的每一天中认识问题的根源, 是最有智慧、也是最有功德的。------佛使比丘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 ◆ 修改: 09/05/15 23:33:33 <124.9.136.242> ◆ 修改: 09/05/15 23:34:49 <124.9.136.242> ◆ 修改: 09/05/16 0:34:53 <124.9.136.242> ◆ 修改: 09/05/19 20:22:30 <220.141.126.212> |
阅读文章: 第 671/127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